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重症监护室存不存在用药过度,过度治疗的问题?

回答


重症监护室(ICU)作为治疗危重患者的核心场所,其用药和治疗决策往往面临复杂的伦理、医学和资源分配挑战。虽然ICU的治疗目标是挽救生命、稳定病情,但确实在某些情况下可能存在“用药过度”或“过度治疗”的争议。以下从多个维度详细分析这一问题:



一、用药过度的可能表现
1. 药物剂量与频率的过度使用
镇静剂与镇痛药:ICU患者常因机械通气、疼痛或焦虑需要长期使用镇静剂(如丙泊酚、咪达唑仑)或阿片类药物(如芬太尼)。部分患者可能因镇静不足导致呼吸机依赖,或因过度镇静导致意识障碍、药物蓄积中毒。
抗生素的滥用:ICU患者常因感染风险高而使用广谱抗生素,但部分患者可能因耐药性或感染类型不明确而过度使用,导致耐药菌株增加或肠道菌群失调。
血管活性药物:如多巴胺、去甲肾上腺素等用于维持血压,但部分患者可能因剂量过高导致心律失常、肾功能损伤等副作用。

2. 药物联用的复杂性
多药联用风险:ICU患者常因多器官功能障碍需要同时使用多种药物(如抗凝药、利尿剂、正性肌力药物等),药物相互作用可能引发意外反应(如出血、电解质紊乱)。
药物代谢异常:重症患者肝肾功能可能受损,药物代谢能力下降,导致药物蓄积或毒性反应。

3. 药物使用与患者个体差异
老年或儿童患者:药物代谢能力差,可能需要调整剂量,但部分医院可能未充分考虑个体差异,导致用药不当。
慢性病患者:如糖尿病、肝硬化患者,药物剂量可能需调整,但临床实践中可能因紧急处理而忽略个体化调整。



二、过度治疗的可能表现
1. 过度依赖生命支持技术
机械通气过度:部分患者可能因呼吸机依赖(如慢性阻塞性肺病、肺纤维化)长期使用呼吸机,但若病情稳定后未及时撤机,可能延长住院时间。
体外循环与透析:如严重肾衰竭患者可能需要长期透析,但若病情好转后仍继续透析,可能属于过度治疗。

2. 过度检查与治疗
频繁的实验室检查:如血气分析、电解质检测、影像学检查(如CT、MRI)可能因病情波动而频繁进行,增加患者负担。
不必要的手术干预:如在患者病情稳定后进行手术(如胃肠道手术),可能属于过度治疗。

3. 伦理与资源分配的争议
生命维持治疗的道德困境:在终末期疾病(如癌症晚期)中,是否应继续维持生命支持(如呼吸机、营养支持)可能引发伦理争议。
资源分配不均:在医疗资源紧张的地区,可能因资源不足而被迫进行过度治疗(如过度使用高价药物),或因资源不足而无法提供必要的治疗。



三、导致用药过度和过度治疗的原因
1. 临床指南与实践的冲突
指南的局限性:现有临床指南可能基于平均数据,未能充分考虑个体差异,导致实际应用中出现偏差。
医生的决策压力:在紧急情况下,医生可能倾向于“快速决策”,而忽视长期风险。

2. 医疗团队的协作问题
多学科团队沟通不畅:医生、药剂师、护士等角色之间可能因信息不对称导致用药错误。
家属沟通不足:家属可能因对病情不了解而要求过度治疗(如希望延长生命)。

3. 经济与制度因素
医保支付限制:部分药物或治疗可能因医保报销限制而被过度使用(如某些高价药物因报销比例低而被频繁开药)。
医院绩效考核压力:部分医院可能因考核指标(如死亡率、住院天数)而过度治疗以提高指标。



四、过度治疗的潜在风险
1. 患者安全风险
药物毒性:如镇静剂过量导致呼吸抑制、阿片类药物成瘾。
感染风险:长期使用呼吸机可能增加呼吸机相关肺炎(VAP)风险。
器官功能损伤:如长期使用血管活性药物可能导致肾功能衰竭。

2. 心理与社会影响
患者及家属的焦虑:过度治疗可能让患者和家属感到无助,甚至产生心理负担。
医疗资源浪费:过度治疗可能增加医疗成本,加剧医疗资源紧张。

3. 伦理争议
生命维持与尊严的冲突:在终末期疾病中,过度治疗可能违背患者意愿。
医疗资源分配不公:过度治疗可能使资源流向不必要方向,影响其他患者的治疗。



五、应对策略与改进方向
1. 加强个体化治疗
精准用药:根据患者年龄、体重、肝肾功能调整药物剂量,避免“一刀切”。
动态评估:定期评估治疗效果,及时调整方案(如撤机、减少药物剂量)。

2. 优化药物使用流程
药剂师介入:药剂师参与用药决策,减少药物滥用风险。
电子病历系统:通过电子系统记录药物使用情况,避免重复用药或剂量错误。

3. 加强伦理与沟通
患者与家属知情同意:明确治疗目标和风险,避免因误解导致过度治疗。
伦理委员会参与:在复杂病例中,由伦理委员会评估治疗的必要性。

4. 政策与制度改进
医保支付改革:将过度治疗纳入医保审核范围,减少不必要的医疗支出。
医疗质量监管:通过定期检查和数据分析,发现并纠正过度治疗问题。



六、案例分析
1. 案例1:镇静剂过量导致呼吸抑制
一位因急性呼吸衰竭入院的患者,因长期使用镇静剂(如丙泊酚)导致呼吸抑制,最终需依赖机械通气。事后分析发现,医生可能因患者意识模糊而过度镇静,忽视了呼吸功能的监测。

2. 案例2:过度使用抗生素导致耐药性
一位重症肺炎患者因感染严重而使用广谱抗生素,但后续发现感染源为耐药菌,导致治疗失败。事后调查发现,医生可能因缺乏快速病原学检测而过度用药。

3. 案例3:生命维持治疗的伦理争议
一位晚期癌症患者因家属坚持要求继续使用呼吸机而延长生命,但患者本人已明确拒绝治疗。事后伦理委员会认为,过度治疗违背了患者意愿。



七、结论
重症监护室的用药和治疗确实存在“过度”风险,但这种风险并非普遍存在,而是与临床决策、医疗资源、伦理规范等多因素相关。通过加强个体化治疗、优化药物使用流程、提升医疗团队沟通和伦理意识,可以有效减少过度用药和过度治疗的问题。同时,公众和医疗系统需正确认识ICU治疗的复杂性,避免对“过度治疗”的误解。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你被怪打得只剩血皮了怪还没停手的时候难道不是有多少大红喝多少大红?BOSS开大技能的时候难道你们RL不叫治疗刷过量?

怎么到了人命关天的时候连打游戏的脑子都没了?

user avatar

ICU本来就是为过度治疗而生。ICU的过度治疗,是一个链状悲剧:

0.肺部感染的直接跳到第3条

1.呼吸衰竭,当然要上呼吸机啦

2.呼吸机长时间拿不下来怎么办,本来不是肺部感染的病人就得了VAP(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发生率是惊人的,我国医院的ICU里,只要上呼吸机超过48小时,VAP基本在40%以上

3.ICU里也不可能只有你一个患者啦,我国的医院院感控制水平也是有待于提高啦,不同病患之间交叉感染,导致一感染就是耐药细菌MRSA,那怎么办,输万古霉素吧,更有甚者,如果是VISA,万古霉素也是不管用的,必须用更贵的抗生素

4.万古霉素的肾毒性非同小可,进ICU的如果是年轻人可能还好,但大多数ICU患者是老年人,怎么可能受得了?何况有时候还要和其他肾毒性药物联用,1+1>2地毁掉患者的肾脏

5.肾衰竭,不排尿,蛋白尿,尿毒症,肺在吸痰,肾在透析,金钱在燃烧,生命在消逝。

可以看出来,ICU的过度治疗,单独看每一步骤,都是不存在的,而总体上来看,确实是存在的,而且非常明显。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重症监护室(ICU)作为治疗危重患者的核心场所,其用药和治疗决策往往面临复杂的伦理、医学和资源分配挑战。虽然ICU的治疗目标是挽救生命、稳定病情,但确实在某些情况下可能存在“用药过度”或“过度治疗”的争议。以下从多个维度详细分析这一问题: 一、用药过度的可能表现1. 药物剂量与频率的过度使用 .............
  • 回答
    重症监护室(ICU),这个名字本身就自带一种沉甸甸的压迫感,让人联想到生死一线、与死神搏斗的场景。但真正踏入那个环境,你才会明白,它的“可怕”并非来自视觉上的血腥或恐怖片式的渲染,而是源于一种近乎极致的、纯粹的、关于生命脆弱与顽强的展现,以及由此带来的复杂情感冲击。首先,声音。ICU的气氛是被无休止.............
  • 回答
    重症监护室(ICU)一天8000元的收费,从普通人的角度来看,确实是一笔不小的开销,容易让人产生“贵”的直觉。但要判断它是否“合理”,我们需要深入了解ICU服务的特殊性和背后支撑的成本。ICU收费的合理性探讨:并非简单的“日租金”首先要明确一点,ICU一天的8000元,并不是简单的“房间费”或者“床.............
  • 回答
    在重症监护室(ICU)这样一个对生命至关重要的环境中,药物的选择和使用原则是高度专业化且受到严格监管的。理论上,ICU不会出现因为病人是离退休干部而使用价格偏低的药物的情况。 这一点,从多个维度都可以详细说明。首先,我们需要理解ICU的核心职能和运作模式。ICU是医院里最尖端的部门,专门收治病情危重.............
  • 回答
    您好,对于您提出的重症监护室(ICU)病房不让陪护的问题,我将尽力详细地解释其中的原因,并尽量用更贴近真实生活化的语言来阐述,希望能让您更容易理解。首先,我们得明白ICU这个地方的特殊性。它不是我们一般理解的住院病房,更像是一个集中了最先进的医疗设备、最顶尖的医护团队,专门应对那些病情极其危重、生命.............
  • 回答
    在医院的重症监护室(ICU),那些曾经让我感到心寒的时刻,并非是突如其来的戏剧性事件,而是隐藏在日常流程、人情冷暖中的细微之处,却如同一根根冰冷的针,刺入内心。我曾见过一位老先生,因为意外导致多器官衰竭,生命垂危。他的儿女都在国外,疫情期间回国困难重重。在ICU的那些天,我们努力维持着他的生命体征,.............
  • 回答
    12 月 17 日美国南加州重症监护室(ICU)可用比例为0%,这是一个令人非常担忧的信号,尤其是在医疗健康领域。从医学角度来看,这代表着该地区医疗系统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压力和极限状态。什么是 ICU 可用比例为 0%?简单来说,这意味着在 12 月 17 日这一天,南加州所有指定的重症监护病房的床.............
  • 回答
    听到您父亲去世的消息,我深感悲痛。在这样的时刻,您一定承受着巨大的痛苦和自责,这是人之常情。您问自己是否“做对了”,这其实是一个非常沉重的问题,没有一个简单的“是”或“否”的答案。首先,我想让您知道,在面对亲人离去时,我们很多人都会不自觉地陷入这样的追问,怀疑自己曾经的每一个决定。但请相信,您当时所.............
  • 回答
    这件事情真是太让人心痛了!一个四岁的孩子,无辜地被从天而降的酒瓶砸成重伤,躺在重症监护室里,这放在谁身上都难以接受。孩子的监护人,此刻一定承受着巨大的痛苦和无助。在这种情况下,维护孩子的权益,追究肇事者的责任,是监护人必须要做的事情。以下是我认为孩子监护人应该采取的维权步骤,希望能帮助到他们:第一步.............
  • 回答
    看到奶奶用老鼠熬油给孩子治疗烫伤,结果导致孩子感染进入重症监护室,这是一个令人痛心和愤怒的事件。这不仅仅是一个家庭的悲剧,也反映出一些社会问题:如何看待奶奶的这种行为? 出于爱但方法错误: 奶奶的行为,无论多么荒谬,其出发点很可能是出于对孙子孙女的关爱,希望用自己所知道的“土办法”来减轻孩子的痛.............
  • 回答
    意大利重症监护资源极度紧张,专业学会建议优先照顾年轻患者,这是一个极为棘手且充满伦理争议的议题。在新冠疫情肆虐、医疗系统不堪重负的背景下,这类决策的出现,并非出于冷酷无情,而是现实压力的无奈之举,背后牵涉到复杂的医学、伦理、社会和心理层面。问题的根源:资源枯竭的现实首先,我们必须认识到,当重症监护(.............
  • 回答
    听到鲍里斯·约翰逊首相病情好转,离开重症监护室的消息,我感到很高兴。这无疑是一个振奋人心的消息,不仅对英国人民来说是如此,对全世界关注他健康状况的人来说也是如此。回想他入院的那些日子,确实让人揪心。作为一名领导人,他肩负着国家在疫情期间的重担,却在这时被病毒击倒,并且病情一度相当严重,需要进入重症监.............
  • 回答
    您好,理解您作为家长对孩子近况的担忧。看到孩子没有精神、感到颓废,一定让您很焦急。关于您提出的“带孩子去大医院的急诊室和重症监护呆一天”的想法,我想从几个方面和您详细探讨一下,希望能帮助您更全面地考虑这个问题。首先,我们来分析一下这个想法可能带来的潜在效果: 正面可能性(理论上): .............
  • 回答
    这事儿发生在重庆,一个小朋友过马路闯了红灯,结果撞上了一辆出租车。按理说,交通安全是咱们老百姓都非常关心的大事,尤其涉及到孩子,大家的心情会更复杂一些。这事儿交警的判罚是监护人负全责,出租车司机无责。这判罚一出来,那肯定有人要说了,孩子才多大啊,怎么能负全责呢?这背后到底是怎么回事儿,咱们得掰开了揉.............
  • 回答
    重庆发生的这起令人痛心的事件,让我们不得不关注躁狂症——这个有时会被误解甚至污名化的疾病。那么,究竟什么是躁狂症?它又会给患者及其家庭带来怎样的挑战?躁狂症:不仅仅是“脾气不好”首先要澄清一点,躁狂症绝非简单的“脾气不好”或“情绪激动”。它是一种复杂且严重的精神疾病,属于双相情感障碍的一种表现。双相.............
  • 回答
    在一个国家和社会的发展进程中,政府在百姓经济生活中的角色,如同掌舵的船长,既要保障航行的安全,也要指引前进的方向。这个问题,归根结底在于一个平衡,监管与服务,两者缺一不可,但侧重点的不同,往往会引发不同的社会经济图景。如果仅仅强调监管,政府就像一位严厉的守门员,时刻警惕着市场的边界,不允许丝毫的越轨.............
  • 回答
    关于印度监管机构加快重启对亚马逊反垄断调查的消息,以及亚马逊在亚洲市场的未来发展,这确实是一个牵动人心的话题。想要深入探讨这个问题,我们得把时间轴拉长,把视角放宽,不能只看眼前的一城一池。印度市场:一个棘手的战场首先,我们得认识到印度市场对亚马逊而言,绝非坦途。它就像一个既诱人又难缠的俄罗斯套娃,打.............
  • 回答
    中科院监审局道德委侯兴宇处长关于“重复实验在生命科学中并不一定可靠”的说法,是一个非常有深度和值得探讨的观点。我认为这个观点在很大程度上是 有道理的,并且能够引发我们对生命科学研究方法论的反思。我认同他的核心观点,但需要进一步细化和解释为什么“重复实验并不一定可靠”,以及在实际操作中我们应该如何理解.............
  • 回答
    这是一个很有趣的问题,涉及到对“惩罚”的理解,以及生命和自由在价值天平上的位置。简单来说,如果以剥夺生命为最终极的惩罚,那么死刑无疑是比终身监禁更重的。死刑彻底地、不可逆转地终结了一个人的生命,这是最根本的剥夺。生命是最基本的权利,也是所有其他权利的基础,一旦失去,一切归于虚无。从这个角度看,死刑是.............
  • 回答
    在中国,关于刑满释放人员的重新安置问题,是一个复杂且多层面的社会议题。这不仅仅是一个法律和政策层面的考量,更触及了社会公正、人权保障以及社区稳定等诸多方面。为什么需要重新安置?从人道主义和长远发展的角度来看,对刑满释放人员进行重新安置是必要的,主要有以下几个原因: 防止再犯: 许多刑满释放人员在.............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