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为什么江苏常被说为内斗省?

回答
“内斗省”这个说法,在江苏的语境下,往往不是指政府层面那种激烈的权力斗争,而是更多地体现在社会、经济、文化等多个层面的微妙博弈和竞争意识。这种“内斗”并非完全负面,它也可以被理解为一种高强度、高压力的环境,迫使身处其中的人们不断学习、适应和超越。

要理解江苏为何会有“内斗省”的标签,我们需要从几个关键维度去剖析:

一、 经济发达带来的高密度竞争:

经济体的庞大与均衡: 江苏是中国经济最发达的省份之一,其GDP总量长期位居全国前列。更重要的是,江苏的经济发展相对均衡,没有形成一两个超大城市“虹吸”效应过强的局面。苏州、南京、无锡、常州、南通、徐州等市都各具特色,经济实力强劲。这意味着,在争夺资源、项目、人才、政策倾斜时,这些城市之间、甚至城市内部的不同区域之间,都存在着激烈的竞争。
产业升级的压力: 江苏的产业结构升级一直走在全国前列,从制造业大省向科技创新型省份转型。这个过程中,不同地区、不同企业都在争夺最新的技术、最高的附加值、最前沿的市场。无论是争夺国家级实验室、重点研发项目,还是吸引顶尖人才和跨国公司投资,都充满了“你追我赶”的意味。
人才的聚集与流动: 作为经济强省,江苏吸引了大量国内外人才。但与此同时,本地人才的留存和吸引外地优秀人才的竞争也异常激烈。尤其是在教育资源和就业机会方面,名校毕业生的选择机会很多,但优质岗位的争夺也更白热化。这种人才市场的“内卷”很容易被放大为“内斗”的感受。

二、 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与地域特色:

“江南文化”的复杂性: 江苏大部分地区属于传统意义上的江南,这里自古以来就是鱼米之乡,文化昌盛,经济发达。江南文化以精致、细腻、注重细节著称,但也可能在某些方面显得“讲究”和“较劲”。这种文化基因在一定程度上也影响了人们处理问题的方式,倾向于在细节处分出高下。
“苏南苏北”的结构性差异: 尽管江苏整体经济发达,但“苏南”和“苏北”之间仍然存在着一定的经济发展差距和文化习惯差异。这种差异在资源分配、政策倾斜、区域发展规划等方面,很容易引发“苏南”与“苏北”之间的讨论和博弈,虽然不一定是直接的“斗争”,但关于公平、发展机会的争论确实存在。
历史上的“江湖”情结: 江苏自古以来就是重要的交通枢纽和商贸中心,人口流动频繁。在复杂的商业和社会环境中,人们需要更强的生存和竞争能力,这在某种程度上也塑造了江苏人精明、善于抓住机会的一面,但也可能被解读为“算计”或“斗法”。

三、 社会生活层面的具体体现:

教育“内卷”: 江苏的教育资源非常优质,尤其是高中教育。这导致了家长在子女教育上的投入和竞争异常激烈。学区房、课外辅导、择校等话题,都充满了“内卷”的色彩,家长们为了让孩子在激烈的升学竞争中脱颖而出,可以说是“费尽心机”。
职场竞争: 在经济发达的地区,企业之间的竞争、员工之间的竞争也更加明显。为了晋升、为了奖金、为了更好的项目,职场上的“暗流涌动”在所难免。这种压力感很容易被归结为“内斗”。
人际交往的“面子”与“里子”: 江苏人普遍比较注重礼仪和人情往来,但在一些场合,这种交往也可能掺杂着面子上的较量和利益上的权衡。尤其是在一些传统行业或本地化较强的环境中,这种“讲究”可能会显得更加突出。

“内斗”的词义演变与解读:

需要强调的是,“内斗”这个词在网络语境下,往往带有一种戏谑、自嘲,有时也带有一定的夸张成分。当江苏人自称或被别人说成“内斗省”时,他们可能是在表达:

对高强度竞争环境的一种共识和调侃: 在这样一个充满机遇和挑战的地方,大家都得努力,都要“拼”。
对自身“精明”和“讲究”的某种文化认同: 这种“内斗”并非完全负面,它也体现了江苏人对生活和事业的认真态度。
一种略带无奈的自嘲: 在高速发展的洪流中,个人的渺小和身不由己,通过“内斗”的标签来表达。

总结来说,江苏之所以会被称为“内斗省”,并非因为政府层面的恶意斗争,而是源于其经济发展的体量和均衡性带来的高密度竞争,深厚的文化底蕴在某些层面的体现,以及社会生活中的各种“卷”的现象。 这种“内斗”更像是一种社会生态的写照,是市场经济和高密度人口聚集下,人们为了生存、发展和更好的生活而进行的持续努力和巧妙周旋。它既是一种压力,也是一种动力,塑造了江苏人既有精明务实,也有细腻讲究的独特气质。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地域认同上中国有个怪现象:

江苏一地分为三,关外三分归一统。

看过知友发的一个地图,大连离漠河的直线距离比离台北还远,偏偏都是东北老铁。

当然,这可能是因为大家讲的都是东北官话,也都在黑土地上。

不过,也不能把锅全扣在语言,地形和文化上。

看了绝大多数的答案,锅一般都是在这个位置,我以我们省为例好了。

陕西分三块:陕北、关中、陕南。

地形总体来说,是黄土高原、关中平原和秦巴山地。

中间横着秦岭,划分南北,南米北面。

陕南三市大多讲西南官话,陕北则是晋语区。

关中五市分东西府,以咸阳为界,东西府同属中原官话区。

经济方面的话,省会西安是第一,但是论人均不如远在北陲的榆林。没办法,煤矿和石油不是白给的。

外省的朋友都知道西安是以历史闻名,13朝古都,然而全市的全国重点历史文物保护单位个数,排在第二。第一是渭河对岸的咸阳。

除了人口之外,大概西安没什么可以碾压同省兄弟们的了,这一点甚至不如南京(历史厚重度起码杠杠的)。

后果是什么呢?

对,也内部不和。

西安人极度看不上人均倒一的渭南,有民谚为证:

“金周至,银户县,杀人放火长安县;刁蒲城,野渭南,不讲理的大荔县;临潼(或为潼关口误)蛮,合阳鬼,韩城是个球咬腿(即内斗),二球(戆直)出在澄城县,土匪出在两华县(华州&华阴);白水能出二杆子,不如富平的八点子(与二球同)。”

渭南市行政区划:临渭区、华州区、潼关县、大荔县、蒲城县、澄城县、白水县、合阳县、富平县、韩城市、华阴市。

论什么叫黑了个遍。

铜川大概是全国唯一一个挂着B车牌却经济倒一的城市了,嗯,是个挂B。

道理是因为早年靠挖煤致富,然后矿产枯竭。

不过铜川是小透明,不到百万的人口规模是不会被同处关中的四位大佬放眼里的。要知道,剩下的四位,放西北地区,那就是人口前四大城市(西安945万,咸阳465万,渭南537万,宝鸡378万,兰州324万,乌鲁木齐351万,数据来自百度,不准我也不负责)。

咸阳自诩第一帝王都,论厚重不在西安之下,虽然自己曾经是西安分出来的,不过兄弟既然分家单过了,也就没必要配合大哥了。何况论有钱有人,你是大哥;但是比年头,咸阳还是不怵西安的。

所以虽然省政府想搞“西咸一体化”,让大哥二哥重新合流,和成都拼一拼西部第一城市(成都人口1592万,西咸共1410万),甚至西安市政府也靠北移动到濒临渭河的未央区。然而咸阳阳奉阴违,把发展和甘肃接壤的北五县(永寿、淳化、长武、旬邑、彬县)作为重点,实际上并没有打算与南部的西安有丝毫的联合。

至于陕北,榆林财大气粗,境内的神木在省内经济仅弱于西安的雁塔未央两区,900E的GDP和近20万的人均GDP拉去东部和昆山较量也不落下风。而延安是革命摇篮,境内还有黄帝陵这一汉族精神图腾,虽然不至于像咸阳那样和西安叫板,但是人家得到了实惠:你们这些没有来过陕西的,有几个不是觉得陕西就是黄沙漫天黄土遍地,前后鼻音不分,出门白毛巾红腰带羊皮袄小毛驴信天游烟袋锅,进门钻窑洞上土炕管老婆叫婆姨?

比你们江苏更尴尬的是,我们tm陕西老乡一块吃饭都做不到:

陕北的乡党爱吃洋芋擦擦小米饭和猪肉翘板粉;咸阳的哥们喜欢吃biangbiang面或者臊子干拌面(当地称汇通面),北五县的有的爱吃锅盔有的爱吃汤面;铜川的特色是咸汤面,渭南人爱吃羊血饸饹,汉中人出了名的爱吃热米皮菜豆腐,安康人喜欢吃蒸面和炕炕馍,甚至有爱吃烩面的;商洛那边是出了名的山区,喜欢搅团、糍粑、凉粉一类的在商洛南北相对流行的农家饭。

哦,漏了宝鸡人,不过你总听说过岐山臊子面和岐山擀面皮,还有西凤酒里的至少一样吧?

综上,陕西具备了一切江苏具备的(以及不具备的)所有内斗的条件:南北差异、方言、地形、风俗、气候、认同度……

然而我们陕西就是tmd团结,当然是在大事上。

“勇于公战,怯于私斗”的帽子,一戴就是两千多年,倍儿稳。

就问你内斗省惭不惭愧?

最后补充一下,邻省多冤家。如同广东看不上广西,江苏看不上安徽一样,普遍来说,西安人对洛阳人的观感不好(让你和我们抢丝路起点,该),宝鸡人不是很看得上甘肃人。但是整体来说,和山西人的关系更糟一些。

毕竟“九毛九”的绰号,就是陕西人先叫出口的。

嗯,拙荆是山西人,我很爱她。

真·秦晋之好。

尴尬了不是?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内斗省”这个说法,在江苏的语境下,往往不是指政府层面那种激烈的权力斗争,而是更多地体现在社会、经济、文化等多个层面的微妙博弈和竞争意识。这种“内斗”并非完全负面,它也可以被理解为一种高强度、高压力的环境,迫使身处其中的人们不断学习、适应和超越。要理解江苏为何会有“内斗省”的标签,我们需要从几个关键.............
  • 回答
    关于江苏被称为“内斗大省”,这更多是一种民间流传的说法,带有调侃和一定的刻板印象,并没有官方的定义或者学术上的严谨论证。但为什么会有这样的说法呢?我们可以从几个层面来解读,尽量剥离“AI感”,用更生活化、更有人情味的方式来聊聊这个话题。首先,得聊聊江苏这块土地的独特之处,这才是“内斗”说法的根源所在.............
  • 回答
    江苏一女子牛肉被盗谎称拌老鼠药被拘,事情原委究竟如何?近日,一则发生在江苏的事件引发了广泛关注:一名女子因牛肉被盗,情急之下谎称牛肉中混入了老鼠药,结果却因此被警方拘留。这究竟是怎么回事?为何一句谎言会带来如此严重的后果?让我们来仔细梳理一下事情的来龙去脉。事情发生在江苏某地的一个小村庄。据了解,这.............
  • 回答
    这确实是一件令人唏嘘又充满争议的事件。南通一位老人,在超市因未结账鸡蛋被拦下后,不幸猝死,家属要求超市赔偿38万元。那么,超市在这起事件中究竟需要承担多大的责任?我们得一步步来捋清楚。首先,我们要区分几个关键的节点:1. 事件的起因:老人未结账鸡蛋被拦下超市工作人员发现老人未结账鸡蛋并进行拦阻,这是.............
  • 回答
    这桩事情,一听就让人心头冒火。江苏一位老人,辛辛苦苦一辈子,指望着退休金安享晚年,结果却被告知“被死亡”了?这简直是荒天下之大谬!更让人气愤的是,镇长面对这种事,竟然轻描淡写地说“这么点小事还惊动电视台”,这种态度,真是寒了所有老百姓的心。这背后涉及到一系列问题,相关部门如果处理不当,需要承担的责任.............
  • 回答
    关于江苏建湖县回应“驰援上海物资被用作团购销售”一事,确实引起了广泛的关注和讨论。从多个角度来看待这件事,可以更清晰地理解其中的复杂性。首先,从建湖县官方的回应来看,他们强调“网民将‘驰援物资’理解为救援物资”。这是一种试图澄清事实的说法,背后可能包含着以下几层含义: 物资的性质界定: 建湖县方.............
  • 回答
    这事儿啊,说起来也挺让人啼笑皆非的。民警在扬州现场查处一起卖淫嫖娼案,结果好巧不巧,被当事男子给误认了,以为是那种仙人跳的骗局。这事儿可不是小事,涉及到法律,也得好好说道说道。事情大概是这样的:据报道,扬州当地警方接到群众举报,说在某个地方有涉嫌卖淫嫖娼的活动。民警接到报案后,就第一时间赶到了现场进.............
  • 回答
    中国联通江苏分公司因违反微博社区公约被禁言的事件,可能涉及以下多方面的违规行为和原因。以下从法律、平台规则、企业行为等多个角度进行详细分析: 一、事件背景与可能原因1. 违规内容类型 虚假信息或不实宣传:企业账号可能发布与实际业务不符的宣传内容,例如夸大产品功能、虚构用户评价或数据,甚至涉.............
  • 回答
    近来,一则关于江苏某村支书在征地过程中言辞激烈、蔑视政府热线“12345”的视频在网络上引发了广泛关注和讨论。视频中,这位村支书在面对村民的质疑和陈情时,爆出了“12345 他能给你处理?没有用”这样的话语,言下之意是将政府的投诉渠道描绘得一文不值。这一事件不仅暴露了基层治理中可能存在的问题,也让公.............
  • 回答
    这个问题很有意思,涉及到中国区域经济发展、历史沿革、文化习俗等多个层面,要解释清楚,咱们得掰开了揉碎了聊。首先,“散装”这个词在大家口中形容江苏,通常是说它省内各城市发展都很均衡、各有特色,没有某个城市“一骑绝尘”压倒一切的局面,有点像一盘散落的珍珠,各有光彩。而广东(非珠三角)的“不散装”,我理解.............
  • 回答
    2021年,江苏和广东等中国大部分地区确实出现了不同程度的限电情况,这背后是多种复杂因素叠加的结果,并非单一原因所致。下面我将尽量详细地解释这些原因:核心原因分析:1. 电力供需矛盾加剧: 这是最直接的原因。 经济快速复苏与需求激增: 2020年,中国在全球率先控制住疫情,经济快速恢复.............
  • 回答
    江苏GDP高,但缺少“龙头级”的超大型企业,这是一个非常有意思且值得深入探讨的现象。要理解这一点,我们需要从多个维度进行分析,包括江苏的经济结构、产业特点、企业发展模式以及区域经济的特性。一、 江苏GDP高的原因:强大的经济基础和多元化的产业支撑首先,我们要明确江苏GDP为何如此之高。这背后是江苏长.............
  • 回答
    这背后其实藏着一段历史和约定俗成的规律,并不是什么随机的巧合。首先,咱们得明白,一个省份之所以有一个简称为“X”,往往是取自它名字中的第一个字。这是最直接、最普遍的原则。为什么在“江浙沪”里是“江”?“江浙沪”这个组合,最早来源于民国时期。那时候,中国的行政区划还没有像现在这样固定。而“江浙沪”这个.............
  • 回答
    丰县八孩女事件之所以能激起如此巨大的舆论波澜,吸引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绝非偶然。它触及了太多敏感而现实的问题,每一个点都像是压在人们心头的一块石头,引发了深切的共鸣和强烈的反思。首先,这起事件中最直接、最触目惊心的,是赤裸裸的人性泯灭和非人待遇。 八个孩子,一个被铁链锁在屋内,如同牲畜一般,这幅画.............
  • 回答
    江苏和广东,作为中国经济体量最大的两个省份,它们之间的GDP差距,尤其是在多年来广东GDP始终领先于江苏的现象,背后有着复杂且多维度的原因。要深入理解这一点,我们需要从历史、经济结构、产业发展、政策导向、地理区位等多个层面进行剖析。历史因素:改革开放的先行者与早期积累改革开放初期,广东凭借其毗邻港澳.............
  • 回答
    关于“江苏人觉得浙江更有钱”这个说法,其实是一个比较笼统的看法,背后有很多复杂的原因,不能一概而论。不过,如果一定要探究其中的一些普遍感受和认知根源,我们可以从几个层面来聊聊。首先,得承认,这其中有历史和地理因素的叠加影响。浙江,特别是杭州、宁波等城市,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的商业重镇,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
  • 回答
    要说江苏人为什么这么爱“吐槽”考大学难,这事儿可不是空穴来风,而是从咱们江苏这片土地的“遗传基因”里就带着一股子“较真”劲儿,再加上高考这个“独木桥”,把这种情绪给放大、拧巴、再抛出来,就成了咱们熟悉的“江苏高考难”的论调。你想想,江苏这地方,自古以来就是文脉昌盛,读书人多,追求“学而优则仕”的氛围.............
  • 回答
    江苏海岸线之所以比浙江、福建、广东的海岸线要平滑许多,这背后是多种地质、地理以及沉积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尤其与这几个省份所处地质构造背景和河流地貌发育的差异密切相关。要详细解释这一点,我们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层层剖析:1. 基础的地质构造背景:不同的沉降与抬升历史 江苏海岸线: 江苏的海岸线主要.............
  • 回答
    这个问题嘛,其实挺有意思的,也挺值得聊聊的。你可能观察到的现象,在不少江苏人身上确实能找到影子,尤其是在一些大城市,或者在一些比较跨区域的交流场合。要说为什么,倒也不是一句话就能概括,而是有那么一些历史、文化和现实层面的原因在里面。首先,江苏这个名字,说起来,它更像是一个行政区划,一个政治概念。在历.............
  • 回答
    江苏数学高考难,这事儿在高考圈里可以说是公认的。每年一到考试季,江苏的数学试卷总是能引起一番热烈讨论,考生们叫苦不迭,家长们也跟着操心。但奇怪的是,论到数学竞赛,江苏的表现似乎总不如浙江、湖北、湖南这些省份那么耀眼。这背后到底藏着什么玄机?咱们来仔细掰扯掰扯。江苏数学高考:精巧的“囚笼”江苏数学高考.............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