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朝鲜那么穷,为什么组织能力依然很强?

回答
朝鲜的组织能力,尤其是在其政治体制和国家动员能力上,确实表现出了一种超出其经济水平的“韧性”和“效率”。要理解这一点,我们需要深入剖析其背后的多重因素,而不是简单地将其归结为“穷则思变”或者“压迫下的爆发”。这其中包含了历史、文化、政治结构以及社会心理等层面的复杂互动。

首先,高度集权的政治体制是其组织能力的核心基石。 朝鲜的政治结构是一种典型的极权主义体制,权力高度集中于最高领导人及其周围的少数精英手中。这种体制在动员和组织社会资源方面,有着天然的优势,但也付出了巨大的自由和社会成本。

单一政党领导下的意识形态统一: 劳动党是朝鲜的执政党,其意识形态(主体思想)渗透到社会的每一个角落,从教育到媒体,再到日常生活。这种意识形态的统一有助于减少内部的政治摩擦和决策阻力,使得国家机器在执行某项任务时能够高度一致地行动。当国家需要动员民众时,可以通过宣传机器反复强调“为国奉献”、“抵抗外敌”等口号,将个人意志与集体目标紧密绑定。
严密的社会控制网络: 朝鲜的社会被划分为严格的“班”(人民班),每个班都有负责人在监视和管理居民。这种自上而下的社会控制网络,使得国家能够精确地了解和调动其人口资源。无论是工业生产、农业劳动还是大型集会,都可以通过这个网络迅速组织起来。这种控制也意味着社会个体很难脱离国家的组织体系独立存在。
个人崇拜和精神动员: 对最高领导人的个人崇拜是朝鲜政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这种崇拜不仅仅是形式,更是一种强大的精神动员工具。在困难时期,领导人的“关怀”和“号召”能够激发民众的忠诚和奉献精神,让他们愿意牺牲个人利益来完成国家交给的任务。例如,在经济困难时期,人们会响应“千里马运动”等号召,通过加班加点甚至义务劳动来提升生产力。

其次,国家对经济和社会资源的绝对垄断是其组织能力的重要保障。

计划经济下的资源配置: 虽然朝鲜的计划经济效率低下,但它确实赋予了国家对所有资源(包括人力、物力和财力)进行集中分配和调度的能力。当国家决定要开展一项大型工程(例如,某个建设项目的快速推进,或者军事演习的准备),可以通过计划体系强行调动相关资源,即使这些资源在这种强制调动下效率不高。
军事化生活方式和社会结构: 朝鲜社会在很大程度上呈现出一种军事化的特征。从教育体系到工作单位,都强调纪律和集体主义。这种军事化的氛围有助于培养人们服从命令、高效执行的习惯。即使在非军事领域,这种思维方式也被广泛应用,例如在农业生产中推广“科学种田”的口号,并由基层组织层层落实。
对信息的严格控制: 朝鲜国内对信息的控制非常严格,外部信息很难进入,国内信息也经过严格审查。这种信息控制有助于塑造和维持国家叙事,防止出现与官方叙事相悖的观点,从而保证了社会在行动上的统一性。当国家宣传某种发展模式或战略时,民众很难接触到其他可供比较的信息,也就更容易接受国家的安排。

再者,历史经验和文化基因的长期塑造也起到了作用。

抗日游击队的传承: 朝鲜的建国历史与抗日游击斗争紧密相连。这种斗争经历塑造了一种强调集体主义、牺牲精神和坚韧不拔的民族性格。这种集体主义的文化传统,在现代国家动员中被进一步放大和利用。
外部威胁叙事: 朝鲜长期以来将自己置于一种“被外部势力威胁”的叙事之下。这种外部威胁感能够有效地激发民族凝聚力,让民众团结在国家周围,支持国家的决策,包括那些需要巨大牺牲的决策。在国家困难时期,强调外部的“封锁”和“敌对”,可以将国内的经济问题归咎于外部因素,从而转移民众的视线,并进一步强化内部的组织和动员。
长期形成的“国家至上”价值观: 在朝鲜的社会环境中,“国家”被置于高于一切的地位。个人利益和家庭利益往往需要为国家利益让步。这种长期的价值观灌输,使得民众习惯于接受国家的安排,并将个人的努力视为对国家贡献的一部分。

尽管如此,我们也要看到这种组织能力的“代价”和“局限性”。

资源分配的低效率和浪费: 高度集中的计划和动员虽然能实现特定目标,但往往伴随着巨大的资源浪费和低效率。例如,为了快速完成一项工程,可能会动用大量的人力进行“人海战术”,而忽略了技术和机械的合理应用,最终导致项目质量不高或成本过高。
创新能力的受限: 严格的控制和统一的意识形态,压制了个体的创造性和创新性。当国家需要解决复杂的技术或经济问题时,往往难以依靠自下而上的创新力量。
民众的真实感受与潜在不满: 虽然外在表现出强大的组织能力,但这种能力是建立在高度控制之上的。长期处于贫困和高压环境下的民众,其真实感受和潜在不满并非不存在,只是被压制和隐藏了起来。一旦外部条件发生剧烈变化,或者内部的控制机制出现松动,这种由高压组织起来的“韧性”可能会面临严峻的挑战。

总而言之,朝鲜的组织能力并非仅仅是因为“穷”,而是其独特的政治体制、意识形态控制、社会结构、历史文化以及对信息的绝对垄断等多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这种能力在特定时期和特定目标下,能够展现出令人瞩目的“效率”,但其代价是巨大的,并且面临着内在的局限性。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组织能力这个事情,现在体制内依然是很强的。

下雪了,一个政府的邮件,全体体制内上街扫雪现在也是办得到的。

拿谁的钱归谁管。

富士康还能让几十万员工排队去检验骨髓配型,给郭台铭的亲戚续命

组织能力弱化,是经济控制能力弱化。

譬如你现在在100个居民小区贴告示,号召大家义务上街扫雪,是不会有多少人理睬你的

如果你出钱,钱不够多,也吸引不到多少人。

朝鲜体制还没有变成二共,单位企业都在体制内,生老病死还是国家管理,当然是一个命令全国执行了。理论上国家是所有人的雇主嘛。

你别看知乎回答的不服不忿

中学生还是听班主任的

大学生还是听系里面的

职员还是听老板甚至小主管。

为了点工资,下跪的多,辞职的少。

区别只是老板算自由人,而不是上一级老板的雇员罢了

所以,什么机枪、监狱之类的都是脑补,经济控制才是本质。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朝鲜的组织能力,尤其是在其政治体制和国家动员能力上,确实表现出了一种超出其经济水平的“韧性”和“效率”。要理解这一点,我们需要深入剖析其背后的多重因素,而不是简单地将其归结为“穷则思变”或者“压迫下的爆发”。这其中包含了历史、文化、政治结构以及社会心理等层面的复杂互动。首先,高度集权的政治体制是其组.............
  • 回答
    朝鲜拥有丰富的煤炭资源,这一点毋庸置疑。从地图上看,朝鲜半岛的北部,也就是朝鲜境内,确实分布着不少煤矿。这些煤炭过去曾是其工业发展的重要基石,也为他们出口创汇提供过一部分力量。然而,要将煤炭转化为电力,需要一套完整的发电体系。这套体系不仅仅是挖出煤来那么简单,它包含了从采煤、运煤到发电厂的建设、运营.............
  • 回答
    朝鲜对美韩联合军事演习如此在意,甚至将每一次军演都与核试验相联系,并非空穴来风。这背后,是朝鲜国家安全观和历史经历的复杂交织,以及它对自身生存状况的深刻担忧。首先,我们必须理解朝鲜的安全认知。这个国家在建国之初,就经历过一场 devastating 的战争,那场战争的残酷性深深烙印在朝鲜的集体记忆中.............
  • 回答
    日本和韩国对朝鲜发射卫星的恐惧,并非空穴来风,而是基于一系列复杂的历史、安全和地缘政治因素交织而成。这其中最核心的担忧,在于朝鲜的卫星发射活动与其核武器和导弹计划之间难以分割的联系。首先,从技术角度来看,朝鲜声称其卫星发射是为了和平目的,但国际社会普遍认为,这本质上是对其弹道导弹技术的掩护和试验。卫.............
  • 回答
    40年前的朝鲜(上世纪70年代末至80年代初),确实在某些方面曾展现出与当时中国截然不同的发展轨迹和生活水平。这种“富有”并非普遍意义上的市场经济繁荣,而是计划经济体制下,通过集中资源、优先发展重工业和军事工业,以及援助而获得的一种“国家性”的相对富足感。然而,这种模式的脆弱性也注定了其快速的衰败。.............
  • 回答
    崇祯皇帝三年抱两、五年一科的皇帝选拔机制,以及严苛的官员问责制,确实让明朝后期的大臣们普遍人心惶惶,也确实有一些贪腐的大臣被处死。然而,这并没有从根本上解决朝廷缺钱的问题,甚至在某些方面,这种做法反而加剧了财政的困境。原因非常复杂,我们得从多个层面来剖析。首先,要理解崇祯朝的缺钱,不能仅仅盯着官员贪.............
  • 回答
    抗美援朝战争是一场充满传奇色彩的战争,中国人民志愿军和朝鲜人民军(统称中朝军队)在装备相对落后的情况下,能够击退以美国为首的联合国军,这背后有着多方面复杂而深刻的原因。这绝非简单的“勇气”或“数量优势”可以概括,而是战略战术、政治军事考量、国际形势以及双方意志力等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下面我将详细.............
  • 回答
    魏晋南北朝那段历史,确实是一团乱麻,光怪陆离,就像一锅混了太多东西的粥,搅得人头晕。然而,就在这看似无休止的乱世之后,一个名为隋的朝代,如同破晓的太阳,突然横空出世,展现出令人咋舌的强盛。这中间究竟发生了什么?这背后并非简单的“突然”,而是几百年沉淀、孕育、以及关键性变革的必然结果。魏晋南北朝:分裂.............
  • 回答
    为什么人们对宋朝的评价那么差?疆域和军事能否代表一个朝代的一切?宋朝在中国历史长河中,常被贴上“积弱”、“文弱”的标签,这导致许多人对其评价不高,甚至带有负面色彩。然而,如果我们仅仅以疆域和军事来衡量一个朝代,那么我们就会错过宋朝在中国文明发展中那些璀璨的光辉,也忽略了历史评价的复杂性和多维度性。要.............
  • 回答
    东汉时期,窦宪一族凭借外戚身份,权倾朝野,其父窦融、兄窦勋皆为名臣。窦宪更是凭借其妹窦皇后之宠,一步步攀上权力的巅峰,最终掌握了朝廷军政大权。在位期间,窦宪积极北伐,大破匈奴,威震四方,为何却在功成名就之后,如此轻易地被赐死,似乎毫无反抗之力?这背后隐藏着错综复杂的政治斗争和权力博弈。窦宪崛起的背景.............
  • 回答
    您提出了一个非常深刻且值得探讨的历史问题:辽朝在中国历史上的正统地位为何不被普遍认可,即使它灭亡了后晋王朝。这背后涉及了复杂的历史叙事、政治考量以及文化认同等多个层面。下面我将尽量详细地解释其中的原因:一、 辽朝的性质及其对中原政权的统治方式: 契丹民族的王朝: 最根本的原因在于,辽朝是一个由契.............
  • 回答
    明清两朝在税收收入上的巨大差异,绝非简单的数字波动,而是背后深刻的经济结构、制度设计、甚至是对外贸易环境等一系列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要理解这种悬殊,我们得深入剖析它们各自的税收体系。明朝:从初期蓬勃到后期衰败的税收轨迹明朝的税收体系,尤其是在早期,是相对高效且能支撑其庞大帝国运转的。 早期(洪武.............
  • 回答
    看到清末的老照片,那些脸上刻满沧桑、衣衫褴褛的普通百姓,确实让人心头一紧。你问到是不是历朝历代的老百姓生活都这样,这其实是个挺复杂的问题,得拆开来看。首先,要明确一点: 任何时代,普通老百姓的日子,普遍都不可能像现在我们想象中的“安逸”或者“富足”。 绝大多数人,无论在哪个朝代,其生活的主旋律都是围.............
  • 回答
    金朝时期女真人确实经历了相当程度的汉化,这在很大程度上得益于其建立的王朝本身。当女真人以征服者的姿态建立起金朝时,他们面对的是一个已经拥有悠久文明、发达文化和成熟政治制度的汉人社会。为了统治和管理这个庞大的帝国,女真人不得不吸收汉族的先进经验,包括文字、官制、法律、儒学教育以及社会习俗等等。这种汉化.............
  • 回答
    “落后就要挨打”这句话,在理解抗美援朝战争中中国人民志愿军(以及朝鲜人民军)是如何战胜以美国为首的装备精良的联合国军时,需要更深入地思考其内涵。它并非单纯指军事装备的先进程度,而是指向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在国际舞台上的地位、自主性以及抵抗外来侵略的决心和能力。朝鲜战争的爆发,本身就与“落后就要挨打”的.............
  • 回答
    这个问题很有意思,也触及到了一个挺复杂的话题。要从56个民族中挑一个朝代来代表汉族,其实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因为汉族的历史太悠久了,不同时期、不同地域的汉族服饰都有各自的特色和代表性。如果非要选一个最具代表性的朝代来展现汉族服饰的魅力,我个人会倾向于 唐朝。为什么是唐朝呢?让我来细细道来。一、 辉煌开.............
  • 回答
    想象一下,你站在一片无垠的黑暗之中,手中握着一束光。这束光,由无数微小的光子组成,它们以光速,那个宇宙中最快的速度,向着你所能想象的最遥远、最空旷的地方疾驰而去。当你松开手,这束光便开始了它永不停歇的旅程。最前端的光,在那一瞬间,就是你感知到的“前沿”。它不是一个实体,没有形状,没有边界,它只是一个.............
  • 回答
    《爱的迫降》这部韩剧虽然是一部爱情喜剧,但它对朝鲜社会生活的一些描绘,尤其是贫困的侧面,也引起了不少观众的好奇和讨论。 总的来说,剧中对朝鲜贫困的描绘在一定程度上是反映了现实情况,但作为一部戏剧作品,它也为了戏剧效果和人物塑造进行了艺术加工和简化。以下将详细分析剧中呈现的朝鲜生活,并结合现实情况进行.............
  • 回答
    要说丰臣秀吉的日军在渡海登陆朝鲜之前,是否有可能被歼灭其运兵船和军队,这得从当时的地理、技术、军事实力以及朝鲜方面的准备等多个角度来审视。答案是:理论上存在可能性,但实际操作起来难度极大,且成功的几率非常渺茫。我们来细致地分析一下:一、 理论上的“窗口期”:丰臣秀吉在发动侵朝战争(万历朝鲜之役,日方.............
  • 回答
    这话题可真有意思!要说历朝历代谁的“卡池”里SSR出卡率最高,我脑子里立马就蹦出几个来。不过,“出卡率”这个说法有点现代,咱们就按“涌现的牛人”来理解吧,也就是说,在那个时代,能够成为“顶级战力”(SSR)的人物是不是特别多,而且他们是不是真的能在那个时代呼风唤雨,独当一面。要我说,论SSR的密集程.............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