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体制内的人对该辩护律师持批评态度,罗里吧嗦,叽叽歪歪,表演给委托人看的。然而,从体制内跳出来的人做辩护律师,也会用上很多这样的技巧。前面该做的都做了,后面可做可不做的还是都会去做。
推荐一部电影《辩护人》。
看到这样的庭审,尤其是辩护人说的一句话“审判长,我觉得这是一个人命关天的案件(话音未落即被打断)”不禁感叹对于中国大陆的法治建设、平民的基本权利还有社会的公平正义,律师队伍显得是多么重要。一件命案,即使如知乎上有些公检法队伍(不排除自称是律师的可能)所说的:不应该把庭审拖到5个小时。可这位法官并不是在律师拖延之后打断,而是在律师开场几句话的时候就开始打断了,那么之后5小时的庭审被法官打断多少次以及庭审之后公检法将针对这位律师的回应,真是不得而知了。辩护人不畏强权在法庭上坚持了5个小时,在此由衷地对这位他表示敬意。大陆刑事法治的捍卫者、平民刑事诉讼权利的坚守者、社会正义最后的一道防线,究竟公检法还是辩护人,可见一斑了。
––––—————————————————————
评论区依然有人认为审判员3次打断辩护律师是因其水平低、反复论证、拖延庭审,对此做出以下回复。
全文唯一论点:审判员在辩护律师尚未展开辩论时3次打断其发言。
二审开庭审理的程序分为五个阶段:
1、审判长宣布开庭,查明当事人是否到庭,宣布案由及诉讼参与人名单,告知当事人诉讼权利;
2、上诉人宣读上诉状(可省略)。对上诉状有补充意见则有权陈述;
3、以举证质证为主的法庭调查;
4、对于控辩双方、被告人、被害人互相辩论;
5、被告人最后陈述。
本案的视频片段:
视频里,法官道:这个跟辩护人提交的一样吗?你(辩护律师)庭前提交了一份,一致的,是吧?辩护人的意见庭前已经提交了,除了这个补充的上诉状,还有新的吗?
........
法官:辩护阶段你(辩护律师)可以再讲啊
.........
法官:辩护人,对上诉理由有没有补充?
辩护律师:有!
法官:简单的说哈,你要是都念的话没时间。
辩护律师:审判长,我觉得这是个人命关天的案件...(被法官打断)
法官:让你说,问题是你要抓住重点,别长篇大论。
辩护律师:你老是强调时间,我觉得如果时间不够可以下午接着来嘛,是吧?你总得让我们充分辩论、充分的发表意见吧?对不对?我简单的论证一下...(再次被法官打断)
法官:我说过了,你充分不一定能把事情讲清楚,说明你水平不够,抓不住重点,明白不?
辩护律师:我都还没开始讲,你怎么知道我没抓住重点那?(再次被被法官打断)
法官:抓紧时间,庭审的时间还有限的。
辩护律师:我们听从法庭安排,但是我还没发言,你就给我定性我水平不够,怎么是这样呀?这样讲话,是不是有点.......(法庭一片双方沉默)下面,讲讲基本情况吧,第一........
在以上视频中,有三个关键点可以反应当时所处的审理阶段究竟是上述5个阶段中的哪一个,这三个关键点都已用黑体表示出来,其中最为重要的一处为:
法官:辩护阶段你(辩护律师)可以再讲啊。
此处足以见得辩护律师尚未开始辩护,更无可能因水平不够反复论证而拖延庭审。可见此时庭审正在第2阶段,也就是上诉人陈述上诉状的补充意见。
以下是我在其他论坛的回答:
法官3次打断律师发言,有人认为这是因为律师在5小时的庭审中反复论证、影响庭审效率,通过大量的实务数据体现审判员的巨大的工作量,权衡公正与效率之后对审判员的作法表示理解,只是对其语气或态度上有些反对,整体上这位审判员无可厚非。若事实果真如此,这种观点很合理,但其实不然。问题的关键就在于法官打断与律师拖延二者的先后次序,网络上流出的视频片段显示是在庭审伊始,辩护律师省略上诉状的宣读,仅对上诉状之外的补充意见进行发言,此时庭审尚未进入法庭调查、法庭辩论以及最后陈述阶段,法律确实规定了审判员可以打断辩护律师的反复论证,但试问法律何处规定审判员可以预测辩护律师将展开反复论证事先对其开场发言打断?这位审判员在律师尚未展开辩护就对其开场频频打断,着实令我费解这是一位法审判员该有的行径。明知事实如此,依然为该审判员的违法行为声援的人们,或许他们身处那个“肖申克”已经被体制化,对这种现象司空见惯了。
有的律师说,一个刑事案件,律师只给3分钟发言时间。心疼一下。
我这边知识产权案件相对好很多,尤其是专利案件,代理人有相对充裕的时间讨论技术细节、讨论侵权获利的计算方式。
我想说,中国各级法院案多人少的症结一天不解决,一天就仍然是这个样子,庭审流于形式,实质上进行书面审理。但是书面审理是极其有害的,会出冤假错案。
我在宝丰开庭一个刑事案子,法官限制每人辩护发言三分钟,这很明显是想尽快结束庭审,但把事实说明白,法理说清楚,三分钟足够吗?也许有的案子一句话三十秒就足够了,但一般案子陈述也得有足够的几十分钟时间吧。根源在于法官案子太多,这是体制问题。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