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如何看待韩国法务部长候选人曹国其家族的丑闻?

回答
韩国法务部长候选人曹国及其家族的丑闻是韩国近年来最受关注的政治事件之一,涉及多项指控,包括:

子女教育及特权使用:
伪造及非法使用文书: 曹国的女儿被指控在申请大学时使用了伪造的东亚大学医学系教授的推荐信,以及一份虚假的 봉사활동 ( 봉사활동 봉사활동 ) 证明。这引发了人们对大学招生过程公正性的质疑。
“萝卜”入学(입시 부정)与特权: 曹国的女儿在韩国顶尖的私立高中(서울대 의대 출신 고교 교사)就读期间,尽管成绩并不突出,却通过其父亲的人脉和关系,获得了著名的“釜山大学医学院”的入学资格,这被许多人认为是“萝卜”入学(입시 부정),即通过不正当手段获得入学机会。
过早接触研究项目并获得作者身份: 在曹国女儿中学时期,她参与了其父亲在釜山大学的实验室的研究项目,并以第一作者的身份发表了论文。批评者认为,这是一种利用父亲职位为女儿谋取学术优势的行为,尤其是在研究能力和贡献尚未达到相应水平的情况下。
奖学金的不当获取: 曹国的女儿在就读釜山大学医学院期间,曾获得多项奖学金,其中包括在没有实际申请的情况下,也获得了某项奖学金,引发了对奖学金分配公平性的质疑。

妻子郑敬心的相关指控:
伪造及隐藏资产: 曹国的妻子郑敬心被指控在处理家族资产时存在伪造文件和隐藏资产的行为,以逃避法律责任。
利用职务之便谋取利益: 作为一名大学教授,郑敬心被指控利用其职务之便,为丈夫的政治生涯或家族成员谋取不正当利益。
贪污及渎职: 郑敬心还面临着其他与贪污和渎职相关的指控。

曹国本人的政治责任与道德问题:
知情与纵容: 作为丈夫和父亲,人们质疑曹国是否完全知情并纵容了这些发生在自己家族内部的不法行为。
公职人员的道德标准: 作为法务部长候选人,其家庭的丑闻严重损害了公众对公职人员道德操守的信心,尤其是在以公正和法治为核心的司法体系中。
文在寅政府的公信力: 曹国事件也成为了对时任总统文在寅政府公信力的一次重大考验。文在寅政府曾强调公平和正义,但曹国的丑闻却与之相悖,引发了广泛的批评和失望。

社会影响与反应:
大规模抗议: 曹国事件引发了韩国社会的大规模抗议活动,许多民众走上街头,要求曹国辞职并对相关人员进行彻查。示威活动呈现出对政府公信力、教育公平性以及社会特权问题的强烈不满。
政治两极分化: 围绕曹国事件,韩国政坛也出现了严重的两极分化。支持者认为这是对曹国的政治迫害,而反对者则认为这是揭露了社会深层的不公。
对司法体系的冲击: 曹国本人作为法务部长候选人,其被调查和起诉的过程,也对韩国司法体系的独立性和公正性提出了挑战。

事件的发展和结果:

尽管面临巨大的压力,总统文在寅一度坚持任命曹国为法务部长,但最终由于舆论的强烈反对和持续的争议,曹国在就职后不久便宣布辞职。
随后,曹国及其妻子郑敬心被检方起诉,并接受了漫长的法律审判。2020年,郑敬心因伪造文书、贪污等罪名被判处有期徒刑4年。曹国本人也因相关指控被判刑。

如何看待:

曹国事件是一个复杂且多层面的社会政治现象,可以从以下几个角度来看待:

1. 教育公平的极端体现: 韩国社会高度重视教育,但同时也存在着激烈的竞争和不平等的教育资源分配。曹国事件暴露了精英阶层利用其资源和人脉为子女获取教育优势的现象,这加剧了社会的不满和对“萝卜”入学的愤怒。
2. 公职人员的道德标准: 法务部长是司法体系的最高负责人,其个人品德和操守对社会具有重要的示范作用。曹国的丑闻挑战了人们对公职人员应有的高道德标准的认知,尤其是当这些行为被指控为不法时。
3. 社会不公与特权: 这一事件触及了韩国社会长期存在的“不公”和“特权”问题。许多民众认为,社会上存在一个隐秘的“特权阶层”,他们能够绕过规则,为自己和家人谋取便利,而普通民众则需要付出更多的努力才能获得成功。
4. 政治监督与问责: 曹国事件也体现了公民社会对政府的监督作用。强大的社会舆论和抗议活动,最终迫使政府不得不正视问题,并对相关人员进行问责。
5. 司法体系的挑战: 在处理曹国及其家族案件的过程中,司法体系也面临着自身的挑战,包括调查的独立性、审判的公正性以及公众的信任度。

总而言之,曹国事件不仅仅是关于一位政治人物的个人丑闻,更是韩国社会在教育公平、社会不公、特权现象以及对公职人员道德要求等方面的一次深刻反思和挑战。它揭示了韩国社会内部存在的深层矛盾,并引发了广泛的社会讨论和变革的呼声。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张泰玩 将军邀。

1 曹国究竟犯了什么事

曹国(1965-),釜山人,毕业于首尔大学法学院,先后在蔚山大学、东国大学、首尔大学担任教职。2000年起加入保障民权的民间法律组织“参与连带”[1],2015年加入共同民主党前身“新政治民主联合”,2017年5月被文在寅任命为总统秘书室民政首席秘书[2],2019年9月被文在寅任命为法务部长官。

曹国作为首尔大学法学院出身的人物,自然吃喝不愁,是青瓦台财产第三多的人(53.3亿韩元,约合3100万人民币,是总统文在寅的将近三倍)。但是就是这样的富有家庭,在钱、权两个方面接连被爆出问题,舆论甚至将他和利用特权给自己女儿谋“福利”的崔顺实相提并论。

曹国事件的主要内容有以下几条:

1.其女儿曹某在高中时期在檀国大学实习了两个星期,就以第一作者身份发表英文论文(另一位作者的儿子是曹国的学生),并以此作为申报材料入学高丽大学——这是问题的导火索。在高考压力比中国还大的韩国,看到这么一位权贵子弟轻轻松松进了韩国最高级学府[3]之一的高丽大学,自然引起了学生的愤怒。曹国事件逐渐引爆也是由于高丽大学学生就此举行烛光集会。

2.曹国的妻子协助其女儿办理了假的实习材料,涉嫌文书造假。

3.曹某在大学期间破例获得了医学院的奖学金,这一奖学金一般是用于资助困难学生的。

4.曹国一家疑似为了避税,向某私募基金“捐赠”了74.55亿韩元(约合4658万元人民币);该基金还以其名下土地为曹国的弟弟做担保,贷款十几亿韩元。

这些事件的发生,恰巧位于文在寅打算改组内阁,任命曹国为法务部长官之际。公布任命的时候,韩国舆论皆目曹国为文在寅此次内阁改组的最重要人事任命,并指望他与新民政首席秘书金照源[4]、7月任命的检察总长尹锡悦[5]一起,推动警检体制改革。然而一系列的事态,却使得检察机关和政府就曹国问题站到了对立面上。检方调动大批人马查抄与曹国有关的多个单位,并在时限截止前压哨起诉曹国妻子(而并没有展开充分的调查);而政府方面也多次放话,连很少就热点问题轻易表态的总理李洛渊都在国会指责检方“介入政治的做法越过了检方自身的领域”,即将去职的法务部长官朴相基[6]更是指责大检察厅目中无法务部[7]

由于朝野就曹国问题分歧严重,曹国甚至连听证会都没开起来,只是举行了一个长达12小时的马拉松记者会以“释疑”,之后在9月9日,文在寅直接颁发了任命。

2 警检体制改革与卢武铉

熟悉韩剧的人都知道,与法律相关的职业里最拉风的除了律师(有钱)就是检察官了。比如答主至今还记得,某部韩剧(忘了哪部了)里检察官男主发起狠来一把抓住警察领子按在墙上的场景。

根据韩国《检察厅法》和《刑事诉讼法》的规定,检察机关是侦查的主体,警方在其中起到的只是辅助性的作用,检察官有权决定启动、中止侦查,可以单独进行侦查,也可以通过指挥警方或移交案件给警方的方式进行侦查。此外,在案件中实行检察官独任制,即一般情况下由一位检察官对一个案件负全责,即使其上级领导与之也只有“指挥、监督关系”,而非上级命令、下级服从。也正因如此,八面威风的检察官在韩国的社会地位很高,被叫做“刑事犯罪侦查之王”。
松平信纲:【纲举目张】从韩国司法体系看李胜利案

一方面,检察官在刑事调查当中几乎拥有绝对的权力,警察就是给检察官打下手的;另一方面,检察总长可以通过大检察厅直辖的调查部门对要案直接展开调查,也就是说检察总长手中握有可以调查任何人的“核按钮”,一旦检方失去政治独立性成为某个党派的私器,后果不堪设想。而从韩国对司法从业者越来越高的隐形门槛(高额的法学院学费和高失败率的司法考试)来看,这些人中的大多数会抱有什么样的政治立场,不言自明。对文在寅而言,于公于私,设法制约检察官的权力都是一个重要的课题。

文在寅提出的警检体制改革主要内容就在于将检方的案件侦查权移交给警方,使得警方在案件移交公诉阶段(而决定何时移交的权力也交给了警方)之前不必受检方的指挥。此外,还有新设独立反贪侦查机构、允许地方自治团体(即地方政府,由于是选举产生,故名)设置警察等内容。此消息一出,检方哗然,检察总长文武一在5月初公开抗命,表示反对这一改革方案——然后,7月份他就被换了。曹国此次上台,就担负着从政府方面与检方沟(shi)通(ya)以求推进改革的目的。但是在目前的情况下,连进步派媒体都对曹国在这一目标上能取得多大成就表示了质疑。

而文在寅之所以冒着自己支持率下滑、被在野党抓着骂到死的风险也要推进这一改革,除了这些因素之外,还有一个因素就是卢武铉与检方的关系。卢武铉时代曾经尝试过限制检方权力的行为,但是遭到了检方的激烈反抗,时人称之“集团抗命事件”,卢武铉还在2003年与检察官们进行了一次公开对话。而众所周知,卢武铉担任总统以来一直被各种调查[8]搞得焦头烂额甚至还因为“非法政治资金”问题被在野党[9]提起弹劾案,对他本人和家人经济问题的调查一直持续到他2009年自杀为止。如果卢武铉强力推动检方改革,必然会被人认为是政治报复,所以这一议题也就无疾而终。与卢武铉政治立场相似的文在寅和共同民主党(现在执政党内部的主流就是卢武铉-文在寅一系,相当多政府人士是80年代民主化运动出身——以及有NL派[10]甚至主思派[11]背景的学运出身),自然决心继承这一愿望。(注解10有问题,勘误见评论区 @张泰玩 的评论)

3 韩国总统“帝王式的权力”

在“党青[12]分离”的状况下,我们与执政党的关系确实不如人意。总统[13]刚一就职,就强调了“党青分离”原则。这个原则是总统在2002年竞选时提出的,是新政治、政治改革的精髓,旨在改变过去帝王性的总统兼总裁的局面,避免“政治缺失”与“政治隶属”问题的发生。这是政党民主主义的出发点。其实,总统当初将其列入竞选纲领并非出自总统的个人信念,而是国民的普遍要求。[14]
——《命运:文在寅自传

韩国是一个总统制国家,尽管已经不是军政府时代,但是相比同样是总统制的美国,韩国总统的权力依然很大。(某种意义上说正是因为如此大的权力,激化了进步与保守阵营之间的矛盾,也使得韩国总统总是下台后被清算——因为在台上没人清算得了)

从两个方面看。一方面,总统对阁僚的人事任免权几乎可以忽视国会,听证会不通过的人事任免可以通过总统命令的形式通过,总统还拥有对大法院(最高法院)法官的任命权(与任命阁僚相似,任命大法院法官同样可以绕过国会)。另一方面,总统还可以通过其直辖机构对各方面施加影响力——除了家喻户晓的大统领秘书室之外,还有监察院(检察院之外的监察机构)、国家情报院(李明博就让国情院买水军黑过对手,是为2012年国情院干政案)、放送通信委员会(李明博时代成立的机构,通过直接管理公营媒体实现舆论管制[15])等。

如何限制这个同样没人能约束的权力,是韩国体制需要解决的课题。

4 从“386世代”到“江南左派”

先解释一下这两个词。386世代是韩国媒体在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借用386电脑的名称对30代(韩国的叫法,指30多岁)、80年代进入社会、60年代出生的一代人的称呼。生于“汉江奇迹”的经济腾飞,长于国家走向民主化的风云激荡,在21世纪相继进入政坛高位,这一代人可以说是韩国进步派的核心力量,而他们中的相当一部分人也在韩国民主化运动中做出了自己的贡献。

但是真正到了政治斗争中,除了一部分人走向保守派之外,还有一部分(比如曹国这样的)就成为了所谓的“江南左派”。

江南,指首尔的江南区,是韩国著名的富人区(中国读者熟悉它应该是因为《江南style》,这首歌讽刺的就是江南区的富人生活)。顾名思义,“江南左派”指的就是满嘴进步思想、满脑子争权夺利的进步派政客。如何让“进步”从政治家嘴里党同伐异的口号变成社会看得见的公平正义,这就不只是韩国政治家需要反思的问题了——全世界都是如此。

“支持社会上、经济上弱势群体的信念和政治想象力应该得到尊重。但如果对别人进行猛烈批评的同时,自己又不能通过行动和实力获得人们的信任,就会受到严厉的检验。
——《东亚日报》(保守派)


“文总统表示:“这次切身感受到了国民对公平与公正价值的要求,感受到了平凡的国民在这个方面的失望。要首先找出有害机会公平的制度,尤其要强力推进教育改革。”这句话不应该是仅仅为了安抚青年一代对任命曹国为长官的批评态度。在推进检察改革这个紧急课题客体的同时,青瓦台和执政党还应特别针对“曹国争议” 过程中年轻一代表现出的失望和愤怒给出一个有诚意的答复。当然,年轻一代的要求涉及到韩国社会体系的全面改革,不可能一蹴而就,但希望执政势力痛切反思自己是否对年轻一代在“公正和正义”方面的渴望缺乏同感,进而在教育以及其他所有领域的制度与程序中努力做出改善。”
——《韩民族日报》(进步派,说到这个份上已经很严厉了)


彩蛋:拿什么拯救你,wuli保守派

就在文在寅屡屡受挫(韩日关系长期恶化、朝鲜对外日趋强硬、东北亚三国外交无疾而终、美国对这一切隔岸观火、党内政治新秀接二连三坠机、经济数据日益低迷、民调逼近死亡交叉)的情况下,以自由韩国党为代表的韩国保守派,也非常“给面子”地和进步派开始比烂了。

自由韩国党党首黄教安(也是下届大选的热门之一)此前多次失言,先是说什么招工的时候应该歧视外国人,不能给他们和韩国人一样的工资;又在演讲中炫耀自己的儿子因为“面试表现好”凭着托业800分进了韩国最大的通信公司KT,被批判为“零共鸣能力”。

院内代表[16]罗卿瑗的儿子(现在在耶鲁大学)被曝出论文造假——而且和曹国女儿一样,以高中生身份成为了论文一作。

议员张济元的儿子被查出酒驾、找人顶包和行贿受害者未遂。(他儿子不是第一次坑爹了,17年还是高中生的他参与过综艺节目《高等rapper》,期间就被爆出疑似睡粉、抽烟喝酒等劣迹)

参考

  1. ^ 参与连带(the People' s Solidarity for Participatory Democracy,PSPD),成立于1994年,主张是以法律为主的手段维护社会正义,抵制“政治、经济权力的滥用”。“参与连带”出身的进步派政治人物还包括韩国驻华大使、经济学家张夏成,首尔特别市长朴元淳,女性家族部长官(现在是前长官了)郑铉栢,文在寅竞选团队负责人金敏英等。
  2. ^ 这里答主要不厌其烦地强调一点,总统秘书室在韩国政治体系当中的能量是相当大的——君不见文在寅当年就是卢武铉的秘书室长。
  3. ^ 韩国有所谓“SKY”的说法,即首尔大学(Seoul univ)、延世大学(Yonsei univ)和高丽大学(Korea univ),它们被认为是韩国的顶尖高校,其毕业生在政界和经济界都有相当大的影响力。
  4. ^ 金照源在卢武铉“参与政府”时期曾任总统秘书室公职纪纲秘书官、监察院事务总长等职,2017年起担任韩国航空宇宙产业(KAI)社长。
  5. ^ 尹锡悦此前任首尔中央地方(地方指级别,相当于中国的地市级)检察厅厅长,在2012年李明博政府的“国情院干政案”中力主拘捕国情院官员,而长期被主流排挤。他也是1988年检察总长任期制以来第一位未曾在高等检察厅(省级)担任过长官的检察总长。值得一提的是,尹锡悦的任命过程与曹国类似,都是在朝野无法在国会达成一致的情况下,以总统令形式强制任命的——再远一点,文在寅第一期内阁有5名阁员是以这种方式任命的,朝野长期扯皮也使得文在寅成了大韩民国历史上组阁最慢的总统,当选70多天,新阁僚还没全部上任。
  6. ^ 延世大学毕业(又一个),“参与政府”时期曾任法务部《刑法》修改特别分科委员(又一个)。
  7. ^ 韩国的大检察厅和法务部之间有着“避免行政干涉司法的复杂制度安排”,所以二者关系相对微妙,每当政府人物出现案件时,政府往往都会通过法务部施加压力。
  8. ^ 比较出名的是卢武铉通过安熙正(前忠清南道知事,2017年党内初选败于文在寅,一直以亲民形象受到很高支持。9月9日因性侵女秘书获刑3年半。)从大宇建设等公司收了4亿韩元的“竞选资金”。
  9. ^ 值得一提的是,当时的在野党大国家党(保守派)党首就是朴槿惠。
  10. ^ NL派,即民族解放派,韩国80年代左翼学生运动的一个流派,相比自由主义的民众民主派,其立场更倾向于社会主义。文在寅首任秘书室长任钟皙就是这一派出身,还因为参与任守敬访问朝鲜事件被判处3年徒刑。
  11. ^ 主思派,全称juche思想派,是1996年NL派内部分裂后继续倾向社会主义的派别。在韩国也被用于对进步阵营人士进行抹黑(划掉)抹“红”。比如今年8月15日极端保守派的反文在寅集会中就有“铲除主思派”的口号。
  12. ^ 党指执政党,青指青瓦台。
  13. ^ 指卢武铉。卢武铉同执政党的关系一向不好,在新千年民主党期间遭到本党支持弹劾,脱党后创立开放国民党又因为“大联政”(即同意和在野党分享权力)遭到党内和进步派人士的反对。
  14. ^ 题外话,在卢武铉的自传和回忆录当中,被朝野折腾得身心俱疲的卢武铉对总统权力的感慨却是“快意事竟做不得一件”。其遗稿(另一部回忆录性质的著作大纲,也是他除了遗书之外最后撰写的文字)当中就有一节将要用来讲述“总统无能为力的事”。
  15. ^ 具体干了啥可以看纪录片《共犯者们》,这里就不多介绍了——只能说新保守派上台以来的某些手段和旧保守派一个德行。
  16. ^ 韩国国会规定,议员人数超过20人的党派或党派联盟可设立院内交涉团体,提出议案或代表本党发声,其领导为院内代表(相当于英国的党鞭,部分韩国媒体也将其直接翻译成党鞭)。目前韩国国会共有3个院内交涉团体,分别属于执政党共同民主党(进步)、最大在野党自由韩国党(保守)、第二大在野党正未来党(该党由两个政见相反的党合并而成,故内部意见分歧一般很大)。

类似的话题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