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体来看张博士的学术水平并非顶尖,但是职业仕途异常顺利,本科5年,在职硕士3年(导师非翁心华),在职博士4年(导师非翁心华),35岁正高(主任医生),37岁升感染科副主任,41岁升感染科正主任。 了解医生晋升的应该知道,这个该有多一帆风顺,这种晋升的速度和之前的 老实人,低年资医生的 人设根本就不符合。 我们家有两个主任医生,一个40岁晋升(全职博士毕业),一个48岁晋升(本科毕业)====================================================== 成立于2005年的世界温州人联谊总会上海医务分会,主要是由上海市医务界在职工作的温州人组成的非营利性群众团体。现有上海医务分会会员410人。 华山医院主要会员有:1、防治非典的首席专家、华山医院终身教授、中华医学会感染病学会主任委员翁心华教授;2、华山医院感染科主任医师张文宏3、陈进宏,温州苍南人。现任上海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普外科主任。====================================================== |
本科宿舍老六,家境在宿舍里算中上,偶尔去路边鬼市花百来块淘淘文玩(90年代),大学四年宿舍集体活动几十次是有的,他老人家居然从来没有掏过一次钱,哪怕把打的费也算在内。
诡异的是我直到上研后有一次被他坑后回想,才真正意识到这点(之前只是模糊感觉公共消费每次掏钱主动的就我们三个)
四年,两次同宿舍的人遇到了大的困难,他一次也没站出来过。
诡异的是班里大部分同学对他的印象都是憨厚和待人真诚。
如今年已不惑,知道他是那种话不多,但很会讨巧的人,加上并不主动占人便宜,所以会给大家留下那样的印象。
从张医生出名开始,网上到处是他的各种研判和建议,他近乎成了众人尊崇的抗疫旗手,但当我知道张医生连武汉都没去过的时候,不由得又想起了那个憨厚真诚的同学。
他那种科普我也会,随时就一篇。
论一氧化二氢的潜在危害。
几乎所有毒剂都很容易能溶于一氧化二氢,
现有政府企业的技术装备不能百分百检测一氧化二氢的有毒成分。
一氧化二氢是病原的重要传播媒介,几乎所有病毒细菌都能在一氧化二氢中传播,生存。
一氧化二氢即使纯净,也会造成人身体矿物质缺乏。甚至成千上万的人对于一氧化二氢过敏。
一氧化二氢具有成瘾性,很多人和动物在夏天过量摄入一氧化二氢。
一氧化二氢广泛存在生物界。
一氧化二氢对人身体危害千奇百怪,绝大多数科学上都没有解释。
我现在说的都是事实吧 有人因此害怕不敢摄入一氧化二氢,危害健康不怪我。
怎么样我这科普比张文宏的强多了吧,他那科普一大把假设,我这科普可都是实打实的。
最后更新。
作为影响力巨大的人物,张医生的言论必须做到清晰严谨,切不可说九成正确的话,再说一成意思含糊不清甚至完全没有证据支持的话。
张医生既然占据了这个舆论地位,就要拿出与这个舆论地位相符的严谨性和专业性。不求像写论文一样一字一句地斟酌自己的公开发言,但也要对自己引起争议的言论或者引起争议的行为负最终的解释责任。
欲戴皇冠,必承其重。对自己的言论、行为,以及它们带来的影响负责,是张医生作为公众人物,作为医生,作为上海市疫情防控救治组组长,甚至作为一名普通人的应尽义务,希望张医生的粉丝们周知。
至于一些混在粉丝中带节奏的,企图将张医生本身的言论问题模糊成网友阅读能力问题的,企图将张医生受质疑模糊成政治攻击的,希望你们能在美国日死亡人数再破千,多州陷入医疗紧张状态的今天,重新审视张医生过去的言论。这些言论是否有一些地方曾经给大众带来误导?是否客观上传播了对新冠的懈怠态度?是否有不严谨不科学之处呢?
再再再更新。
张医生的支持者真是有趣啊。有人拿我学历说事,有人说我小孩子,甚至有人干脆就说我不懂我不管,我就是信张医生。恕我直言,要是你想用学历压我,就拿真东西出来。就读于哪所名校?目前在哪高就?发了几篇论文?别藏在匿名账号背后恶心人。
张医生倒真未必有什么很坏的心思,顶多就是思维比较西化+早期论文爱偷懒+话多+不严谨罢了。这些都不算什么惊天大事,我所希望的也只是他回到自己的本职工作,把舆论空间留给那些真正对新冠称得上是权威的院士们和国内顶级专家们,还国内一个清净的舆论环境。而有些为他辩护的人,似乎还没有把张医生的利用价值用尽。真是可恶可憎。
再再更新。
为张医生论文抄袭、公开言论不严谨对社会造成负面影响找尽理由开脱的各位,你们不是相信专业人士吗?你们不是尊重科学家吗?
在对是否应该打开国门做出过正面回应的专家里,
你们为何不尊重前卫生部长的意见?
为何不尊重曾光的意见?
为何不尊重钟院士的意见?
张医生凭一己之力,占据了流量大头,限制了其他更专业更优秀的科学家的发言在公众当中的传播,这不是德不配位还是什么?为张医生开脱的各位,不是相信科学吗?不是觉得我们是在攻击构陷科学家吗?那我举出的这几位专家是谁?
去年疫情刚刚爆发的时候,我为武汉专家组辩护的时候,你们这帮子“相信科学”的人到底哪去了?
再更新,有些人老是说我也是外行,不配评价张医生。
首先,我没有张医生那样的数亿受众,说错了最多也不过影响寥寥几十人。
其次,张医生的专业范围、学术成果属于公开可查信息,根据这些信息进行判断理解无需医学专业背景,而只需要基本的学术素养和学术经验。我相信医学界的学术规范和学术价值评估体系与其他学科的并无本质上的不同。
最后,我质疑张医生,只是在质疑他不是新冠研究的顶尖专家,且他的言论过于不严谨,配不上当前如此大的流量。如果张医生没有发表过一篇像样的新冠主题论文就能称自己为新冠研究的顶尖专家,那又置其他有更多贡献的科研人员于何地?
更新
张文宏本身是一名优秀的医生,也是一名出色的肝感染病专家,这些是我们必须承认的。
但同时,他还是承载了极大流量的网络红人,或者说,他是一名“公共知识分子”(非贬义)。一名“公共知识分子”必须有持续输出争议性观点的能力,否则就会被媒体和大众遗忘,张医生恰巧就拥有这一能力,而这也是公众对他的评价褒贬不一的一方面原因。
更具体地说,张医生的言论之所以具有极大争议性,就是因为他的公开言论很少使用严谨的科学语言,而且其中不仅仅涉及到医学,还涉及到经济、政策、历史等社会难以达成共识的方面。
更简单地说,张医生的言论不够严谨,而且有点跨行了。
从这两天被骂的经验来看,有很多人分不清张医生的专业范围。张医生最擅长的领域是肝感染病,其中就包括大名鼎鼎的乙肝,其次擅长的应该是结核病,而新冠所属的呼吸道传染病并不是张医生的擅长领域(这里说的不擅长,指的是与对于呼吸道传染病有着长期研究或临床经验的医务工作者相比的不擅长,我依然认同张医生在呼吸道传染疾病方面具有较一般医学学生更高的专业性)。
然而,对于张医生来说,这样水平的专业能力虽然已经很高,但并不足以在数亿受众面前压住阵。论对新冠的权威程度,张医生之上不仅仅有各大院士,甚至曾前往武汉一线的同院呼吸科专家都可能胜他一筹。论对公共卫生政策的专业程度,他也不是上海市最权威的人士,上海市疫情防控公共卫生专家组中的各位专家也理应比他更加专业。
这也就是张医生所要面临的窘境。一方面言论不够严谨、过于武断,另一方面专业性虽吊打网友,但频繁跨界评论,并没有与其知名度相匹配的行业地位作为支撑。
依然是那句话,德不配位,必有灾殃。如今张医生又被人挖出学术不端,今后的“公共知识分子”之路恐怕是走不下去了,希望他能专注于自己的本职工作。
专注于本职工作并不是一种惩罚。
德不配位,必有灾殃。
疫情中多少力挽狂澜于大厦将倾时的英雄,事了后拂衣而去。提出方舱医院的王辰院士,到现在还有人记得吗?
张医生是肝病权威专家没错,但这不意味着他在呼吸道疾病方面同样权威,也不意味着他在公共卫生领域是专家,他在经济方面的水平更是基本等同于外行。
医学方面,已经有很多医学答主提到公共防疫政策不属于张医生的专业范围了。
接下来,我就凭自己的印象说说经济方面。我自从前几天看到张医生说出“经济危机会导致穷人大量死亡”开始,就一直大受震撼。
首先,我国目前没有发生大规模经济危机的迹象。
其次,即使发生经济危机,除印度外的世界主要国家也不太可能发生饥荒。我怀疑张医生“经济危机必将引发全球性饥荒”的经验是从1930大萧条那里获得的。
1930大萧条在恶劣气候的配合下,三年间导致美国损失近千万人口。但是时间过去近百年,万事皆不可同日而语。
我国自建国以来,人均粮食产量已经翻了一倍有余,目前大概500㎏左右,而美国人均粮食产量更是直接涨到将近一吨半。两国目前的数据均高于400㎏粮食每人的温饱水平。
倘若发生经济危机,由于我国的制度优势,当然是有能力打击金融投机行为并维持粮食价格、供应稳定的,而各发达国家人均粮食产量极高,压根就不必担心因为金融危机而出现饥荒。
所以,与其叫我们打开国门挽救经济,张主任还不如劝美国人把他们家多余的粮食捐出来。只要每个美国人捐出250㎏,就能拯救全球全部1.5亿受饥饿威胁的人口。何乐而不为呢?
经常发表暧昧言论而不解释清楚,说的话很多都不符合科学。不过肖战、蔡徐坤、吴亦凡之类的风靡告诉我们,有流量就能成为万众瞩目之人,预测的正确性什么的不重要,卖点其实在这个姓名。
流行病防治界,我认为不应该出现肖战、丁真这类的人物,所以一般都是把他当笑话看的。但是正如肖战、丁真粉丝很多一样,张文宏似乎也有很多无脑粉丝。
毕业论文抄袭这个没法洗,希望得到处理吧……不然翟天临也太冤枉了。
实名反对赞数第一的说法称张文宏要接班钟南山,张文宏是接不了钟南山的班。
首先张文宏太正派务实,医学思维的说话模式太过于直接和条理清晰,容易得罪人。敢在媒体面前指出某些组织党内wenti—“党员不能躲在后面,必须先上”,这样说话相当于太岁头上动土,引得某些党员跳脚骂街(评论里好多党员都对他的不满)。媒体问什么就老实回答什么,没有一点官僚形式主义话术,这与中国的官场水土不服。
第二,不曲意逢迎,敢说真话。关于这次疫情于中药的问题。当记者问他:你们给病人用过哪种中药或者中药脉注射剂?张文宏却回答说“最和谐的中西医工作的环境,就是在上海,因为在这里是没有学派之争的,我们只是想怎么对病人有利。每一种疗法,什么情况下对病人有利,我们就采取谁”,他没有直接说出大众或者上面喜欢听的话,他一再强调没病不要吃药,不管是西药还是中药,这反而又打了某些人的脸。关于疫情当初全国都在高唱拐点论的时候,张文宏却说“临床角度不讲拐点,以疫情宣告结束为准” 。关于疫情走向问题时,当全国在高唱一定可以战胜打败病毒,张文宏却理性客观的给出了三个疫情结局走向(现在看来,他说的都是对的)。关于中国新冠肺炎是否起源于中国,张文宏却说“关于零号病人,我只认证据。第一要看病毒在哪里先出现,第二要看基因进化树”,呼吁不应该在证据不充足的时候随意发布言论。钟老前两天刚说疫情6月份能结束,张文宏却说疫情6月份结束不可能。这些打脸的真话都让人喜欢不起来。
第三,太为下层人着想。公开场合多次提到医护人员的付出和牺牲,呼吁国家和人民要重视爱护医护人员,不能欺负老实人。不知道疫情过后,国家这种对于杀医伤医不闻不问的政策能否有改观(个人觉得更加不会,这里不好多说)。为社畜代言,批判996,为老实人出头。这些行为都太过于张扬。
第四,北京(可代表中国)医疗卫生系统的教授院士圈有壁垒,拉帮结派和官僚气息浓厚,在上海的张文宏是混不进的。(这种圈层大家类比一下学术圈或者娱乐圈就懂了)
第五,太锋芒毕露,不懂得收敛。一般能力强的人会遭人妒忌和打压,不招大领导们喜欢。2020年3月5日,国家卫生健康委、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印发《关于表彰全国卫生健康系统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的决定》,其中第一批到武汉的专家,提出“可防可控”的王广发被表彰先进个人,张文宏却没在其列。
张文宏是绝对接不了钟南山的班的,疫情结束后能安静地回到自己医院科主任的位子上,还像之前一样每天出出门诊看看病,这是再好不过的了。
我找了5个老外,把张文宏医生的语录翻译成了英语,你就能感受到他的硬核了。
01 换名单
“第一批医生都很了不起,人不能欺负听话的人,所以我把他们换了下来。”
“从现在起,一线岗位全换上党员,没有讨价还价!”
“我不管你入党的目的是什么,现在就得给我上去。”
【Cambly 外教译文】
"Doctors in the first list are doing a great job. It is important this group of dedicated doctors do not feel pressured or obliged to take on the work. That is why I have changed the list. "
"From now on CPC members go first to the frontline. This is non-negotiable!"
"Whatever your intention of joining the Party, just act now."
【划重点】
#都很了不起#很多人会译成“are great”,表扬第一批医生本人,而译成“doing a great job”则侧重赞赏主动担当的行为。医生是了不起的职业,第一批医生的主动担当更了不起;
#欺负#容易译成“bully”,#听话的人#容易译成“obedient people”,如果新闻中这样翻译会因情感过于强烈,显得不够客观、专业;
#一线岗位全换成党员#如果用“must be/should be CPC members”则容易产生一种误解:难道只有加入组织才有资格抗击疫情?
#没有讨价还价#如果用“No bargain”会显得生活化,不够正式。
02 战士
“现在不仅仅是医生一个人在战斗,那肯定完蛋。从现在开始每个人都是战士,你呆在家里你也是战士。”
【Cambly 外教译文】
“Now it's not just for doctors to fight off this alone. Otherwise, we would all be finished! From now on, everyone must be a fighter. Stay at home, and you will be a fighter too.”
【划重点】
#否则#张医生并没有说“否则”,但译文添加了“otherwise”,补译的手法来补全句子的意思,逻辑关系一下就理顺了;
#每个人都是战士#也可以用21世纪英文报中的一个表达“to defeat this virus is everyone's battle”;
03 专家
专家到了这份上吧,我看了,脾气没有一个好,每个人都极端的自信,吵架是经常的。但是有一个,每个人都抱着对病人极端负责的态度。大家看到医生都是文质彬彬的,都是假的。
【Cambly 外教译文】
Everybody can become bad-tempered under pressure—even experts. We are so confident in our abilities that we quarrel very often. Yet every one of us takes responsibility for our patients fully. Perhaps, doctors by reputation are gentle and polite.
【划重点】
#到了这个份上吧#先分析张医生为什么说出这番话,然后想象下“到底是什么份上?”用“under pressure”就是一个合理的想象;
#极端负责#没有用“extremely”而是用了“fully”是为了更贴近全力以赴的感觉;
#都是假的#很明显这是张医生的自嘲或是玩笑话,“perhaps”搭配“by reputation”你品,你细品,有没有品出幽默的味道捏?
04 锻炼
"少说话,你知道伐,语言少了,思想就出来了。所以,闷两个星期对广大的大学生,是很好的锻炼噢。"
【Cambly 外教译文】
You know what?When people communicate less, your start thinking more deeply. For college students, two more weeks is an opportunity to exercise your minds actually.
【划重点】
#语言少了,思想就出来了#常见的对比用英语中的比较级轻松搞定;
#锻炼#张医生并不是说在家做运动的锻炼,而是思考,在英文中明确出来会更意思会更清晰。
05 药
“总之还没到为所欲为的时候,不能掉以轻心。最好的药就是免疫力。”
【Cambly 外教译文】
Currently, we do not have our usual freedoms, so please take this situation seriously. The best medicine is your own immunity.
【划重点】
#为所欲为#当然要用上西方人的高频词;
#掉以轻心#正说反译法,不能掉以轻心的反面就是要严肃对待严格要求。有的时候一句话不好直接说出口的时候,你把它的反面说出来,或许就迎刃而解了。翻译、写作、口语都同样适用哟!
06 贡献
“企业老板不用给我们捐东西,让员工在家里办公,隔离观察,还给人家发工资,这就是对国家做贡献了。”
【Cambly 外教译文】
Business owners do not have to give us any money or donations. Just allow your employees to work from home during the self-isolation period. And pay them their salary. This will also be beneficial to the country.
【划重点】
#贡献#如果译成“contributions”,外国人容易理解成经济上的实质贡献。但是这里显然贡献并不是直接带来的经济价值,而是为国家和人民带来的益处,也就是这次疫情中我们常说的“不给国家添乱”!
07 闺蜜
你们以前“防火防盗防闺蜜”,如今复工,记得要“防火防盗防同事!”
【Cambly 外教译文】
In the past we have protected ourselves against fire, thieves or your ex. Now, when you go back to work, remember to protect yourself against fire, thieves...and your colleagues!
【划重点】
#闺蜜#由于这里是一句汉语里的网络流行语,西方人很难 Get,可以考虑放弃直译;外教称西方人认为前任其实比闺蜜还要恐怖,他们会提防前任;
#防同事#这里的重点在于“and your colleagues”前面的省略号,是标点让张医生说话的幽默感得以最大化的保留!
08 大幕落下
“当新冠大幕落下,我自然会非常 silently 走开。你再到华山医院来,你也很难找到我了。我就躲在角落里看书了。”
【Cambly 外教译文】
Once the new coronavirus has been completely eradicated, I will silently walk away, my task completed. It won't be easy for you to see me at Huashan Hospital, as I will have withdrawn into some quiet corner to read or study.
【划重点】
#大幕#如果这个比喻有点不好翻译,不妨把修辞背后的真意说出来;
#看书#有人看书是复习备考,有人是预习,也有人是做研究,译成“read or study”比译成真的“read books”要更自然。
09 医护
“医护一体,不要忘了一线护士。”
【Cambly 外教译文】
Doctors and nurses are a team. Do not forget our nurses on the frontline!
让我们记住医护一体,不要忘了一线护士!
他的硬核让网友直言:“关于疫情,我只听两个人的话。一个是钟南山,另一个是张文宏。”
更多精彩译文和英文提升,请访问Cambly官网:
【双语学习干货--延伸阅读】
(知友福利:输入官方试听码:zhihuer,体验欧美外教课,和专业的外教一起改英语作文、译文、简历、留学文书......还能一起练口语哦!)
随着疫情降温,逐步减少一些抛头露面会更好
今天在上海申花吧发现一个留言,我觉得很有道理:
我再转述一下:
如果张文宏参与甚至主导了上海防疫政策的制定,那他必须要为今天上海乃至全国的疫情现状负责!
如果张文宏没有参与上海防疫政策的制定,那他根本配不上之前获得的那些荣誉,上海过去“精准防疫”取得的成绩也与他无关!
有人现在给他洗地,说什么张只是临床医生,不能影响政策。我简直呵呵,他过去的那些网红言论,基本都是针对疫情防控政策的,有几个是关于患者救治的?并且张根本不是呼吸疾病的专家,他靠什么救治患者?靠话筒吗?
很多人都在遍历张文宏的言论,然后拿出不符合现在宣传口径的内容,来批判和替其辩驳。
实际上,张文宏本身要放在新冠疫情的大环境下去看。
很多人不太了解2020年初新冠疫情初起时的环境态势,也没有闲工夫去了解。
张文宏实际上是在当时被选择的一个舆论导向的代表,钟南山是肃穆庄重,张文宏则是平和近人。
他对疫情的一些表态,在当时是可以被接受的,甚至是代表了当时的专业人员认知的。否则你怎么解释他参加了那么多访谈,还能留下证据让大家辩驳?
到了现在,再去抓他当年的“言差语错”,只能自娱。就好像去抓他论文问题,结论就是没问题。否则,就是一大批人被批斗的问题。
对于张文宏本人,我是抱有好感的。因为他表现的像个真性情的人,而不仅仅是一个吉祥物。虽然他在公众面前达不到钟南山的高度,但也让我对抗疫产生了不少的信心和希望。甚至不夸张的说,他在媒体上的对话,让我坚定了我们可以成功的信念。
回过头来说,在2020年初,很少有人认为美国会被疫情掀翻。我们的疫情预警体系是参照欧美的体系建立的,SARS也仅仅在亚洲地区传播,很多人认为新冠疫情还会被夏季终结。
新冠疫情早期是惊涛骇浪,我对政府对医务工作者的信心也是逐步建立起来的。虽然从一开始我就怀疑新冠是美国在搞鬼。
在互联网上,每一个成名的人都会被不同的人所批判、挖坟。
这大概是互联网的一种信息蝴蝶效应。张文宏不是第一个也不会是最后一个。
我们应该明白的是,无论自己替某人辩解也好,批判乃至(义愤填膺的)辱骂某人也好,自己不过是大大小小风暴中的一个分子。
在一次次的信息布朗运动中,如果不是去提升自己的思辨能力,而是被自己的情绪所感动,那么就会永远在不同的风暴间随波逐流。
批判张文宏的人,犯了一个基本的逻辑错误:要不要与病毒长期共存,并不是以我们的主观意愿为转移的;换言之,你想“绝对消灭病毒”,关键问题是你能不能做得到?这就好比当年大跃進,官方压倒性的主导意见是“钢产量超英赶美”,这个提议成为了“政治正确”;而以那时的条件,“超英赶美”到底能否做到?连小学生都可以告诉你连门儿都没有,从今天认知来看这个命题,显然是个大笑话。所以说,张文宏和其批评者的对立,是“从实际出发”和“政治正确”两者的对立。我相信张文宏教授的依据,是他用自己的逻辑和模型对事态的评估,不见得全对,但至少是一个学术层面的观点;反观对张文宏大加批评的某些人,他的依据是什么呢?基本就是所谓“立场问题”,完全是政治家逻辑了。中国是从那种立场和政治正确压倒一切的年代走过来的,吃了那么多亏,栽了那么多跟头,眼下对张文宏的批评,大家不觉得似曾相识吗?难道不该长长记性?
为什么我认同张文宏教授?原因不光是通过让社会大停摆的方式完全掐死病毒传播的可能性,更重要的是,就算是可能,它的成本是多大?对成本的评估才是这个命题的关键。中国的社会体量,你想让它封锁和停摆,那成本可能大到不切实际,以至于完全不现实、没可能。基于这个考虑,所以才应该同时考虑“并存”的可能性。
那么,批评张文宏的人,其实是在玩一个因果倒置的悖论,就是既然“张文宏提出中国人民与病毒长期并存”,那么意思就成了好像他对于疫情的趋势有的选似的,就像是明明可以消灭病毒,他却偏偏非得选择“并存”似的,而事实上,在即便我们完全尽力防控的基点上,现实有很大可能是并没能彻底消灭病毒——这没得选。说白了这一套是政客们玩儿的逻辑绑架把戏,用政治正确来攻击科学分析。说实在的,我本人非常反感这种嘴脸,让我眼前浮现出了文革时期一帮红卫兵批判科学家的情景。搞政治的,你有何德何能去对一个在科研前线的工作者在他的专业上指手画脚?除了权势之外,你还有别的东西让你有这个了脸批判张文宏教授吗? 在我看来,所有的“政治正确”基本都是似是而非的逻辑绑架:粗看挺在理儿,细推敲完全对不上。
当我们喜爱或推崇一位医生时,首先是他做了什么,其次是他说了什么。
张文宏医生有很多title,最有标志性的莫过于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感染科主任及学科带头人、上海医疗救治专家组组长。
华山医院传染科在中国也就是【平平无奇】吧……
无非是连续9年问鼎中国感染病学科榜首
当然学科地位终究还是不能代表实战经历的……
无非就是派出了4支医疗队共273人驰援武汉,接管光谷院区ICU,累计为5名患者上了ECMO。
这是什么概念?
2018年(这是目前我能查到的数据):中国ECMO中心中,操作案例超过20例的不到25%,案例数不到5例的占40%。
以上没有成功率的统计。
众所周知,ECMO的操作之复杂、情况之危险、要求之高、配合之紧密,在全球都是非常难度系数很高的手术操作。
而张文宏所在的华山医院取得了什么成绩?
上了ECMO的5位患者中,已有4人脱机。此外,接管的ICU患者中有:
所在医院的学科地位如此、战役经验(还是ICU的重症)如此,作为感染科主任,张文宏自身还有什么成绩?
疫情实战:
2013年H7N9病毒,牵头了上海市综合性医院上海市禽流感H7N9防治联合攻关项目
2014年,埃博拉病毒病期间,组织感染科参加援助西非的紧急救援队,参与当地疫情控制
学科学术:
在国际上率先报道了汉族人群结核病易感NRAMP1基因的多态性分布
研发自主产权的新型结核免疫诊断技术,已获得专利授权,被认为是国际上最早筛选RD2与RD11区域的工作
在我国率先提出并组织了耐多药结核病应用国产药物缩短疗程至12个月的新方案,在全球结核病耐药领域发出了“中国声音”
他提出的慢性乙型肝炎抗病毒优化方案被欧洲以及中国的慢性乙肝防治指南引用
在鱼跃医疗22年与国内各大医院的交往经验中发现,有些医生学术成果丰厚未必善于言辞,但晦涩的学术与普通的公众之间本身就是需要少数派opinion key leader来打通。
让有影响力的人,提出有影响力的意见。
这对于中国卫生体系建设,至关重要。
张文宏医生对疫情的总结和判断目前来看十分精确,并且他保留了科研人员的特点:
对事物持谨慎态度,但在遵守循证医学精神的基础上发挥灵活性。
实证举例,不盲目追捧。
以上是4月15日,张文宏在连线中国驻欧盟使团联合驻比利时、荷兰、卢森堡使馆会上,对新冠疫情的答疑。
总结起来就是:
4月4日,鱼跃医疗收到了来自西班牙【马德里格雷戈里奥·马拉尼翁医院外科中心】的临床报告,和张文宏医生的总结一致。
西语看不懂吧,所以本官号特意求助了鱼跃医疗驻地西班牙的同事予以帮助。
简言之:该医院将鱼跃YH-730无创呼吸机投入ICU临床使用后,得出了无创呼吸机作用于新冠重症患者的结论。
结论1:
无创呼吸机适用范围较广
我们回顾下张文宏医生的话:即使15个重症患者中,有12个完全可以靠无创呼吸机结合氧疗方案,存活下来的。
美国、英国、西班牙、意大利,如果能在第一时间采纳中方建议,储备一定数量的无创呼吸机,是能极大概率阻止重症患者转向极危症患者的。
结论2:
格雷戈里奥·马拉尼翁医院的Manuel Desco医生对鱼跃无创呼吸机的临床使用后,认为
无创呼吸机也许可以作为有创呼吸机的过渡设备,让患者摆脱对有创呼吸机的依赖
也就是说,对于“插管”(有创呼吸机)的新冠患者,无创呼吸机有替代的可能,从而让渡出部分有创设备,用于极危重症的患者。
这个结论再一次支撑了张文宏医生的观点:
很多重症患者并不是死于病毒本身,而是因为医疗挤兑。
结论3:
无创呼吸机对于中重度低血氧症的呼吸困难,即早期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患者颇为有效,也更安全。
该医院一开始只采用了5台鱼跃YH-30用于临床,发现:
在CPAP(正压通气)模式下,压力调节至8至10cmH20,吸氧浓度为70%至80%左右,作用于患者的效果很好。在减少呼吸频率的情况下,通气量在理想的4至6ml/kg,作用于患者效果显著。
张文宏医生的观点是什么呢。
他所在的华山医院最近接收的输入病例,从轻症转换到重症再到必须插管治疗的时间非常快。
所以他认为,患者在轻症时期就启用呼吸机、和必要的配合治疗非常关键。
否则大量的轻症很快转换为重症,再度挤兑医疗资源。
这也能补充解释,为什么美国重症患者和病死率这么高(不光光是政策原因,更多的是现实原因)。
我们用临床报告来解释张文宏医生的观点,目的在于
无论什么时候都不要蔑视敌人,要用最谨慎的态度去看待成绩。
无论什么时候,我们也不要消费医生,要用最客观的态度去理解意见领袖的观点。
哈尔滨发生多例聚集传播感染病例证明,
病毒远比我们想得要强大、要狡猾
只有严格约束自己的日常行为,科学防控,我们才真正对得起全国医生艰苦卓绝的战斗。
最后贴一段,张医生的话(相当有文采)
我们现在讨论抗美援朝的时候好像都觉得当时举国上下众志成城,一心对外,对美帝国主义的侵略同仇敌忾,然而任何时候立场的多样性都会很诚实地表现出来,抵抗派投降派共存派你方唱罢我登场,要不是伟人定了调:打得一拳开免得百拳来,那帮骑墙派还会叽叽歪歪个不停。
即便是是战争开打了,国内也不乏拖后腿之徒,什么唱衰志愿军啦,什么提供劣质军备啊,什么百姓的钱三七分成,四大家族的钱如数奉还啦。更有甚者充当矛盾制造者,借机大发国难财,把这场战争当做个人命运的跳板,甘心当帝国主义的代言人,经销商,把国内群众一顿忽悠,自己赚的盆满钵满。
好在现在社会来到了信息化时代,对于历史的评判有了更多佐证材料和分析方向,要不然呀。我们只能站在上帝视角以为抗美援朝多么简单没有阻力呢,现在一看我们才知道,嗷!当时的环境不仅有外患,还有内忧,毕竟帝国主义最喜欢扶植代言人二鬼子,往往能达到四两拨千斤的作用。
由此得知,抗美援朝的胜利意义绝不止抗了美援了朝,更在于洗刷了一个多世纪的耻辱,为今后的和平发展提供了外部条件。你和要美帝国主义并存,美帝国主义答应吗?赢了他,才有资格谈条件。试想美国的大炮架在鸭绿江边,你拿什么发展?你和他谈共存,殊不知他想要你的命呀!
—— 手动 —— 分割 ——线——
感谢大佬带赞,再说两句吧
开上帝视角抗美援朝战争的胜利离不开我们的政治制度,我们的集体主义,离不开领导人的英明决策,离不开我们志愿军战士的无畏强敌勇于牺牲的战斗精神,还有我军战术的正确,比如三三制,反斜面等等,但是在某些人嘴里,获胜一定靠的是外国先进的武器装备,苏联老大哥的支持等,对于我们自己的正确经验闭口不谈,在他们看来要加大力度,继续buybuybuy,恨不得把我们大家攒的那点外汇家底全部拿去买进口的高价武器。
我对他们太了解了,他们那些人最后坐着火车去了上海,一边走还一边嘚瑟:上海就是浦东,浦东就是上海。
只发视频,不做评价,各位自己判断
////////////////////////////////////////////////////////////////
我找到一个视频,发一个视频,省的说断章取义
1.中国你不要觉得自己牛哄哄的,什么五千年文明啦,都是瞎扯。
然后发现是直播,开始往找补
原视频链接如下
微博
2.张文宏:疫苗要到明年下半年,生产玻璃瓶比生产疫苗还困难。
实际呢:
3.张文宏:武汉大检测要5年才可能做完。(被打脸)
“根本不需要对武汉人民们每人做一个核酸检测,你想干什么呀?武汉人民,我已经算过了,我一天给你做一万例核酸检测,武汉每天可以做一万例 -其实现到不了这个检测能量,我们现在到不了给武汉每天检测一万例的能量 - 我就算你给武汉一天做一万例,武汉多少人?一千五百万人,我要做一千五百千天,我要做五年。你如果是一个有逻辑性的文科生,你就知道这个事情不靠谱吧?”
“我要求所有的检测,除非是两个礼拜里面全部检测掉,你有没有本事把1500万的人两、两个星期里面全部做掉?你如果可以做到,那我就问你,有没有可能一个月里把你一辈子的饭吃掉?”
最终结果我们都知道了,武汉千万人级别的核酸大检测,10天完成。最高峰的2020年5月22日,一天就检测了147万。
感受:这个因为有原话,而且非常详细,我就懒得去找原视频了。如果需要,我就继续去搜。
4.张文宏:全民核酸筛查不可行,没有切实意义。
原视频链接如下
5.这一条大家一定要好好品品。
武汉疫情,他喊了一句口号,不能欺负老实人,让党员先上。
但是他没去武汉,留在了上海本地。他笑着说,同事去了,就代表他去了。
这个事我听到的时候我都震惊了,还不信,不可能吧,这张医生原来没去武汉啊!!!原来在看家哇。整个医疗队,214人,整个科室就剩2个男的,其中一个就是党支部书记,张医生。
党员先上,喊口号的书记没去。
咱们只说事实,不做评价,管理员别删帖子啊!
6.张文宏:去武汉的机会,你懂的,机会!
不要以为他们(援鄂医护)多了不起,这都是机会!
什么机会,大家自己填空补充。
只说事实,不做评价。
管理员,手下留情!
当年钟南山敢跟北京拍板
今天张文宏连上海都不敢拍
还有啥可说的?
前者国士无双是自己靠实力和魄力挣来的
后者简直跟泽连斯基一样可笑
说正确的话都不难,难的是在危难之间扶大厦之将倾,敢拍板敢担责敢用学识救人民群众于水火之中。
当年03非典敢拍板保住广东,敢对峙北京方面的衣原体结论,敢不搞激素治疗,敢不怕争议组织中医疗法。最后的非典后遗症股骨头坏纪录片,全是北京的,赢得身前身后名。
全广东一亿多老百姓看在眼里记在心里。
2020年,当时武汉什么情况?一月二十号武汉前景一片空白,钟南山拖着比拜登还老六岁的身躯前往武汉,直达未知高危的最一线。
此时张文宏在哪呢?哦,在上海,喊着党员先上的漂亮话抢风头去了。
国士无双,在人心里,在史册里。全国十三亿人都知道,就少部分人认不清。
我最后提一嘴,钟老是共和国勋章获得者。
你一小小网红Dr.(fake),您也配并列出现?
这网红一肝病专家,怎么被捧成和钟南山一个热度的?而且从以往言论来看,他总是在吹西方和香港经验,拼命支持共存论。居然这么多捧臭脚的?
我现在怀疑他就是买办,热搜也是辉瑞出的钱
懂的都懂,懒得讲
/////////////////////////////////
再加几张吧
还有很多,自己去看吧
https:// weibo.com/ttarticle/p/s how?id=2309634619874407154613
BBC认证的医生,就是牛,BBC和彭博社倡导中国要和病毒共存!
人要聪明啊,干什么都行。
就张医生科普小视频的口才,急智。
白袍一脱,开个脱口秀,不失一沈腾。
病毒评价就是硬标准。我主观评价不能准确治病,也不能阻断传播。我要主观评价错了,病毒给我color see see.
说相对客观的:
传染病特性决定,救治和防控,只能也必须讲实际(临床判断是否被迅速验证),可操作性(能否最快落实治疗方案),和低容错率。简单说,就是利用现有资源最及时最准确救人。
举例。1. 与钟院士有关的临床研判。在2020年1月20日判断可能在人之间传播。完全符合事实,全国快速采取措施。
2. 与王院士有关的。在2020年2月参与临床决策启用方舱。完全符合事实,立刻落实启用,大量轻症被收治,隔离。2020年4月提出开放条件应为"既不是高发国且不是易感国"(才有开放的可能,不至于大量新发感染)。符合实际。
3.与曾教授有关的,2021年8月提出Delta毒株的特征是多变性,自己尚无法认识。至2021年8月经其他国家验证,符合事实。
4. 与2021年5-6月广深的工作组有关的。
2021年5月15日之前已提出Delta可能的临床表现,起病后约72-120小时转为重症,经521验证。2021年6月15日提出Delta的特性是散点爆发易扩散。经2021年7月~8月完全验证。https://www.zhihu.com/pin/1406340776171827200
新冠这个病大家都认识不清,谁都可能得。判断能符合事实的,好评。与事实有出入的,只能快速修改到符合事实的方案,否则病毒找上门,咋办?
在抗日最激烈的时候没必要提出如何与日本民族平安相处,大喊大叫更是奇怪和匪夷所思。
——现在最应该集中一切力量,不惜代价的是守住目前这道防线。这道防线破了,说实话,还需要研究怎么共存么?我们还有多少主动性和选择么?跟着疫情跑,见招挨招吧。就是西方的那样子,西方抗不过,我们的医疗基础,更抗不过。西方的知识型产业结构受打击,我们中国的密集型产业结构模式受的是灭顶灾难。
今年我们的出口增长,你们想过为什么吗?很多行业外单翻番!!!!!就是疫情导致国外工厂无法接单!!!!如果中国式的防控失败了,其实那才是中国最后一根稻草也失掉了,不完全垮掉,也差不多。有人以为现在形势不好,拜托,现在全世界百年大疫情,你还想和以前一样??现在就很不错了!要是真开放,中国变成半个印度,才是彻底完了。
-----------------------------------------
说实话,你们珍惜中国共产党吧在做的吧,我不是什么党员,也过了感动和愤青的年纪,但是突然也感慨,共党它完全可以躺平了,世界上那么多国家当先例,也没什么丢人的。不躺平,健康第一,关工厂,封小区,封城市,全民检测,还被外媒骂,还被一些香蕉人带节奏嘲讽。还有这种张网红的两面人带节奏,如果是我决策,说实话,睡大觉,随波逐流,何必操这种心。顶压力。有的人,恨国党,你们是真不知道有人在费心费心费心的为这些人民。。。。
====在这里,回楼下一位网友,因为字太多了,在评论里发不出去,怎么删减也发不了。====
目前讨论问题的核心是什么?某些人鼓吹的“放开”,和“严格清零努力”。我认为,你如果对于这次病毒的情况,及它变异方向有所了解,那么应该知道”严格清零努力“是必须的!就好像我们不管打不打得过歹徒,必须打,不能放进家里来祸害家人!
我们看到,别的家很多失败了,家人被屠戮,其中大部分是消极抵抗的,并没有好下场,他们家人生命健康损害,财物丢失。而你们继续在众志成城坚持。如果你已经打退了几轮歹徒,这个时候有人在家里放风说:”打不过的,最后终究要共存“,而且一再重复强调,那我想知道,这是表达什么??
而如果这个人并不是第一次这样,它已经好多次,声称什么”东边那家投降与匪徒交易,就很好,早晚的“ ”东边那家与匪徒妥协,以他们的实力没问题“,”东边家比我们强的多“”再这样抵抗下去家里会出问题的“——你觉得这个问题是不是该先坐下来谈谈?
附:目前病毒变异的方向:高比例疫苗的群体,重症概率依然高达10%左右,10~30%的人会有较严重(我个人认为失去嗅觉味觉,永远吃不出味道,记忆力一下子衰减30岁,或者心肌炎,或者肾衰,或者血栓,就属于严重了)的后遗症,年龄超过60的人,很难在感染德尔塔后存活,存活也后遗症生不如死。目前最新的病毒不但疫苗敏感度降低甚至有失效变种,而且开始以儿童为更易感和严重发病人群的倾向。传染力是以前的数倍,且已经有可以感染城市下水道老鼠的变异毒株(早期毒株不能感染老鼠),而且发现开始出现绕开免疫系统的变异,而RNA病毒的特点就是极不稳定,变异性极强。所以目前世界的大环境,注定了不断变异和筛选出新的强力病毒!
这个时候,你再看那个黑眼圈的张某人,你知道:张某人最早炒作起源自——背后有资本势力的”丁香园“(背后的资本和松鼠会,回形针是一家)。你知道:疫情早期国外医学领域人说漏了嘴,说张某人负责推广美国某神药在中国的临床试验和市场推广。你知道:张某人多次吹捧美国的防疫策略三番五次被打脸。你知道:张某人被美国大使馆邀请评价美国防疫,张某人的吹捧和舔让美方很受用,多次邀请连线;你也知道:张某人和背后有资本的丁香园回形针松鼠会如出一辙的贬中医药贬中国文化。你也知道:等等等等等等等等
——这种情况下,网友,你是希望把这人的根彻底起出来、至少提出一个疑问在台面呢?还是非常宽宏大量的,留着它在台面下,继续一会阴阳怪气蹦一句,望着他一再莫名其妙的小嘴和黑眼圈,而推着我让我不要多议其立场?
聪明,精英,善于演说。
但他不了解真正的中国国情,他能接触到的最惨的群体就是砸锅卖铁去上海找他看病的群体,如果能或者说愿意砸锅卖铁去上海看一流专家的肯定绝大多数不是中国真正的中底层。家里有房能卖个几十万去看病无论你从哪个方面看在他因病致贫前也不是中国底层,愿意砸锅卖铁去的有,但是现实中大量的普通老年人是主动不愿意花大钱看病,因为他们想把财产留下来,或者说是儿女不愿意花大钱给老人看病的,这类人很多处于真正的底层,富裕的有,比例不高。
所以他的很多言论出发点就把占比很高的群体排除在外了,那个早餐尽量吃鸡蛋牛奶的事在我这种人看来很尴尬,我不否认有许多人因为吃饭习惯问题不喝奶,但是鸡蛋问题绝对是大部分情况是为了省钱,说个著名案例,刘强东去北京上学的时候是全村人凑了大几十个鸡蛋煮熟,你们可以自己查阅一下狗东老板的上大学的时间,我们的部队在很长一段时间里的病号饭都是两个鸡蛋一碗面,如果你略年长点,做过长途汽车火车,你肯定遇到过有人不吃其他的,就吃煮鸡蛋,鸡蛋是个好东西老百姓早就明白,我小时候很多同龄人只有在生日或者是病了才有机会吃到鸡蛋。
普通人不是不知道鸡蛋的好处,而是天天吃就会减少结余,我没说吃不起,吃得起,但天天吃结余会减少。
至于说牛奶,你让普通中老年人突然开始喝牛奶,尤其是纯奶,他的肠道适不适应的,尤其是病了以后身体调解能力变差,乳糖不耐受更容易出现腹泻。我尝试过多次早餐喝纯奶,当我身体有段时间不好时喝纯奶逼拉肚子,没有例外,我孩子,从断奶到现在每天没少过一斤奶过,都当水喝。
下面要讨论结余问题,我孩子每天一斤奶,每天最少一个鸡蛋,基本上都是两个,至少三两肉,鸡肉猪肉牛肉鱼轮着来,孩子不喜欢吃鱼,加上水果,以及其他机动零食,孩子自己每月在吃的方面纯开销最低一千块,不包括其他任何开销,是吧,看着这些吃食,符合张教授的观点,也不多,假如一家三口都这么吃,每年食品总开销三万六千块,其他开销加起来两万块勉强够,也就是一家三口每年开销六万块打底。
来吧,看看全国有多少人可以这样吃得起,看着不显,鸡蛋五毛一个生的,俩才一块钱,奶一袋才三块,也不多啊,一条鲈鱼一斤多点得二十块吧,一条清江鱼就算十块一斤也得小三十吧,现在十块钱一斤吃不到清江鱼吧,都是只够我老婆孩子吃的,牛腩一斤也只够俩人吃,第三个人只能尝尝味,里脊肉就算是现在肉便宜十五一斤是要的吧,好点五花你十五还买不到,现在肉便宜了,排骨可没便宜,两斤排骨三口人,我敞开了吃肯定不够啊。
挣的钱都吃了,儿子怎么娶媳妇?女儿没嫁妆算什么?
你不结余,有点意外家庭散板了,怎么结余?普通人基本上就是全方位结余了,吃穿住行都得省。
早餐吃粥吃鸡蛋,自己做饭成本五块钱不到,出门吃三口人就得十五六,如果鸡蛋牛奶都上三口人每人一袋奶,三片面包,俩鸡蛋自己算算多少钱。喝粥和鸡蛋牛奶面包很多普通家庭毫不犹豫的选择粥,不是吃不起,而是就想多点结余。
我知道知乎用户平均年薪都是几十万的,现实生活中从嘴里扣钱的多了去了,他们不是不懂,而是懂了又如何?
张这种精英,都是有自己的政治观点的,利用民意输出观点是很危险的事,因为他对于中国的认知存在很大偏差,按照他的观点,直接病毒共存,你能明白最先摧毁的是什么嘛?就是最基层的统治体系,摧毁的是民心所向。
有些话说的看起来很好,但是我觉得医生就做好医生的事好了,少掺和政治,在政治领域他跟小白没多大区别,很容易被利用。
安稳的做个风趣有意思的科学家吧,别掺和政治。
民望这玩意从来都是双刃剑。
就他那论文来说,其他不说,他耍聪明偷懒了,偷懒对于普通人来说算个屁,对于民意加持成就神格的人来说,真不是小事,有瑕疵了就会被剥离一部分神格,这不仅仅是黑不黑的问题。
网红医生最近说要“放开”“重新开放”。请问我们国家封闭是在什么时候?我们的进出口还在进行中,人员往来没有停过。大家反对网红医生的观点,一是会以牺牲生命为代价,毕竟打了疫苗也会被感染,尤其是老人和孩子抵抗力差。还有一点,是我们已经投入这么多人力物力和时间,换来今天的抗疫成果,这躺平任由病毒传播、变异,我们国家上下的努力就白费了。中国十四亿人,病毒无限变异,怎么就确定死亡率只有流感那么低?要是再变异为超级病毒,大范围感染了,网红能不能靠前担责呢?从疫情开始到现在,恰恰是证明我们国家的防疫措施、问责机制是全球最好的。为什么中国人考了九十多分,不好好保持成绩,而要去学习那些考零分、考二十分的人呢?医生首先要好好治病、挽救患者生命。有能力的要带着团队做搞科研,搞不出新冠疫苗,也可以多搞点乙肝疫苗。实在不行,多做点疫情统计分析吧→_→至于重大决策,高层会考虑的。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