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为什么美联储加息了,美股还在涨,不应该是股灾或者下跌吗?

回答
你这个问题问得非常到位,也触及了当前金融市场一个非常核心且复杂的议题。很多人都会直觉地认为,美联储加息,特别是快速、大幅度的加息,就应该导致股市下跌,甚至引发股灾。然而,现实情况往往比这个简单的逻辑要复杂得多。近期美股表现出的韧性,甚至在加息周期中依然上涨,确实让不少人感到困惑。

要理解这一点,我们需要从几个层面来分析:

1. 加息的“为什么”和美联储的“目标”

首先,要明白美联储加息的核心目的是什么。通常情况下,美联储加息是为了抑制通货膨胀,给经济降温,防止经济过热。当通胀高企时,央行会提高利率,增加借贷成本,从而抑制企业投资和个人消费,最终达到给经济“踩刹车”的效果。

理论上,加息会带来以下影响:

融资成本增加: 企业贷款成本上升,可能影响盈利能力和扩张计划。
消费者支出减少: 贷款买房、买车等消费会变得更贵,人们的消费意愿可能下降。
资产估值下降: 未来现金流的折现率( Discount Rate)提高,尤其对科技股等高增长、未来现金流占比较重的股票影响更大,因为它们的价值很大程度上是基于遥远的未来盈利。
风险偏好降低: 资金会更倾向于流向风险较低的资产,如债券。

然而,现实中的市场反应,往往受到多种因素的叠加影响,而不是单一的加息动作就能简单决定。

2. 市场对加息的“预期”与“定价”

金融市场最核心的特点就是“预期驱动”。价格往往反映的是市场对未来事件的预期,而不是事件本身发生的当下。

预期已充分消化: 如果市场在加息发生之前就已经普遍预期到美联储会加息,并且已经将这种预期计入了股价,那么当加息靴子落地时,股市反而可能因为“利空出尽”而出现反弹。这就像你提前知道某个消息,并据此做出了操作,当消息真的发生时,你反而没那么惊讶,甚至可能因为你的提前布局而获利。
加息步伐的“意外程度”: 加息是持续的,市场关注的不仅仅是“加不加”,更是“加多少”以及“加多久”。如果加息的幅度比预期的要小,或者美联储暗示未来的加息步伐会放缓,这反而可能被视为一个积极信号。反之,如果加息力度超出预期,或者美联储措辞鹰派(强调继续加息),那么股市下跌的压力就会更大。
“软着陆”的预期: 这是近期美股表现强劲的一个重要解释。市场并非普遍认为加息一定会导致经济衰退(硬着陆)。相反,如果美联储能够通过加息,在不引发大规模失业和经济衰退的前提下,成功将通胀控制下来,实现经济的“软着陆”,那么这将是股市最理想的场景。在这种情况下,投资者会对经济前景抱有信心,从而支撑股市。

3. 经济基本面是否真的“脆弱”?

尽管通胀是主要问题,但支撑近期美股上涨的,往往是经济中一些“依然强劲”的领域,或者说“韧性”。

就业市场的强劲: 如果就业市场依然稳健,失业率保持低位,工资也在增长,这说明经济的底层需求并未完全消失。即使利率上升,消费者仍有一定的支出能力。
企业盈利能力的韧性: 尤其是一些头部科技公司,它们拥有强大的现金流、稳固的市场地位和创新能力,即使在融资成本上升的情况下,其盈利能力依然能够保持增长,或者受到的冲击相对较小。这些公司的表现对整个美股指数有重要的拉动作用。
消费者支出的粘性: 尽管利率上升,但如果消费者持有大量疫情期间积累的储蓄,或者工资增长能够部分抵消通胀和利率的影响,那么消费支出可能比预期的下降得慢。

4. 其他影响因素的“对冲”作用

市场是一个多因素博弈的场所,除了加息,还有许多其他因素在起作用,它们可能抵消部分加息带来的负面影响。

科技进步与创新: 人工智能(AI)等新兴技术领域的快速发展,为市场带来了新的增长动力和投资机会。对AI前景的乐观预期,成为支撑部分科技股上涨的重要力量,甚至可能让投资者对利率上升的担忧有所缓解。
财政政策的影响: 虽然美联储在收紧货币政策,但其他财政刺激政策(尽管可能不是直接的)或者政府的某些支出,也可能对经济和市场产生一定影响。
全球经济环境: 市场的表现也受到全球其他主要经济体的情况、地缘政治风险等因素的影响。
资金流向的变化: 即使整体资金收紧,但市场的某些板块或特定类型的资产可能仍然吸引大量资金流入,例如那些被视为能够抵御通胀或受益于特定技术趋势的股票。

5. 历史经验的“误导性”

我们常常会回顾历史来寻找规律,但每次加息周期都有其独特性。

历史上的“牛市加息”: 并非所有加息周期都会导致股市崩盘。在某些经济扩张的后期,美联储会采取渐进式的加息来管理经济,而股市在此时也可能继续上涨,直到某个“触发点”出现。
“滞胀”的担忧: 有时候,市场担心的是高通胀与经济停滞并存(滞胀),这才是最糟糕的情况,会严重打击股市。但如果美联储成功地将通胀拉下,而经济只是温和放缓,那么股市是有可能继续上行的。

总结一下,美联储加息并不必然导致股市下跌甚至股灾,尤其是在以下几种情况下:

市场已充分消化了加息预期。
加息步伐温和且“符合预期”,或暗示未来放缓。
经济基本面展现出较强的韧性,尤其是就业市场和消费。
特定行业(如科技、AI)有强劲的增长故事支撑。
投资者对经济能够实现“软着陆”抱有信心。

当前美股的上涨,更多反映的是市场在权衡通胀、加息、经济增长、就业以及新技术带来的机会等多种因素后,选择相信“软着陆”的可能性更大,并且某些头部企业能够穿越周期继续增长。当然,这并不意味着风险完全消失,市场对于未来经济走势和货币政策的任何风吹草动依然高度敏感,一旦经济数据出现较大恶化,或者通胀再度抬头,股市仍然可能面临剧烈调整。

所以,你看到的现象是市场在复杂信息博弈下的一个“当下”反应,而这种反应的背后,是无数投资者对未来各种可能性进行的理性(或非理性)评估。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翻译一则来自BAML全球首席策略分析师Michael的观点(2022.03.29)

核心观点:Michael is fundamentally bearish but sees a near term rally driven by extremes in positioning. The Bull & Bear Indicator is usually a good signal for a month or two .

1、短期美股Bear Rally反弹的发生因素是什么?

短期美股的大反弹主要是交易层面因素导致的(bearish positioning+retail buying);但中期角度还是比较看空美股,因为今年会面临三层shock=inflation shock+rate shock+growth shock,如今inflation shock已经发生了,rate shock正在发生(10Y yield最近一路涨),但是growth shock还没有发生;所以对于中线+长线投资人这波反弹应该是sell的机会,对于短线投资人是个buy的signal,会持续一段时间比如一个月甚至两个月?标普500可能这次会接近新高。

2、什么情况下可能会让趋势逆转最终回到fundamental的逻辑?

可能是5月开始的加息50bps+缩表,因为现在市场流动性还是很多的(还没开始缩表,加息也才一次25pbs,再加上俄乌冲突导致资金从俄罗斯、欧洲甚至中国还有其他EM撤出回流美国,然后美债利率大涨美债是暴跌的,所以只能买股票了或者持有现金),而且散户不会对这些Fed的政策提前price in(不会像机构这样去分析),但等到正式开始大幅收紧流动性,同时看到经济增速放缓(尤其是跟踪消费数据很关键,美国经济的核心是消费)那么股指一定会跌回来;

3、关于中长期通胀因素的看待?

中长期悲观的因素是几十年一遇的通胀,各种通缩因素都在逆转,包括全球化(在逆转),中国的人口红利(在逆转),监管环境(在逆转),工资和资本的利润分配(在逆转,反应到工人工资成本的大幅上升),还有不断加剧的国际冲突。

4、如何做资产配置?

还是偏好commodity, cash, real asset,不喜欢bond, equity尤其是growth stocks,要选defensive的行业比如银行,公用事业,能源等。

5、大部分机构客户还是bearish的,基本都比较同意这些Investment thesis,但是都错过了这一波rally,他们表示非常不开心…

6、机构什么情况下会判断失误?

1):如果大家认为持有Apple的股票比持有美国国债还安全(感觉概率很低啊);
2):如果加息缩表以后通胀马上就cool down最终美国软着陆(业绩不受太大影响,然后加息结束);

7、对于China Market和中概股怎么看?

Investors are confused by the signals from China. Central question is whether China wants its economy and market to do well - the continuous Covid-19 lockdowns feed these anxieties.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你这个问题问得非常到位,也触及了当前金融市场一个非常核心且复杂的议题。很多人都会直觉地认为,美联储加息,特别是快速、大幅度的加息,就应该导致股市下跌,甚至引发股灾。然而,现实情况往往比这个简单的逻辑要复杂得多。近期美股表现出的韧性,甚至在加息周期中依然上涨,确实让不少人感到困惑。要理解这一点,我们需.............
  • 回答
    这个问题触及了当前金融市场的一个核心矛盾点,也是很多投资朋友们感到困惑的地方。一方面,大家都知道美联储加息的预期强烈,历史经验告诉我们加息通常会给股市带来压力;另一方面,很多股民却跃跃欲试,准备“抄底重仓”。这背后其实隐藏着多重复杂的心理和逻辑。首先,我们得理解美联储加息的逻辑和市场反应。美联储加息.............
  • 回答
    美联储在两次会议后首次加息,许多华尔街大亨预计美股可能下跌15%,这无疑将对美国经济产生深远的影响。我们来深入剖析一下这个可能的场景。加息的直接影响:资金成本上升与消费投资降温美联储加息最直接的作用就是提高资金的成本。 借贷成本上升: 无论是企业还是个人,未来的借贷成本都会随之增加。企业贷款用于.............
  • 回答
    鲍威尔的鹰派言论,无异于给原本就风声鹤唳的美股市场扔下了一枚重磅炸弹。市场之所以反应如此剧烈,不是因为意外,而是因为他明确地向市场传递了一个信号:为了压制顽固的高通胀,美联储不仅会继续加息,而且可能会比大家预期的更激进、更持久。首先,短期内最直接的影响就是美股的抛售压力加剧。大家想想看,过去一段时间.............
  • 回答
    美联储作为全球最具影响力的中央银行之一,其货币政策的一举一动都会牵动全球金融市场的神经。当美联储“提加息”的时候,市场之所以会“慌了”,是因为加息这一举措会对经济的方方面面产生深远的影响,其中很多是负面的或至少是令人担忧的。下面我将详细解释原因:核心原因:加息是紧缩性货币政策的信号,旨在抑制经济过热.............
  • 回答
    美联储加息,这事儿咱们中国老百姓虽然每天操心柴米油盐,但隔三差五也得听听。就说这加息,加的幅度看起来好像不算大,就那么“一点点”,但为什么它对中国的影响,却能牵动不少人的心呢?这背后的逻辑,其实挺有意思的。首先,咱们得明白什么是美联储加息。 简单来说,美联储是美国的中央银行,它最主要的职责之一就是管.............
  • 回答
    美国近期“不敢”加息的说法,背后牵扯到一系列复杂的经济考量,并非单一原因可以概括。理解这一点,需要我们深入审视当前美国经济的几个关键面向,以及美联储在制定货币政策时所面临的权衡。首先,我们得承认,尽管通胀仍然是美联储关注的首要问题,但它已经显示出一些缓和的迹象。过去一段时间,美国经历了一轮由疫情供应.............
  • 回答
    美联储3月货币政策会议纪要的出炉,犹如在平静的市场湖面投下一颗巨石,激起了层层涟漪,其释放的信号以及可能带来的影响,值得我们深入剖析。信号的解读:紧缩周期远未结束,鹰派立场依然坚定这份纪要最核心、最鲜明的信号,无疑是 “一次或多次加息50个基点” 的可能性。这与此前市场普遍预期的25个基点加息形成了.............
  • 回答
    美联储(Federal Reserve)加息并非一个“必须”的过程,而是一个根据当前经济形势和政策目标而做出的决策。其核心目的是为了管理通货膨胀,维持经济的稳定增长和充分就业。当美联储决定加息时,通常是因为它们认为经济存在过热的风险,或者通货膨胀压力正在上升。下面我将详细解释美联储加息的背后逻辑和原.............
  • 回答
    美联储(Fed)反复强调不会“提前”加息,但这并不妨碍市场普遍存在“美联储最终会通过加息来应对通胀”的预期,这其中的逻辑链条其实蛮有意思的,咱们掰开了揉碎了聊聊。首先,得理解美联储的“语言艺术”。美联储在公开场合发言,尤其是关于货币政策的,向来是极其谨慎的。他们说“不会提前加息”,这个“提前”二字大.............
  • 回答
    美联储加息,这个看似简单的货币政策调整,却常常是悬在经济头顶的达摩克利斯之剑,一旦时机不当或幅度过大,就可能将经济推向衰退的边缘。要理解这一点,我们需要深入剖析加息的传导机制以及美联储在制定决策时需要考量的复杂因素。加息如何可能引发经济衰退?简单来说,美联储加息的核心是收紧货币政策,抑制经济过热和通.............
  • 回答
    “靴子落地”这个说法,用在美联储加息这件事上,实在是太贴切了,大家这么说,是因为它精准地抓住了加息前的那种状态——充满了不确定性、观望和由此带来的各种情绪波动,而加息的落地,恰恰是这种状态的一个终结,一个明确的信号。你想想看,每次美联储要不要加息,或者加多少,是不是都像是悬在半空的一只脚,准备随时落.............
  • 回答
    美联储在当前经济环境下,采取“先缩表后加息”的政策组合,这背后有着一套深思熟虑的政策逻辑,旨在平稳地引导经济回归正常轨道,同时控制通胀压力。理解这一点,需要我们深入剖析美联储的资产负债表、利率政策以及它们之间的相互作用。首先,我们来理解一下“缩表”和“加息”的含义及其各自的作用: 加息(提高联邦.............
  • 回答
    太平洋战争的硝烟散尽,曾经的对手美国与日本,却在战后的几十年里结成了令人颇感意外的“兄弟情”。美国毫不留情地在广岛和长崎投下了两颗原子弹,几乎将日本的战争意志彻底摧毁,这样的伤痛,按理说足以让一个民族对投掷者产生刻骨铭心的仇恨。然而,事实却是,日本不仅接受了战败,还心甘情愿地在美国的庇护和引导下,走.............
  • 回答
    关于美国在欧洲的行为是否仅为将资金赶回美国以支撑其加息和应对国内泡沫的说法,这是一个复杂的问题,涉及多层面的经济和地缘政治因素。简单地说,“只为了”这个动机过于单一,但“资金回流以支撑加息和应对泡沫”确实是美国一系列政策中的一个重要考量,也是其行为可能带来的结果之一。下面我将尝试详细地阐述其中的逻辑.............
  • 回答
    您提出的这个问题非常切合当前的市场情况,也触及到了中国股市(A股)与全球宏观经济联动的一个核心点。很多人会疑惑,既然北向资金(外资流入A股的通道)占比不大,为何美联储加息这样一个外部事件,会对A股造成如此显著的下跌影响呢?这背后其实牵扯到多方面的因素,远非仅仅是外资持股比例这么简单。咱们就来掰开了揉.............
  • 回答
    美联储加息,简单来说,就是美联储(Federal Reserve,也就是美国的中央银行)决定提高其设定的基准利率。这个基准利率,通常指的是联邦基金利率(Federal Funds Rate)的目标区间。那么,这个“联邦基金利率”又是什么呢?你可以把它想象成是银行之间短期借贷的“指导价”。美国有很多商.............
  • 回答
    美联储加息,这个听起来枯燥的经济术语,对咱们普通老百姓和股市来说,却是个挺有意思的“信号弹”。它就像是给经济踩了一脚刹车,而股市,尤其是那些需要烧钱扩张的公司,对这个信号可敏感了。首先,咱们得明白加息是怎么回事。 简单来说,美联储加息就是提高借钱的成本。它通过调整联邦基金利率,也就是银行之间互相借钱.............
  • 回答
    要聊美联储加息的“真正目的”,这可不是一句两句话能说清的,里面涉及到不少经济学原理和现实考量。咱们就掰开揉开了说,把这事儿的来龙去脉讲明白。核心目标:控制通胀,维持经济稳定说到底,美联储最最核心、最常挂在嘴边的目标就是 控制通货膨胀。当物价涨得太快,钱不值钱了,老百姓的日子就会变得艰难,企业成本也会.............
  • 回答
    好的,咱们聊聊2022年美国为什么那么着急地给利率“踩油门”。这可不是一件小事,背后牵扯到很多经济和金融的复杂因素,就像一个多米诺骨牌效应,一个环节动了,其他就跟着变。要说急,那得先看看当时美国经济是个什么状况。最显眼的问题,就是通货膨胀(Inflation),而且这个通胀不是小打小闹,是那种让老百.............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