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国近几十年来,工人从资产阶级那里学会了人工节制生育:或者完全不生孩子,或者不多于两个。工人们极端贫困。以致很难或者根本不可能养活大的家庭。结果,法国的人口几乎没有增长。法国资产阶级感到兵员不足了。它大声疾呼:“民族要灭亡了!德国人口增长比我们快!他们的士兵要比我们多!”顺便说说,即使参军的那些士兵,也是一年比一年糟糕:身材矮小,肺部虚弱,气力单薄。于是资产阶级“顿时慷慨起来”:亲自起来坚决主张为工人阶级进行某些改善,使之恢复一下元气,多生一些孩子。要知道,如果把母鸡杀了,那它就再也不会生蛋了。
——布哈林、叶·普列奥布拉任斯基 :《共产主义ABC》,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国际共运史研究所译,东方出版社,1988。
@阿典 已经叙述了德国的总和生育率长期高于法国这样一个客观事实。
我就来说一下这背后的原因:新技术,尤其是医疗技术的应用改善了人们的居住和生活条件,人们往常生下6~8个婴儿但只有2个左右能存活,但是新技术能让5~7个婴儿活下来。但是,人民不可能立刻适应新技术,并与趋势完全一致地改变自己的生育数量。整个社会需要一段时间(以年计数)去适应,并慢慢缩减生育数量。在这个“适应期”内,人口会出现激增。法国的“适应期”特别短,德国(和英国)的适应期相对较长。
France’s birth rates started to steadily decrease in the early 19th century, exactly during the century when Europe’s population exploded until the early 1900’s. That’s when the situation for France in comparison to Germany or the UK changed. The UK was traditionally much less populous and populated than most parts of France. In the rest of Europe, birth rates only decreased in significant ways several decades after the death rates began declining rapidly.
另外法国的统一并没有在人口上为其造成持久的优势,原因是由于技术条件和生产力的影响,法国国内能够承载的人口是有限的。纵使法国提前增长到了人口的上限,并且保持了相当长时间的人口优势,但是其最终也被其他地区慢慢的追赶上来了,尤其是其他西北欧地区。
日耳曼地区数次沦为战场,但是法国也历经了数次革命和宗教战争。到1750年也就是工业革命开启新一轮人口暴增的前夕。法兰西与德意志的人口是相等的,都在2,600万左右。此时法兰西与德意志的领土面积也是相似的,都在50~55万上下波动。
随后发生的情况就是如开头所述的,所谓适应期的问题。这造成了两国人口的差距,法国的出生率在一战之前就已经趋向崩溃,但德国的生育率直到间战期间才开始让希特勒焦头烂额。
在战后,德国的人口增长率降低到了比之法国更低的水平,法国的人口也开始了对德国的收敛,这个收敛的过程,直到今天还远没有结束。从二战刚结束时的3000多万比6000多万追赶到了现在的6000多万比8000多万。
最后补充一点,一战和二战后的德国割让领土并没有对其人口造成太大的损失,其原因是这些领土上的德国人都被赶回了小德意志,其人口密度大大提升,但是绝对数量并没有出现雪崩式的下降。
这两个回答中我分别详述了法国和德国的人口历程,题主可以参考:
3.继承法:法国革命时代,宣称长子继承法是落后的王朝时代的法律,谴责这项法律“吞噬了年幼的孩子”,要求农民将土地财产均分给他们的子女们。德国南部受到该法律的影响,但没有严格的执行,有很多办法将农场地产或是商业公司继续保持在一起。在德国北部和不列颠,没有法律规定要将财产均分继承给孩子们。许多法国农民希望保持其农场的完整性,因而只能生一个孩子。
4、德国的工业化,老生常谈,不多提。
5、食品的稳定供应,前期普鲁士一直是粮食出口国,历任政府革新了其农业生产体系,采取了包括排干沼泽地、引入良种等措施,提高了粮食产量,到1871年德意志帝国基本上能够自给自足,国内的农业也不断精细化。随后德国人口在工业化和充分的食品供应的刺激下快速增长,国内的农业不足以满足需求,但是美国内战之后通过了《宅地法》极大地刺激了美国的粮食出口,俄罗斯帝国的农业现代化也稳步推进,粮食价格骤降,国内的容克虽然受到打击,但是食品供应却十分充足,避免了任何饥荒和战乱。
生育率下滑的原因,全世界都一样
房价太高+工作时间太长。
主要是19世纪到20世纪初的锅。其实德国刚统一时,人口其实跟法国差不多,都是4000万左右。等到一战前,德国已经是6700万了,法国还是4000万级别。
之所以如此,很大程度上是内卷,当时法国的资产阶级对工人压榨得太狠了,压根就没钱也没有时间去养太多的孩子。如果法国资产阶级压榨没那么恨的话,以法国的条件到今天人口过亿也不稀奇。
在此我不得不提一提,内卷对人口的抑制作用
为什么法国到一战前夕差德国那么多兵源人口,看看德法发展模式吧
法国中央集权完成的较早,当达让特莱和杜摩兰争辩冲突法到底人法重要还是物法重要开始,法国国王就逐步收紧了权利,巴黎成为了经济文化政治中心。几百年来,尤其是伴随工场工厂经济的发展,越来越多的人往巴黎聚集,但是巴黎城市扩张速度和合理容量的增长速度低于人口增加,就导致为争夺同等的生活资源,在巴黎的人需要比土伦比马赛多努力数倍,被无情榨干的工薪阶层迫于生活成本生育意愿严重下滑,法国19世纪的人口颓势就在于巴黎及少数城市的一家独大加剧内卷。
反观德国,德国1871年才同意,近代化工业化是在各邦自主主导下形成的,普鲁士、符腾堡、萨克森、巴伐利亚四大王国各自都有自己的经济中心有配套的政治文化中心,同时充斥在旧同人罗马境内的的大量活跃自由市也是经济的一极,德国没有在社会经济上做集中,而更像是在摊大饼。
这两种情况在现在的国内可以类比广东江苏,前为法国模式,后为德国模式,我们凭当下的感官即可感觉到广东这种法国经济模式对普通人有多卷,当然广东不同与法国,至少这还有中央政策资金支持以及全国劳动力的持续输入,所以大可不必担心内卷造成的人口颓势
但内卷对国防力量的削弱不容小视,法国卷了几个世纪,成功地被摊大饼的德国给反超了。现在的法国依旧是大都市经济模式,德国仍旧保持着小镇经济模式,经济活力也好社会基建保障也好,差距只会越来越大,以至法国不得不一边强撑着面子一边只好把自己绑上德国的经济战车
anyway,内卷非常值得警惕,韭菜不是割得越极尽越好,那样韭菜会死的,不会有意愿去养育下一代韭菜,有也回不到开枝散叶的年代了。资本啊,请理性,不要吃人吃的那么露骨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