欠缺什么条件?
那我可以负责说的, 欠缺的是推翻整个学界,然后在净室里重建学界。
说的轻巧,可能吗?医学上有无菌室,物理上有真空室,科技法学上有净室
社会学净室怎么搞,哪位大佬提一下?
学界自古以来就是派系倾轧的。在俄国,科学史和科学哲学是每个phd的必修课,必须背的滚瓜烂熟才能通过minimum。
如果你翻开俄国版科学史教程的开头部分,你就会发现早在公元前500年,还没有科学这个东西的时候(俄国人把现代科学之前的科学-工程学-玄学复合体称之为前科学,преднаука),学界就开始派系斗争了。
如果你知道这一点,你就会明白不会有什么人真的站饶校这边的。
第一,在这个圈子里呆的时间长了,你就会明白 无论把科研和教育事业说得多么高尚,本质上就是份工作。干多少,干多少,取决于薪资和兴趣,唯独和什么学术道德和学术良心没关系。
第二,圈子太小,不表态。要知道科研做到尖端水平,你的具体研究领域可能全球就几十个人,国内就几个人做。就拿我的某国科技国情学来说,国内能做的老师应该就只有两个。同行评议?那也是我们几人之间的事情。大部分人和这个研究领域没关系,为什么要站?
不光文科的不会站这个队,就连搞物理化学生物(非生命科学)数学计算机的也很有可能不站这个队。
第三,饶的诉求在正常科学研究面前显得毫无道理。读过库恩和弗莱克(国内很少有人研究弗莱克,这个波兰人的理论对库恩的有极大的启发意义)就知道科学研究一定是有一个积累过程,而且不可能脱离研究工具和主观认识的影响。换句话说对或者错,本来就是需要不断检验的,可能当时看起来对了,后面进行补充研究的时候就又错了。
所以这就涉及到一个重要的问题,检验大佬的学术成果不是一个学术问题,是一个站队和非学术安排问题。检验谁的成果,检验谁的具体哪个成果,怎么检验,由谁检验,什么时候检验,在哪里检验,怎么确定问题的归属(谁背锅),这就涉及到很多的非学术性问题。
所以这就又涉及到一个科学史上臭名昭著的例子:李森科。我不做有罪推定,说饶校就是李森科,他的对立面就是米丘林。这件事不体面就不体面在饶毅在缺乏科学实锤(比如李森科学说除了他自己和他那些心怀鬼胎的学生,其他人都不信,全世界实锤是错的)的情况下直接搞捅给行政口,写举报信公开举报。
这能行?在有头有脸的学界大佬看来,这叫搞民粹。在行政口看来,这简直是天降黑锅。所以学界有点头脸的(包括很多生下来就住教授楼的知二代知三代)根本就不表态。要知道,这个时候不表态就是反对饶校的做法。而行政口根本不想掺和这档子烂事,把稽核权全部交回学界手里:你们的游戏,你们玩,我的,不会玩
时间久了,你就知道那些真正贡献大的人是,那些不吭声老老实实做学术的人。
整天抛头露面、说一堆有的没的,跟一个明星一样,请问他什么时候有时间搞科研呢?
科研这个东西,怪就怪在你一旦不看文献、不去钻研,你还做一个领导科研工作的人,你下面的人慢慢的就会发现你的水平就水了。然后你发现他说话就慢慢的没有细节了,慢慢的就都是大道理,最后就是天马行空、想一出是一出了。
我们老板现在就开始说要做一个懂管理的科学家。
我心想,你离大忽悠也不远了。
所以说你问站不站队,我只站在:实事求是、国家利益、群众的眼睛是雪亮的这一边。
我确实佩服有一些人,既然搞科研,活动能力也很强。我以前纳闷,一个人怎么能够两方面都兼顾到。直到我看见有一个这种人,他走在哪里都能从自己的包里面翻出一本书在那里边读边画。就算马上要开会议了,包里面也能翻出一本教材专著出来。说话说不了几句,马上就在黑板上写公式了。这种人是真的精力旺盛,又懂得交际。
我还是那句话,不要动不动拿一个人的情况,就上升到我们的整个科研环境。在这么大一个国家面前,任何一个人都渺小的很。
事实证明中国美国和欧洲、日本一大票国家里面,目前能够保持科研动量的只有中国美国。
而美国呢,是利用它强大的美元优势。
你要说我们这一套科研环境有问题,当然了,问题还是很多的。但你自己整体不脚踏实地搞研究,却声称要搞出一套更好的科研环境来,我看不见得是真的,也不见得能搞成。
现在可以看世界上50条路线,有48条是走不通的。
而我们这条路线还是在上升期。
走着瞧吧。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