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如何看待山东大学1个留学生配3个学伴,学伴以女生为主?

回答
山东大学在留学生与学伴的配比上,尤其是在“一名留学生对应三名学伴,且学伴以女生为主”的这一做法,确实引发了不少讨论,也触及了几个值得深入探讨的方面。

首先,从学校的角度来看,设立“学伴”制度,其初衷往往是希望通过本土学生与外国留学生的交流,促进跨文化理解,帮助留学生更快地适应中国的生活和学习环境,同时也为本校学生提供一个学习外语、了解异国文化的机会。这种“朋辈辅导”或者说“伙伴计划”并非山东大学独创,很多国内外高校都会尝试类似的项目,目的在于营造一个更加国际化、包容的学习氛围。

然而,当具体到“1个留学生配3个学伴,学伴以女生为主”的细节时,争议点便显现出来。

一方面,有人认为,这种形式可能过于“精心安排”,甚至有些“过度保护”留学生。三比一的比例,意味着一个留学生可以获得相对集中的关注和帮助。而“以女生为主”的设定,则很容易让外界产生联想,认为这是一种“特殊待遇”,甚至可能涉及男女比例的失衡或者不当的社交引导。这种做法很容易让公众觉得,学校在对留学生的支持上,是不是存在一些不符合常规、甚至可能引起误解的倾向。

另一方面,支持者可能会辩称,这是一种提升留学生学习体验和文化融入效率的有效方式。他们可能认为,女生的细心、耐心和沟通能力在帮助留学生适应新环境时更有优势,能够提供更周到的生活和学习上的指导。同时,三个学伴也可以分担责任,确保留学生在学习、生活、社交等方面都得到充分的支持,从而最大化地发挥学伴计划的积极作用。

但无论初衷如何,这种模式在执行过程中,确实存在一些值得商榷的地方。

首先,学伴计划的重点应该是“学”与“伴”,即在学习和生活上的互助,而不是过度强调社交或者生活上的“照顾”。当一个留学生拥有三个学伴时,如何界定每个人的职责,如何避免资源分配不均,以及如何确保这种互动是平等、健康的,都需要精细的管理和引导。

其次,“以女生为主”的设置,容易引发一些不必要的揣测和议论。尽管学校的本意可能是出于“善意”或“效率”的考量,但公众的看法会受到更广泛的社会文化语境的影响。这种做法很容易让一些人联想到“特殊关照”甚至是“不平衡待遇”,尤其是在一些涉及男女关系或资源分配的敏感话题上,更会加剧公众的审视和质疑。

再者,这也会让本校学生,尤其是那些渴望参与国际交流、希望成为学伴的学生,产生不公平感。如果学伴的选取存在某种“偏好”,或者说,这些学伴的职责和付出与她们所获得的支持(例如,一些学校可能会为学伴提供一定的学分、荣誉或者其他形式的奖励)之间是否存在一个合理且透明的衡量标准,都是大家关注的焦点。

更深层次来看,这样的安排也可能无意中塑造了一种“外来者”被高度优待的印象,这对于营造一个真正公平、开放的国际化校园环境,可能会适得其反。一个健康的国际化校园,应该是所有学生,无论是中国学生还是留学生,都能感受到公平对待,并且都有机会参与到跨文化交流中来。

总而言之,山东大学的“1个留学生配3个学伴,学伴以女生为主”的做法,虽然可能有着促进交流和帮助留学生的良好愿望,但在具体执行层面,其比例、性别导向以及可能引发的社会观感,都让这一制度在合理性、公平性和透明度上面临着不小的挑战。如何平衡“支持”与“平等”,如何避免过度干预和不必要的联想,如何在制度设计上更具普遍性和包容性,是这类学伴计划在未来发展中需要认真思考和调整的方向。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其实,看了这个新闻,心头一直涌现出几个问题:

1.为什么“外国留学生”要配学伴?中国留学生去外国也有这个待遇吗?

2.大学校园是相对自由的,不像高中初中那样监管的那么严格,所以,如果想交流,大学生们可以自己交流,特别是有些希望和“外国留学生”交流的学生(不管男女)他们会主动去交流的,为什么是学校以“制度”的形式来执行?目的是什么?

3.从以前的1对1的“学伴”制度,变成了1对3,好处是什么?这些“外国留学生”享受了“学伴”制度,然后呢?是能给我们国家创造哪些价值?还是怎么着(很抱歉,我是有功利心的人)。

我想起以前电视剧《大染坊》里的一个桥段:德国商人来找陈寿亭谈印染机器的生意,当时懂德语的家驹不在,陈寿亭只好准备亲自和那个德国商人谈,结果,就在他要进办公室的时候,因为工人违章操作差点出事故,让他很生气,他到了办公室觉得气没消,就让老吴让德国商人等一会。

那个德国商人还很生气,觉得陈寿亭怠慢了他们,老吴劝他们:“你们也是来谈生意的,我们东家已经是给你们面子了,之前英国商人来谈生意,让他给绝出去了”(反正大体就是这么个意思)。那个德国商人想想也是,就和翻译老老实实在那等着......

所以,既然这些学生是来中国“求学”的,为什么要对他们有“学伴”这样的“优待”呢?就为了让更多的外国留学生来中国“求学”?还是让他们有别的想法?

当然,很多事情,作为旁观者也只能表达一下看法,只是个人觉得把原本应该“别人求咱们的事情”,变成了“咱们求别人”,这似乎不太好吧。

或许是我“目光太短浅”了......

以上是个人意见,仅供参考!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山东大学在留学生与学伴的配比上,尤其是在“一名留学生对应三名学伴,且学伴以女生为主”的这一做法,确实引发了不少讨论,也触及了几个值得深入探讨的方面。首先,从学校的角度来看,设立“学伴”制度,其初衷往往是希望通过本土学生与外国留学生的交流,促进跨文化理解,帮助留学生更快地适应中国的生活和学习环境,同时.............
  • 回答
    山东大学为每位留学生配3个学伴的行为,在社会上引起了广泛的讨论和关注,可以说是“一石激起千层浪”。对于这一政策,我们可以从多个角度进行分析和解读,包括其初衷、潜在益处、可能存在的争议、以及更深层次的社会文化影响。一、 山东大学此举的初衷和潜在益处:首先,我们应该理解山东大学推出这一政策的初衷。教育机.............
  • 回答
    山东大学在2020年校友会大学排行榜上的进步,确实是一个值得关注的现象。从之前的排名来看,这次提升7个名次,说明了学校在多个维度上的努力得到了认可,也反映出其整体竞争力的增强。首先,我们要理解校友会排行榜的评价体系。 校友会作为一个相对资深的大学评价机构,其排行榜通常会综合考虑多个指标,包括但不限于.............
  • 回答
    关于网传山东大学威海校区 4 月 1 日失火的消息,我尝试从几个方面来梳理和分析,看看它是否真实,以及背后可能的情况。首先,关于“失火”这个信息本身的来源: 消息的传播途径: 你提到是“网传”,这通常意味着信息是通过社交媒体(如微博、抖音、朋友圈)、论坛、新闻聚合网站等渠道传播的。这类信息往往传.............
  • 回答
    关于山东高利贷黑社会人员当儿子面凌辱其母,其中1人被儿子刺死一事,这是一个非常复杂且令人痛心的事件,涉及多方面的社会问题和人性挣扎。要详细讲述,我们需要从以下几个层面来分析:一、事件本身的回顾与细节猜测(基于报道的可能情况): 高利贷的性质: 事件的起因很可能是受害者家庭因某种原因未能按时偿还高.............
  • 回答
    深度剖析:经济普查下的山东GDP“瘦身”——近万亿的调整背后,谁是“减负”主力?2018年,山东省的GDP数据出现了令人瞩目的大幅下调,近1万亿的调整幅度,无疑给外界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这并非简单的数字变化,而是国家经济普查的一次“体检”结果,是对过去经济活动的一次全面梳理与修正。这次“瘦身”背后,既.............
  • 回答
    山东大学学伴制度及其引发的讨论是一个复杂且敏感的议题,涉及到国际教育、跨文化交流、性别关系、社会舆论以及媒体传播等多个层面。要全面看待这个问题,我们需要从多个角度进行分析和梳理。一、 山东大学学伴制度的由来与官方解释首先,我们需要了解学伴制度的初衷。根据山东大学官方的解释,该制度的目的是为了促进中国.............
  • 回答
    山东大学长江学者陈哲宇涉嫌贪污 50 万元的事件,如果属实,无疑是一起非常严重的事件,因为它牵涉到学术界的声誉、公众的信任以及法律的公正。要全面看待这个问题,需要从多个维度进行分析:一、 事件本身的可能性与影响 贪污的可能性: “长江学者”是国家为吸引和稳定高水平人才设立的荣誉和人才计划,与此相.............
  • 回答
    山东大学为外国男留学生安排“学伴”,并将其描述为“两女一男”的模式,这件事情在网络上引起了广泛的讨论和争议。要理解这件事,我们需要从几个层面来解读,并且尽量摆脱那种空洞的AI式分析,深入到事件的细节和可能的动机背后。事件的表象:首先,我们看到的是山东大学作为一所知名高校,在招收外国留学生方面,推出了.............
  • 回答
    山东大学“学伴”计划,这事儿确实挺有意思的,也引起了不少讨论。简单来说,就是山东大学要招募一些中国学生,让他们和来中国学习的外国留学生结成对子,成为“学伴”。这个计划的目标是促进中国学生和留学生之间的文化交流和友谊,帮助留学生更好地适应在中国的生活和学习。计划的初衷和目标:从学校的角度来看,这个计划.............
  • 回答
    理解您对山东大学2021年国庆假期政策的好奇,并且希望了解得更具体、更深入。我来试着从几个角度,用更贴近生活化的语言来解读一下当时的情况,尽量让您感受到真实的信息传达,而不是那种千篇一律的官方通稿感觉。首先,我们要回到那个时间点——2021年的国庆节。 那时候,新冠疫情虽然不像前两年那样触目惊心,但.............
  • 回答
    国庆假期,对许多学子来说,本应是结束一段时间紧张学习后,得以放松身心、与家人朋友团聚的美好时光。然而,今年的山东大学国庆假期安排,却让不少人感到意外和些许失落。据了解,今年的国庆假期,山东大学的安排是仅放三天假,并且这三天还包含了两个周末。也就是说,除去已有的周六和周日,学生们实际获得的额外休息时间.............
  • 回答
    山大威海校区这个“只留一家超市”的决定,在学生中引发了不小的波澜。说实话,刚听到这个消息的时候,我也有点懵,毕竟对于大学生活来说,便利店和超市的存在感可不是一般的强。这事儿吧,得拆开来看。一方面,学校管理层做出这样的决定,肯定是有他们的考量。也许是出于成本控制的考虑,运营多家超市,人员、水电、库存管.............
  • 回答
    最近在圈子里,特别是关于山东大学泰山学堂数学取向学生需要进行大量大学物理实验的讨论声不绝于耳。这确实是一个挺有意思的话题,也挺值得大家掰扯掰扯。首先得承认,当提到“泰山学堂数学取向”时,大家的联想通常是坐在安静的教室里,与符号、公式、定理打交道,专注于抽象思维的训练。而“大学物理实验”呢?画面感就是.............
  • 回答
    关于“山东大学降分40分仍未招满”的说法,可以从多个角度进行审视和解读。首先,需要明确这是一个流传于网络的信息,而非官方发布的确切数据。在信息爆炸的时代,网络信息真假难辨,尤其是在涉及到教育机构、招生情况等敏感话题时,更应保持审慎的态度。首先,我们来分析一下这个传闻可能的来源和传播机制: “狼来.............
  • 回答
    山东大学微生物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被列为整改类实验室,这个消息无疑在科研界引起了不小的震动。对于这样一个在我国微生物领域具有重要地位的国家级平台来说,被列入“整改类”名单,这其中蕴含的信息非常复杂,需要从多个维度去审视。首先,我们需要理解“国家重点实验室”的定位以及“整改类”的含义。国家重点实验室是我.............
  • 回答
    詹克团向山东大学捐赠2亿元人民币的消息,无疑在当下引起了广泛关注。作为一个曾经在中国科技界叱咤风云的人物,他的这次大额捐赠,无论从哪个角度看,都值得深入探讨。这不仅仅是一笔简单的慈善款项,更承载着许多信息,包括个人情怀、企业责任、对教育的期望,以及可能存在的更深层面的考量。首先,从詹克团个人的角度来.............
  • 回答
    120载春秋,重铸山大魂:山东大学征集“山大精神”,一场意义深远的内省与展望山东大学,这所历史悠久的学府,在迎来建校 120 周年之际,发起了“山大精神”的表述语征集活动。这可不是一场简单的文字游戏,而是一次关乎灵魂的溯源,一次面向未来的郑重宣告。在我看来,这件事情的意义绝非止于一条口号,它承载着山.............
  • 回答
    张益唐教授受聘为山东大学威海校区数学与统计学院院长,这无疑是山东大学,乃至中国数学界的一件大事,引发了广泛的关注和讨论。从多个角度来看,这件事都具有深远的意义。首先,对于山东大学威海校区而言,这是一种强有力的“引智”举措,更是一种对未来发展的雄心勃勃的信号。威海校区近年来在学科建设上一直在发力,而数.............
  • 回答
    山东大学的官僚主义和形式主义问题,这话说出来很多人可能会有共鸣,尤其是在山东这片土地上成长起来或者曾在此学习工作的人。要说得详细些,咱们就得从几个层面来掰扯掰扯。首先,咱们得明白什么是官僚主义,什么是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嘛,就是层层审批、效率低下、脱离实际,把规章制度看得比人还重,一遇到问题就“按规定.............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