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中医药在此次新冠肺炎疫情中起到了哪些作用?

回答
在中国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的过程中,中医药发挥了十分重要的作用,并在预防、治疗和康复等多个环节都展现了其独特的优势。以下将从多个方面详细阐述中医药在此次疫情中的作用:

一、 早期介入,预防为主(治未病):

确立“预防为主”的战略: 中医药自古以来就强调“治未病”的理念,即在疾病发生之前进行干预。在此次疫情早期,面对病毒的未知性,中医药专家迅速根据中医辨证论治的原则,结合地域特点和人群体质,研制了多款预防性方药,如针对不同证型的清热解毒、扶正固表的中药汤剂或颗粒剂。
纳入国家防控策略: 中医药的预防作用被纳入了国家层面的防控策略。各地根据疫情发展和中医理论,制定了不同时期、不同人群的预防方,并向公众推广,鼓励大家居家服用,以提高自身免疫力,降低感染风险。
对密切接触者和高危人群的干预: 对于确诊病例的密切接触者、医务人员、养老院老人、有基础疾病的人群等,中医药也发挥了重要的预防和辅助治疗作用,通过调理身体、增强免疫力来降低感染率和重症发生率。
减少轻症转重症: 一些研究和实践表明,早期使用中医药预防或干预,能够有效地减少轻症向重症转化的比例。

二、 参与救治,降低重症和死亡率:

辨证施治,个体化治疗: 中医药的核心在于“辨证施治”,即根据患者的具体病情、体质、季节、地域等因素,进行个体化分析,制定相应的治疗方案。在新冠肺炎治疗中,中医专家通过对患者的症状(如发热、咳嗽、乏力、胸闷、腹泻等)、舌苔、脉象等进行辨析,将患者分为不同的证型(如风寒感冒证、风热犯卫证、湿邪阻肺证、疫毒闭肺证等),并针对性地使用中药方剂。
中西医结合的优势: 中医药并非孤立使用,而是与西医治疗手段相结合。例如,在抗病毒、退热、止咳平喘、缓解乏力等方面,中医药可以起到辅助作用。西医主要负责抗病毒、缓解症状、支持脏器功能,而中医药则能够从整体上调理患者的身体状况,扶正祛邪,改善患者的整体感受,减少药物的副作用,加速康复。
“三药三方”的推广: 在疫情初期,国家层面组织了对经典名方的研究和临床验证,最终推出了“三药三方”:金花清感颗粒、连花清瘟胶囊、藿香正气胶囊(用于居家治疗),以及针对不同证型的处方(如寒湿闭肺证、疫毒闭肺证、肺热毒盛证的处方)。这些方药在临床上得到了广泛应用,并证明了其在退热、止咳、缓解乏力等方面的疗效。
改善症状,提高生活质量: 中医药在缓解新冠肺炎患者的咳嗽、咳痰、发热、乏力、食欲不振、睡眠障碍等症状方面表现突出,能够显著改善患者的不适感,提高其生活质量。
降低重症发生率和死亡率: 大量临床数据和研究表明,中西医结合治疗的患者,其重症发生率和死亡率均低于单纯西医治疗的患者,尤其是在轻症和普通型患者中,中医药的介入能够有效阻止病情向重症发展。
“一人一方”的精细化治疗: 随着对病毒认识的深入,中医药的治疗方案也在不断优化。从最初的通用方剂,到针对不同阶段、不同证型的具体方药,再到后期更加精细化的“一人一方”的个体化治疗,都体现了中医药的灵活性和精准性。

三、 促进康复,防止复阳:

加速身体恢复: 新冠肺炎患者康复后,仍可能存在一些后遗症,如乏力、咳嗽、食欲不振、消化不良、失眠、情绪低落等。中医药通过调理脾胃、补益气血、安神定志等方法,能够帮助患者更快地恢复体能,改善这些不适症状,使其早日回归正常生活。
减少“复阳”现象: 早期有部分患者出现“复阳”现象,即核酸检测转阴后又转阳。中医药在此时期也发挥了作用,通过巩固疗效,调整身体机能,有助于降低“复阳”的风险。
康复期社区和家庭的推广: 各地将中医药的康复指导和方药推广到社区和家庭,方便患者在家中进行调理,进一步巩固治疗效果。

四、 科学研究与证据支持:

临床研究和数据积累: 在此次疫情中,中医药的有效性得到了大量临床研究的验证。国家层面组织了大量的专家团队,对中医药在新冠肺炎治疗中的临床疗效、安全性进行了系统的研究和数据积累。
国际推广与认可: 中医药的疗效也逐渐获得了国际社会的关注和认可。世界卫生组织(WHO)将《中国对新冠肺炎的传统医药治疗方案》纳入了相关文件,肯定了中医药在此次疫情中的作用。
国家层面的重视和支持: 中国政府高度重视中医药在抗击疫情中的作用,投入了大量的资源支持中医药的研发和应用,并将其作为国家公共卫生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五、 挑战与未来展望:

标准化和现代化: 尽管中医药在此次疫情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但如何进一步提高中医药的标准化、现代化水平,使其疗效更加可量化、可重复,仍然是未来的重要课题。
国际传播和认可: 将中医药的理论和实践更好地与国际医学界沟通,获得更广泛的认可,需要更多的科学证据和国际合作。
人才培养和传承: 确保中医药传统知识和技能的传承和发展,培养更多优秀的复合型人才,是中医药未来发展的关键。

总结来说, 中医药在此次新冠肺炎疫情中,从预防、治疗到康复的整个链条中都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它以其独特的整体观和辨证施治的理念,有效地降低了感染率、重症率和死亡率,加速了患者的康复,并在科学研究方面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和证据。中医药不仅是中国人民抗击疫情的有力武器,也为全球公共卫生事业贡献了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为了说明中医的优秀,讲几个外国医学的笑话:

1、

一个美国人抱怨,某些药物明明没通过双盲实验,硬说有效,还给上市。结果被一个美国传统医学药厂抓捕。美国人辩解称“我没有说什么药没过双盲”。

美医大怒:你休想骗我,我当美医这么多年,什么药没做双盲就上市,我不知道吗?


2、

一名欧医、一名印医、一名泰医谈论自己对治疗H1N1的贡献。

欧医:我没给任何病人放血,结果表明,所有死亡的H1N1病人100%都是没放血死亡的。

印医:我给所有病人喝牛尿,结果表明,所有痊愈的H1N1病人100%都是喝牛尿痊愈的。

泰医:我先筛选出轻症患者,给他们用泰医药物,然后给重症的吃达菲。结果表明,使用泰医疗法的痊愈率远超过达菲。

3、

金鸡纳树素因其治疗疟疾的神效,获得了诺贝尔医学奖。纽约时报要求几个记者写搞,并取写的最好的一篇列入头条。

参选的稿子有《磷酸氯喹的发现者获得诺贝尔奖》《磷酸氯喹——金鸡纳树中的神奇成分》。

但最终编辑选择作为头条的是《美国传统医学获得诺贝尔奖》

4、

一个画家被要求画一幅「美药参与救治H1N1占比 85.2%」的大型油画作为献礼。很不情愿的画家在威逼下接受了工作。

画完成后,美国传统医生前来验收,结果让他大吃一惊:画面上一个医生在给一个患者使用呼吸机。

“这是谁?”国传统医生愤怒的问。

“H1N1患者”画家答道。

“这个医生呢?在干嘛?”

“在给患者用呼吸机”

“美药在哪里?”

美药参与救治H1N1占比 85.2%。

5、

一家现代医学医院有三个病人在候诊,他们谈论自己为什么来这里:

病人甲:我不信美国传统医生,所以来这

病人乙:我信了美国传统医生,所以来这

病人丙:我就是美国传统医生

6、

一个病人来到一家医院:”请问这家医院有美国传统医生吗?“

答:没有

”请问这家医院提供治疗H1N1的美国传统药物三蓝粉吗“

答:不提供

”请问这家医院有美国传统医学的支持者吗“

答:没有

病人:”我得了H1N1,想在这里治疗“

ps:

7、

由于现代医学来自欧洲,被美国人成为“东医”。一个东医和一个美医谈论实验对药物的意义:

东医:我们东医注重实验,通过实验,我们发现很多东医药品是无效的。

美医:这算什么,我们美医也很注重实验,通过实验,我们也发现很多东医药品是无效的。

8、

美医和东医吹牛的不同有什么不同?

东医吹牛:未来,东医能让美国人活好几百岁。

美医吹牛:过去,美医能让美国人活好几百岁。

9、

在费城H1N1集中收治中心,一个美医在讲美国传统医学。他刚讲半句话,这事外面传来吆喝生“汉堡!汉堡!热乎的汉堡!”。他的讲话被打断,只能从头开始。没想到才说了一句,又传来“汉堡!汉堡!热乎的汉堡!”

美医勃然大怒:谁喊的?再喊一声,我把你送去纯东医治疗组,让那些东医用你们做达菲的实验品。

结果整个收治中心病人都跟着喊“汉堡!汉堡!热乎的汉堡!”

PS2:

最后,大家再来看一下中医的神效,和美医的鲜明对比。

中医黑年初二到2月14是18天,18天还没重症,说明在入舱前病毒就已经开始消退了,18天后开始中医治疗,说明中医治疗很可能具有跨时空治疗的作用。2月18日服药,2月初就见效。

user avatar

中药。。。真的一言难尽。

起初是双黄连,由于当时的口号是可以抑制病毒,把疗效说的有些大,导致部分人抢购,媒体跟踪报道,发布消息的研究所负责人被记者围堵,采访询问,双黄连如何抑制病毒,治愈率多少,这下把研究所发言人搞的十分尴尬,于是开始咬文嚼字,说抑制不是预防,也不能治疗,只能抑制。

有时候想想挺可笑,病毒都能抑制了,病岂不是好了?都什么时候了还玩文字游戏,咬文嚼字。

双黄连事件结束以后,中药一直没停,为什么?

因为中药带着任务需要找到一个切入点,一个可以让大家知道,新冠病毒,中药没有缺席的切入点。需要刷存在感。

于是来了第二轮,不过第二轮宣传就比较模糊,这也是中药的一贯作风,一号方,二号方问事,报道写的也不清晰,大概的意思就是在临床中起到了90%的治愈率。没有技术细节,一号方,二号方,也买不到,只能医院使用。

使没使用,不知道,随机双盲也没做,案列也毫无说服力,也没有办法证明这是中药起的作用,还是患者自身免疫力的作用。

而与此同时,瑞德西韦,开始大样本随机双盲临床。最快也得数月。

大家难道不奇怪吗?

为什么一号方二号方,不搞大样本随机双盲临床,就说有效。

凭什么瑞德西韦就要搞这么复杂?

通过病毒模型,国内研究所已经通过药物分子结构,塞选出大概有百余种药物具有潜在的治疗能力。

于是各大医院纷纷临床试验,但问题在于,这个塞选结果肯定是没有一号方,二号方的,因为塞选的时候,一号方,二号方还么有研发出来。

我是不相信拿一堆草药能配出有效的分子结构来抵抗病毒的。因为草药这种物质太宏观了,你不可能做到用一个宏观物质通过简单的水煮,来设计有效的分子结构。现代药物的设计和生产,有其复杂的工艺流程,萃取,分子合成,辅料结构设计,严格的化学配比。。。。。等等

下图是最简单的青霉素生产工艺图。



我知道很多人会说,我xx病是吃中药好的。

且不说现在提倡中西结合,很多中药里面都偷加了西药成分,你吃好了,和中药一点关系没有,那是因为偷加了某些有效成分。中药只作为口味,和辅料存在。

比如:999感冒灵把草药印到了外包装上,也无法掩盖其添加对乙酰氨基酚的事实

比如号称祖传秘方,可以治疗脱发的章光101。

里面就偷加了米若迪尔。

而某品牌的排油减肥茶,里面就偷加了奥利司他。

2009年至2017年近十年中,中国各地医院陆续发现市面上治癫痫的“纯中药”中,都靠四种西药来起效:卡马西平、苯妥英钠、苯巴比妥、丙戊酸钠。

这些成分中的苯妥英钠与苯巴比妥属于巴比妥盐类药物,是容易成瘾的镇静剂、麻醉性处方药物。

2012年安徽省芜湖市食品药品检验所也曾发表论文,指出安神类中成药中,包含苯巴比妥艾司唑仑、阿普唑仑、三唑仑、地西泮等元素。



各类中药牙膏也是如此。

美国作为药物研发大国,并没有采用中药来搞西中结合,他们的智库,他们的药物研发者,早在上个世纪70年代就关注过中药的有效性,经过一系列的认证发现结果是令人沮丧的。作为普通人,你认为你了解的细节超过了药物公司,超过了药物巨头,那只能说明你喜欢活在自己的主观世界中。

目前对药物有效性的评价,随机双盲临床试验是最有效果的标准。

当你了解随机双盲临床试验的标准和流程时,你可以看出这是一个十分严谨的设计,也是目前证明一个药物有疗效最合理的设计。这个设计,排除了主观感受,排除了能做到的所有的干扰因素,只为证明药物的有效性。

然而可惜的是,没有一款中药通过了随机大样本双盲的三期临床,一款都没有。

在这个结果面前,中药的疗效除了安慰剂效应,真的看不出有什么用。

可能会说出去好听点,也可能可以规避专利风险,至少在国内可以。

毕竟加了有效成分的中药,可以变成国内有专利的中西结合药,一样可以治病。打着纯天然,无副作用的招牌,销量还更好。专利费,授权费也省了,价格也下来了,多么安逸。

user avatar

说特么中药一锅汤的瞎B熬的,也是够了……

新冠病毒的作用靶点ACE2,string里面的蛋白网络包含21个。

CTD疾病数据库内,SARS的分子靶点有191个,其中,20个左右相关性较高。

而根据中药大数据平台(嗯,我们算卦的时候自己编的比如TCMSP和TCMBATMAN),用系统生物学理念,依据中药-有效成分-分子靶点-疾病的线理出来的潜在中药,用cytoscape计算拓扑关系,根据度值,潜力较高的估计有30-50个?我特指饮片。

现在各大药学院(当然有中医药大学)的生信团队,都在用AD和DS分子模拟,通过PLP还有病毒的N蛋白同源建模和分子对接装口袋往死里筛,估计每个团队筛出的成分有50个左右。整体下来差不多能有100-200。

好了,问题来了。做实验的都懂,你回头湿实验去验这100多成分,细胞、小鼠,排临床;还是临床找中医大夫去评价这30-50个中药?你觉得哪个来得快?

亲,这是治病哈。不是知乎编故事,不造谁给你的勇气,认为搞中医的都热衷于临床刷人头证明自己厉害。在所有医生的工具包里,疗效为大,中医好使用中医,西医好使用西医。卫健委下的通知,第三版开始就引入了中医药。如果没效,能放这里……当然,阴谋论患者我闭嘴。至于知乎里举锤头刨中医的,对不起,我们真没时间和你们瞎怼。有时间,你去刨有效成分好不好?


前方我们派医生,后方我们踏踏实实的做研究。

你要的机制,我会证明给你看,请稍微给点时间。里子,面子一个不能缺。

user avatar

请大家在质问“怎么看待有纯中药治愈的患者案例”时,也顺便想想这个案例。


讲真,我有个朋友,他以前总是说腿疼,看了好多医院,几万几万的花钱,最后都没治好,人也受了不少罪。后来我这朋友被人推荐,去找了一个住在山村的老二次元。这个老二次元给开了个表单,什么空的,什么一抹多的,什么和泉什么的,我也不懂反正。我这个朋友回家看了一个多月番,后来病就好了。腿再也没疼过。

你们不能因为你们不懂,就去否定老二次元传下来的智慧。


“虽然我生病也找现代医生,但不表示二次元是瞎猫碰上死耗子;我们看不懂或现代科学不能证明,就说二次元是胡说八道。”

——摘自评论区


“二次元黑的根本论据就是一个。二次元没有作用。用动漫看好了就是自愈的。但是二次元兽医也是有的。毕竟动物不懂人话。没什么安慰剂和效应。行就是行。不行就是不行。”

——摘自评论区


(怎么越来越有点飞天面条的那个意思了)

user avatar

鉴于评论里面有人言之凿凿地说我肯定会大口大口地喝中药汤剂,那么我在这说一下我肯定会选2的,也希望后面参与讨论的人能先公布一下自己的选择。


另外我再加一道选择题吧,假设你不幸感染COVID-19新型冠状病毒,并且病情进展迅速,你愿意加入:
1. 由中国工程院院士张伯礼牵头,湖北省中西医结合医院组织4省8家单位参与的应急科技攻关项目中西医结合防治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的临床研究 (参见新闻中西医结合防治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临床研究在武汉启动), 还是

2. 由中日友好医院王辰、曹彬团队在武汉市金银潭医院主导的瑞德西韦(Remdesivir)的三期临床试验(参见新闻瑞德西韦临床试验正式在武汉启动:入组患者761例


要判断中医药在此次新冠肺炎疫情中起到了哪些作用很简单,我们扪心自问做个二选一的单项选择题就好了:

假设你不幸感染COVID-19新型冠状病毒并有肺部病变,无论病情的发展情况,你会选择(以下斜体部分为根据国家卫健委发布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诊疗方案(试行第六版)》进行修订的部分,其他部分均为《新型冠状病毒肺炎诊疗方案(试行第五版 修订版)》节选)


  1. 去找老中医望闻问切获得“寒湿郁肺/寒湿郁肺/内闭外脱/肺脾气虚”的诊断然后服用藿香正气胶囊(丸、水、口服液)、金花清感颗粒、连花清瘟胶囊(颗粒)、 疏风解毒胶囊(颗粒)、防风通圣丸(颗粒)以及《关于推荐在中西医结合救治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中使用“清肺排毒汤”的通知》和《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诊疗方案》里列举的其他中药药方在家躺着,还是;
  2. 通过呼吸道标本或血液标本实时荧光 RT-PCR 检测新型冠状病毒核酸阳性或者影像学手段确诊后根据病情监测血常规、尿常规、CRP、生化指标(肝酶、心肌酶、肾功能等)、凝血功能,必要时行动脉血气分析,目前没有确认有效的抗病毒治疗方法,可试用α-干扰素雾化吸入(成人每次 500 万 U,加入灭菌注射用水 2ml,每日 2 次);洛匹那韦/ 利托那韦(200 mg/50 mg,每粒)每次 2 粒,每日二次,利巴韦林(500mg/次,每日2至3次静脉输注,疗程不超过十天)、磷酸氯喹(成人500mg,每日2次,疗程不超过10天)、阿比多尔(成人200mg,每日3次。聊城不超过10天)。有条件情况下可考虑恢复期血浆治疗。根据氧饱和度的变化,及时给予有效氧疗措施,包括 鼻导管、面罩给氧,必要时经鼻高流量氧疗、无创或有创机械通气等,必要时采取俯卧位通气、肺复张或体外膜肺氧合(ECMO) 等。避免盲目或不恰当使用抗菌药物,尤其是联合使用广谱抗菌药物。对于氧合指标进行性恶化、影像学进展迅速、机体炎症反应过度激活状态的患者,酌情短期内(3~5日)使用糖皮质激素,建议计量不超过相当于甲泼尼龙1~2mg/kg/日。

我尊重所有选择方案1的勇士,他们为其他人节约了宝贵的医疗资源并为中央和地方财政节约了大笔支出,还把自己生的希望留给了别人。

user avatar

中医药有没有疗效,我觉得当然是有疗效的,我曾经回答过类似中医药的提问。简单地说传统中医理论当然是有问题的,但这不代表中医药在过去多年的实践中所积累的经验一无是处。替代医学在今天还是有一席之地的,不能完全一笔抹杀。不过今天我来回答这个问题不是为了说以上这些话,我实在是看了某篇回答有点忍不住。

某人的回答里,指出已经“此次新冠中国治愈出院的一千两百多人里,超过70%服用的是中药汤剂,而且一点西药都没用,喝药汤子直接和好了了”、“古巴拥有全世界唯一的治疗糖尿病的疫苗”。

治愈出院的一千两百多人里70%一点西药都没用,我不知道什么智商的人会相信这种话,根本连反驳的必要都没有。

至于古巴糖尿病疫苗,该答主甩给我一篇新闻链接,大家一起看看吧,你不笑算我输。

看标题,你也能知道这是两个产品,四价疫苗和抗糖尿病足溃疡技术。我还无聊地仔细读了读内容。这究竟阅读能力低下还是故意出来骗人呢?

user avatar

黑猫白猫,能抓老鼠的就是好猫。

我们科室11人,9个西医执照,2个中医执照。

现在,11个混合双打,谁有用用谁的。

治外伤,草药芒硝外敷效果就是好。

病毒感冒,辨证论治后草药能截断病程,提前康复,院内制剂很好用,一直脱销。

针灸的头针,用tcd测量,能增加昏迷病人脑血流量。

发作哮喘,两次没吃药,被同事针灸扎好。

对,有个例,也有系统随访的数据,但是我懒,写文章这种事情,不适合我。

有在做中药对抗胶质瘤,结局不好,做下来没有统计学差异。

针刺麻醉,效果极好,但前提是上半身麻醉效果好,下半身效果不好。


中药的临床试验以个人主观评价为主,这也是中药临床被诟病的地方。

按疾病来论确实为难,比如糖尿病,西医分1型2型,中医名为消渴,分为6型。无法相互对应。

目前找不出更好的办法去解决评价他的疗效问题。


门槛低,学精门槛却极其高,起码我自己不行。耐不住性子。江湖郎中很多,家里随便谁都可以说这个补血那个补气,血和气什么概念不懂的就开始指点江山,虽然我也不懂。老百姓容易被忽悠。

讲究传承,经验医学为主,创新很少,越来越少。主流医学在自己没体会到他的疗效前都不信,包括我自己在内。


轮急诊时,病毒性感冒配一点院内制剂,疗效很爽。。。导致制剂后续出来就被抢光。

这次这么强的一个病毒,手头资料不多,但从风向来看,强制推广,应该效果是不错的,拭目以待,目前忙着治病。

不要觉得你比国家智囊团还要聪明,弱小和无知不是生存的障碍,傲慢才是。。


————————————————————————


看了一些评论,有人说到经验医学与循证的问题,好比这次新冠肺炎,难道不是起源于经验医学?我们也想赶紧做循证,做meta分析,做对照,但是可能吗,有时间吗?前线的医生治疗之后互相交流经验,逐步完善,逐步提高救治率,大家都在摸索,总结出一个救治成功率比较高的方案,先做循证人都死完了。循证医学的前提之一就是经验。

不说新冠肺炎,说其他病也是,病有类似,症有千奇百怪,教科书上写的只是一部分,碰到没见过的,就不要治了?查不到文献就让病人去死了?

归根到底,很多人忽略了一个最基础的问题,医学是以人为核心的一门学科,中西医之争在疗效面前没有任何意义。西医疗效好,就用西医的,比如除了肛肠科和骨伤这种外科系统科室;中医疗效好就用中医的,比如小儿抽动症,糖尿病足等;还有一些病两者结合发挥了1+1大于2的效果,比如肝病科,许多保肝药都出自于中药提取物,加上西药,治疗效果不错,谁有效用谁的,这么治疗,病人获益最大,不香吗?



我本意不想回答这类中西医之争的问题,意义不大,但看到真正答问题的也鲜有一线临床人员,大家都想听到自己想听的。

主流医学想把中医完全消灭已经尝试很久了也没有成功,真如有些答主说的一无是处,不用尝试消灭,已经自我毁灭了。历史不会因为你我的几句话而发生改变。

另外解释一下智囊团,很多人觉得智囊团是个笑话,那是因为你们并不了解体制,weijianwei在做决策的时候,官员本身很多都是不懂医学的,决策的制定很大一部分受专家的影响,并不是拍脑袋就来,医学专家,统计,流行病学,公共卫生专家等等组成的智囊团队,钟南山就是智囊团之一,竟然有人说他是夫妻肺片,那你是什么?你比专家智囊团还要懂?新冠肺炎诊疗方案版本的逐渐变化,到现在的第六版,逐渐强化了中医治疗的作用,键盘侠嘲笑的肺炎一号方,已经大批量在临床铺开使用。草菅人命的话要么上到weijianwei决策者,专家团,下到一线临床医护,治疗中的病人,大家大概都疯了。我们应该理性的看待,中药可能不是最起决定性作用的因素,但是如果他能发挥自己的作用,我们临床欢迎。。

user avatar

武汉某前副厅长自白。

全家得病,三人阳性,儿子严重,父母年龄大。

住院无床。

治疗办法,朋友推荐一中医诊所医生,说治好很多人。

结果,全家转阴,症状消失,不去隔离,香港报道,上了热搜。

国家卫建委,中医药方和中成药一直在指导里面,第六版还在。

各地治疗情况,广州在用中医,上海在用,青岛在用,自己开方。

广州的方子进入全国的指导。

发布会,卫建委的多次强调中医药。

这是国家说的

2、武汉的102例临床对照研究显示,中西医结合治疗轻症患者,临床症状消失时间缩短2天,体温恢复正常时间缩短1.7天,平均住院天数缩短2.2天,CT影像好转率提高22%,临床治愈率提高33%,普通转重症比率降低27.4%,淋巴细胞提高70%。


3、中医药治疗方案已被纳入第三、四、五、六版国家诊疗方案,指导全国中医药救治工作。


4、目前已从全国中医药系统抽调近3200名医务人员驰援湖北,组建4批588人的国家中医医疗队,进驻武汉金银潭医院、雷神山医院、湖北省中西结合医院、接管江夏方舱医院。


5、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与国家

数据目前不多,医生忙着救人。

疫情结束后一定会有一大批论文,类似于sars的广州71例中医治疗那种。

现代药物有些靶向清楚,体外试验确凿。中医原理无法与现代科学联系。

但是治疗效果,统计学是支持的,现在科学人体检测也是支持的。

数据在疫情结束后会有论文让你看。

那么多对照组试验在做呢,等医生忙完了疫情,论文不会少。

不是你有义务教育的那一点点科学知识,就认识了这个世界。

user avatar

之前看过一个关于埃博拉病毒视频

在隔离区里,一个母亲抱着同样染病的女儿哭泣,因为没有任何药物,连运输物资的司机都逃跑了。

最后一个医护人员拿了一盒中国产的王老吉凉茶给她作为安慰剂。

至少,她和女儿喝完凉茶,露出了一点笑容。

user avatar

什么最可悲?

当这个国家大多数人选择/说:

记者不需要真相;

法官不依据法律;

医生不遵从循证。


可以去看看李清晨的微博:前面在救灾,后面捅刀子

Sina Visitor System

user avatar

如今的一些喷子呀,不知道说什么好!

不知道是什么依据给中医黑如此大放厥词?

不知道是什么让中医黑充满了偏见与傲慢?

不知道是什么让中医黑们无视中医的科学性?

在武汉大灾面前,是什么让中医黑忽略了中医安定民心的作用?

数千年来中医一直领先现代医学,哪怕是现在,在细分的领域,中医也是遥遥领先。

中医的系统观、尤其是量子纠缠理论指导着科学的发展。中医的阴阳五行(八卦)是笛卡尔坐标的基石。

从直角坐标系来说,分为正负,其根源就是来自中医的阴阳。而二仪生四象生八卦。正好对应平面坐标的4个限、立体坐标的8个限。放弃了中医,数学将无安身之处。

随着中医科技的发展。我国的中医,尤其是现代中医都有严格实验的。他跟传统的中医完全不同。

现代中医是结合了最先进的科学理论,并配有大量的临床实验。比如中医量子纠缠的科学性是毋庸置疑,并且有科学理论做支撑,且实验结果又反馈回这个量子纠缠理论的。

实践证明,给患者的亲人进行扎针,患者的病是能治愈的。虽然该方法样本上数量上有点欠缺,但是完全可以通过进一步的临床实验进一步补充完善该理论。

比如,如果一个小患者患感冒,可以给他的邻居王叔叔,施以针灸等手段。通过这种方法可以发现社会上严重的隔壁老王的病态现象

我国中医研究的最高水平应该在中医科学院。请注意,中医科学院,这个名称足以表明中医是科学的。事实也证明其研究水平是世界顶级的。

除了上述领先的量子纠缠的先进科学理论。包括气功、与气功紧密相关的经络,最少领先世界上千年。至今,基于经络的针灸相关的科学理论依然遥遥领先世界。

————

如今在这紧要关头

我们有必要回顾一下历史。

在伍连德东北治鼠疫的时候,中医义无反顾的冲在第一线,他们仁心仁德,在不懂口罩重要性的情况下,很多中医工作者倒在了鼠疫下。他们这种牺牲值得肯定。这种逆行中的中医足以感天动地。而现今的一些人对中医的死亡率最高,进行冷嘲热讽,真的是无话可说。

如今此次武汉疫情。

中医中药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比如有双黄连卖断货的情况。这个就是广大劳动人民认可中医中药的表现。

在武汉,大量的病人在病床里打太极拳,八段锦,如果不认可中医,他们会打太极吗?

有报道中医的有效率为90%,是什么让大家无视这个有效率,而选择了双标了呢?

@白蒺藜 举了一个死亡率的例子,湖南,它死亡率最低,就是由于中药用得多。如何评价中医邓铁涛对中医的贡献? 而邓铁涛老先生在用中医治疗SARS的时候,没有一例死亡病例。

只是可惜邓老刚刚过世。如果用他的方法,这次灾难会得到更好的作用。

——————————

以上

user avatar

这么说吧

真正在门诊治过病的医生,不会这种焦头烂额的时候跳着脚做中医黑

但是没什么医学常识,看着段子高潮的人肯定会蹦出来秀一波

user avatar

虽然不是中医,但这次我挺中药。最近这些年越来越多的人对中医误解甚至偏见,全面否定我认为又是走向另外一个极端。任何事物都有正反两面,中医中药和西医西药都是这样,不可否认的是西医西药是在科学上升到一定的阶段时会走向“精确的医学”,而在追求“精确性”“细分度”的同时却被动地忽视了“系统性”“整体性”,这是哲学观的不同。

中医中药在历史上不是没有考虑“精确性”的问题。汉代张仲景所著《伤寒杂病论》(后世分为《伤寒论》及《金匮要略》二书),其中《伤寒论》载方113首,《金匮要略》载方205首,除去重复的38方,共计280方。《伤寒论》载药90味,《金匮要略》载药192味,除去重复的76味,共计206味。这被称为“经方”。经方是“医方之祖”,古今中外的中医学家常以经方作为母方,依辨证论治的原则而化裁出一系列的方剂。经方的特点可概括为“普、简、廉、效”。经方医学把人体的体质归为八种。从热至寒的八种体质对应280方基本药物,基本覆盖了绝大多数人的调理治疗。要知道在汉代以前中国没有被外敌入侵过,因此域内人群没有大规模的传染病发生,因此医疗的主要对象实际上都是以调理人体机能的方式进行自愈式治疗,中医中药在这个领域应该说发展到了一个非常发达的阶段。但元朝后随着外敌入侵和世界各地交流的频繁增加,全球的传染病开始传播,这时传统的中医中药体系是无法理解传染病这个新事物。所以中医一直以来是研究“本体”为核心,以“平衡”作为指导思想,这是一种整体观。在这一部分中医中药其实是非常科学的,只是我们目前对于“本体”的研究其实还是很初级,仍然停留在“病”这个字的认知水平,这比古人的认知层次其实是差太多。

再说下中药。自然界植物中可以想象其中蕴含的各种物质成分是一个巨大的化合物和药物宝库,这个数量级是巨大的,所以即使从数学上看,多数有明确靶点的药物都有概率在自然界中找到类似的效应物。我们的古人已经帮我们完成了很多工作,并形成了系统化的理论(传统中医)。特别是在生理调节和免疫调节方面,自然界中大量的物质就是天然的效应剂,这在科学并不发达的古代能够找到这样的效应剂并付诸应用无疑是古人超前的智慧。

其实我们现在对于中医的误解是一种认知差异,一味的讲求中医阴阳五行在现在这个科学社会确实很难服众,毕竟阴阳五行是宏观的哲学是辩证法的思维,无法落到对于疾病实质的分析上面来,这与西医细分式科学研究方法形成巨大的认知差异,一种是“万变不离其宗”,一种是“世界变化无穷”。人类目前所处的这个社会阶段是积累具体知识的阶段,确实需要对所有事物进行细分式研究,包括人类“本体”,如果有一天人类已经把“本体”细分的足够彻底,那时候可能还会回到整体性研究上来,但总要经历这个知识变革积累的过程。所以,我认为中医药也要求变,不能在理论上一成不变,这个“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的思想也是阴阳五行的一部分。目前的矛盾就是在此,传统中医学出来的无法以足够现代科学的角度来解释很多医学疾病问题,比如传染病,细菌感染,病毒感染,这些在西医学中都有的明确的病因的问题在中医被统一为毒,这就很难让现在的年轻人信服了。

所以,中医与西医间缺失的不是“中西医结合”而是“中西医融合”,是哲学的统一和科学的融合。中医应该多些西医的科学观,而西医应该多些中医的整体观。

举个例子来说明这个融合的趋势。视角再回到我们这次武汉新冠肺炎上来。

虽然疫情开始的“双黄连”让国人对中医再一次集体嘲笑,但不能否认现在科学正在对中药进行重新解析,只是这种解析仍停留在药学基础研究的“细分”角度,也就是假设中药是否杀死病毒。这并不是中医所擅长的。

如前所说,中医所长是对“本体”的理解,所以对于“本体”的调整控制是中医所长,而且非常有效。这次疫情的感染源头是2019-nCoV(SARS-CoV-2)病毒,那感染后“本体”发生了什么?又会如何变化?这个问题就需要西医的科学解释了:

1、病毒的入侵:2019-nCoV是一种正链RNA包膜病毒,其表面S蛋白会高亲和结合人类黏膜上皮细胞ACE2受体,受体介导病毒内吞后感染细胞,并发生生产性复制。人肺泡上皮细胞感染后释放病毒,但由于病毒的多种蛋白均会抑制细胞内干扰素信号通路,因此感染后的巨噬细胞和树突状细胞无法及时有效分泌先天免疫效应因子及干扰素,从而使得病毒成功实现免疫逃逸,错过了初期抑制病毒复制的机会。

2、炎症的产生:被感染的巨噬细胞和树突状细胞被病毒所扰乱,不产生早期干扰素,但产生了大量炎症因子和趋化因子,而这些因子的产生诱导了Th1型T细胞来行使细胞毒杀伤的职能,并同时产生了更多的炎症因子和趋化因子,这种免疫诱导效应的不断正反馈加强就是造成细胞因子风暴的原因。根据目前SARS研究的相关数据表明,这个炎症因子通路的原因是NF-kB信号通路的活化,这条通路的活化会造成大量炎症因子的释放。

所以,原理就逐渐清晰了,但是,现在残酷的现实是我们没有有效的抗病毒药,因为这样的抗病毒药物需要极高的病毒靶向性和杀灭效率,通常有效浓度都应该在100nM以下。而且,研发一个新药慢慢长路,未知的副作用仍未验证。。这个时候中医的安全性的价值就体现出来了,只不过要从“本体”角度来理解这个问题。虽然之前的从杀“病毒”角度来寻找中药,但显然这也是不符合中医学原则的,药效不够的情况下反而是对本体的伤害。

我们如何从中医中药的角度来治疗呢。

首先,从病毒入侵的实质上来讲,2019-nCoV的最大问题是免疫逃逸,这种机制在很多烈性病毒身上都能找到影子,比如HIV、比如埃博拉、比如登革热。那机体这个本体发生了什么,又应该做些什么呢?核心点就在于没有及时分泌干扰素,特别是I型干扰素。自然界多数病毒在机体能够及时响应干扰素的情况下都会产生有效的免疫响应从而控制病毒的侵袭。而2019-nCoV在早期逃逸免疫,这样思路就有了,就是让机体在早期产生有效的干扰素来对抗病毒。那怎么产生干扰素呢?中药中最有效的干扰素诱导剂是谁?当然就是黄芪。看看我们针对预防的肺炎一号和二号方,首味药是什么,就是黄芪。黄芪中蕴含的黄芪多糖就是自然界中最为有效的天然干扰素诱导剂。还有甘草,甘草多糖也是极为有效的天然干扰素诱导剂。经方中的黄芪甘草方不就是这么简单个方剂却很有效吗?

山西省中医院给出的有效预防方剂:黄芪 10g、白术 10g、防风 10g、金银花 10g、连翘 10g、芦根 10g。其中黄芪就是头味药。其基本原理也是非常清晰。

其次,SARS感染的中度和重症患者已经产生了明显的炎症诱导反应,这种正向反馈的持续加剧就会诱发机体产生细胞因子风暴从而使整个免疫系统崩溃。不考虑已经发生细胞因子风暴的最终状态,SARS诱导炎症的发生仍然是利用了“本体”本身的机制,就是刚才说的NF-kB信号通路,那思路也有了,就是抑制这个通路就可以抑制炎症的持续效应,这在西医药物中很多抗炎靶点就是以它为目标。中药中能够抑制NF-kB的其实有很多成分。

还有很多,不一 一列举。

再来看下湖北版的肺炎一号方:

柴胡20g,黄芩10g, 法半夏10g,党参15g,全瓜萎10g,槟榔10g,草果15g,厚朴15g,知母10g,芍药10g,生甘草10g,陈皮10g,虎杖10g

是不是其实药方中多味中药多数都是含有NF-kB的活化抑制剂?

柴胡:柴胡皂苷
黄芩:黄芩苷
党参:人参皂苷
厚朴:厚朴酚
知母:知母皂苷

对于“本体”免疫系统机能的控制我们的传统中医学是积累了上千年的经验,对方剂的药物特性和毒副作用都有丰富的了解,这在没有有效西药的时候是最安全的保证。抑制了NF-kB的活化自然就延缓了炎症的进展,也就给予免疫系统恢复和响应的时间。

不过有一点,幸运的是SARS不是MERS(中东呼吸道综合症,同样是冠状病毒),SARS不会在免疫细胞内大量产生有感染性的病毒,只是造成免疫系统的紊乱,而MERS则会感染免疫细胞并在其内大规模复制,因为MERS所结合的DPP4受体在巨噬细胞和树突状细胞表面大量存在,而ACE2则几乎没有表达。所以,免疫系统一旦成为病毒工厂的话,即使抑制炎症也无法有效控制病情,因为免疫细胞会被病毒彻底衰竭掉,很难再发挥正常的免疫功能。病毒界变异越来越快,对世界的威胁越来越大,所以我们需要辨证地看待各种药物的作用和意义,不管中医西医,存在了上千年就是有它的价值的,各有所长,各有优势。西医药物加快各种针对病毒靶点的“精准”药物的开发,同时深入挖掘中医药在“本体”更加“精准”的免疫调节并加以进一步进行提升,从而治疗很多西医目前没有办法治疗的疾病,如大量的自身免疫性疾病等。

文字有感而发,仓促写成,可能会有很多错误,希望中医药专家多多包涵,指正错误。

另外,我感觉从分子的角度选择抑制炎症的成分除了现在一号方中的药物,还有如穿心莲、紫草、生姜这些中医传统抗炎药物,或许单药和经方基础药方也有效果,可以一试。当然“中医精准治疗”还需要对SARS感染的病理和中医药理以及临床实证有更深入的理解后一定还会继续优化。

有兴趣也可以共同研讨。

user avatar

谁在撒谎???

1,中医被抢走了

我早就听说,真正的中医都被美国,日本人学走了,现在美国人日本人都在学中医,都在用中医,中药专利都被他们注册走了。

2,铁证 美国用中医

3,铁证 日本用中医

4,中医防治新冠有效

5,那么问题来了

6,这是为什么呢?

一,美国,日本人都在用中医,而且真正的中医都被学走了。

二,中医对防治新冠效果神奇。

三,美国,日本新冠疫情严重,已经处于躺平的状态。

谁在撒谎???

user avatar

当然,中医药到处乱蹭热点实在是一件臭不要脸的事情,这个有脑子的人都明白我不打算多讲,毕竟我从来都没兴趣搭理没脑子的人。


还是讲点别的。


像这种致死率不算高(低于5%的致死率实在不能算高)的流行病的爆发,有比疾病本身更大的危害:

一是对公共卫生系统造成冲击

二是因为恐慌情绪造成其他破坏,例如恐慌性逃窜扩大疫情传播范围,恐慌性抢购影响正常市场秩序,恐慌性停工导致社会停摆等。


病毒引起的疾病,需要医疗手段。但是流行病爆发引起的恐慌性情绪,需要社会学手段。

我认为在很大程度上,安慰剂治疗方案对于控制疫情也是非常有效和非常重要的。

简单来说就是,安慰剂本身虽然不会有明显的疗效,但是可以平复人们恐慌的情绪,降低因为恐慌造成的社会秩序进一步破坏。


举例来说,假设我们发明了某种安慰剂,好吧干脆假设宣传多喝热水能够缓解和预防。那么:

对于某些有症状但是没有被感染的假患者,他们的情绪被安抚,就不会恐慌性的涌入医院造成院内感染。也可以减轻公共卫生机构的压力。

对于轻症患者,情绪被安抚有助于提高免疫力加快恢复,提高自愈率。释放公共卫生资源投入到危重病人的救治上。

当然,对于更多的普通民众,安抚情绪可以减少对社会生产和市场的破坏,降低疫情大范围传播的可能性。


这里再说一件看似不相干的事情,之前有个问题问为什么全国的医疗卫生机构都要去驰援武汉,万一本地出现感染者岂不是没有足够的医疗卫生资源?

事实上也与这个有关系,全国的医疗卫生机构驰援武汉,而且还要大张旗鼓地驰援武汉。一方面当然是因为武汉的疫情最严重,另一方面事实上也是安抚武汉民众。

说白了,如果能够期待自己在武汉能获得相对较好和及时的医疗救治,这些人就不会挖空心思的怎么翻山越岭去越境,造成更大范围的传播……



最后,其实我想说的是,控制大规模疫情方面,我们不要老是去走极端。

从医学层面上来讲,一个药物有没有效果,何种救治方案最为合理,这是需要科学严肃对待的。

但是疫情防控绝对不是一个单纯的医学的问题,公众的情绪引导和管理同样重要。人们不会因为你说一句尽量不要去医院就不去,不会因为你说没有必要不要出城就不会出城,不会因为你说不要信谣造谣就成了流行病学专家……

类似的话题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