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单纯从电影质量角度说,《八佰》值得去看吗?

回答
从纯粹的电影质量角度来说,《八佰》是否值得一看,这是一个值得详细探讨的问题。这部电影在上映时引起了巨大的关注和讨论,其优缺点都非常明显。以下我将从几个主要方面进行详细分析,帮助你判断它是否符合你对“电影质量”的期待。

一、 视觉效果与战争场面:绝对的亮点

宏大壮观的战争场面设计: 《八佰》最令人印象深刻的无疑是其极其出色的视觉呈现。从上海苏州河对岸的日军炮火轰炸,到八百壮士据守的仓库内部的近距离肉搏,电影都展现了极高的工业水准。爆炸场面、弹道轨迹、硝烟弥漫的战场氛围,都营造得非常真实和震撼。
精细的场景还原与道具: 电影在场景布置和道具细节上投入巨大,力求还原1937年淞沪会战末期的上海风貌。无论是破败的仓库、密布的街道,还是当时的服装、武器,都显得相当考究,为观众营造了强烈的历史沉浸感。
高质量的CG技术运用: 影片中的许多宏大场景和危险动作,如飞机扫射、炮弹爆炸的近景,都大量运用了CG技术。这些CG效果非常逼真,与实拍场景融合得很好,几乎不会让观众感到出戏。这使得电影在视觉冲击力上达到了国产战争片的一个新高度。
摄影与灯光: 影片的摄影水准也相当高。许多镜头构图讲究,运镜流畅,例如俯瞰战场全景的镜头、展现仓库内惨烈搏斗的特写,都具有很强的叙事性和观赏性。灯光运用也恰到好处,既能营造战争的黑暗与绝望,也能在关键时刻突出人物的英勇与希望。

总结视觉效果: 如果你非常看重电影的视觉冲击力、战争场面的宏大逼真以及电影的工业制作水平,《八佰》绝对可以满足你的需求,甚至可以说是达到了当前国产电影的顶尖水平。

二、 叙事节奏与结构:存在争议,但整体流畅

双线叙事: 电影采取了双线叙事,一条主线是八百壮士在仓库的英勇抵抗,另一条是岸边百姓的见证与救助。这种结构旨在展现战争对不同人群的影响,以及普通民众在战争中的情感反应。
节奏的起伏: 影片前半段节奏相对较慢,侧重于人物的刻画和场景的铺垫。在仓库内的战斗逐渐升级后,节奏明显加快,紧张刺激。后半段的撤退与救援,情感戏份增加,节奏趋于缓和。总体来说,叙事是比较流畅的,但部分观众可能觉得前期铺垫稍显冗长。
故事的完整性: 尽管电影涉及大量角色和事件,但核心故事——八百壮士的坚守和壮烈牺牲——是清晰完整的。电影通过士兵们的视角,展现了战争的残酷和人性的光辉。

总结叙事节奏: 叙事节奏虽然有部分观众认为有待商榷,但整体上是能够引导观众情绪,将故事讲清楚的。它并非一个完全线性、没有波澜的故事,而是试图通过不同视角来丰富叙事。

三、 演员表演:群像戏的亮点与个体角色的塑造

群像的出色发挥: 《八佰》汇聚了众多实力派演员,他们共同塑造了一个鲜活的战争群像。张译饰演的“老算盘”、姜武饰演的“老铁”、欧豪饰演的“谢晋元”等角色,都通过精湛的演技,将角色的性格、情感和成长展现得淋漓尽致。即使是戏份不多的角色,也能留下深刻印象。
黄渤、张译等老戏骨的稳定输出: 这些经验丰富的演员为影片提供了坚实的表演基础,他们对角色的理解和演绎,为电影增添了厚度和情感深度。
部分角色的深度挖掘: 虽然是群像戏,但电影也试图挖掘一些主要角色的内心世界,例如谢晋元作为指挥官的责任与压力,以及普通士兵的恐惧、思乡和英勇。

总结演员表演: 演员们的表演是影片质量的重要保障。他们成功地塑造了各种鲜活的战争人物,为观众带来了丰富的情感体验。

四、 主题与情感:家国情怀的抒发与人性的探讨

家国情怀的渲染: 电影的核心主题无疑是家国情怀和民族精神。通过八百壮士的坚守,影片极力渲染了在危难时刻,中华民族不屈不挠、奋勇抵抗的精神。这种情感的表达非常直接且有力。
对战争的控诉与反思: 除了歌颂英勇,电影也通过岸边百姓的视角,展现了战争的无情和普通人在战火中的痛苦与无助。这种对比,也间接构成了一种对战争的控诉。
人性的复杂性: 在绝境中,人性中的恐惧、懦弱、自私与勇敢、牺牲、担当并存。电影在一定程度上展现了这些复杂的人性侧面,使得角色更加立体。

总结主题与情感: 《八佰》在情感表达上是比较饱满和充沛的,它试图通过宏大的战争场面和人物命运,来引发观众对家国情怀和民族精神的共鸣。

五、 存在的争议与不足:

尽管电影在很多方面都表现出色,但也有一些被观众和评论家诟病的地方:

部分煽情过度: 有些观众认为,电影在情感渲染上,尤其是后半段的升华部分,存在一定的刻意和煽情过度,略显套路化。
历史真实性与艺术加工的平衡: 一如大多数战争片,《八佰》在历史事件和人物塑造上也进行了艺术加工,这在一定程度上引发了关于历史真实性的讨论。不过,从“电影质量”本身来说,这更多是叙事和改编层面的问题,不直接影响视觉和表演等技术层面。
部分角色塑造略显脸谱化: 虽然群像戏出色,但个别角色的设定或动机,可能略显不够深入或过于简单。

综合评价:

如果你是以下类型的观众,那么《八佰》非常值得去看:

追求视觉盛宴的观众: 电影的特效、战争场面、摄影和美术设计,是中国电影工业的顶尖水准,能带来极强的视听冲击。
喜欢宏大叙事和主旋律题材的观众: 电影浓墨重彩地展现了民族精神和家国情怀,能够满足这方面的观影需求。
欣赏实力派演员群像表演的观众: 影片中的演员们贡献了非常精彩的表演,值得一看。

如果你对以下方面比较敏感,可能需要权衡:

对历史改编的严谨性有极高要求的观众: 需要了解电影存在艺术加工。
不喜欢过于煽情或“燃”点的观众: 影片的情感表达比较直接,可能会有过度煽情的感受。

最终结论:

单纯从电影制作的硬实力,如视觉效果、战争场面设计、演员表演和整体的工业化水平来看,《八佰》绝对是一部高质量的国产电影。 它在很多方面都刷新了国产电影的标杆,尤其是在战争场面的呈现上,其水准是毋庸置疑的。

如果你愿意为精彩的视听体验、出色的演员表演以及一段激荡人心的历史故事买单,那么《八佰》绝对值得一看。即便你对影片的某些叙事或情感处理方式不太感冒,其在技术层面的亮点也足以让你觉得这场观影是有价值的。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不值得。

刚看完,就一个感觉,莫名其妙。

1.仗打的莫名其妙:日军摆罗马军阵攻城就离谱,二战栓动步枪打的是全威力弹,人举得动的钢板就没有打不穿的;断后的小队竟然主动出击,依托建筑物你就是空手躲猫猫也比你冲出去送掉拖延日军时间长吧;白白消耗宝贵的人力摆拍硫磺岛升旗镜头,最后还没护住,真这么干指挥官可能是脑子进了水,自己还明明白白说了任务目标是坚守两天,回头就把人命打水漂,嫌日军杀的不够快?;为了一个送电话线,真就人一个个排队送线过桥,一个团级单位找不出一颗烟雾弹?我就是在租界桥头放把火的烟也够掩护人送线过去了啊;日军芥子气就用了一次,还用了就用了,都不会伴随毒气掩护冲锋的,绝好的机会却坐视敌人重整,日军指挥官跟我军真是棋逢对手;还有我知道绑手榴弹跳楼自杀攻击很壮烈,问题是这跟把手榴弹绑在砖头上扔下去有什么区别呢?

2.煽情煽得莫名其妙:因为军事知识的缺乏导致的各种硬伤使得伴随的煽情像是笑话。我得把智商降低到导演想象的水平上才能被他感动。我绝对不会诋毁牺牲的烈士,但是我也绝对不会随随便便让我的兵当烈士,他们要当烈士,就得死的有价值,不然就好好活着,都是爹生娘养的人命都精贵。

3.人死的莫名其妙:整个电影给人感觉就是摊子全铺开了,租界四川赌场姐弟一条线,湖北老幼三人组一条线,班长一条线,团长一条线,连长一条线,老算盘,老ass,老pussy各一条线,无所不备故无所不寡,人物形象都没立起来人就匆匆忙忙死了,你还要用这种扁平的人物的死亡煽情,鬼才能被你煽动。想好要拍什么,讲好一个故事,不要狗熊掰棒子。

4.仗结束的莫名其妙:意义不明的中日两位菜鸡指挥官的对话让我感觉像王者峡谷小学生约单挑。最后用煽情的bgm和慢镜头突出体现的是一群战士被日军追着屁股打着往租界抱头鼠窜,路上扔下一堆尸体。我只觉得悲哀,如果这是真实事件改编的,这些爱国将士的血是被他们的上峰浪费的,就是那个幼稚到以为靠一个战术层面的抵抗就能让国际社会重拾对中国的信心的光头,而且还是在淞沪会战刚刚打完,几十万人惨败溃散之后。

5.导演想法莫名其妙:这么多战例,硬挑了个这个。也不是不行,开篇立意就低了那你倒是拍好点啊,拍成这鬼样。

总体来说是应该打五分的片子,为了张译一个人的演技给它七分吧。多了都是昧良心。

user avatar

值得。

绝大多数观众并不了解历史,只是想体验及格线以上的影视听体验罢了,八佰在这个方面就算不优秀,给个良问题不大。

既然不了解历史,那么影片中所展现的,不过就是中国军人抗日的情节罢了,这有什么问题?

如果看过电影对真实历史感了兴趣,真正去找科普阅读,这又有什么问题?毕竟有争议的文化作品才有科普的价值,很多自媒体就是吃这碗饭的。

user avatar

讨了题材的巧,沾了历史的光。

刚看了回来,55块一张票,我觉得不值这个价。

user avatar

还行,可以看。

可问题是电影本身就是带有主观色彩的东西,有的东西你知道了,就没有办法再假装不知道了……

我跟你说“别想大象。”你第一反应就是想大象,发生就是发生了,你再想把大象从脑海里去掉就晚了。

这部电影也一样。

不了解前因后果的话,去看一遍还是能看的,场面什么的都还行。整个保卫战有点虎头蛇尾,逻辑上多少有点膈应人,但是不是什么大问题。

就像我说的,如果你之前不知道仗是怎么打的,那你去看就不会有疑问。你一旦知道了,你就会觉得战争场面比较膈应了。

总结一下就是。

我去看完觉得很不爽, 好多剧情我都想杠一杠。但是我朋友看完觉得还可以,甚至觉得战争场面拍得很炫酷,很史诗,很感人。

然后我把八佰的前后故事,管虎的脑残行径,还有真实历史说给她听。听完她瞬间心情就不好了,感觉好像吃了苍蝇一样不爽……

哈哈哈。

然后我说,就这我还是好心了呢。我要是在你买票后看电影前跟你说这些,你这俩小时就会跟我一样如坐针毡浑身不舒服了。我这是放了你姨妈你懂么。

所以题主你要看就赶紧看,千万别来知乎问,问了也千万别看回答,看了回答就别去看了。

没错,这就是一部,你知道的越多懂的越多就会越讨厌越看不下去的电影。

类似的话题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