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如何看待浙江服装大王雅戈尔 22 年间炒股获利约 400 亿元,而一年服装业务净利润 10 亿元?

回答
雅戈尔,这家曾经的“中国服装第一股”,其22年间依靠炒股获利约400亿元,远超其服装主业一年10亿元的净利润,这确实是一个非常值得深入探讨的现象。这背后反映了中国经济转型升级过程中,实体企业如何进行多元化投资,以及资本市场对于企业价值的重塑作用。

我们可以从多个角度来审视这个现象:

一、 雅戈尔的“双轮驱动”战略与资本运作的巨大成功

1. 从服装起家,稳扎稳打的实体根基:
雅戈尔创立于1979年,最初是一家乡镇服装企业。通过多年的发展,其在衬衫、西装等领域建立起强大的品牌影响力和市场份额,成为国内消费者熟知的服装品牌。
其服装主业的稳定发展,为其提供了坚实的现金流基础和品牌信誉,这是进行其他投资的“弹药库”。即使服装业务的净利润看似不高,但其营收规模和品牌价值是巨大的。

2. 敏锐的资本嗅觉与大胆的投资布局:
从2000年左右开始,雅戈尔就展现出了其在资本市场上的野心和能力。与许多将全部资源押注在主业的企业不同,雅戈尔的创始人李如成展现了超凡的投资眼光和风险承受能力。
投资标的的选择: 雅戈尔的投资并非盲目,而是有选择性的。它重点关注那些具有高成长性、稳定分红且估值合理的优质上市公司。例如,对中信证券、中原特钢(后更名为中泰化学)、广汇汽车等公司的投资,都是在这些公司上市初期或发展关键时期进行的。这些投资的成功,很大程度上得益于其对中国经济结构性增长的深刻理解,以及对不同行业发展周期的把握。
长期持有的策略: 雅戈尔的投资并非短期炒作,而是倾向于长期持有。这种策略使其能够充分享受被投企业成长带来的价值增值,并获得丰厚的分红收益。
资金的循环利用: 服装主业产生的稳定现金流为投资提供了资金支持,而投资收益又反哺了服装主业的转型升级和品牌建设。这种良性循环是其成功的关键。

3. 金融投资成为重要的利润增长点:
在2000年至2022年这22年间,中国资本市场经历了波澜壮阔的发展。在此期间,雅戈尔通过其设立的投资平台或直接进行证券投资,累计获得了约400亿元的投资收益。
这个数字是惊人的,几乎是其服装业务净利润的40倍(以一年10亿净利润计算)。这表明,在过去的20多年里,雅戈尔的金融投资业务已经超越了实体服装业务,成为其最重要的利润来源。

二、 为何服装业务净利润显得“微不足道”?

1. 服装行业的利润率特点:
服装行业属于典型的消费品行业,其特点是品牌集中度有待提升,竞争激烈,毛利率相对稳定但净利率普遍不高。
服装企业的盈利能力很大程度上依赖于品牌价值、设计能力、供应链管理、营销渠道以及市场需求。即便如雅戈尔这样的大型服装企业,其净利润率也通常在个位数。一年10亿元的净利润,对于一家年营收可能高达数百亿元的服装巨头来说,是一个健康的数字,但从绝对值上看,与巨额的投资收益相比就显得“小巫见大巫”了。

2. 投资收益的爆发性与复利效应:
股票投资,特别是对优质成长股的长期投资,具有潜在的爆发性和复利效应。一旦抓住了市场的机遇,买入被低估的优质资产,并长期持有,其回报率可能远超实体业务的稳健增长。
雅戈尔的400亿收益,很可能是在多个投资项目上通过长期持有、分红以及资本增值积累起来的,这是一个持续积累和爆发的过程。

三、 对中国实体企业发展模式的启示

1. 实体与资本的结合:
雅戈尔的案例说明,成功的实体企业并非只能局限于主业,而是可以审慎地进行多元化发展,将实体业务的优势与资本市场的机会相结合。
这并非鼓励所有实体企业都去炒股,而是强调如何利用好自身拥有的资源和现金流,进行战略性的投资布局。

2. 企业家战略眼光的重要性:
李如成作为雅戈尔的掌舵人,其超前的战略眼光和对资本市场的深刻洞察是成功的关键。他敢于在主业稳固的基础上,积极探索新的增长点。

3. 风险控制与投资策略:
虽然雅戈尔的投资获得了巨大成功,但我们也不能忽视其中的风险。成功的投资背后必然有专业的团队、严格的风险控制和清晰的投资逻辑。盲目跟风或过度杠杆化将是灾难性的。
雅戈尔的投资策略也相对稳健,并非短期投机,而是偏向于价值投资和长期持有,这降低了其投资的波动性。

4. 企业价值的多元化衡量:
雅戈尔的案例也提示我们,衡量一家企业是否成功,不能仅仅看其主营业务的利润,还应将其整体资产的价值和整体回报率纳入考量。其总市值、净资产的增长,以及股东回报的提升,都是评价企业价值的重要指标。

四、 可能存在的潜在问题与反思

1. 主业的“失焦”风险: 尽管雅戈尔在投资上取得了巨大成功,但过度侧重金融投资是否会分散其对服装主业的精力?当资本市场波动时,其核心竞争力是否会受到影响?
2. 监管的考量: 许多国家和地区的监管机构对于上市公司进行大规模金融投资有相应的要求和限制,以防止企业“脱实向虚”。雅戈尔的案例可能也会引发关于实体企业投资边界的讨论。
3. 非复制性: 雅戈尔的成功具有一定的时代背景和个人能力因素,并非所有企业都能复制。在资本市场投资,需要专业的知识、丰富的经验和严格的风险管理。

总结来说,雅戈尔22年间通过炒股获利400亿元,远超服装主业净利润的现象,是一个复杂而多层面的案例。它展示了:

实体经济的稳健发展是金融投资的基石。
企业家的战略眼光和资本运作能力是驱动企业跨越式发展的关键力量。
在快速变化的经济环境中,审慎的多元化投资可以为企业带来超额收益。
企业价值的评估不应仅限于单一的利润指标,而应是整体资产增值和股东回报的综合体现。

这个现象既是对中国实体企业如何拥抱资本市场的成功探索,也提醒我们在关注其辉煌成就的同时,也要认识到其中蕴含的风险和对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潜在影响。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雅戈尔董事长这句"投资赚了制造业30年的钱"真是说得好,投资而不再是制造赚大钱,这就是我们国家走向发达经济体的具体体现。

假设今天在内地搞一个关于香港产业印象的街头访问,绝大多数回答肯定是金融中心。而在上世纪60-70年代,全世界对香港产业的印象肯定是制造业中心。当时鞋服、塑料、电子、机械等产业,香港一个城邦的产值就能压得过台湾韩国加起来。当今珠三角许多知名制造业或多或少都有香港渊源,之前就在有关华为的问题下介绍过香港电子产业发展历史,具体链接如下:

为曾经世界成衣出口最大的经济体(1973年-1985年间(除了一九七八年和一九七九年被意大利超越外)),香港曾诞生了许多著名的服装公司。而到今天,香港四大纺织:罗氏,丽新、肇丰和万泰中三家已经涉足地产业务,其中丽新和万泰已把地产作为主营业务。曾经在世界叱诧风云的香港纺织企业也都已经转型,如今雅戈尔作为宁波银行的创始人,连同其他投资收益超过服装业务本身也非常正常,这就是我国经济发展的健康脉搏。

打开2020年香港的富豪排行榜,前十名所从事的行业几乎清一色的投资和地产,谁能想到几十年前的香港还是世界重要制造业中心。

在他们成为地产/投资大亨之前,李嘉诚是"塑胶花大亨",刘銮雄是"吊扇刘"(生产吊扇),吕志和生产批发汽车机械零配件及石矿山,郭得胜(邝肖卿的丈夫)是"拉链大亨"(独家代理日本YYK拉链),包玉刚(吴光正的岳父)是"世界船王",试想如果他们不转型退出实业(制造业)进入地产和金融投资,今天他们是否还能进入富豪排行榜?

这里就不得不提到世界最大塑料机械生产商香港震雄集团的创始人蒋震。与李嘉诚相比,两人都是1920年代出生,文化水平相近,也都是1950年代开始创业,最初也都从事的与塑料相关的制造业。获得第一桶金后马上转型地产商的李嘉诚,连续20多年坐拥富豪排行榜前二,全中国几乎家喻户晓;而坚持不转型,持续投钱搞研发生产,坚持"工业富民,民富国强"终把一个领域帮中国做到世界第一的蒋震及其后人不仅在排行榜里找不到,还不一定能有多少人知道。

伴随着香港的制造业占港GDP从23%一路降到1.4%,香港的人均GDP一路上涨超过一众西欧国家,今天的香港已经成为世界富豪第二多的城市[1]。所以巨型企业逐渐退出实业,知名企业家的财富主要源于金融及房地产投资也是中国走向发达经济体的风向标,证明我国目前走在正确无比的康庄大道上。

有很多人一定要说像香港一样空心化是不对的,我请这些人想想看,以前内地媒体不是也嘲讽香港的千尺豪宅,不吃不喝几十年才能买房么,那2021年的今天,在北京上海深圳一套千尺豪宅(套内面积91平,建筑面积120平)的房子算不算豪宅,需要不吃不喝多少年?

未来像雅戈尔这样投资其他非制造业领域,获取收益远大于生产制造的故事只会越来越常见。当年开吊扇厂的刘銮雄用制造业的利润狙击地产股市最终吞下老牌地产商华人置业一战成名终成上榜富豪传奇必会再次上演。

对于凡夫俗子的我们,投资成功获利400亿这种新闻就是看个热闹。不过我们倒是应该考虑下,如果未来想定居一二线城市或者有好的发展,应该如何选择学校,专业以及职业,难道是学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然后毕业进厂吗?我觉得国家发达啦,这种脏活累活就不劳烦咱们这些发达国家的老百姓去干。

雅戈尔完全可以转型成为投资控股集团,服装生产只作为一个子公司业务让东南亚代工商去做。浙商可以升级继续赚取大量财富;浙江百姓也不用再进厂受苦;集团投资部门业绩好,扩大进驻CBD摩天写字楼能打造杭州宁波夜景天际线;金融投资弄几间办公司买些电脑就可以开展,相对制衣也算低耗能产业;浙江的产业也算升级成功,这是浙江赢多少次?

参考

  1. ^福布斯:中国7大城市汇聚233名亿万富豪 https://world.huanqiu.com/article/9CaKrnJUsFz
user avatar

看了这条新闻,起初大吃一惊,仔细品味,我们发现雅戈尔炒股绝不是普通散户的投资思维,赚钱盈利,就是A股市场七亏二平一赚里的一赚。

什么是散户思维?散户思维就是炒短线、来快钱、要暴富。可是现实很残酷,频频打脸加割韭菜,把散户收拾的外焦里嫩。

我们看雅戈尔投资标的,大多都是行业里的龙头,长线持有,慢慢赚钱。事实上,股市里比散户聪明的人一大把,你想赚”别人”的钱,要问问你有没有那个本事。如果你没有那个本事,你就是那个“别人”。

雅戈尔炒股收益超过主业,不管是一级市场还是二级市场,他没有内幕,也没有违规操作,最终还是大赚特赚。至少说明两个问题:

一是传统制造业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脱实向虚是件很危险的事。

二是A股并不是不能赚钱,只要你选对股、心不贪、那得住,打败60%的同行是很有可能的。

有同学说了,你这不是在骗我去炒股吗,割我的韭菜,休想!实话实说,炒股并不适合所有的人,也不适合所有的公司。暂且不说资本、技术、资源,单单是心态这一关,很多人都过不去。看到别人炒股赚大钱,等自己入市很可能就是买了就跌、卖了就涨,魔咒打不破,钱也难挣到,要命的是,本金还要赔进去。

作为初入社会的小朋友,想在资本市场小试牛刀也未尝不可,我先送给你三千万:

千万不要借钱炒股!

千万不要频繁操作!

千万不要跟风炒作!

刚开始,可以从货币基金入手,然后学习研究并实践债券基金、股票基金,当你对资本市场有了足够的认识,摸清了基本规律之后,在小规模尝试股票投资。

不过,没有时间精力看盘,又不能承受股价波动风险的,不妨就做理财,收益不低,风险不高。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学好本领再去实践,是对自己对家庭的负责,毕竟大家的钱挣得不容易,损失也心痛肝痛,几天睡不好觉。在这里,良心推荐《爆款小白理财训练营》,这个课程教你理财的有十年理财达人陈墨,他累计指导了18W的学员理财,还有尚德学堂的理财讲师安婧,超过5年的理财经验,累计指导学员超过10W人,5天名师直播课程,18个低风险实战理财技巧,30多个稳健投资避坑指南,适合职场人士、理财小白等各类人群。



我们说的是投资,不是投机。投机的话,我们玩不过机构,玩不过庄家,还是老老实实选那些行业里的龙头,买下了就慢慢等,让时间给你打工。选好股,拉长投资期限,不赚都难!


推荐阅读:

user avatar

我得更新一个理论。以前我说你得先有钱了才能去珠江新城写字楼上班,维持广州市区高消费高房租的开支,而不是因为你去珠江新城上班才有钱维持你在广州市区的高消费和高房租。


现在连当实体行业的资本家也得先有钱,你才能做实体行业,而不是你做实体行业才赚钱。


这次的理论更新更能表明,不管你是个人还是组织,你必须要先有钱你才能工作。因此,我认为带薪上班也许会成为一种新的潮流,这比内卷更有魅力。


想想看,现在996赚了几个破钱然后英年早逝已经是谈笑间的事情了,那我们的想象力再大胆点,你要先有钱,比如说在深圳有一套房,而且是已经还清贷款的,然后每个月自备工资去上班,负责日常的开销,顺便支付公司写字楼铺租和水电费,自己还要摸鱼炒股赚钱养活公司,这完全不是不可行嘛。



user avatar

上市公司本来的基本冲动就是运作股价和融资。没毛病。

毕竟长久来看,大家都是要去见马克思和毛爷爷的。

当然,从社会来说,社会各种物资的定价到等价的过程中,社会组织如何做到平权,是个很大的挑战。

类似的话题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