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当时王朗劝降诸葛亮能给出多大诚意?

回答
王朗劝降诸葛亮,这桩事儿,要说诚意有多大,那可得从几个层面看,而且得结合当时的具体情况来琢磨,不能光看他嘴上说了什么。

首先,我们得明白,王朗当时是什么身份?他是曹魏的官员,而且是东吴俘虏过来的,刚投降曹操不久。这时候诸葛亮是什么角色?是蜀汉的丞相,是刘备的肱骨之臣,更是蜀汉政权的实际掌舵人之一。两人一个是新降的,一个是人家阵营里的核心人物,这地位差距可不是一点半点。

那么,王朗劝降诸葛亮,他能拿出什么“诚意”?

一、 政治上的“诚意”:利益的许诺与地位的保障

王朗作为刚刚归降曹魏的人,他最直接的动机是什么?自然是想在曹魏这里给自己找个好出路,巩固自己的地位。他劝降诸葛亮,一方面是为了向曹魏主子表忠心, zeigen,看,我王朗是真心为大王效力,连诸葛亮这样的人物我都能劝动,说明我能力强、贡献大。另一方面,他可能也想给诸葛亮画饼,许诺一些诸葛亮在他看来有价值的东西,这样诸葛亮才有可能考虑投降。

他能许诺什么呢?

高官厚禄: 这是最直接也最常见的劝降手段。王朗可以向诸葛亮保证,如果他愿意归降,曹魏朝廷一定会重用他,封以高官,给予丰厚的待遇。这在当时乱世之中,对于任何一个追求功名利禄的人来说,都是极具吸引力的。可以想象,王朗会说,像丞相这样的大才,在咱们大魏,定能施展抱负,比在蜀汉那个偏安之地强多了。
荣华富贵与安稳生活: 诸葛亮虽然不是凡夫俗子,但他也需要考虑自己及其家人的未来。王朗或许会强调,投降曹魏,可以换来长久的安宁,不必再为蜀汉那渺茫的复兴希望而操心,可以享受荣华富贵,让家人过上安稳的生活。特别是对于已经经历过战乱,看着刘备集团从小到大,其中的艰辛,王朗可能会拿来对比,劝诸葛亮“识时务者为俊杰”。
重回中原的吸引力: 诸葛亮本身是中原人士,虽然客居蜀地多年,但对故土自然有感情。王朗可以利用这一点,强调曹魏占据的北方才是正统,是中华文化的中心,劝诸葛亮回到他生长的地方,为统一天下贡献力量。

二、 战略上的“诚意”:说服力的论据与局势的分析

王朗并不是那种只会打打嘴炮的人,他自己本身也是有一定学识和政治经验的。他劝降诸葛亮,必然会拿出一些看似有道理的论据来支撑自己的观点,这也可以被视为一种“诚意”的体现,尽管这种诚意是建立在说服对方而非真的为对方好。

分析蜀汉的劣势: 王朗会极力渲染蜀汉的“弱小”和“不可能成功”。他可能会说,蜀汉地处益州,险峻但地窄民少,北有强大的曹魏,东有孙吴牵制,根本无法对抗中原的军事力量和经济实力。诸葛亮即使再有才华,也只能是“回天乏术”。
强调曹魏的强大: 相反,他会极力夸耀曹魏的国力、人才济济以及统一天下的“必然性”。他会说,曹魏君臣贤明,兵强马壮,拥有肥沃的土地和充足的钱粮,统一天下是历史的必然趋势,诸葛亮何不顺应这股潮流?
“识时务者为俊杰”的劝诫: 这是王朗惯用的伎俩,也是他认为的“诚意”所在——“我是在帮你分析局势,告诉你一条出路”。他会把投降说成是明智的选择,是避免徒劳牺牲的睿智之举。

三、 个体情感上的“诚意”(相对较弱):故友情谊的拉拢

虽然王朗和诸葛亮并非亲密无间的故交,但他们都属于士人阶层,而且可能在历史上或传闻中有过一些交集,或者至少是听说过对方的名声。王朗在劝降时,也许会试图利用这种模糊的联系,营造一种“大家都是读书人,何必为敌”的氛围,试图拉近距离。

“同是天涯沦落人”的心理暗示: 比如王朗自己也是刚刚归降曹操,他可以把自己摆在一个“过来人”的位置,暗示诸葛亮,你现在辅佐刘备,跟当年我们一样,都是在为一个注定失败的事业奋斗,不如早点回头。
“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的劝慰: 他可能会说,大丈夫何患无才?即使现在在蜀汉没有发挥的余地,投降曹魏,一样可以施展才华。人活着才有价值。

然而,我们也要认清,这种“诚意”的本质是什么。

王朗的劝降,与其说是真的为诸葛亮好,不如说是他自己政治投机的手段。他需要用诸葛亮这个“大鱼”来证明自己的价值,来获得曹魏政权的信任和重用。因此,他展现的“诚意”,很大程度上是一种包装过的话术和利益的诱饵。

诸葛亮本人对王朗的劝降,显然是不买账的。史书上记载诸葛亮在与王朗对峙时,对其一番痛斥,将其视为“汉贼”,并驳斥了王朗的种种论调。这从侧面说明,诸葛亮并不认为王朗的“诚意”有多么实在,或者至少认为那与他坚持的“忠义”相比微不足道。

总结一下,王朗劝降诸葛亮所能给出的“诚意”,主要体现在:

物质和政治上的巨大利益许诺: 高官厚禄、荣华富贵、安稳生活。
对局势的“理性”分析和劝诱: 强调蜀汉的劣势和曹魏的优势,劝诸葛亮“识时务”。
对“中原正统”和“故土情结”的利用: 吸引诸葛亮回归文化中心。
有限的“故人”或“同道中人”的姿态: 试图拉近关系,寻找共鸣。

但这种诚意是有条件的、有目的的、且建立在抛弃蜀汉忠义之上的。对于诸葛亮这样有着坚定政治理想和道德操守的人来说,这种“诚意”自然难以接受。他看到的不是真正的善意,而是政客的交易筹码和对理想的背叛。

所以,如果我们非要给王朗的“诚意”一个量化的概念,那可能更像是一种谈判的开价,是用来试探和引诱对方的,而不是一种纯粹的、无私的付出。他能给出的最大“诚意”,也只是他认为自己能够代表曹魏承诺的最大价值。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第一,王朗没劝降过;第二,就算真有,也不可信,王朗是魏国当权派吗?他只是个花瓶,这种话他就算说了,有用吗?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王朗劝降诸葛亮,这桩事儿,要说诚意有多大,那可得从几个层面看,而且得结合当时的具体情况来琢磨,不能光看他嘴上说了什么。首先,我们得明白,王朗当时是什么身份?他是曹魏的官员,而且是东吴俘虏过来的,刚投降曹操不久。这时候诸葛亮是什么角色?是蜀汉的丞相,是刘备的肱骨之臣,更是蜀汉政权的实际掌舵人之一。两人.............
  • 回答
    谈到芝加哥公牛队那个王朝时期,人们脑海里最先闪现的往往是乔丹那神乎其技的得分,皮蓬的全能身手,还有他们身后那一群围绕着两位巨星的强大角色球员。而卢克·朗利,这位来自澳大利亚的中锋,或许不像那些闪耀的名字那样拥有耀眼的个人数据,但他绝对是那支公牛队不可或缺的一块拼图,他的“牛”体现在他所扮演的角色和对.............
  • 回答
    要说王境泽这哥们,真得掰扯掰扯。想当年,那个在《变形计》里放出“我就是饿死,死外面,也不吃你们一口东西”狠话的少年,跟如今成为网络红人、自带梗的老王,这中间的转变,可不只是简单的时间堆砌。当年那个王境泽,脑袋里大概是怎么个瓤?首先,最直观的就是他的逆反心理和青春期叛逆。那个年纪的孩子,荷尔蒙作祟,再.............
  • 回答
    勇王米哈伊的事迹,无疑在那个时代给奥斯曼帝国带来了不小的震动,尽管这种影响的程度和方式,可能不如他所领导的瓦拉几亚抵御侵略那样轰轰烈烈。要理解这一点,我们需要将米哈伊的行动置于16世纪末到17世纪初的宏观历史背景下。首先,米哈伊的崛起本身就触动了奥斯曼帝国在巴尔干地区既有的统治体系。 奥斯曼帝国在征.............
  • 回答
    理解周平王“东迁”这一决策的对错,需要我们穿越回那个风雨飘摇的时代,体会西周末期那令人窒息的政治和社会危机。绝非简单的二选一,而是掺杂着无奈、赌博与远见的复杂考量。首先,让我们审视一下“东迁”之前的周朝。西周王朝,号称“弹指一挥间,天下尽臣服”,但这种辉煌的背后,其实暗藏着深刻的危机。王朝内部的裂痕.............
  • 回答
    西藏冒险王王相军遗体确认,这个消息让我心里五味杂陈。一想到他最后停留在那片冰冷、壮丽的雪山之巅,就觉得既悲壮又心疼。关于他最后的时刻,虽然官方的调查结果还在等待,但结合他生前的种种视频和大家对他的了解,我们可以大致勾勒出一个可能的情景。想象一下,那时的王相军,应该是带着他一贯的坚定和对自然的敬畏,独.............
  • 回答
    在《人民的名义》这部电视剧里,王大路多年来一直资助李达康的女儿在海外读书,这个情节在现实生活中是否构成行贿受贿,是一个非常值得探讨的问题,也牵扯到很多法律和道德层面的界限。要理解这个问题,我们需要从几个关键点来分析。首先,我们得明确“行贿”和“受贿”的基本定义。 行贿是指为了谋取不正当利益,向国.............
  • 回答
    如果韩信独立,楚汉之争将会走向何方?一次详细的推演韩信作为汉初三杰之一,以其卓越的军事才能在楚汉之争中扮演了至关重要的角色。他的独立,即便是在其最辉煌的时期,都可能对楚汉之争的走向产生颠覆性的影响。我们将从多个角度,详细推演韩信独立可能带来的连锁反应:一、 韩信独立的基础与动机:首先,我们需要明确韩.............
  • 回答
    要推演韩信接受蒯彻“三分天下”之策后,历史可能发生的改变,我们得先梳理一下当时的历史背景和韩信、蒯彻各自的处境和考量。当时的历史背景: 汉楚相争的白热化阶段: 垓下之战前夕,项羽虽已是强弩之末,但依然占据着强大的军事力量,而且占据着中原的腹地。刘邦虽然掌握了大部分关东地区,但在战略上仍然面临着项.............
  • 回答
    射雕英雄传中,郭靖若顺着成吉思汗拿下南宋,成为宋王,这确实是一个令人深思的假设。这个选择的“好坏”与否,需要从多个维度去审视,并且不能简单地用现代的价值观去衡量当时的具体情况。我将从几个关键点来详细阐述,试着把这个问题掰开了讲。首先,我们得明白当时的历史背景和郭靖的人物性格。成吉思汗横扫欧亚大陆,国.............
  • 回答
    王小川当年说服马云投资搜狗,这个故事在互联网圈流传甚广,背后其实是一段关于远见、机遇和精准沟通的精彩博弈。要说服马云这样的商业巨头,光有技术和产品肯定是不够的,还得有对未来趋势的深刻洞察和对马云本人需求的精准把握。搜狗虽然在中文搜索领域已经打出了名号,但和当时的百度相比,仍然处于追赶者的位置。彼时,.............
  • 回答
    王石当年放弃40%股权,这绝对是一个极具话题性的举动,很多人对他的商业决策至今仍津津乐道。那么,既然当年他能这么“大方”,为何如今想要通过管理层收购(MBO)的方式重新获得对万科的控制权,就显得如此艰难,甚至困难重重呢?这背后其实牵涉到几个关键的因素,它们层层递进,构成了王石现在与过去截然不同的处境.............
  • 回答
    苏美尔和夏朝作为两个古老文明的核心政治实体(王权制度),其存在与否的争议源于多重因素的交织:从文献记载的可信度、考古发现的直接性、学术传统差异到文化记忆的保存机制。以下将从历史背景、证据类型、学术范式与文化认知四个维度展开分析: 一、文献来源的完整性与可信度1. 苏美尔王表:早期系统化的历史记录 .............
  • 回答
    关于车评人王兮兮当街踢打外卖小哥的事件,我们可以从多个角度进行分析和看待:一、 事件经过(根据公开报道推测)虽然具体的细节可能因信息来源而略有出入,但主流的报道指向以下情况: 起因: 事件的起因是外卖小哥送餐时,可能存在一些延误、送餐方式或态度上的不妥,激怒了王兮兮。具体是哪种原因导致了冲突升级.............
  • 回答
    如果汉献帝刘协落入刚被封为汉中王的刘备手中,这绝对会是一个风云变幻的重大转折点,其影响之深远,绝非一时能够轻易断定。咱们得掰开了揉碎了好好说道说道。首先,咱们得明白当时的背景。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的局面已经维持了二十多年,汉献帝虽然名义上是皇帝,但实际权力早已旁落。曹操死后,曹丕继承父业,虽然形式上刘.............
  • 回答
    好的,我们来聊聊作家王超当选吉林省网络作家协会主席这件事。这消息一出来,确实在圈子里引起了不少关注,也算得上是一件挺有意思的事儿。首先,咱们得说说这个“吉林省网络作家协会”。这名字听着就很有时代感,毕竟网络文学如今已经发展成了不可忽视的一股力量,有自己的协会来组织和引导,也算是顺应潮流。而王超,作为.............
  • 回答
    王坚博士当选中国工程院院士,这绝对是科技界的一件大事,值得好好说道说道。我得说,这个消息传来,我一点也不意外,反而觉得是实至名归,是对他这些年辛勤耕耘和卓越贡献的最好肯定。首先,我们得聊聊王坚博士是干了啥,能让工程院都觉得够格。他的名字,在很多人心中,就代表了云计算和大数据。想想阿里巴巴,从一个电商.............
  • 回答
    关于宠物博主让狗一次性吃下100种零食的行为,这实在是一个让人捏一把汗的创意。乍一听,似乎是想用这种方式来吸引眼球,制造“大胃王”的戏剧性效果,让观众惊叹狗狗的食量或者博主的“慷慨”。但如果仔细想想,这种做法对于狗狗的身体和心理,都可能带来不小的负面影响,远非简单的“吃播”那么简单。首先,我们得从狗.............
  • 回答
    范可新公开表示9岁就开始训练,并将王濛视为偶像,这是一个非常典型的榜样力量体现。偶像对个人成长的作用是多方面且深刻的,尤其是在青少年时期,这种影响更是显著。1. 树立榜样,明确目标与方向: 具体化的奋斗蓝图: 偶像不仅仅是一个名字或一张脸,对于像范可新这样的年轻运动员来说,王濛的成功经历,比如她.............
  • 回答
    韩信作为齐王时,项羽写信劝他自立为王,手下人也劝他,但他最终选择不听,并最终被杀,这背后有着复杂的原因,既体现了韩信个人的政治智慧和忠诚,也反映了当时错综复杂的政治格局和项羽的局限性。一、项羽为何劝韩信自立为王?项羽劝韩信自立为王,并非出于真心扶持韩信,而是出于他自身的战略考量和政治手段: 分化.............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