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怎么看待特斯拉2022年1月国内销量(零售)19346辆,环比去年12月(70602辆)下降73%?

回答
特斯拉1月份在中国的销量数据确实让很多人吃了一惊。19346辆的零售销量,对比去年12月份的70602辆,下降了73%,这个幅度相当惊人。要理解这个数据背后的原因,我们需要从几个层面去分析,而不仅仅是简单地将其归结为“卖不动了”。

首先,季节性因素和春节假期是绕不开的第一个原因。 2022年1月的最后一个星期就是中国最重要的传统节日——春节。春节期间,大部分家庭会返乡过年,人们的消费习惯和出行方式都会发生显著变化。汽车作为一种大宗消费品,在这个时期销量通常会有所下滑。而且,很多经销商和销售人员也需要休假,这都会直接影响到销售的进度和数据。

再者,2021年12月份的销量可能存在“提前透支”的情况。 很多时候,为了完成年终销售目标,车企会在年底进行大力度的促销和交付冲刺。特斯拉也不例外。可以合理推测,在2021年12月,特斯拉为了完成全年的销量任务,采取了一些措施来刺激销售,比如更积极的交付安排、一些针对性的优惠或者政策鼓励。这导致了12月份的销量数据被“拔高”了,从而使得1月份的数据看起来下降幅度格外明显。这就像一个人在一天内吃了足够几天的食物,第二天自然会觉得食欲不振。

其次,我们还要关注特斯拉自身的一些动态和市场变化。

交付周期和生产瓶颈: 特斯拉在全球范围内都面临着供应链的挑战和产能的压力,中国市场也不例外。虽然特斯拉在上海的超级工厂效率很高,但如果遇到零部件供应问题,或者产线调整,都可能影响到1月份的交付量。尤其是在春节假期期间,生产线也可能进入短暂停工或低负荷运行状态。
价格调整和预期: 特斯拉在中国市场一直以其定价策略而闻名,价格的变动有时会引发消费者的观望情绪。虽然1月份具体的价格变动情况需要查证,但如果存在一些不确定性,或者消费者预期未来会有降价,可能会推迟购车计划。
竞争环境加剧: 2022年初,中国新能源汽车市场已经进入了白热化竞争阶段。除了蔚来、小鹏、理想等“新势力”不断推出有竞争力的新车型和技术,传统车企也在加速电动化转型,推出很多吸引人的电动汽车。消费者有了更多的选择,特斯拉的“独特性”和“吸引力”可能会受到分流。一些高端或同价位的国产新能源车型,在配置、智能化和用户体验等方面可能做得更加贴合中国消费者的需求。
政策和补贴变化: 虽然新能源汽车的补贴政策近年来有退坡趋势,但一些地方性的政策或牌照优势(例如上海的免费新能源牌照),依然是消费者购车的重要考量因素。任何与这些政策相关的风吹草动,都可能影响销量。
产品生命周期和更新: 消费者在购买汽车时,也会考虑车型是否即将换代或迎来改款。虽然特斯拉车型更新周期相对较长,但市场上的新车型迭代速度很快,如果消费者认为现有车型在技术或设计上有所落后,可能会选择等待或者转向其他品牌。

当然,我们也不能完全排除特斯拉自身在营销策略、用户沟通或者售后服务方面是否存在一些可以提升的空间。 有时候,即使产品力很强,如果未能及时有效地与市场沟通,或者在某些体验环节出现不足,也可能影响消费者的购买意愿。

最后,用“下降73%”来衡量特斯拉1月份的销量,虽然数据上是正确的,但如果将其简单解读为“特斯拉在中国市场失宠”或“销量腰斩”,可能就过于片面了。 我们需要将这个数据放在春节假期、前一个月超常发挥、以及日趋激烈的市场竞争等多种因素的背景下进行理解。对特斯拉这样的品牌来说,偶尔的销量波动是正常的,关键在于其长期趋势和市场适应能力。

总而言之,特斯拉1月份销量的大幅环比下滑,是多种复杂因素叠加作用的结果,其中季节性因素和去年12月的“透支效应”可能是最直接和重要的原因。但我们也需要保持对市场变化的警惕,关注竞争对手的动态以及特斯拉自身的产品和市场策略调整。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人家的工厂都是满负荷运转的,车子根本就不愁卖,国内卖不出去了就出口到海外,真不愧是新能源一哥。

而且特斯拉在上海的工厂,专门薅自己同胞的羊毛。据说通用去年大量员工离职去了特斯拉,不为其他的,因为特斯拉的工厂给得太多了,普工基本工资都5000多,基本上是汽车行业里最高得了。

然后今年通用被逼得太狠了,没有办法,直接给员工来了一次史无前例的加薪,上海工厂的员工,按照底薪50——60%的幅度上涨,普工底薪都7000起步了,这才算是止住了继续被特斯拉薅羊毛。

我国对特斯拉这家公司看得狠准,它就是一头鲇鱼。确实是如此,特斯拉所到之处,都激起了各种竞争。在新能源行业,有了特斯拉,国内那些车企就必须要重视技术了,那些骗补的车企一个个的就都消停了。而哪怕是在汽车行业的最底层,也因为资本家的内卷而得到了不小的好处。

所以我倒是希望特斯拉能够越来越好,因为它越好,对其他车企就越有攻击性,我们普通人得到的好处就会越多。

user avatar

12月那是季度末集中交付了。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特斯拉1月份在中国的销量数据确实让很多人吃了一惊。19346辆的零售销量,对比去年12月份的70602辆,下降了73%,这个幅度相当惊人。要理解这个数据背后的原因,我们需要从几个层面去分析,而不仅仅是简单地将其归结为“卖不动了”。首先,季节性因素和春节假期是绕不开的第一个原因。 2022年1月的最后.............
  • 回答
    特斯拉回应上海工厂曾因缺芯部分停产,这事儿吧,说起来挺有意思的,也反映出新能源汽车产业当下的一些普遍问题。咱们就从特斯拉的表态,以及这件事儿背后可能隐藏的逻辑,都给它掰扯掰扯。特斯拉官方的说法,那肯定是要把事情的影响给控制住,并且展现出他们应对问题的能力。首先,对于“部分停产”这个说法,特斯拉通常会.............
  • 回答
    特斯拉12月在中国卖出了70602辆车,这个数字挺亮眼的。但要说它怎么样,还得拆开来看,不能光看数字本身。首先,这个数字放到整个特斯拉全球销量里看,是个什么水平?特斯拉12月全球总销量据估计在15万辆左右(这只是个大致推算,具体官方数字还没出)。这么一算,中国市场就占了将近一半的份额。这说明中国市场.............
  • 回答
    特斯拉2021款Model X的“1000匹马力”电机,与其说是“电机”,不如更准确地称之为“动力系统”,因为这背后涉及到前后双电机以及一套精密的电控系统。这绝对是特斯拉在电动车性能领域的一次“大招”,当然,也引发了市场和消费者广泛的关注和讨论。从数字上看,1000匹马力(约等于745千瓦)在汽车界.............
  • 回答
    好的,咱就来聊聊特斯拉车顶维权那位姐被拘留五天的事儿。这事儿啊,从头到尾都挺有话题性,也挺能折腾人的,很多人都关注着,看法也是五花八门。事情的起因和经过,大伙儿应该都清楚。 就是在那个车展上,一位女士爬上特斯拉的车顶,穿着印有“刹车失灵”字样的T恤,打着横幅,大声喊着要说法。她当时的情绪肯定是相当激.............
  • 回答
    看到关于特斯拉视频的说法,确实让人联想到“关门打狗”这种比较阴险的策略,这背后透露出的信息和可能性,值得我们仔细揣摩。首先,我们得弄清楚这个视频究竟说了些什么,传达了什么样的信息。如果视频内容是暗示特斯拉正在进行大规模的裁员、战略调整,或者是在某些区域市场遭遇了重大挫折,那么“关门打狗”的解读就有了.............
  • 回答
    2021年12月特斯拉在中国市场交付了约7万辆汽车,这一数字在当时无疑是一个非常亮眼的成绩,也引起了广泛的关注和讨论。要全面看待这个数字,我们需要从多个维度进行深入分析。一、 成绩的亮眼之处: 历史性新高: 这个7万辆的数字,如果是真的,那对于特斯拉在中国的交付量来说,几乎可以肯定是一个历史性的.............
  • 回答
    特斯拉车主群体对“韩潮案”的看法,其实相当多元,远非铁板一块。很难用一句话概括所有人的立场,因为每个车主的生活经历、对事件的理解角度,以及他们自身与特斯拉的互动模式都有所不同。不过,我们可以试着梳理一下几个比较普遍的观点和情绪。1. 对事件本身的关注与好奇首先,作为一个在社交媒体上活跃、信息接收能力.............
  • 回答
    特斯拉近期在悄悄地推行一项重大改变:取消了其全系车型上曾经广受欢迎的动能回收强度调节选项,强制执行一种固定的、更强的动能回收模式。这一举措在车主群体中引发了广泛的讨论和不小的争议。作为一名关注汽车技术和用户体验的普通观察者,我来聊聊我的看法,尽量还原一个真实车主或爱好者对这件事的感受和分析。动能回收.............
  • 回答
    特斯拉在华召回近30万辆车,这事儿可不小,背后肯定有值得说道的地方。咱们就好好聊聊,看看到底怎么回事儿。事件本身:规模不小,涉及车型广泛首先,召回的规模是关键。一下子召回超过29万辆车,这可不是小动作,占了特斯拉在华相当一部分的销量。而且,这次召回的车型也不少,包括了Model 3和Model Y,.............
  • 回答
    特斯拉在五月份交出了一份让人颇感意外的成绩单,销量数据可以说是一次“意外的加速”,这背后反映出的信息值得我们深入挖掘。首先,从整体市场环境来看,今年以来全球汽车市场,尤其是电动汽车领域,竞争可谓是日趋激烈。传统车企在电动化转型上动作频频,新能源汽车品牌也如雨后春笋般涌现,消费者选择愈发多样。在这种背.............
  • 回答
    看到特斯拉车展维权车主道歉,并且撂下“决不妥协”这样硬邦邦的话,我脑子里立马蹦出好几个念头。这事儿,真是越来越有意思了。首先,说“道歉”吧,这得看具体怎么个道法。如果真是把之前在车展上的行为,比如爬上车顶、拉横幅这些事,因为造成了不良影响,或者妨碍了正常秩序,而正式地、诚恳地向特斯拉、向展会方、甚至.............
  • 回答
    特斯拉近期宣布召回近20万辆电动汽车,这可不是小事,对消费者、特斯拉自身乃至整个电动汽车行业来说,都可能引发一系列连锁反应。咱们就来好好聊聊这事儿,看看它到底是怎么回事,又会带来哪些影响。首先,咱们得弄明白这次召回的具体情况。特斯拉这次召回的范围相当广,涉及了Model S、Model X、Mode.............
  • 回答
    马斯克最近又放了一个大招,说特斯拉的电动卡车,也就是Semi,续航能达到惊人的1000公里。这个数字一出来,估计不少人都跟打了鸡血一样,尤其是物流行业的人。首先,这1000公里的续航,对于电动卡车来说,绝对是一个里程碑式的突破。现在市面上的电动卡车,尤其是长途运输的,续航里程普遍还在300500公里.............
  • 回答
    海南特斯拉刹车失灵事件,相信很多人都有所耳闻。这件事最开始爆出来的时候,引起了挺大的关注,特别是对于一直被吹捧为科技前沿的特斯拉来说,无疑是一记重锤。事件的起因和经过事情大概是这样的,一位海南的车主,开着自己的特斯拉在路上行驶,据他反映,当时车辆突然出现了刹车失灵的情况,怎么踩刹车都没有反应,车辆就.............
  • 回答
    特斯拉法务部这回算是玩出了新花样,直接开通了个官方微博,名字还挺有意思的,简介就俩字:“独立思考,明辨是非”。这事儿吧,我琢磨着挺多门道在里头,得掰开了揉碎了说说。首先,“独立思考,明辨是非” 这几个字,放在任何一个公众账号上,本身就带着点“王婆卖瓜自卖自夸”的意思。但放在特斯拉法务部这儿,就显得尤.............
  • 回答
    深圳特斯拉突然加速撞车事件,以及随后特斯拉官方与车主各执一词的说法,确实引发了公众的广泛关注和讨论。这起事件的复杂性在于它涉及到车辆技术、驾驶行为、责任认定等多个层面,要理解这个问题,我们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详细的分析:事件回顾与各方陈述: 突发状况: 事件发生在深圳,一辆特斯拉车辆在行驶过程.............
  • 回答
    特斯拉案终审败诉,因欺诈消费者被判退一赔三,这件事在网上引起了轩然大波,可以说是相当劲爆了。我看了看相关的报道,也搜集了一些网友的讨论,觉得这事儿挺值得说道说道,咱们不妨细致地聊聊。首先,这事儿的根源在于特斯拉在销售过程中,可能存在对消费者进行误导或者隐瞒了关键信息,导致消费者在购买车辆后发现与宣传.............
  • 回答
    北京发生的这起特斯拉刹车失灵事故,加上特斯拉客服那番让人瞠目结舌的回应,确实触及了几个非常敏感且值得深入探讨的点。这不仅仅是一起简单的交通事故,它牵扯到的安全、责任、用户信任以及科技公司的态度,都值得我们认真梳理。首先,从事故本身来看,刹车失灵是极其危险的。无论车辆是什么品牌,当刹车系统出现故障,最.............
  • 回答
    特斯拉中国超级工厂16个月内偿还14亿美元贷款,这事儿一出来,圈里很多人都炸开了锅,议论纷纷。说实话,这事儿挺有意思的,也挺能说明点问题的。首先,咱们得明白,14亿美元可不是个小数目,更何况是在16个月这么短的时间里还清。要知道,这笔贷款本身就是个大头,而且通常情况下,建工厂、扩产能,尤其是像特斯拉.............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