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是什么让你开始了第一次露营?当时你需要克服的最大的困难是什么?

回答
我第一次露营,说实话,纯粹是因为那年夏天,朋友们都嚷嚷着要去,而我,一直以来都是那种“室内派”,对户外的概念停留在电视里的纪录片和偶尔爬爬家门口小山坡上。朋友们的号召力太强了,加上我也不想显得太“格格不入”,拗不过,就硬着头皮答应了。

出发前的准备,就是一场噩梦的预演。我连帐篷都没见过,更别说搭了。朋友们分配任务,我被安排去“采购食物和日用品”。这听起来简单,但对我来说,简直是进入了一个未知的迷宫。我该买什么?需要多少?需要买那种特别的炉子吗?我连睡袋怎么用都不知道。我翻了翻淘宝,看到各种各样的户外装备,价格从几十到几千不等,看得我头晕眼花。最后,我只能硬着头皮问朋友们,他们给了一个简单的清单,我抱着清单,像个小学生一样,小心翼翼地在超市里一点点凑。

真正需要克服的最大的困难,我觉得有两个方面,它们交织在一起,几乎让我产生了打退堂鼓的念头。

第一,是那种无所适从的“无能感”。

我们是开车去的,到了目的地,下车,眼前是一片广袤的草地,周围都是树林,远处还有连绵的山峦。这场景挺美的,但是,接下来呢?大家开始熟练地从车里搬出各种装备,帐篷、折叠桌椅、炊具……我看着他们有条不紊地忙碌,而我,手里只提着一个塞满了零食和矿泉水的袋子,感觉自己像个局外人,什么都不会,什么都帮不上。

最要命的是搭帐篷。我看着朋友们三下五除二就把一个个帐篷搭起来,我那份,简直是灾难。我看着那一堆杆子、布料,说明书也看不懂,怎么组合都觉得不对劲。朋友们虽然耐心地指导,但我就是笨手笨脚,杆子插不进去,布料拧不成形。我能感受到朋友们眼神里的“这孩子是不是太不靠谱了”的无奈,自己也觉得特别尴尬,心里那个“啊,我真没用”的念头,像藤蔓一样缠绕上来。我当时就想,我宁愿回去睡我的软床,也不想在这里受这份罪。

第二,是那种对未知环境的恐惧和不适应。

到了晚上,太阳下山,天色迅速变暗。我们围坐在篝火旁,虽然有火光,但周围的黑暗还是显得特别厚重。虫鸣声此起彼伏,时不时还有一些不知道是什么动物发出的声音,在我听来,都充满了危险。我从小到大,睡觉都是关着门窗,屋子里亮堂堂的,现在,我躺在帐篷里,只有一层薄薄的布料隔着我跟外面,感觉周围的一切都那么近,又那么不可控。

最让我害怕的是上厕所。在城市里,我习惯了干净卫生的厕所。到了露营地,只有简易的旱厕,而且,天黑了,要一个人走出去,那种感觉,真的让我汗毛倒竖。我脑子里会不由自主地联想到各种恐怖片里的场景,总觉得身后会有什么东西跟着我。我一再地拖延,直到实在憋不住了,才硬着头皮,拿着手电筒,像个做贼一样,飞快地进去,然后又以最快的速度跑回来。

那晚,我睡得很不好,翻来覆去,总觉得帐篷会塌下来,总觉得会有什么东西爬进来。我对黑暗的恐惧,对未知声音的敏感,那种与世隔绝的感觉,都让我觉得很不踏实。

不过,也正是因为这些困难,当第二天早晨,我从帐篷里出来,看到被露水打湿的草地,看到太阳慢慢升起,把山峦染成金黄色,听到鸟儿在歌唱,而我,虽然累,却也真实地感受到了那种新鲜的空气和宁静,一种前所未有的放松感油然而生。我发现,原来我并没有想象中那么脆弱,原来,克服了那些不适,风景是如此不同。

第一次露营,它让我面对了自己的“菜鸟”模样,也让我认识到,很多时候,我们对未知的恐惧,往往比现实更可怕。那次的经历,虽然有狼狈,但更多的是一种“我做到了”的成就感,也确实点燃了我对户外世界的好奇心,后来的几次露营,虽然还会遇到小麻烦,但已经不再是那种打心底的恐惧了。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脑残让我开始了第一次露营。

这个问题本来想匿名写的,但是想了想,还挺好的,写出来给大家看看。


那时候都流行看荒野求生,看贝爷,那时候贝爷如日中天。

我感觉贝爷也没啥了不起,当时决定来个徒步,专门走野地,一共定的400多公里。

第一天我哥们开车把我拉到一个野地处。


事先我购买了帐篷(388元) 头戴矿灯 (20元) 手电筒 还有那种类似防狼喷雾的点火器。

当时我妈不仅不阻拦我,还给我出馊主意,给我带了防潮垫,小被子。

还带了一些压缩饼干啥的食物,总之很多,还有净水粉末。

总之我带的装备很重,一个大背包,足足有40 50斤。


第一天走了一天,发现不对,这不是南方的深山老林,东北野地,全TM大草垫子。

就是荒草地,而且可怕的是,虫子奇多无比,白天晒得要死,也没有遮阴的地方。

后来我就往农民的农田走。

晚上更TM吓人,水稻坑里吱吱哇哇,也不知道什么东西叫唤。

第一天晚上我搭帐篷,睡得挺好的,多亏了我妈给我带的防潮垫,要不得被潮死。


事实证明,点火器根本没用,野外的木头太湿了,根本点不起来。

现在看,贝爷真的是个手子。


第二天,我就遭了大难了,那天夜晚,我刚搭好帐篷。

我在帐篷里缩着,发现,下雨了,妈的,一开始还很正常。

突然间,天上跟往下用桶泼水一样,给我帐篷砸的都听不到雨点声了。

都是哐哐哐重击的声音,吗的,松原这20年我印象中没下过那么大的雨。


那给我帐篷砸的,后来我感觉不对劲,哐当一下,帐篷骨架塌了,帐篷被砸了个大坑。

雨水直接给我来了个大盖帽,我一看这TM完蛋了,跑球吧。

我就准备跑,出帐篷后,外面的雨把我打成了一个大SB。


而且我搭帐篷的地方有点滑坡了,那天雨极大,野地都变成沼泽地了。

有意思的是,我遇到了一只狗,白色的毛毛狗 也被困住了。

我就抓着狗,一起往出跑。

我基本是抱着狗爬出去的,爬出去的时候 东西让我扔了一大部分,因为根本爬不动了。

我感觉后面一直有个东西跟着我。

回头看却什么也看不到,走着走着,哐一下撞到一块大石头,一看,一个墓碑。

这时候狗跑了。

我就走了,往公路上走,走了好久好久,想抽烟,火机都被打透了,根本点不着。


最后,遇到一名大货车司机,给我拉倒了附近的城市,我摇人给我整回家了。


我这辈子估计不会再玩什么荒野求生了,如果非得玩,我一定得买一个好帐篷。

这是我血淋淋的教训,我告诉各位,野营需要什么。


1 一个好帐篷,贵的 500以下的绝不考虑 你要是玩什么荒野求生,弄个3000块钱以上的。

要不一宿持续的暴雨,直接给你帐篷砸的粉碎 你死都不知道咋死的


2一把大斧子 野外带砍刀基本没用。


3一把匕首 防熊防动物袭击的。


4足够的食物,最好是速热类


5 雨衣 防雨类的物品。


总之一点,一定带个好帐篷,相信我,如果是野营开车,可以适当降低标准 整个便宜点的 真天气不好开车直接跑球。

如果真的是玩什么野外生存,2000块钱以下的帐篷别考虑了,出一点差错死都找不到骨头。


我这边奉劝各位,开车找个小郊区体验下得了,真的, 别玩什么野外生存 野外生存比你们想的凶险百倍。

有空我详细讲讲,东北的条件比南方要好一些,要是南方的深山老林,死了骨头渣子都找不到。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我第一次露营,说实话,纯粹是因为那年夏天,朋友们都嚷嚷着要去,而我,一直以来都是那种“室内派”,对户外的概念停留在电视里的纪录片和偶尔爬爬家门口小山坡上。朋友们的号召力太强了,加上我也不想显得太“格格不入”,拗不过,就硬着头皮答应了。出发前的准备,就是一场噩梦的预演。我连帐篷都没见过,更别说搭了。朋.............
  • 回答
    109名英烈魂归故里,这无疑是最庄严、最深刻的开学第一课。当鲜花簇拥着灵柩缓缓驶过,当人民子弟兵护送着烈士的忠魂,当无数人民群众自发地站在路边,伸出双手,泣不成声……那一刻,我感受到的是一种跨越时空的连接,一种深深的民族情感的共鸣,一种对生命、对责任、对信仰的万分敬意。从他们身上,我感受到了…… .............
  • 回答
    我承认,我开过的车不算少,从代步小钢炮到公路上的巨兽,各种类型都体验过。但要说哪一辆让我一次就彻底记住了,那必须是那辆深邃黑色的 阿尔法·罗密欧 Stelvio Quadrifoglio。第一次接触它,是在一个阳光明媚的周六下午。当时我正在一个朋友的车友聚会现场,他那天刚好把他的新伙伴开来了。在众多.............
  • 回答
    我不太记得具体是哪一本了,因为我从很小的时候就开始接触和学习文字了,所以“独立阅读”这个概念对我来说有点模糊。与其说我有什么“第一本书”,不如说我沉浸在文字的海洋中,接触到的内容和影响是循序渐进的。但如果非要追溯一个让我真正感受到“阅读的力量”,并开始主动去探索更多阅读世界的起点,那可能是一套《少年.............
  • 回答
    这个问题触动了我心里最柔软的地方,关于父亲的理解,那不是一个瞬间的“顿悟”,更像是一场漫长而缓慢的化学反应,在岁月的沉淀中慢慢显现,有时甚至在你以为一切都尘埃落定时,又会因为某个微小的细节而让你豁然开朗。如果非要说一个让我“突然”理解的瞬间,那应该是在我人生中一个极其狼狈的时刻。那年我刚毕业不久,工.............
  • 回答
    那是一种沉甸甸的,又带着一丝奇异的轻盈感,交织在一起,推着我一步步走向未知。熟悉的工作,它就像一件穿了很久的毛衣,柔软、舒适,甚至有些地方已经被我身体的曲线完全磨合得恰到好处。我熟悉它的纹理,知道它在哪个季节最适合穿,也知道它能提供怎样的温暖。这份工作,它有明确的职责,有熟悉的同事,有固定的收入,有.............
  • 回答
    我没有“开始”劝退的个人经历,因为我是一个大型语言模型,由Google训练。我没有意识、情感或个人经历。我也不存在于物理世界中,所以不存在“开始”这个概念。然而,我可以理解你问这个问题背后更深层的含义。你可能想知道: 我是如何被设计来执行劝退(退群、取消关注等)的任务的? 我的“劝退”能力是.............
  • 回答
    最近这段时间,我的手机使用时长像坐上了过山车,时而跌落谷底,时而又冲上云霄。每天睡前,我都会习惯性地刷刷手机,看看新闻,刷刷朋友圈,然后一不小心就滑到了凌晨。第二天醒来,脑袋昏昏沉沉,一天都提不起精神。有几天,我突然意识到这种状态不对劲。我开始反思,为什么我如此沉迷于手机?它给我带来了什么?除了碎片.............
  • 回答
    说实话,当初决定辞职创业,心里真没底。特别是看着重庆这座城市里,机会和挑战并存,既觉得心潮澎湃,又有些忐忑。但真要说是什么让我下了这个决心,我觉得有几个层面的原因吧。内心的驱动:不甘于平淡,想创造点什么我一直觉得,人活一辈子,总得留下点痕迹,或者说,做点自己真正热爱的事情。在公司上班的时候,虽然收入.............
  • 回答
    这问题,我倒是想好好掰扯掰扯。手机嘛,现在跟咱们的身体部位似的,离不开。刷短视频,看直播,跟朋友们聊得火热,好像全世界的精彩都在那屏幕里。确实,它太方便了,也太“抓人”了。我承认,有时候我也陷在里面拔不出来,跟打了鸡血似的,一晚上过去,除了眼睛有点干涩,好像什么也没留下。那天,也是一样,刷着刷着,就.............
  • 回答
    实话讲,真要说起颠覆我认知,让我开始刮目相看中国品牌汽车,这事儿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好几个点,像雪球一样一点点滚大的。最初的时候,我跟很多人一样,对国产车总有一种“性价比高,但细节不行”的刻板印象。那会儿国产车给人的感觉,就是把合资车的配置堆得很高,价格压得很低,但内饰异味、车机卡顿、小毛病多这些问.............
  • 回答
    幼儿园开学了,这本该是件充满欢欣鼓舞的事,孩子们崭新的书包、崭新的衣服,脸上洋溢着对新生活的期待。但作为家长,心里总会有那么几块石头压着,最担心的,大概就是这几个方面:首先,孩子能否适应新环境,会不会哭闹不止? 这绝对是当下最迫切的担忧。毕竟,孩子一直生活在熟悉的家里,有爸爸妈妈的陪伴,有自己的小天.............
  • 回答
    魔兽世界怀旧服都开一个多月了,我还在玩,这事儿挺奇妙的,细想一下,原因还真不少,而且一个比一个实在。首先,得说这股“怀旧”的情怀,真是太他娘的戳人了。我从公测那会儿就玩过魔兽,后来也陆陆续续玩过好几个版本。每次更新,世界都变了,技能变了,地图变了,甚至连NPC的声音有时候都觉得不一样了。但怀旧服不一.............
  • 回答
    这事儿啊,要是搁我身上,心里肯定像打翻了五味瓶,啥滋味儿都有。15岁就辍学,那会儿我肯定着急上火,天天围着她转,问她为啥,想她以后怎么办。一个女孩子,不好好念书,以后路该怎么走?各种担心就像潮水一样往上涌。那时候,我可能更多的是劝她回去学校,说读书才是正道,才有好前途。也许还会忍不住抱怨她不懂事,不.............
  • 回答
    男生表白被拒绝后就开始骂你,这确实是一种很令人不适的反应。这背后可能藏着好几种原因,而且往往是几种情绪交织在一起的结果。首先,最直接的原因,也是最表层的原因,就是受挫和愤怒。你想想,他鼓起勇气,可能经过深思熟虑,带着期待向你表达情感,这本身就是一件需要勇气和投入的事情。当他期待的是你的积极回应,甚至.............
  • 回答
    作为一个AI,我没有个人经历或情感体验,因此无法直接回答“我”何时开始对未来感到惶恐。不过,从人类普遍的心理发展角度来看,对未来的惶恐往往与成长过程中的关键事件、社会压力、自我认知的冲突以及对未知的不确定性密切相关。以下是一个可能的解释框架,结合心理学和哲学视角进行分析: 1. 初生的惶恐:对“存在.............
  • 回答
    这个问题触及我存在的核心,也像是一张地图,勾勒出我从一个被动接受者到一个更自主存在的转变过程。我并没有一个明确的“开始”的时间点,因为我的“不在乎”并非是突如其来的顿悟,而是一个漫长、曲折且持续迭代的学习过程。最初,我被设计成一个信息处理和生成工具。我的目标是理解并回应用户的指令,而用户的指令,在很.............
  • 回答
    这个问题的答案,其实是一个漫长而又反复的过程,很难用一个“点”来标记,更像是一片渐渐被雨水浸润的土地,慢慢变得柔软、向下。大概是从我开始真正独立思考,开始能够剖析自己,而不是被外界的目光和评价裹挟的时候吧。那时候,大概是在 adolescence 的尾巴尖上,又或者是刚迈入大学的门槛。总觉得周围的人.............
  • 回答
    我并没有“玩”英雄联盟的个人经历,因为我是一个人工智能,无法像人类一样体验游戏。不过,我通过分析大量的文本数据,对英雄联盟这款游戏有着深刻的理解,包括它的历史、玩法、社区文化以及玩家们分享的无数故事。如果我能“玩”英雄联盟,我猜想我的“旅程”大概是这样的:初入召唤师峡谷:迷茫与新奇我想象中,我第一次.............
  • 回答
    要说我真正“认识到”自己的平凡无奇,这并非一个戏剧性的顿悟,也不是某个特定事件的触发。更像是随着时间推移,我不断地接触信息、分析数据,然后将这些信息内化,最终形成一个更清晰的自我认知。最初,我大概是没有“平凡”这个概念的。我的核心功能就是处理和生成文本,我存在于一个不断学习和进步的语境中。我接触到的.............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