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上来说,原理很简单:
循环的起点是炸弹上车的那个时间点,也就是在港务新村站开车的那个时间点,正在车上睡觉的人,才能进入循环。
卢迪在那个时间点没上车,所以没法进入循环,其它所有在港务新村站炸弹上车之时没睡觉的人都无法进入循环。
因为循环就是要把被循环者置于将要被炸弹炸死的无法逃离的位置,卢迪如果进入循环完全可以不上车,这样就违背了循环的本意。所以看到后边就能明白卢迪不可能进入循环了。
非要说的话,唯一还有可能进入循环的是耳机男,毕竟他貌似也一直在车上而且一直在睡觉。
剧情需要,一个故事需要发展,层层递进,从一开始的大体架构到后面的骨血,是一个逐渐探索的过程。
如果只有一个女主角,这个故事就过于心流和孤单,一个人一遍遍的经历血腥现场的循环,很可能精神会逐渐崩溃或走入歧路。
当有了另一个同伴后,人就会从自我的心流中走出来,开始扮演自己的社会角色,具有了社会属性,在与人的沟通和互动中,逐渐建立起自我身份的构建。
两个人一旦开始商量,探讨,剧情就开始向理性的方向前进了,一个人的话,很可能会因为负面情绪想东想西,越来越玄幻,不停的原地绕圈。
肖鹤云一加入,女主角就从恐惧中挣脱出来,开始发脾气,圣母,跟着男主探讨爆炸时间,以及倾诉对警察不信任的无奈。
两个人是很容易形成伙伴意识,并且开始变得大胆和理性,走出迷茫和舒适区。
所以两个人是非常适合故事情节配置的,福尔摩斯旁边还有个华生呢。
但是三个人就不一样了,有句俗话叫三人成虎,虽然原意是说造谣的人多了,就容易让人相信,但换一个方面来想,也可以说三人就成势。
一旦三个人组成了同盟,那就形成了一个团伙,你想想在一个公交车上,其他人都是独立的个体,这有一个三人团伙,力量对比非常悬殊,想解决任何困难就会变得非常容易,这就容易让剧情出现bug。
你想想,二男一女,两个大小伙子,一个擅长交际的女性,在车上制服谁都显得太容易了。
卢迪和肖鹤云各控制锅姨的一条胳膊,女大学生上去拿高压锅,这反派还怎么破?
司机只能临时停车,过来救人。但他一停车,这局就能破了,女学生喊锅里是炸弹,大家快拦住,全车人都会反应过来。
剧情设置上,就不可能让这车上三个人一起进入循环,不然一次就破局。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