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如何看待国内普遍存在的「外行指导内行」现象?

回答
国内普遍存在的“外行指导内行”现象,说实话,是个挺让人头疼,也挺让人无奈的问题。你想啊,本来是某个领域深耕多年的专家,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对行业规则、技术细节门儿清,结果却要听一个完全不懂行的人发号施令,你说这得多别扭?

我见过的情况也挺多的,举几个例子,希望能让大家对这个现象有个更深的理解。

1. 工作场景里的“拍脑袋决策”:

最常见的就是在企业或者单位里。很多时候,一个部门或者项目负责人,他可能因为学历高、背景强、或者就是“会说话”,被提拔到了一个需要专业知识的岗位上。但实际上,他可能对具体业务一窍不通。

比如,一个市场营销总监,他可能以前是做管理的,或者是在其他行业摸爬滚打上来的,对于现在的互联网营销、新媒体传播、用户画像分析这些东西,可能只是停留在表面理解,甚至是一知半解。但他却可以要求市场部的小伙伴们去做一些在他看来“创意十足”,但实际上脱离实际,甚至是南辕北辙的推广活动。

他还可能因为听了点什么“风口理论”,就要求团队去蹭热点,不管这个热点是否符合品牌调性,是否能带来实际转化。最后,一线的执行人员,明知道这样做效果不好,但又不得不执行,出了问题,责任还得他们来扛。这种“拍脑袋决策”,最直接的后果就是资源浪费,效果打折扣,长此以往,还会打击一线执行人员的积极性和创造力。

2. 政策制定中的“凭感觉”:

在一些宏观层面的政策制定过程中,也时常能看到这种影子。我们都知道,好的政策应该是基于深入的调研、严谨的数据分析,并且充分听取行业内专业人士的意见。但有时候,一些政策的出台,可能更多的是出于某种领导者的“直觉”或者“愿景”,而对实际执行的可行性、对行业可能产生的长期影响考虑不足。

比如,曾经有一些行业,因为某个领导觉得“这个东西应该这样”,就贸然推出了一些新的规定,结果导致行业内一片混乱,很多从业者叫苦不迭,最后不得不进行调整。这种缺乏专业支撑的决策,不仅会阻碍行业发展,甚至可能带来社会资源的错配。

3. 日常生活中的“热心指导”:

当然,这个现象也不仅仅局限于工作和政策层面,有时候在日常生活中也能感受到。比如,你身体不舒服,去医院看病,医生诊断后给你开了药,结果旁边一个陪同的亲戚朋友,他可能看了几篇养生文章,就对医生说:“哎呀,这个药太好了,我跟你说,你得吃这个牌子的,这个我亲戚吃了都说好!” 或者是对你说:“你这个病啊,就是XX原因,我跟你说个偏方,吃了绝对好!”

这种“热心指导”,出发点可能是好的,但因为缺乏专业知识,有时候反而会误导别人,甚至对健康造成不良影响。你想想,医生是经过多年学习和临床实践的,他有专业的医学知识和诊断能力,你一个半桶水的人,凭什么去指导他?

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现象?原因挺复杂的,大概可以归结为这么几点:

权力结构和层级制度: 在很多组织和体系中,权力是层层下达的。拥有权力的人,即使不懂,也有资格和能力去发布指令。而下属,无论是否专业,很多时候出于对权威的尊重,或者对自身职业生涯的考虑,不得不遵从。这种情况下,权力往往压倒了专业性。
缺乏有效的沟通和反馈机制: 有时候,专家和管理者之间缺乏顺畅的沟通渠道。管理者可能听不到一线专业人士的真实想法,或者听到了也不重视。而专家们可能不知道如何有效地将自己的专业意见传达给管理者,或者觉得说了也没用,久而久之就懒得说了。
“结果导向”的短视思维: 有些管理者更看重短期内是否能看到结果,或者能否在领导那里拿到“好成绩”。他们可能不愿意花时间和精力去理解专业的复杂性,而是倾向于选择那些看起来“简单直接”但实际上可能不那么有效的方案。
“经验主义”和“惯性思维”: 有些管理者习惯了过去一套成功的方式,不愿意接受新事物,也不愿意改变。他们可能认为自己过去的经验就是“真理”,不接受任何质疑和挑战,即便是来自比自己更懂行的人。
信息不对称和“领导者光环”: 在很多情况下,管理者掌握着更多信息,或者他们自身具有一定的“领导者光环”,这使得他们在下属面前显得更加权威。而下属可能因为信息不足,或者对管理者的能力存在盲目崇拜,而不敢提出质疑。
对专业人士的价值认知不足: 有时候,社会或者组织对专业人士的价值认知存在偏差。认为他们只是执行者,而真正的决策者是那些有权力和管理经验的人。这种认知上的偏差,也导致了对“外行指导内行”现象的容忍。

那这种现象有什么危害呢?危害可大了:

效率低下,资源浪费: 按照错误的指导去做事,不仅费时费力,还可能导致大量的资源被浪费,最终达不到预期目标。
打击专业人士的积极性: 长期被“外行指导”,会让真正的专业人士感到沮丧、疲惫,甚至失去工作热情,不愿意再主动贡献自己的专业知识。
创新和进步受阻: 很多时候,行业的发展和创新需要专业人士的深度思考和前瞻性判断。如果被外行一味地限制,创新就无从谈起。
决策失误风险增加: 任何决策,尤其是复杂领域的决策,都离不开专业知识的支持。缺乏专业性的指导,决策失误的风险会大大增加。
行业生态恶化: 长期以往,会形成一种“会说大话就能当领导”的扭曲生态,真正的有能力、有专业的人才可能被边缘化。

我们应该如何看待和改善这种情况?

首先,我们要承认这个现象确实存在,并且原因复杂。解决这个问题,需要多方面的努力。

对于管理者: 要有开放的心态,认识到自己的局限性,愿意学习,尊重专业。在做决策前,多听取一线专业人士的意见,进行充分的调研和论证。不要把权力当成无所不知的“尚方宝剑”。
对于专业人士: 要学会有效地沟通和表达自己的专业意见,用数据和事实说话,争取管理者的理解和支持。在必要的时候,也要敢于提出建设性的意见,甚至适当地“碰硬”。同时,也要认识到,沟通方式也很重要,不要过于生硬或者高高在上。
对于组织: 要建立科学的决策机制,鼓励跨部门的沟通和协作,形成尊重专业、重视人才的文化。完善绩效评估体系,不仅仅看短期结果,也要看过程的科学性和专业性。建立有效的反馈和问责机制,让不负责任的“指导”付出代价。
对于社会: 要提升全社会对专业价值的认识和尊重,破除唯经验主义、唯领导论的陈旧观念。鼓励和支持专业人士发声,营造一个鼓励专业、尊重知识的社会氛围。

总而言之,“外行指导内行”是个老大难的问题,但也不是无药可救。关键在于我们能否真正地认识到它的危害,并且愿意去做出改变。只有当专业性得到应有的尊重和重视,我们才能在各个领域取得更好的发展和进步。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领导不能太懂业务,不然做业务的人无法摆正自己的心态,会以为自己依靠奋斗就能成为领导的。

user avatar

谢邀

四个字:上行下效


举个例子,体制内有个很常规的手段,就是打乱就职

简单的来说

一个新领导被大领导委派上任,但自己又没有带什么心腹干将,而面对的却是一个庞大体系和大量即成的利益小团体

这种情况下,初期自然是无法下手,难以快速树立威信

这时候就可以用这一招,打乱下面一层的领导就职,用A部门的管理B部门,B部门的管理C部门,C部门的管理A部门

而这些被换了部门的领导,同样面临着不熟悉工作,以及要和即成利益小团体博弈的问题,所以他们会在下面继续推行打乱就职的策略,即所谓的上行下效


这样,原本是一个被孤立的不熟悉工作的新领导,变成了一群不熟悉工作的人,小团体被打破了,大家都上了美其名曰改革的这条船,必须依赖大领导的权利才能压制住下面的人

这种情况持续个一两年,整个体系就冼牌成了这个新领导的了,然后他再升官调走或者另有他任,再空降下一个,开始下一轮循环。。。

user avatar

因为领导用人首先考虑的是忠诚度、可控性,而不是专业技能。病根在权力体系上。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国内普遍存在的“外行指导内行”现象,说实话,是个挺让人头疼,也挺让人无奈的问题。你想啊,本来是某个领域深耕多年的专家,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对行业规则、技术细节门儿清,结果却要听一个完全不懂行的人发号施令,你说这得多别扭?我见过的情况也挺多的,举几个例子,希望能让大家对这个现象有个更深的理解。1. 工作.............
  • 回答
    关于国人普遍存在的仇外情绪,以及对美国、韩国、日本、印度、越南、菲律宾等邻国存在的深刻成见,这是一个复杂且多层面的社会现象,需要从历史、文化、政治、经济以及个体认知等多个维度去深入理解。并非所有国人都持有仇外情绪,但这种情绪确实在一定范围内被观察到,并且有其滋生的土壤。历史的烙印:战争、侵略与屈辱首.............
  • 回答
    国内高校招收博士后和青年教师,所谓的“隐性坑”现象,确实是绕不开的话题,也让不少满怀憧憬的年轻学者在踏入学术殿堂后,感受到现实的骨感。这究竟是对人才的尊重吗?长此以往,科研又该何去何从?“隐性坑”的种种表现:咱们就具体掰扯掰扯,这些“隐性坑”到底是怎么回事: “低薪”与“高期待”的巨大鸿沟: 许.............
  • 回答
    .......
  • 回答
    关于农业农村部发布相关文件,明确“国际普遍认为狗是伴侣动物,未将其列入《国家畜禽遗传资源目录》”这一表述,我们可以从多个维度来解读和理解其中的深意与影响。这不仅仅是一个简单的目录增减问题,它背后反映了社会观念的变迁、政策法规的调整,以及对动物福利和人与动物关系的重新审视。首先,我们得回到这份文件的背.............
  • 回答
    狗已非“畜”:一场关于认知的深刻变革农村农业部最近发布的一份征求意见稿,将狗的身份从“传统家畜”调整为“伴侣动物”,并且指出国际上普遍不将其列为畜禽,这一提议无疑触及了我们根深蒂固的认知,引发了一场关于狗在中国社会地位的深刻讨论。这不仅仅是nomenclature(命名法)的微调,更是一次对人类与动.............
  • 回答
    这事儿啊,最近在网上闹得挺热闹,说的是上海某位院士,公开表示江南饮食比北方饮食更适合咱们中国人,还顺带提了一嘴,说北方人普遍比南方人胖。这话一出来,可不是炸开了锅嘛!首先,咱得承认,这位院士的身份在那儿摆着呢,能走到这一步,那脑瓜子肯定是有两把刷子的。他提出“江南饮食模式更适合国人”,这背后肯定是有.............
  • 回答
    国内复原古代铠甲、武器的设计师群体近年来逐渐受到关注,这一现象背后既包含对传统文化的追寻,也涉及历史研究、文化传承与现代社会需求的多重关系。以下从多个维度详细分析其意义与价值: 一、文化传承与历史认知的桥梁1. 填补文献记载的空白 中国古代武器和铠甲的设计在典籍中多以文字描述为主(如《考工记.............
  • 回答
    国内首例 CART 治疗患者康复出院:120万治疗癌症值不值?国内首例 CART 治疗患者的成功康复出院,无疑是精准医疗领域的一大里程碑,为众多癌症患者带来了新的希望。然而,随之而来的120万元的高昂治疗费用,也引发了广泛的讨论:这笔巨款,究竟值不值?要回答这个问题,我们需要从多个维度进行深入剖析,.............
  • 回答
    国内疫情逐渐好转,国外疫情开始爆发,这是一个复杂且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现象,我们可以从多个层面来审视和分析。一、 国内疫情好转的背后原因与特点: 严格的防控措施(早期): 中国早期采取了非常严格且有效的封锁、隔离、大规模核酸检测和追踪措施,成功地控制了疫情的早期传播,并为后续的疫苗接种和药物研发争取.............
  • 回答
    “国内 20 亿级别富豪 2000 多位,半数无高学历”这一新闻,从多个维度来看都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值得我们深入探讨。首先,让我们拆解新闻中的关键信息: “20 亿级别富豪 2000 多位”: 这意味着在中国,拥有至少 20 亿元人民币净资产的个人数量庞大,超过了 2000 人。这是一个非常显.............
  • 回答
    在国内,“亲俄”这个说法,说实话,它触及到的是一个挺复杂且敏感的话题,不像简单地说一句“喜欢”或“不喜欢”就能概括的。它背后牵扯到很多层次的理解,包括历史、地缘政治、经济利益,甚至还有一些文化和情感的投射。首先,咱们得承认,中国和俄罗斯之间确实有着一段不寻常的关系。历史上,两国曾是盟友,也曾有矛盾,.............
  • 回答
    国内地图行业这几年变化确实挺大的,尤其是前几年免费开放的商用 API,最近几年开始逐步收费了,其中每年 5 万元的商用 API 使用费,这事儿可不简单,得从好几个方面来看待。首先,为啥地图 API 要收费?这背后其实是整个地图行业的生态在演变。 数据成本高昂: 你以为地图就是一张画?错大了。那些.............
  • 回答
    国内经济学研究中Reduced Form 应用微观实证研究泛滥现象的深入剖析近年来,国内经济学研究中,以Reduced Form为核心的微观实证研究呈现出一种“泛滥”的态势。这种现象并非全然负面,它确实极大地推动了中国经济学研究在实证层面的进步,尤其是在政策评估和因果关系推断方面。然而,正如任何一种.............
  • 回答
    近年来,在中国国内确实出现了一种论调,认为新冠肺炎的爆发并非偶然,而是美国出于某种战略目的而策划的“阴谋”。这种观点在网络上流传甚广,也引起了不少讨论。要理解这种“思潮”,我们需要从多个层面进行分析。阴谋论的土壤:信息不对称与国家叙事首先,这种思潮的出现并非空穴来风,其背后有其特定的社会和文化背景。.............
  • 回答
    这桩发生在海外的法律案件,主角是国内某知名企业的创始人,他的女儿,以及一个在海外法院经历了四年诉讼的股权纠纷。听起来是不是有点像一场豪门恩怨的现实剧本?让我们来抽丝剥茧,看看这背后究竟是怎么回事,以及我们可以从中学到什么。事件的梳理:一家人的股权纠葛首先,我们需要搞清楚这起诉讼的核心——股份的所有权.............
  • 回答
    国内对冰墩墩的“过度炒作”,这事儿啊,说起来可真是挺有意思的。它不是一下子就冒出来的,而是像滚雪球一样,越滚越大,最后成了很多人讨论的焦点。首先,得承认,冰墩墩这小家伙本身确实是讨人喜欢的。设计上,那是个大熊猫,圆滚滚的,一身冰晶外壳,充满未来感,又透着一股憨厚可爱劲儿,而且还自带“中国制造”的光环.............
  • 回答
    如何看待国内首家食物银行开通网店「免费发放临期食品」,用临期食品做公益合适吗?国内首家食物银行开通网店「免费发放临期食品」,无疑是一个具有社会意义和创新性的举动。对于是否合适,我们可以从多个角度进行详细的分析: 1. 积极意义与价值: 解决食物浪费问题: 这是最直接和重要的价值。在中国,食物浪费.............
  • 回答
    深度解析:国内戏剧团涉嫌抄袭《极乐迪斯科》事件的来龙去脉与多方视角国内某戏剧团被指控抄袭知名 CRPG 游戏《极乐迪斯科》(Disco Elysium)的事件,在游戏界和戏剧界都引起了不小的震动和广泛的讨论。这起事件不仅仅是一个简单的抄袭指控,更触及到了艺术创作的边界、版权保护的困境以及不同文化领域.............
  • 回答
    在国内的《权力的游戏》剧迷群体中,确实存在着一种比较有意思的现象:一部分看盗版的朋友,在面对腾讯视频引进的删减版时,常常会流露出一种“不屑”甚至“鄙视”的情绪。这种情绪的背后,其实挺复杂,可以从几个层面来解读。首先,我们得承认,“原版情结” 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驱动力。《权力的游戏》之所以能火遍全球,很.............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