硫酸泡水果这事的可能性,高赞说得差不多了。
我再补充一个角度。
差不多六七年前,我高中的时候,学校晚自习每天惯例播放新闻报道。
有一天内容是某些黑心养殖户给鸡雏大量注射激素,让小鸡40天就能长大上桌食用。
同学们议论纷纷,义愤填膺,都说那些养殖户真是毫无良心。
我回去跟父母讨论这回事。
然后,我爹,八十年代兽医专业毕业的大专生,乡里有名的动物医生,笑着说:
记者也要吃饭哪,八成是找不到什么新闻放了。有些品种的鸡就是能40天出栏,不用打激素。
百度“鸡 出栏时间”结果如下:
还有著名的“纸馅包子事件”:
还有某个记者采访“黑心辣条作坊”,结果发现,人家一直对产品进行高温消毒。
然后,记者离开作坊后,悻悻然对着镜头怒批:“这样高温,会让辣条的营养价值都流失的,毫无营养的东西,怎么能让孩子吃?”
硫酸泡水果,激素鸡,纸馅包子,黑心辣条,发现了什么共同点没有?
那就是,“作恶者”都是没有什么社会地位的小商贩和养殖户。
那些被双规的大佬,失势后媒体爆出的黑料源源不断,他们得势的时候,个个都是完人。
有权有地位,做什么都是对的;没权没势,给辣条高温消毒也是错的,要播到媒体上批判一番。
没有爆点就没有新闻就没有收入,凭空捏造爆点是个好主意,不过要注意千万不能招惹权贵,得罪不起啊。还是欺负没有话语权的老百姓好,随意抹黑,被揭穿了也不用付出什么代价,我们超喜欢这样做的。
———中国某些记者共识
扑朔迷离
众所周知,硫酸不挥发,和盐酸很不一样。而红毛丹也没有挥发的强烈酸味。那么,现场刺鼻的酸味是怎么来的?
记者化学不过关啊
记者是不是对硫酸有些误解
硫酸这东西,首先他不挥发,没味,要出气味得氧化还原弄出SO2来
如果要能氧化还原,那么硫酸就得达到一定浓度
而达到一定浓度的硫酸,别说衣服了,滴到头发上都能把你头发给扬了
哪个水果比头发还能抗腐蚀?
如果真是硫酸泡的,这水果表皮应该变成炭黑了,我做实验不小心把硫酸滴到称量纸上直接就黑了
根本不需要98%浓,1mol/L的稀硫酸表面逐渐水分蒸发浓缩后这水果就炭黑了,没人会买炭黑果吃吧
有刺激性气味的我觉得应该是稀盐酸,易挥发,也不大容易把水果泡烂
硝酸的话和硫酸一样估计得把水果外皮全扬了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