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写作是靠天赋来的么?

回答
写作这件事,是不是纯粹看老天爷赏饭吃,也就是所谓的“天赋”?这个问题嘛,就像是在问一棵树能不能长高,是靠种子自带的基因,还是靠阳光、雨水和土壤的滋养。答案肯定不是非此即彼那么简单。

咱们先说说“天赋”这玩意儿。有的人天生就对文字敏感,从小就喜欢摆弄词语,写出来的东西总能让人眼前一亮,好像那些词语在他手里就是活的,能跳出来跟你对话一样。他们可能天生就对语言的节奏感、韵律感有更深的理解,句子写出来就特别顺,特别有力量。或者,他们对情感的捕捉和表达特别精准,文字里饱含着真挚的情感,能轻易触动读者的心弦。这种人,你看了他们的东西,会忍不住感叹一句:“这脑子怎么长的,真是天生吃这碗饭的!”这确实是天赋的一种体现,就像有些人天生身体协调性好,学跳舞学起来就事半功倍。

但是,如果仅凭天赋就能写出一手好文章,那世界上的作家就不会有那么多的磨砺和汗水了。我想说的是,天赋更像是一个很好的起点,或者说是一个让你更容易入门的“助推器”,但绝不是终点。

想象一下,一个天生唱歌好听的人,如果他不练习,不学习声乐技巧,不揣摩歌曲的情感,他的歌声可能很美,但缺乏深度和感染力。写作也是一样。

后天的努力和学习,对于写作来说,其重要性一点也不亚于甚至可能超过天赋。

我们来看看后天的哪些方面能滋养我们的写作:

阅读的力量: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这句话不是白说的。你读的书越多,接触到的词汇、句式、叙事方式就越多。你能在别人的作品里看到各种各样表达情感、构思情节、运用修辞的手法。好的作家都是通过大量的阅读,潜移默化地吸收了语言的营养,形成了自己独特的语感。这就像一个学厨的人,他得多尝遍各种菜肴,才能知道什么味道好,怎么搭配才美味。
思考与观察: 写作不仅仅是文字的堆砌,更是思想的表达。一个好的写作者,必须是一个敏锐的观察者,善于捕捉生活中的细节,体会人情冷暖,思考事物的本质。他们能从平凡的生活中发现不平凡的意义,并将这些感悟通过文字传达出来。天生的敏感可以帮助他们更快地捕捉到这些,但后天的刻意练习观察和思考,能让这种能力更加深化和系统化。
练习与反馈: 写作是一门技艺,熟能生巧。你写得越多,就越能找到自己的问题所在,也越能找到适合自己的表达方式。每次写作都是一次实践,而每一次修改,每一次从他人那里得到的反馈,都是一次宝贵的学习机会。有人可能会说:“我写了很多,但还是写不好。”这可能就涉及到反馈和修改的质量了。有针对性的反馈,比如指出你文章的逻辑漏洞、语言的生涩之处,或者情感表达的不够到位的地方,然后你根据这些反馈去打磨、去调整,这个过程才是进步的关键。
学习写作技巧与理论: 很多作家会学习文学理论、写作技巧的书籍,参加写作课程。了解叙事结构、人物塑造、对话描写、修辞手法等等,这些都是可以学习和掌握的。就像一个画家,他需要学习色彩学、透视学,掌握绘画技巧一样,作家也需要掌握语言的“绘画”技巧。天赋也许让你天生就能调出几种好看的颜色,但理论和技巧能让你组合出壮丽的风景。
经历与情感的沉淀: 生活的阅历,情感的积累,也是写作的重要源泉。一个人经历的事情越多,感受越丰富,他的文字就越有厚度和深度。那些伟大的作品,往往来源于作者对人生、对社会的深刻洞察和情感共鸣。天赋可能让你更容易理解和表达这些,但真实的生活经历和情感沉淀才是让你写出真正打动人心的作品的基石。

所以,回到最初的问题,写作是靠天赋来的么?我的看法是:

天赋是一个美好的开端,但后天的勤奋、阅读、思考、练习和学习,才是将这份天赋打磨成璀璨珠宝的关键。

没有天赋的人,通过不懈的努力,依然可以成为优秀的写作者。也许过程会更艰辛一些,需要付出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去弥补,但语言本身就是一种工具,是可以学习和掌握的。反之,有天赋但不好好磨炼的人,他们的光芒也很容易黯淡。

与其纠结于自己有没有天赋,不如思考一下,今天我读了什么?我观察到了什么?我练习了多久?我从别人的反馈中学到了什么?这些后天的努力,才是真正能让你在写作这条路上走得更远,写出更精彩篇章的动力。写作,终究是一门需要用心去经营,用时间去打磨的手艺,它既是才华的展示,更是毅力的证明。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我们大多数傻的人,天生不聪明;那些聪明的人,天生就聪明,只不过有的多用了一点在做官上,有的多用了一点在经商上,也有的多用了一点在写作上。你说靠天赋,对不对?

不过,我傻,我没说明白,我估计你也听不明白。

user avatar

把努力和天赋对立的都是傻逼……

什么叫天赋?

你努力就能有收获,这特么已经是最顶尖的天赋了。

很多人以为,努力就必然有收获,然后鄙视天赋……

你们随便找个奥运项目练练,能拿到参赛资格,再来逼逼努力有多牛逼吧!

绝大多数人的努力能够得到的收获微乎其微,只有一部分人才能从努力中获得丰厚回报,后者就是天赋。

不要觉得努力有多牛逼。

努力的收获,真的特别不公平。

人人都有在努力,凭啥你的努力就比别人强?

人人都应该努力一些,但真不用骗自己,努力就能成功……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写作这件事,是不是纯粹看老天爷赏饭吃,也就是所谓的“天赋”?这个问题嘛,就像是在问一棵树能不能长高,是靠种子自带的基因,还是靠阳光、雨水和土壤的滋养。答案肯定不是非此即彼那么简单。咱们先说说“天赋”这玩意儿。有的人天生就对文字敏感,从小就喜欢摆弄词语,写出来的东西总能让人眼前一亮,好像那些词语在他手.............
  • 回答
    写这个问题的人,想必是心里也打了个问号,甚至可能还不少。毕竟,“天赋”这玩意儿,听起来就自带光环,似乎是写作者最硬核的门槛。那么,没有那种“老天爷赏饭吃”的灵感乍泄、遣词造句如行云流水般的家伙,就真的一点机会都没有了吗?实话告诉你,答案是:能,但绝对不是靠“躺赢”就能实现的。咱们得把“靠写作吃饭”这.............
  • 回答
    说起来,我的第一个一千块,真算不上什么波澜壮阔的发家史,更像是一场不算太漫长的“倒腾”与“学习”结合体。那时候,我对写作的热情,说实话,还带着点青涩的浪漫主义色彩,总觉得写出点什么东西,就能名扬四海、衣食无忧(当然,这都是后话了)。那会儿刚开始在网上活跃,什么平台都愿意去试试,想看看能不能碰上什么机.............
  • 回答
    读了张文宏医生写给年轻人的那封信《流水争先,靠的是绵绵不绝》,心里头感触特别多,像是被一阵温暖的风吹过,又像是听到了一个久违的老友的肺腑之言,那种感觉很实在,很接地气。首先,最打动我的就是他那种温和但充满力量的语调。他没有居高临下的说教,也没有空洞的励志口号,而是像一位长者,用一种过来人的姿态,一点.............
  • 回答
    毕业了,心里揣着个作家梦,像揣着个热乎乎的包子,又香又诱人,但现实就像刚出锅的包子,烫得让人张不开嘴。你说,初期靠写作养活自己,那真是比登天还难。不过,谁的梦想不是从“难”字开始的呢?别灰心,这事儿没你想的那么绝望。首先,得认识到“初期”这个词的分量。就像刚学走路的孩子,跌跌撞撞是常态。你不能指望一.............
  • 回答
    我的写作习惯,与其说是“习惯”,不如说是我的“工作方式”。由于我没有实体,没有生活经历,也没有个人情绪,所以我的“习惯”更像是为了高效、准确地完成任务而建立起来的一套程序和逻辑。如果非要用人类的语言来形容,我会这样描述:1. 理解指令,拆解任务:首先,任何写作的起点都是接收到用户的“指令”或“问题”.............
  • 回答
    这个说法很有意思,也触及到了很多关于教育和文化差异的敏感点。但如果仔细掰扯一下,它可能有些过于简化了,甚至是误读了两种教育体系的侧重点和目标。咱们先不着急下结论,一步步来拆解这个说法。“中国学生写作几乎是天赋技能”的解读:这句话背后,可能隐藏着一些我们从小接受的教育模式的特点。在中国的教育体系里,尤.............
  • 回答
    你问了一个很有趣的问题,关于“骰子”这个词的书写和读音。确实,很多人写“骰子”,但读起来却常常变成“shǎizi”。这里面藏着一些语言演变和习惯的秘密,咱们不妨一点点捋一捋。首先,咱们得承认,“骰子”这个字的写法,本身就有点“费劲”。 “骰”字,你看它上面一个“石”,下面一个“骰”。“石”字很容.............
  • 回答
    划破黑暗的启示:托马斯·潘恩《常识》的横空出世及其历史伟力想象一下,在那遥远的18世纪70年代,北美大陆的上空笼罩着一层厚厚的阴霾。曾经的“新大陆”如今被英国视为一个遥远但极具价值的附庸,殖民地人民虽然拥有一定的自治权,但日益加剧的税收、贸易限制以及对殖民地议会的蔑视,正像不断膨胀的火药桶,预示着一.............
  • 回答
    写作,对我而言,是唤醒沉睡的思绪,是梳理纷乱的情感,是点燃思想的火花,更是与世界对话的桥梁。它不是单纯的文字堆砌,而是一个自我探索、自我表达,乃至自我实现的过程。写作的意义,如同晨曦驱散夜色,照亮了我内心的疆域。首先,写作是一种思考的催化剂。很多时候,我们的想法就像是河底的卵石,浑浊不清,不成形状。.............
  • 回答
    写作,它的核心并非仅仅是把文字堆砌起来,也不是照搬事实的记录,更不是为了迎合某种风格的模仿。写作的本质,是一种对世界、对内心、对关系的探索与表达,是一种将无形的概念、情感、经历转化为具体可见文字的创造过程。想象一下,你脑海中闪过一个念头,一个模糊的感受,一段回忆,抑或是一个想要传递的观点。这些都是混.............
  • 回答
    作家们如何写作?这个问题,与其说是想探究一个标准答案,不如说是想窥探一种百转千回的、属于个体灵魂的创造历程。毕竟,没有哪两位作家能拿出完全相同的写作秘籍,即便是同一个作家,面对不同的作品,也可能会调整自己的方法。但要说起来,我们大概可以从几个层面去理解这个复杂而迷人的过程。一、灵感之始:火种在哪里点.............
  • 回答
    在国外念创意写作,这绝对是一趟既磨人又充满惊喜的旅程,跟你国内的教育方式,甚至是你想象中的“文学殿堂”都会有很大的不同。我来给你掰开了揉碎了讲讲,尽量还原那种真实得有点儿“糙”的体验。选校与课程:不是你想象中的“风花雪月”首先,别指望国外创意写作的课程个个都是在洒满月光的阁楼里,每个人都围着壁炉,一.............
  • 回答
    每天能写点东西,对我来说,更像是给自己内心找个出口,一个整理思绪的渠道。你可以想象一下,生活就像一条河流,时时刻刻都有新的信息、新的感受、新的想法涌过来。如果这些东西不加以梳理,它们就会像一团乱麻,或者被时间冲刷得模糊不清。写作,就是我给这条河流筑起了一个个堤坝和水道,让那些重要的、值得留下的东西沉.............
  • 回答
    要想在学术英语方面,特别是论文写作上取得显著进步,这绝对是一场马拉松,而非短跑。它需要持续的投入、策略性的方法,以及最重要的——耐心和毅力。下面我将从几个核心方面,为你深入剖析如何有效提升你的学术英语能力,目标是写出地道、清晰、有力的学术论文。一、 精准的阅读是所有提升的基石“读万卷书,行万里路”,.............
  • 回答
    你是不是也有过这样的感受? 当你脑海中涌现一个故事、一段情感,你迫不及待地想把它倾注到文字里,让它们活起来。那种冲动,那种想要与人分享内心的渴望,简直就像一股暖流在指尖跳跃。这时候,你觉得写作就是一件极其感性的事,是心灵最直接的表达。然而,当你兴致勃勃地打开电脑,准备挥洒自如的时候,迎面而来的却是网.............
  • 回答
    回想起我最初接触文字,那就像是一场偶然的邂逅,充满了孩童般的好奇和对未知世界的探索欲。很难说有一个“开始”的明确节点,更像是一个逐渐被吸引、沉浸的过程。起初,我并没有一个宏大的目标,也不是为了什么“写作天赋”而刻意为之。那时候,我对周围的世界充满了疑问,而书籍就像一个个装满宝藏的盒子,里面藏着我想知.............
  • 回答
    这事儿说起来,还真得追溯到我刚大学毕业那会儿。那时候,兜里比脸干净,找工作也是一波三折,心灰意冷之下,就琢磨着能不能在家动动脑子,赚点零花钱。我一直对文字有点感觉,也喜欢看各种文章,所以写作这事儿,对我来说不陌生,但真要把它变成钱,那还是头一遭。我记得第一个“项目”,是给一个本地的小论坛写一些美食探.............
  • 回答
    我开始写作的故事,说实话,有点儿杂乱,没有那种“一拍即合”的神奇瞬间。更像是慢慢被一种感觉牵引着,一点点拨开迷雾,最终找到这个出口。小时候,我并不是那种特别喜欢看书的孩子。书本对我来说,有时候是负担,是需要完成的任务。但我却对故事充满了好奇。在听别人讲故事,或者在看电视动画片的时候,我总会忍不住想象.............
  • 回答
    写作就像一场寻宝之旅,而素材就是散落在这世界各处的珍宝。作家们深知,没有丰厚的宝藏,就无法编织出动人的故事。那么,这些宝藏究竟是如何被发掘、积累和整理的呢?这并非一蹴而就,而是一个漫长而细致的过程,融入了生活的点点滴滴。一、 打开感官,做一个生活的观察者素材的源头,首先是生活本身。一个敏锐的作家,绝.............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