问题

为什么有全陶瓷的手机却没有全玻璃的手机?

回答
你这个问题很有意思,也触及了手机设计和材料科学的一些核心考量。简单来说,之所以我们能看到不少全陶瓷手机,但几乎没有“全玻璃”手机(这里的“全玻璃”是指非屏幕部分的机身也是玻璃),主要是因为玻璃在手机机身这种场景下的实用性不如陶瓷。

咱们一层一层地剖析一下:

1. 什么是“全陶瓷手机”?

首先,得明确一下“全陶瓷手机”这个概念。通常我们说的全陶瓷手机,是指手机的背板和边框(有些是中框,有些是把边框也算在内)都采用了陶瓷材质。当然,正面肯定是屏幕玻璃。所以,它并非字面意义上的“从里到外都是陶瓷”。

2. 为什么陶瓷适合做手机背板和边框?

陶瓷,尤其是我们常说的氧化锆陶瓷、氧化铝陶瓷等,确实有很多吸引人的特性,让它们成为手机厂商趋之若鹜的材料:

质感与美观: 这是最直观的一点。陶瓷触感温润,光泽柔和,不像金属那样冰冷,也不像塑料那样廉价。它可以做得非常光滑,甚至带有一定的“玉石感”,给用户带来高级的触感和视觉享受。颜色也可以做得非常纯粹和饱满。
硬度与耐刮擦: 陶瓷的莫氏硬度非常高,通常在89(钻石是10)。这意味着它比玻璃(莫氏硬度约5.57)更不容易被日常使用的钥匙、硬币等刮花。对于追求“裸奔”使用手机的用户来说,陶瓷背板的耐刮擦性是一个很大的吸引点。
耐腐蚀性: 陶瓷化学性质稳定,不容易被汗液、油脂、化妆品等腐蚀,长期使用不易出现变色或老化现象。
绝缘性: 陶瓷是电的绝缘体。这一点非常重要。在手机内部有大量精密电子元件和信号传输的情况下,良好的绝缘性可以有效防止信号干扰,减少电磁辐射对人体的潜在影响,并且在设计上为内部组件的布局提供了更大的自由度。

3. 为什么“全玻璃”手机(非屏幕部分)不常见?

现在我们来看看为什么我们很少看到手机的背板和边框都用玻璃(屏幕玻璃那种)。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

易碎性: 这是最致命的弱点。虽然我们现在手机屏幕都用了康宁大猩猩玻璃(或其他品牌的高强度玻璃),它们已经在抗摔方面做了很多优化,但本质上玻璃依然是一种脆性材料。一旦手机跌落,即使是边框,承受冲击力时也比金属或陶瓷更容易产生裂痕甚至碎裂。尤其是在边框这样的结构上,如果跌落时接触的是尖锐的棱角,受力集中,碎裂的风险会更高。
边框的结构强度: 手机的边框不仅仅是装饰,它承担着支撑屏幕、固定电池、集成按键、天线等重要功能,并且需要在受到弯曲或挤压时保持结构完整。玻璃的韧性相对较差,在作为边框时,其抗弯折和抗冲击的整体结构强度可能不如金属或经过特殊处理的陶瓷。想象一下,如果边框是玻璃,一旦磕碰导致细微裂纹,整个机身的结构稳定性都会受到威胁。
信号问题: 玻璃虽然不像金属那样会完全阻挡信号,但它毕竟不如陶瓷那般对无线电波“透明”。在设计手机时,需要仔细考虑信号的接收和发射。如果边框也大量使用玻璃,可能需要更复杂的内部结构设计来保证天线的正常工作。而且,如果玻璃边框上集成了一些需要金属触点的功能(比如侧边指纹),那么设计和加工的难度也会增加。
制造工艺和成本: 虽然玻璃加工技术很成熟,但要将一块完整的玻璃加工成一个需要精密开孔、集成各种元器件的手机边框,并保证其强度和美观,难度并不小。同时,对于曲面玻璃等复杂形状,成本也会显著上升。

4. 玻璃与陶瓷在手机设计上的权衡

手机的设计总是需要在美观、手感、耐用性、信号、成本等多个维度上进行权衡。

玻璃(屏幕): 玻璃在屏幕上的优势是其透光性无与伦比,这是显示内容的基础。同时,高强度玻璃在日常使用中也能提供不错的耐刮擦性。
金属(边框/背板): 金属(如铝合金、不锈钢)在手机中应用最广,因为它提供了极佳的结构强度、散热性和信号通透性(相较于金属机身,玻璃背板可以减少对信号的屏蔽)。但金属容易刮花,质感相对冰冷。
陶瓷(背板/边框): 陶瓷提供了出色的质感、耐刮擦性和绝缘性,但其易碎性(尤其是作为边框时)和加工难度是其局限。

5. 为什么会看到“玻璃背板”手机?

现在市面上绝大多数高端手机的背板都是玻璃,这和前面说的“全玻璃手机”不是一回事。这里的玻璃背板,是作为手机的正面屏幕之外的第二块玻璃。它之所以能广泛应用,是因为:

信号通透性: 玻璃背板对手机信号的影响非常小,有利于内部天线的设计和信号的接收。
美观与质感: 玻璃可以做到非常光滑、通透,色彩丰富,并且可以实现双面玻璃的视觉一体化效果(与前面板的屏幕玻璃呼应)。
无线充电: 玻璃是很好的无线充电信号的导体(这里用导体可能不完全准确,但比金属更易于无线充电信号的穿透)。金属背板会阻碍无线充电,所以如果手机支持无线充电,背板通常会是玻璃或者金属框架+玻璃背板。
相对可控的跌落冲击: 背板不像边框那样承担着结构性的应力,跌落时主要受冲击的是其平面。虽然依然易碎,但相较于边框,其作为装饰和信号层的功能更容易实现。

总结一下:

手机的“全玻璃”设想,如果指的是除了屏幕之外的整个机身(包括边框和背板)都用玻璃,那主要障碍在于玻璃作为边框时,其结构强度和抗冲击性不足以满足手机的严苛使用需求,尤其是在跌落冲击下,极易导致边框碎裂,影响手机的整体结构稳定性。陶瓷在这方面就表现得更优异,它在保证质感、耐刮擦性的同时,提供了更好的结构强度和绝缘性,所以我们能看到更多全陶瓷手机(特指背板和边框)。而玻璃背板之所以普及,是因为它在不影响信号、支持无线充电、提供美观质感等方面做得很好,且作为背板,其结构重要性低于边框。

所以,不是人们想不到全玻璃手机,而是玻璃材料在作为手机边框时,在结构和耐用性上的短板,使得陶瓷(或者金属)成为更实际和更优的选择。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全陶瓷的概念是相对与后背陶瓷而言的。全陶瓷就是后背与侧边都是陶瓷。非全陶瓷就只有后背是陶瓷,侧边是不锈钢或者铝合金。

目前手机的主流就是后背玻璃。为什么不能做全玻璃呢,因为侧边不是玻璃。

所以你的话翻译一下:为什么目前有全陶瓷没有全玻璃?这是因为手机侧边不能做成玻璃。

那么,为什么手机侧边不能做成玻璃而要做成金属呢?

反正肯定不是什么耐磨,天线信号等方面的问题,毕竟,金属比玻璃更不耐磨,金属比玻璃天线信号更差。

我猜大概是加工工艺问题,侧边全玻璃大概工艺比较难吧。

类似的话题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