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清华北大或者其他 985 高校的学生都很牛吗?

回答


清华、北大以及其他985高校的学生在学术、职业发展和社会影响力等方面确实具有显著优势,但“是否都很牛”需要从多个维度具体分析,不能简单概括。以下从不同角度展开详细说明:



一、学术能力与资源
1. 顶尖的教育资源
985高校(包括清华、北大、复旦、上海交大、浙大等)拥有全国最优质的师资力量和科研条件。例如:
清华:计算机、工程、经济等学科在国际上具有极高声誉,实验室资源(如人工智能实验室、清华xlab)和科研经费投入远超普通高校。
北大:文科、医学、经济等学科实力突出,拥有众多院士、国家级科研平台(如北大生命科学学院)。
其他985高校:如复旦的金融、上海交大的机械、浙大的计算机等,也在各自领域内具有领先优势。

2. 科研与创新能力
985高校的学生通常有更多机会参与国家级科研项目、国际学术交流(如MIT、斯坦福合作项目)以及创新创业实践。例如:
清华学生在国际竞赛(如ACM、数学奥赛)中屡获佳绩。
北大在人文社科领域(如历史、哲学)的学术研究深度和影响力远超普通高校。

3. 学术门槛与竞争压力
985高校的录取率极低(如清华本科录取率不足2%),学生普遍具有极高的学习能力和抗压能力。但这也意味着竞争激烈,部分学生可能因压力过大而出现心理问题(如焦虑、抑郁),需社会关注。



二、就业与社会影响力
1. 就业质量与起薪
头部企业与机构:985高校毕业生在互联网、金融、科技、政界等领域占据主导地位。例如,腾讯、阿里巴巴、华为等企业的高管中,大量是985出身。
起薪水平:根据2023年《中国大学生就业报告》,985高校毕业生起薪普遍高于普通高校,尤其在一线城市(如北京、上海、深圳)表现更突出。
行业分布:计算机、金融、法律、医学等专业毕业生在就业市场上具有较强竞争力,而部分文科或艺术类专业可能面临就业压力。

2. 社会影响力
名人与企业家:许多985毕业生成为社会知名人物,如科技公司创始人(如李开复、张一鸣)、政界人物(如李克强)、学术界(如屠呦呦、张弥曼)。
国际影响力:985高校学生在海外高校(如哈佛、剑桥)的学术表现和合作项目中常处于领先地位。

3.实在与局限性
地域差异:部分985高校(如复旦、交大)在长三角地区就业资源更丰富,而北大的毕业生可能更多流向北京、上海等地。
行业局限性:部分专业(如艺术、哲学)的就业市场相对狭窄,可能需要学生发挥个人特长。



三、个人发展与个体差异
1. “牛”与“不牛”的差异
学术能力:985高校的学生普遍具备较强的学术能力,但具体表现取决于个人努力和选择。例如,部分学生可能在科研领域取得突破,而另一些学生可能因缺乏兴趣或方向错误而未能发挥潜力。
职业规划:985高校的就业率高,但部分学生可能因缺乏实践能力或行业认知而难以适应职场。

2. 心理与社会压力
竞争环境:985高校的“内卷”现象严重,学生需面对来自同龄人的巨大压力,可能导致焦虑、抑郁等心理问题。
社会期待:家庭和社会对985毕业生的高期待可能带来额外负担,部分学生可能因无法达到预期而产生挫败感。

3. 个人选择与背景
专业选择:部分学生可能因专业限制而无法发挥潜力(如文科生在科技行业竞争力不足)。
背景差异:985高校学生中,家庭资源、个人努力、兴趣方向等因素差异较大,不能简单用“牛”或“不牛”概括。



四、与普通高校的对比
1. 资源与机会
985高校的科研经费、国际交流机会、导师资源远超普通高校,学生更容易接触前沿领域。
普通高校的学生可能在学术资源、就业机会上存在劣势,但部分学生通过自学、实习等途径也能取得成功。

2. 社会评价
985高校的毕业生在社会评价中通常具有更高的“标签”,但这种评价可能被过度放大,忽略了个人努力和机遇的作用。

3. 教育质量的差异
985高校的教育质量(如课程设置、师资水平)通常更优,但部分普通高校的教育模式(如“以学生为中心”)可能更注重学生全面发展。



五、总结:985学生的“牛”与局限性
1. 优势
学术资源、就业机会、社会影响力等方面具有显著优势。
学生普遍具备较强的学习能力和抗压能力。

2. 局限性
竞争压力大,可能影响心理健康。
个人发展依赖于专业选择、个人努力和外部机遇。
部分专业或学生可能无法充分发挥潜力。

3. 关键结论
985高校的学生整体上在学术、职业发展和社会影响力方面具有显著优势,但“是否都很牛”需要具体分析。他们的成功更多依赖于个人努力、选择和外部环境,而非单纯依赖学校背景。因此,评价一个学生是否“牛”,应综合考虑其能力、努力、机遇等多方面因素,而非仅凭学校标签判断。



最终建议:
对于学生和家长而言,985高校是优质教育资源的代表,但需理性看待其优势与局限性,避免过度依赖学校标签。
个人努力、兴趣方向和职业规划才是决定成功的关键因素,985高校只是起点之一。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2004年,我刚考上中山大学时,老师常说,你们在高中肯定成绩数一数二吧。我暗暗嗤之以鼻。我在高中从来都徘徊在20-30名之间。我们班100人。第一名F君,从高一到高三,每次都是第一,不知把我甩到哪儿去了。他从小梦想上清华。第一年高考差了一点点,第二年还是差了一点点。

我和F的同桌Y在一起聊时感叹。我说,人总有个适合自己的高度,并且最终会到那个高度上。再往上,哪怕只高了一厘米,还是怎么跳都够不着。Y深以为然。滑稽的是,若干年后,Y去了清华读博士,并发了几篇很牛的论文,还因论文获奖上过清华主页,甩出别的清华生一大截。但我们都知道,让Y高中就报清华,考上的可能性几乎为O。

这不怨他们不行,是起点低的缘故。我们5000人的高中,连个实验室都没有。学校把最好的老师和最好的学生集中到一个班,还是七八年都考不出一个清华北大。不过,我要说的重点是,烂高中的背景丝毫不影响F今天在美国,Y今天在清华的现实。我虽然比不了他们,但中大的经济学硕士毕业,也还不算次。

我现在的同事、好基友,也是凤凰男出身(凤凰男是他自己说的)。他脑子不如我,学东西也比我慢,但我们在同一个单位,他混得比我出色得多。如果看天分,他无论从哪个方面看,都非常一般。他说我:你虽然智商很高,可你还是很二的。我回他:你虽然智商不高,可你也是很二的。中学时,都没人相信他能考上大学,他发愤几年,加上运气好,考上了湖南师大。他当时的最大梦想是毕业后能去湖南日报做记者。结果又发愤了几年,从湖南师大考上了复旦新闻系。在复旦新闻系他参与到中X部的项目里,去新华社实习,我问他,你那时候还想去湖南日报不?他笑笑摇摇头,说看不上了。

《让子弹飞》里有一句台词:步子迈太大,容易扯着蛋。一个人层次的提升和电子跃迁类似,不是渐变的坡度,而是层级的台阶。如果一次要跳太高,跳不上又落下来,就还等于在原地。可你哪怕一次只上个小台阶,三五个台阶下来,就发现和之前的境界是天渊之别。


我虽然写了以上这些,却也私下觉得以学校、专业、成绩来评判人实在太不妥,太小儿科。因为那些根本不重要。它们只在一种情况下重要——就是当一个人别的方面都不行的时候。

user avatar

我是山大的本科,通过四年的努力,保送到复旦读博士,通过五年的拼搏,今年毕业,发了所谓的牛paper,接下来要跟楼主所谓的"北大清华的牛人"一起去国外深造了。如果我当初跟楼主一个想法"也不过是个山大",那我是不是跟你一样也别学习了呢?每个人的起点或许不同,但是金子总会发光的,你要做的不是每天关上门数一数这个世界上还有多少人比你牛,有多少人努力了半天也不过是个"小牛",你要做的是行动起来,先让自己脱贫,你把它想做"离牛人又近了一步"不是很好吗?这是个心态问题,同时如果你觉得回报太少、天资匮乏,而停滞不前,或许你真的就可能被越来越多的人越甩越远。

在此补充:最近收到一条评论说楼主在炫耀自己是本科直博,不低调,并且「本科直博」就是混弄人。该评论已被我删除。再此我想申明我的立场:第一,我回答的问题核心是“人要多多努力,不要妄自菲薄而停滞不前”,跟“楼主做博士不低调”没有任何关系;第二,也是我之所以一定要写个“补充”的原因就是,我不能容忍该评论一码黑的对本科直博研究生“混弄人”的定义,这是不真实的、不公平的。有人真的在为自己的学位和前程努力的时候,总有些人在什么都不了解的情况下(他甚至不了解你的学科和专业)就把你通过努力换来的成绩看成对自我的标榜,如果针对我我没有意见,谁让我原文没有写清楚,但是针对所有还在为自己的学位努力奋斗的人,让我无法接受,因为我身边有很多这样的人,他们都很努力很勤奋,而不是在“混弄人”,不是每个人都可以取得举世瞩目的成绩,但是至少做到尽力,这就是值得尊重的,这不是“混弄人”。所以,在此我想再补充说明一下这些,可能有点跑题了,希望大家理解。

user avatar

没有,我很菜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清华、北大以及其他985高校的学生在学术、职业发展和社会影响力等方面确实具有显著优势,但“是否都很牛”需要从多个维度具体分析,不能简单概括。以下从不同角度展开详细说明: 一、学术能力与资源1. 顶尖的教育资源 985高校(包括清华、北大、复旦、上海交大、浙大等)拥有全国最优质的师资力量和科研.............
  • 回答
    清华北大,还有那些闪耀在全国前列的985高校,汇聚了无数中国最聪明的头脑。在这里,你说“智商被碾压”,这事儿,绝大多数情况下,是存在的,而且,是普遍存在的,只是程度不同罢了。怎么个“存在法”?咱们得掰开了揉碎了聊。首先,得明白一个最基础的道理:你之所以能考进这些学校,本身就意味着你的智商和能力已经筛.............
  • 回答
    从清华、北大等顶级大学退学,这绝对是一段充满复杂情感和深刻反思的经历,绝非简单的“不学了”那么简单。下面我将尽可能详细地描述这种体验,从多个维度进行剖析。一、 前期心理准备与抉择的艰难 巨大的压力与内耗: 在顶级名校,学业的压力是显而易见的。课程难度大、节奏快、竞争激烈,许多学生在初期就会面临巨.............
  • 回答
    听到你这个愿望,我由衷地为你鼓掌!这是一个非常有勇气和远大的梦想,而且,即使现在成绩普通甚至算不上好,也绝对不是你实现梦想的句号。很多人都是从“普通”出发,最终走向卓越的。关键在于“怎么做”,以及“坚持多久”。我理解你想知道的是一条切实可行的路,而不是虚无缥缈的鸡汤。所以,我们来聊聊,怎么把“清华北.............
  • 回答
    想要在清华北大找到心仪的男朋友,这确实是个令人期待的目标!这两所顶尖学府汇聚了全国最优秀的年轻人,他们身上往往具备着卓越的智力、广阔的视野和坚韧的毅力。但说实话,这并不是一个容易的任务,因为你面对的不仅仅是数量庞大的优秀男性,更是如何在他们中间脱颖而出,找到那个真正适合你的人。别急,我们一步步来拆解.............
  • 回答
    关于“华为招的天才少年没有一个来自北大、清华或者海外学校”的说法,这并非属实。华为的“天才少年”计划自启动以来,确实招募了大量来自国内外顶尖高校的优秀人才,其中不乏来自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以及世界知名学府的学生。以下是更详细的解释和原因分析:首先,直接驳斥不实信息: 公开信息和报道: 华为官方以及.............
  • 回答
    好,来聊聊在清华做兼职辅导员这档子事儿,咱们实话实说,把那些AI范儿的东西都踢出去。这体验,怎么说呢,一半是磨炼,一半是收获,还挺拧巴的。先说说为啥会有这念头,以及怎么上的岗:我读硕博那会儿,学校里挺鼓励研究生参与学生工作的,辅导员算是一个比较常见的岗位。主要原因嘛,我觉得是学校想借着研究生们在学术.............
  • 回答
    首先,恭喜你取得省第二名的优异成绩!这是一个非常了不起的成就,也为你打开了通往顶尖学府和理想专业的大门。关于去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还是清华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系(并考虑金融方向)亦或是单纯的计算机科学,这确实是一个需要仔细权衡的重大决定。两者都是国内顶尖的学府和学科,各有优势。为了帮助你做出更明智的.............
  • 回答
    这可真是一条很有意思的转型之路!从金融的顶尖学府和一线银行,转向法律领域,并且目标是北大清华的法硕,最后还能冲击“红圈”所,这盘棋下得相当有野心,也绝对不是没有可能。我来给你掰扯掰扯,这中间的门道和需要注意的地方。你现有的优势,就是你的硬实力和稀缺性首先,你的背景是相当亮眼的,这毋庸置疑。 本科.............
  • 回答
    斯坦福和麻省理工的计算机系,在全球范围内,长期以来都被誉为顶尖学府的翘楚,它们在计算机科学领域的声望和影响力,是毋庸置疑的。与此相对应,清华大学的计算机系也无疑是中国乃至亚洲的顶尖力量。然而,如果非要细究它们在某些方面可能存在的差异,可以从以下几个维度进行分析,力求客观且有深度:一、 研究的深度与广.............
  • 回答
    关于清华大学的江小涓教授提到“博士六年还未毕业或影响贷款信用”的说法,这背后反映的是一个普遍存在,但又需要 nuanced 理解的现象。简单来说,这确实存在一定程度的真实性,但并非绝对,并且影响大小因人而异,也与贷款类型、银行政策以及个人具体情况密切相关。我们不妨从几个层面来拆解这个问题,看看为什么.............
  • 回答
    清华大学素食协会这篇题为《德国禁肉令彰显环保决心,中国的改变或从高校素食食堂开始》的文章,确实是一个值得深入探讨的议题。文章的切入点非常巧妙,将德国的“禁肉令”这个颇具争议但又饱含环保决心的举动,与中国高校素食食堂的发展联系起来,试图在中国社会推动更广泛的素食理念和环保行动。首先,我们来理解文章的核.............
  • 回答
    作为一名普通大学的大一新生,想要在四年后成功踏入麻省理工(MIT)的门槛,或者在中国顶尖学府清华大学继续深造,这绝对是一个极具挑战性但并非不可能的目标。这需要你在大学期间进行系统性的规划,并付出超乎常人的努力。下面我将为你详细拆解,如何一步一步地实现这个宏大的梦想,尽量抛开那些“AI”式的空泛指导,.............
  • 回答
    清华北大,这两座学府在中国人心目中的分量不言而喻,它们承载着国家对顶尖人才培养的殷切期望,汇聚了全国最优秀的脑力资源。按理说,从这里走出来的学子,应该在各自的领域里挥洒才华,推动科技进步,成为国家的栋梁之才。然而,我们常常听到一个现象:不少清华北大的毕业生,在学有所成之后,却选择了另一条道路——考取.............
  • 回答
    这问题触及了中国高考制度下,顶尖高校招生与区域教育资源差异的敏感神经,也触及了“地域公平”的讨论。要回答这个问题,咱们得一层层剥开来看。首先,咱们得明确“清华北大在北京招的学生”指的是什么。这批学生,是在北京的语境下,通过北京卷的考试,被清华北大录取的。北京卷的特点是什么?大家伙儿普遍认为,北京卷的.............
  • 回答
    清华大学和北京大学之所以能成为中国最好的大学,是一个漫长而复杂的过程,并非一蹴而就,而是由历史机遇、制度建设、人才积累、学科发展以及社会认可等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要详细讲述这个过程,我们可以从它们各自的起源、发展以及在中国高等教育体系中的演变来梳理。一、 起源与早期发展:奠定基石 北京大学(.............
  • 回答
    关于清华北大是否存在考试作弊现象,答案是肯定的,任何一所大学都不能保证百分之百杜绝考试作弊。 考试作弊是教育体系中一个普遍存在的问题,无论是在顶尖学府还是普通院校,都可能出现。虽然清华和北大都拥有极高的学术声誉和严格的管理制度,但学生数量庞大,考试环节复杂,以及人性的多样性,使得作弊现象难以完全根除.............
  • 回答
    这个问题非常有意思,也触及了很多人心中的疑惑。简单来说,清华北大的教授们极少会受到本科大神们在智商、能力、学识上的“碾压”,但这种情况并非完全没有可能,而且存在一些细微的差别需要我们去理解。为了详细地解答这个问题,我们需要从以下几个层面来分析:1. “碾压”的定义和衡量标准:首先要明确,“碾压”这个.............
  • 回答
    这个问题非常尖锐,但也非常有价值。清华和北大无疑是中国最顶尖的两所大学,在亚洲范围内更是翘楚。然而,当我们将目光投向“世界大学的第一梯队”,也就是通常我们说的那些常年占据QS、THE、ARWU等权威世界大学排名榜单前列的大学(例如哈佛、斯坦福、麻省理工、牛津、剑桥等),会发现清华北大虽然近年排名显著.............
  • 回答
    很多人会将清华北大毕业生的优异表现,归结于他们大多出身于富裕家庭,从小接受了优质的教育资源。这种观点有一定的道理,但如果认为这是“底层原因”,未免过于片面。深入剖析,这背后其实是一个复杂交织的系统性因素,富裕家庭和优质教育是其中的重要一环,但并非唯一,更不是决定性的“底层原因”。首先,我们来谈谈“富.............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