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跟疫情的控制和浙江的经济结构发展模式有关。
论疫情隔壁江苏没那么严重但复工很谨慎,还是由于江苏国资和外资的比例较大,国资多挺几天无所谓,挣钱不是他们的主要责任。外资呢也谨慎,虽然也想复工但更多考虑风险和收益也没那么着急。
浙江复工首先还是疫情有效地控制住了这个是前提,然后就是民营为主体的老板们摒不牢了,不复工损失惨重都是真金白银。浙江的政府和企业在这一点是打成了默契的一致性,复工也就顺理成章了。包飞机包高铁就是这个原因。
其实内心有点复杂
知乎上一直有一种在“极端悲观”和“极端自信”两边跳的风气,完全不能有中间地带
站中间地带就是两头都挨骂
浙江复工了,叫好声一片,毕竟是比湖北还早开始一级响应的地方
第二天就封了高速,责任到户,排查湖北接触人员;第三天城市绝大部分道路也封路了
事前抓得紧,事后才松的快
其他很多省看到了,也都开始心思活络了
毕竟单单从数据上看,浙江累积确诊1203,全国排第四
而其他很多省份,单日的新增确证人数已经是个位数了
你要说各省不想复工?头顶最大的一个雷是本省境内疫情大爆发,但是脚下还有无数的雷,中小企业能不能撑那么久,老百姓没收入能不能撑那么久,大规模的信贷危机会不会发生……
有了浙江这个榜样,其他各省有了典范,预计除湖北以外的全面复工就在最近了
复工肯定是好事
但是因为数据上看,新增是个位数,就断定其他省份可以复工了,有点太莽了
如果要精准的说,除了爆发地湖北(631),浙江(28),还有山东(203),其他各省都是个位数增长了
那我们就来看看山东吧
之前山东保持了非常不错的控制态势,这一周都是个位数增长
但是一天时间,一个监狱,200多确诊
数据塌了
没爆,就是控制得当;爆了,就是操之过急
你以为写字楼会比监狱的人口密集度少?你以为戴口罩就能完全防护住旁边的同事?喝水吃饭的时候是不是要摘口罩?护目镜会随时都带上么?
现在是延迟复工,企业撑不住,员工撑不住,银行撑不住,政府更撑不住
但是复工,又可能会爆发下一个监狱类疫情失控
这平衡点怎么抓,太难了
也希望其他各省多学学浙江是怎么做防疫的,而不是只盯着浙江复工了
身为浙江人,真的感觉最近吹嘘浙江的太多了,实在太多了,这些所谓好的地方,只是当官的本就该做的,没什么好吹嘘的,我只记着一句话,捧得越高,摔得越惨。
至于怎么看待,理性看待,浙江开厂的多,再拖下去,得倒一大片,包飞机,高铁,补车票,这其实都是小钱,开工后就能赚回来,政府基于对疫情的管控情况也有魄力,敢提前这么干,希望全国早日度过这道难关。
浙江拼命要复工不奇怪,奇怪的是很多地方不急着复工,很多内地省份到现在也不放人出来。
疫情防控导致了一个悖论现象:一方面,东部地区的企业迫切希望复工,却因缺乏安全可用的劳动力而无法复工复产;另一方面,中西部地区的农民工却闲置在家,想务工而不得。结果是,全国劳动力处于封冻状态,经济社会复苏滞缓。
之所以出现这种情况,原因是现阶段明显的财政收支脱节。正常情况下,一个壮年劳动者创造的财富,要用来养老人,养孩子,支付教育经费,达到收支平衡。但现实是,壮年劳动者在沿海打工,所得税,社保,租房买房隐含的土地财政都交给沿海省份,老人孩子都留在内地,消耗内地的财政资源。
所以,从内地省份的利益说,加快复工速度意义不大,对本地财政没有明显好处——实际上反而有坏处,因为打工者走得早,在本地的消费也少。还不如把人都管死,减少那么一两例疑似病例刷政绩。
当然,国家会协调,搞转移支付,从沿海多收税,补给内地,否则内地早就没能力建学校,搞新农合医疗了。但中央政府给钱,和沿海具体企业的经营状况无关。内地省份就算努力送人出去,国家也不会因此多给钱;晚送几天,国家也不会因此少给钱。所以,就让浙江、福建,江苏广东自己秀吧……
更多内容看视频:
被逼的!
浙江以中小微民营企业为主,抗风险能力很弱的,再拖下去不开工将会倒下一大片,会严重影响百姓的生活、银行的房贷、政府的税收,乃至社会的稳定,这也是没办法的事。
所以,请大家也不要夸浙江,谢谢啊!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