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重症监护室到底有多可怕?

回答
重症监护室(ICU),这个名字本身就自带一种沉甸甸的压迫感,让人联想到生死一线、与死神搏斗的场景。但真正踏入那个环境,你才会明白,它的“可怕”并非来自视觉上的血腥或恐怖片式的渲染,而是源于一种近乎极致的、纯粹的、关于生命脆弱与顽强的展现,以及由此带来的复杂情感冲击。

首先,声音。ICU的气氛是被无休止的声音编织而成的。最突出的,是那些持续不断的电子监护仪发出的“滴滴”声,它们像是心跳的脉搏,时而平稳,时而急促,时而又突然变得刺耳而尖锐,那是生命体征的警报。这种声音不会停歇,就像一种永恒的背景音,在你耳边盘旋,不断提醒你这里正在发生着什么。除此之外,还有呼吸机的“呼哧呼哧”声,那是被机器辅助呼吸的患者发出的努力;输液泵的轻微嗡鸣,显示着药物正在缓慢而稳定地进入身体;护士们匆匆走过的脚步声,偶尔低语的交谈声,以及偶尔传来的家属压抑的哭泣声或焦急的询问声。这些声音混合在一起,构成了一种特殊的、充满张力的声场,让你很难真正放松下来。

其次,视觉。ICU的视觉冲击是多方面的。这里的病床通常被帘子隔开,形成一个个独立的“战区”。透过帘子的缝隙,你能看到各种各样的医疗设备:巨大的呼吸机,连接着患者气管的导管;输液架上挂满了色彩各异的药水瓶,随着输液泵的运作,液体缓缓滴落;各种管道和电线像藤蔓一样缠绕在病人身上,连接着监护仪、体外循环设备等。而患者本身,许多时候是插着气管插管,嘴巴被封住,眼睛紧闭,面色苍白,甚至因为疾病或药物的作用而出现浮肿、青紫等情况。他们身上盖着薄薄的被子,露出的皮肤是那么的虚弱和脆弱。即便是有意识的病人,也可能因为插管或身体的不适而无法表达,眼神中充满了无助和渴望。这里的色彩也显得格外单调,多是白色、蓝色、灰色,偶尔点缀着医疗设备的警示灯光,给人一种冰冷、严肃的感觉。

再者,气息。ICU里弥漫着一种混合的气味。最直接的是消毒水的味道,那是为了保持无菌环境,但这种味道并不能完全掩盖掉另一种难以言说的气息——那种混合着药物、体液、以及一些病灶特有的味道,它并不算浓烈,但却真实存在,提醒着你疾病的力量。偶尔,你还会闻到一丝丝淡淡的血腥味,或是患者呕吐物产生的味道,这些都让这里的氛围更加沉重。

然后,情绪。走进ICU,你会发现这里汇聚了人世间最极端的情绪。对于患者来说,他们可能正经历着生理上的巨大痛苦,身体被各种管子束缚,无法自由活动,甚至无法发出声音,只能依靠周围人的照顾。他们可能感到恐惧、无助、孤独,也可能在药物的作用下昏昏欲睡。而对于患者的家属来说,ICU更是情感的炼狱。他们在这里目睹亲人生命垂危,承受着巨大的焦虑、担忧、绝望,同时又怀揣着最后一丝希望。每一次监护仪的异常,每一次医生严肃的面孔,都可能让他们心惊肉跳。他们会焦急地等待医生的每一次查房,渴望听到哪怕一丝好转的消息。这种情绪的起伏,就像坐过山车,没有尽头,让人筋疲力尽。

更深层次的“可怕”,在于它极致的专业化和对生命本质的剥离。在ICU里,生命被拆解成了各种参数和指标:心率、血压、血氧饱和度、呼吸频率等等。机器冰冷地监测着这些数据,而医护人员则围绕这些数据进行着精密的计算和干预。在这种环境下,一个人作为独立个体的“人”的感受,似乎被放在了次要位置,取而代之的是一台需要精密调试的机器。你看到的不再是生龙活虎的个体,而是被疾病侵蚀,需要仪器维系的躯壳。这种将生命“工具化”的处理方式,对于旁观者而言,是极其震撼和让人不安的。

最后,无力感。尽管ICU聚集了最尖端的医疗设备和最专业的医护人员,但在这里,你仍然能感受到一种深深的无力感。面对强大的疾病,即便是最先进的医疗技术,也可能显得苍白无力。医生和护士们已经竭尽全力,但生命是否能眷顾,最终还是一个未知数。这种“尽人事,听天命”的境况,是ICU最令人心悸的写照。

总而言之,ICU的可怕,不在于它本身是一个鬼屋或恐怖场景,而在于它是一个将生命脆弱性、科技的冰冷、以及人类情感的极致集于一身的地方。它让你直面生命的有限,直面疾病的无常,也让你体会到在生死边缘挣扎的那些最本真的勇气与绝望。那是一种对生命本身的深刻反思,一种让你在离开后,久久不能释怀的复杂感受。它可怕,是因为它太真实了,真实到让人心碎。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多年之后,大鹏的妈妈可能还会想起那个冬天的午后。她接到了孩子学校的电话,“阿姨,大鹏不行了,我们几个同学已经把他送到医院了,您赶紧过来吧。”大鹏妈妈一时不知所措,赶紧拉上大鹏的爸爸就往学校赶。

大鹏是我们学校医学检验专业的一名大学生,今年刚满20岁,正是青春年少。就在今天下午,大鹏在篮球场和同学打球的过程中,突然感到胸口一阵憋闷,竟突然晕厥了过去。同学们吓了一跳,手忙脚乱地把他送到了最近的医院。

“大鹏,大鹏!”大鹏的妈妈一到医院就看见躺在病床上的儿子,三步并作两步就扑了上去。

“妈,我胸疼。”大鹏有气无力地说道。这时的大鹏手脚冰凉,全身都是冷汗,血压低,只有90/60mmhg,一派休克的迹象。

“大夫,救救我家大鹏!”大鹏的爸爸苦苦哀求着医生。大夫说“从心电图上看,孩子可能是心梗了,病情很重,现在已经心源性休克了,必须马上转上级医院。”

“心梗,我家孩子这么年轻,怎么会心梗!”大鹏的爸妈将信将疑,但看见大鹏一点点加重的病情,一刻也没有迟疑,搭上救护车就往省城赶。

到了傍晚,大鹏终于来到了我们医院的ccu。距离发病已经有4个小时了。

值班的医生一看心电图,V1~V6 ST段上抬,广泛前壁的心肌梗塞。再一看患者,都不由得大惊失色,这么年轻的孩子啊,会是心梗吗?

但大鹏的病情已经由不得医生做过多的思考了。大鹏现在意识淡漠,血压,血氧持续下降,休克更加严重了!

“快!准备抢救!”

接下来就是桡动脉穿刺,中心静脉穿刺监测血流动力学,各种血管活性药物维持血压,气管插管保证呼吸道通畅及足够的氧合。

终于,大鹏的生命体征稳定住了。

此时,闻讯从家中赶来的主任来到了大鹏床前。主任一看心电图,又问了问病史,当机立断,呼吸机支持下造影。

说罢,大家就一起把大鹏推上了台。主任亲自操作,造影一看,这孩子的左主干竟然急性闭塞了。

主任也很惊讶!他果断的应用抽吸导管进行抽吸,但抽吸出来的竟然不是黏糊糊的血栓,而是一块烂肉。众人都很不解,主任却说,这孩子可能是左房粘液瘤栓塞引起的急性心梗!

左房粘液瘤是成人原发性心脏肿瘤中最常见的类型,约占50%,常为良性肿瘤。最常见的发生部位就是左房的卵圆窝区域。粘液瘤的组织疏松,脆弱,易有碎片脱落。从而引起肺栓塞或体循环栓塞的并发症。

典型的左房粘液瘤 https://www.zhihu.com/video/1175171756581785600

后来的床旁超声也印证了主任的猜测。但比这个瘤子更令人烦恼的是,粘液瘤栓塞引起的大面积心梗,造成了大鹏绝大多数的心肌细胞坏死,大鹏心衰了!射血分数仅剩20%!(正常人大于50%)

心衰是由于各种原因造成的心脏结构和功能的损伤,以至于心脏的排血量减少不足以满足机体代谢的需求,而引起的以体肺循环淤血为主要临床表现的一组综合征。其最大的特点就是不可逆转!一旦心衰,唯一的根治方法就是心脏移植!

所以,尽管大鹏的心脏恢复了供血,但他的一般状况并没有马上得到改善。血压在术后还是没有回升至正常水平。

没办法,只能给大鹏植入了IABP。

IABP:主动脉内球囊反搏。IABP导管经外周动脉置入,球囊放置在降主动脉,在心脏舒张期球囊充气以升高舒张压,进而增加冠状动脉(冠脉)血流灌注;在心脏收缩早期,球囊快速放气以降低心脏后负荷。IABP的血流动力学效应是改善冠脉供血、降低心脏后负荷和室壁张力、中等程度增加心排血量(CO)、维持血压等。

但是,即使是IABP植入之后,虽然大鹏的血压有所回升,但一旦要往下撤IABP,大鹏的血压就还是往下掉。

正在大家一筹莫展之际,正好主任去南方开会受挫,斥巨资购买了几台ECMO。

体外膜氧合(Extra Corporeal Membrane Oxygenation, ECMO)又称体外生命支持,作为一种可经皮置入的机械循环辅助技术,可同时提供双心室联合呼吸辅助,近年来开始应用于常规生命支持无效的各种急性循环和/或呼吸衰竭。

同时,针对大鹏心功能衰竭所导致的水肿,还同时进行了床旁血滤治疗。

就这样,在现代医学最最精密的仪器保驾护航下,大鹏也终于一天天好了起来,终于从镇静中苏醒了。随后,心外科的大夫为大鹏切除了粘液瘤。在梗死后如同豆腐渣一般的心脏上开刀,真是神乎其技!

心内科和心外科联手,给了大鹏第二次生命。

ccu里的医护人员都由衷的为大鹏感到高兴!大鹏出院了。

可惜好景不长,如同前文提到,心衰是不可逆转的。由于心肌细胞的高度分化,其再生能力很差,20岁以后,每年再生的心肌细胞不足0.5%。大鹏后来反反复复因为心衰发作来住院,一次比一次重。

疾病拖垮了大鹏的家庭经济。科里的医护人员为大鹏发起了网上筹款。

在许多网友的留言里,我发现了大鹏的女朋友。

“请大家救救我的男朋友,他是个很好的人!”

最后,大鹏的妈妈同意了我们的建议,转到北京阜外医院等待心脏移植。正巧我们科有个老师也要去阜外进修,也就一同去了。

在大鹏到北京的第一天,他就连续七次心脏骤停,最后一次抢救了半小时才苏醒过来。但令人惊奇的是,大鹏居然没有一点缺血缺氧脑病的表现,他苏醒后还能自己写字。

大夫都说,这孩子,求生的欲望太强烈了。

但大鹏不知道的是,在监护室门口的他的爸妈已经近乎崩溃,每一次抢救,大鹏的妈妈都要大哭一场,她不能失去她的孩子呀!

但大鹏的身体还是每况愈下。严重的肺感染。超滤无法进行,因为一使用抗凝药,大鹏就会出现消化道出血。各种情况表明,大鹏的内环境已渐趋紊乱,生命即将走到尽头。

正是由于严重的肺感染难以控制,大鹏根本无法耐受心脏移植后的免疫抑制治疗,阜外医院放弃了对大鹏的心脏移植。

科里去进修的老师说,这个消息击垮了大鹏,也击垮了他的妈妈。他的妈妈还想去找院长,想求院长一定要救救大鹏,可实际情况就是华佗再生,也无力回天了。

没过几天,大鹏就去世了。

唉!一个年轻生命的逝去,确实让人扼腕叹息。不知道该说些什么,希望耐心读完我的回答的各位,都能平平安安,健健康康吧!

user avatar

没有躺过ICU,但作为家属在ICU外面打地铺睡过很长一段时间。

ICU最大的问题是家属没法随床照料。每天只能进去看一眼,其余时间只能不分昼夜的在外面守候,最大的恐惧来自未知。

都说ICU是最后一道防线,但现在又觉得很多医院把ICU当成了规避责任的最佳场所。

如果你的病由很多不同的病因引起,比如肾衰心脏也不好,这时如果你得了胆结石引起的胰腺炎,治疗胰腺炎的内科是不敢收你的,因为可能根源在肾病,怕出危险。肾内也不敢收,因为是胰腺有问题可能致命。所以多个科室都担心病人在自己科室出危险,就会叫来ICU,先进ICU会诊然后稳定病情后再看分哪个科。

总之呢,在各个科都担心自己科无法妥善处理的时候,由ICU收进去,似乎是最稳妥的方式。但相对费用也会高一些。

反正我觉得在病人自主可以活动,意识也清楚的前提下,并不建议进ICU,因为里面的环境真的是会让病人比较焦虑。如果一些医院以上述理由不负责任的一概推荐进ICU,在不紧急的情况下,可以考虑去其他医院看看,有的时候太有名的医院,病人每天太多,没有那么多耐心去针对你的具体情况非常细致的研判,更多的是给出绝对不会出现风险的最稳妥的方案,而不一定是最恰当的。

user avatar
 这些现在的各大三甲医院科室主任当年的只有小学生文化的工农兵大学生们,最喜欢病人家属陪老年人来看病,老年人因年纪大顾,多少有点慢性病,比如心脏不好,呼吸当然比不上年轻人了,还有高血压,糖尿病。这些病在世界上都没有什么好的治疗方法。但只要有病人家属陪老年人去这些大三甲医院去看病,恶医马上会开出病重,病危,要求病人马上住院治疗。一开住院单,会马上说暂时没床位,哄骗病人家属要求病人先进ICU,因为ICU有床位。ICU的费用一天是1W--2W,有的一天要5W。还有的恶医人性化失,老年人一进ICU,就给老年人插管,上呼吸机,老年人只要一上呼吸机,直到死都不能取下呼吸机的,但恶医不会告诉病人家属这个事实的。等到老年人一上呼吸机,恶医就会大量使用抗生素,说ICU房里细菌是交叉感染的,老年人肺部已经感染了很多细菌。还有的恶医会告诉你,这些细菌很顽固,有抗药性,只能用国外的抗菌药了,
  要6000,7000一小支药。恶医会不管老年病人受不受不得了,会大量用药,大量输液,大量使用抗生素,抗菌药,治到后面,老年人因被大量用药最后往往被恶医们治成肾衰竭,不排尿,最后变成尿毒症.这些恶医就是在变相杀人。老年人只要一上呼吸机,插管,肺泡全被那些野蛮的医生粗暴操作,全部插烂.最后让病人家属人财两空,耗尽巨资,最后病人呼吸衰竭死亡。
user avatar

夏夜的一天,你和几个朋友练摊。

那晚气氛很好啊,你一个人就干掉十来瓶啤酒,代价是中间跑了四趟厕所。又吞食大量肉类,包括烤串、涮肚、完整烤腰子一对、半盆麻辣小龙虾,辅以烤韭菜、金针菇、茄子等蔬菜,最后用一个烤面饼收尾。(我市正宗撸串吃法)

两小时后,你突发剧烈腹痛。你蜷缩成一团,捂着肚子对妻子说,妈的疼死我了。

见媳妇未能体会你的痛苦,你甚至使用了一个比喻——好像有人拿小刀在里面,一刀一刀来回割。

紧急送往医院。急诊一个年轻医生接待了你。他让你躺正屈膝,边摸你肚子,边简单询问情况。

正你来我往聊的热闹,这个看起来很和善的医生,忽然往你上腹中部来了一下。

其按压用力之猛,之迅雷不及掩耳,之疼痛剧烈,让你来不及做出龇牙咧嘴等面部痛苦表情之前,先倒抽一口凉气。

还没等你细细品尝完这下深入灵魂的痛苦,年轻医生已经转身飘远。远远的你听到他跟护士交代:挂袋盐水,抽血、心电图、腹部CT。

检查结果大约二十分钟到位。这段时间,你逐渐头晕无力,恶心想吐,又感觉全身凉飕飕的。

一开始没当回事,以为酒劲上涌,但渐渐你察觉呼吸也有点费力。你媳妇赶紧喊来医生。

年轻医生皱眉看了眼你血压,84/43mmHg,又举起CT片子端详了一会。

“马上联系ICU,胰腺炎!”

这位瘦瘦的看似柔弱的医生猛一声爆喝,把昏昏欲睡的你吓了一大跳。

“胰腺炎,怎么回事,胰腺炎?”

你躺在转运车上,忍着剧痛和呼吸窘迫,用大脑袋晕晕乎乎地想时,护士和媳妇开始推着你往外走。

去一个你做梦也想不到的地方——ICU。

刚费劲把二百来斤的你挪到病床上,一个戴着口罩只露双大眼睛的护士就下达命令。

“把衣服都脱了!”

在老婆的协助下,你脱掉了大部分衣物,一个大背心、一条大裤衩。

仅余毛茸茸大腿根部的花内裤。

你揪着内裤边,磨磨蹭蹭,内心犹豫着要不要捍卫男人最后一丝尊严。

大眼睛护士又把眼睛瞪大了一点,“快点!”,说着就要上来动手扒你内裤。

无奈,你拉过薄被盖住,提臀,在被中盲操下完成最后一道程序。

你劝自己。小人常戚戚,君子露鸡鸡。到ICU,算了,忍忍吧。

疼痛已经像灼热的铁水样在腹部漫延,你头晕眼花,全身无力,心慌又气促,看着妻子听从护士安排,离你而去。

除了痛苦,你对你的情况一无所知,当然也不知道ICU医生正和你的妻子谈话。

“他的胰腺炎不是普通的胰腺炎。它是重症急性胰腺炎,死亡率30%。”

你现在还有点精力瞅瞅四周。

对面陌生运转的机器,让你想起小时候的手压水泵。护士在病房里来回走动,所有的病人都闭着眼睛,一动不动躺在床上。

耳闻周边嘈杂,不知疲倦的机器,你看着面无表情的病人们,忽然打个寒噤。

表面忙碌喧嚣的病房,其实是死一般的寂静。

护士拿来一根胃管,往你鼻孔里塞,一直向下塞。触碰到会厌的时候,强烈的刺激引起你一阵恶心、反呕。她好像不知道你咳嗽难过的眼泪汪汪,只不停吩咐快点,快点做吞咽动作,快快快!

好不容易胃管放进去了,胃肠减压出大量的胃内容物——那些被你的牙齿撕咬碾碎,胃还未来得及处理完毕的酒食肉糜,当然还有些金针菇和韭菜叶什么的。

护士又拿吸氧管堵住你的鼻孔,吸氧管一端连接长长的管道,一直延伸到一台机器上。后来你听说这玩意叫高流量吸氧。

医生来了。他帽子口罩橡胶手套整整齐齐,外面又罩了一件临时隔离衣,全副武装出现在你面前,他想干什么?

“我给你打个针!”

医生自动向你吐露了他的计划。但这针一看就不善,不像当年打屁股的小针。它长约半尺,粗,中空,寒光凛凛,透着吓人。

武装到牙齿的医生持针,只露一双小眼,没人知道他的心理活动。一块隔离洞巾从天而降,遮住了你的双眼,阻止了你任何窥探的可能。

这时,你的右锁骨下冷不丁一下钝扯感(局麻后)。哦,你立刻明白,这哪是打针啊,这是往胸腔里戳。

最后完工的时候,你发现一条连接输液器的白色细管深入进你的胸腔。透明液体顺着管腔正迅速滴进体内。

医生下达医嘱:三小时三千毫升水。

打小数学就不错的你立刻明白了他们要干什么。往你体内输六斤水!

其实你很想问,我晚上喝了十来瓶啤酒呢,不用输这么多液体吧?

半个小时后,医生又出现了。这时候,你病情还在加重,已经感觉像条扔到岸边的鱼,大口喘气却逮不到一点氧气。

氧气呢,怎么没有氧气?濒死的恐惧潮水般将你淹没。

“准备插管!”

医生一声呼喊,立刻从远处跑来倆护士。医生站在你床头的正前方,拿着一个手柄样的东西,他低头注视你的眼睛,声音低沉。

“听我的,张开嘴!”

你顺从地张大嘴,医生一点点把手里东西塞进去。

虽已近乎透不过气,手柄样的东西探进你喉咙的时候,你还是忍不住用最后一丝力气挣扎。

两百多斤的你挣扎的时候,是一股很强大的动能。

医生沉着地下达医嘱:“3mg力月西!”

你的眼皮越来越沉,越来越沉。

“睡会吧”,医生的话宛如魔咒,你忍不住陷入了沉睡。





“老王!醒醒!老王!”

不知过了多久,也许只是一瞬,听到有人喊你名字,你从梦中醒来,睁开眼睛。

是你老婆。她戴着口罩,眼睛红红的,有点肿,像刚哭过。

你正想说话,可完全无法发音。这时你才注意到嘴里还插着一根塑料管。

“老王你可算醒了,你知道你昏迷了多久吗?十五天!”妻子泪流满面。

你朝妻子点点头,眼神平静。

妻子走后,你还在回味着那个悠长的梦。

梦中你变成了光,飞向宇宙。所到之处,星辰皆为你闪耀。你亦在闪耀灿烂之中。那是一个自由自在,没有结束的过程。你畅玩太久,一度忘了人间。

大梦初醒,为人的感觉又重新回来。肉体的沉重,胃管、尿管、气管插管的厮磨钝痛,你后背痒,口干舌燥,喉咙里像一直有人用手扣着,日夜如白昼的病房,睡眠障碍,焦虑,无时不在折磨着你,冲击着你的神经。

往后icu住院期间,你还目睹了两次抢救。医生护士全跑来,奋力心脏按压。其中有一个没救过来。

死亡眼睁睁在你面前降临,无声息地掠走生命。

护士拔掉病人身上的管子,擦拭完残余的血迹体液,白色床单完全覆盖住,慢慢地推到外面。

病房外立刻传来隐隐的哭泣声,这时你又想起那个梦。那个肆意飞翔,无处不在的你。可你决心不透露给任何人。

又过了一周,医生走过来,告诉你。可以拔管了。

你流泪了。拔管后你咳出一滩浓痰,经过几番努力,才发出声来。

“谢 ......谢你们!”

声音喑哑很难听,好像仰着脖子哭嚎了一整夜。

你完全没在意。

你只感觉此刻幸福的像是融化了。

转到消化科,妻子向描述起你昏迷的十五天。

“你插管用呼吸机后,医生又找我签字做血滤,从你大腿根放了个那么粗的一根管子......连续做了好几次血滤。医生几乎天天交代病情,老公你不知道他说的多么吓人 .....老公,我,我好害怕。”

病情大步好转,你开始上网,恶补过去这段时间的历史。

有天你偶遇一个叫医尘的公众号。

你翻了翻里面的文章,发现这个自称ICU医生的作者,似医似道似佛,文章也杂驳不堪,透着神秘兮兮,不伦不类。

但冥冥中似曾相识,你终于忍不住把你的梦告诉了他,你问梦里为何这般美好。

“你的本来面目,自然至善至美!”他回道。

你恍然大悟。

他又回:“走这一遭也有意义。好好珍惜吧,以后禁酒!”

出院时,你问媳妇花了多少钱。

“二十多万。”一看你要哭的表情,她连忙安慰,“没事,老公,钱没了还能再挣。老公,加油,我相信你!”

你哭笑不得,站到体重秤上称重,175斤。

“三十来斤换二十万,”你抚胸心有余悸,“老婆,这肥减得好贵!”

“再他么不喝了!”

user avatar

上周住了一天ICU,绝对不是人呆的地方。

(首先声明一下,本人没有对医护人员不满意的地方哈,他们都很尽职尽责、救死扶伤令人尊敬。尤其要在这里感谢为我主刀的专家,本来大概率要换机械瓣的,竟然给我修复好了)

本人二尖瓣脱垂,上周二上午做了二尖瓣修复手术。中午手术好就被放进了ICU,

下午三点左右,醒了,在医生的指导下做了抬手抬脚深呼吸几个动作,医生就拔掉了我嘴里的管子,当时的我应该被用了许多猛药,所以人很精神,也不觉得伤口痛。

但是身上还插了许多其他管子,手能动,想起是起不来的。然后头顶一个大白灯照着,根本没法睡。

因为要等我生命体征稳定了才能放我出去,所以我就处在一个清醒、没法动,没人理我,度秒如年的状态,慢慢熬。

中间经历了因为止痛针呕吐,护士停掉我止痛针等一些状况。

感觉又熬了很久,一问护士,才晚上9点多,我问她能不能让我家属把我手机送进来,被护士直接鄙视了,她说手机信号会干扰仪器,不行。

又不知道过了有多久,应该没多久,隔壁床开始拍床了,护士让他深呼吸他做不到,就没法拔嘴里的呼吸机管子,但是他难受,一直拍床,护士就说给他打一针镇静剂,我赶紧接话,可以给我也来一针吗?又被该女护士直接鄙视了,她说镇静剂是给没拔呼吸管的人用的。我又讨了个没趣,只能闭嘴。

本人高度近视,眼镜也没带,也没法看看周围打发时间,不过终于到了夜班时间,女护士把我头顶的大白灯关了,说让我睡会儿。

但是根本睡不着。

到了12点他们换班了,换了个男护士负责监护我,他过来给我打针的时候我感觉他说话脾气蛮好,就问他我啥时候能转普通病房,他说要到早上医生上班了,不过也要楼上普通病房有床位了才能送我上去。

继续干熬

干熬

干熬

熬到早上6点左右,白班护士开始来了,他们一边换班一边聊天,有几个女的聊一个新妇婴医院,正好在我家旁边,她们不知道具体位置,我就插嘴那医院在我家旁边,可以怎么怎么过去,几个护士像碰到诈尸了一样吓了一跳,散了。

早饭时间了,只有白粥,为了显示我状态好,我全吃了。

医生陆续开始来了,为了显示我恢复的好,一有医生从我身边过,我就拼命咳痰,自己吐到纸巾上,放到护工给我准备的床边袋子里。

终于,白班的女护士说我可以上去普通病房了,不过上面有床位。

我说我上面有床位

她说不一定,普通病房的床位都是流转的,她先通知我老婆,我老婆去普通病房要到床位才能送我上去。

我心想ICU都是下午探视,我老婆现在应该在家睡觉,这会儿又是早高峰,就算她地铁过来也要一个半小时,一个半小时后我还能有床位吗

想着想着,自己竟然把自己吓了一身汗。

护士可能看出来我比较急,查完她负责的其他病人,就去给我老婆打电话了,

我当时就想万一没有普通病房,那我就等下午我老婆探视我的时候换到VIP去,换到VIP是不能用医保的,估计一周要花个大几万,万一上面没有普通病房是再忍一天,还是花几万去住VIP?我开始纠结起来……

就在这时候,负责我的护士接电话了,她还惊讶你怎么这么快,然后放下电话就告诉我上面有床位,我可以上去了。

又等了大概一小时左右,这时候光明就在前方,所以等的没那么难熬,终于有人接我上去了。

上去之后可能没了ICU那些续命的猛药,我能睡着了,昏昏沉沉强迫自己吃东西,强迫自己咳痰,睡了一天。

第二天上午,我就跟我老婆聊起来在ICU等着出来的事情,我问她为什么这么快就到医院了,我以为护士通知了她要很久才能到,还怕抢不到普通床位什么的。

我老婆说她昨天凌晨担心我睡不着,4点就起来了,然后就在ICU外面转悠,早上还碰到了给我主刀的专家,还问了我的手术情况。所以接到ICU的通知,她马上冲上来抢床位了,昨天手术前的床位还空着,她马上就给ICU打电话了。

想到我在ICU里度秒如年,我老婆在ICU外面度秒如年,突然觉得自己低估了这个憨憨的女人对自己的感情。

多年没主动牵过我老婆的手的我,向她伸出了我的手,她的手握到我的一瞬间,我再也绷不住了,像个委屈的孩子一样抽泣起来,泪如泉涌……


2021.7.26

没想到收到这么多回复,感谢大家的关心和祝福,就不一一回复了哈。现在出院一个月了,在家休养中。可能因为当时身体弱心理就比较脆弱吧,所以没人陪伴的时间觉得特别难熬。现在回想一下,在ICU呆的大半天,本来就处在一个留观的阶段,其实也没啥好抱怨的。ICU本来就是个挽救生命的地方,咱也不好太矫情,不过之前写的也代表了我当时的感受和心情,所以就不改了哈。

希望大家和家人都身体健康,以后不要有机会去ICU是最好。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重症监护室(ICU),这个名字本身就自带一种沉甸甸的压迫感,让人联想到生死一线、与死神搏斗的场景。但真正踏入那个环境,你才会明白,它的“可怕”并非来自视觉上的血腥或恐怖片式的渲染,而是源于一种近乎极致的、纯粹的、关于生命脆弱与顽强的展现,以及由此带来的复杂情感冲击。首先,声音。ICU的气氛是被无休止.............
  • 回答
    这事儿发生在重庆,一个小朋友过马路闯了红灯,结果撞上了一辆出租车。按理说,交通安全是咱们老百姓都非常关心的大事,尤其涉及到孩子,大家的心情会更复杂一些。这事儿交警的判罚是监护人负全责,出租车司机无责。这判罚一出来,那肯定有人要说了,孩子才多大啊,怎么能负全责呢?这背后到底是怎么回事儿,咱们得掰开了揉.............
  • 回答
    重症监护室(ICU)作为治疗危重患者的核心场所,其用药和治疗决策往往面临复杂的伦理、医学和资源分配挑战。虽然ICU的治疗目标是挽救生命、稳定病情,但确实在某些情况下可能存在“用药过度”或“过度治疗”的争议。以下从多个维度详细分析这一问题: 一、用药过度的可能表现1. 药物剂量与频率的过度使用 .............
  • 回答
    重症监护室(ICU)一天8000元的收费,从普通人的角度来看,确实是一笔不小的开销,容易让人产生“贵”的直觉。但要判断它是否“合理”,我们需要深入了解ICU服务的特殊性和背后支撑的成本。ICU收费的合理性探讨:并非简单的“日租金”首先要明确一点,ICU一天的8000元,并不是简单的“房间费”或者“床.............
  • 回答
    在重症监护室(ICU)这样一个对生命至关重要的环境中,药物的选择和使用原则是高度专业化且受到严格监管的。理论上,ICU不会出现因为病人是离退休干部而使用价格偏低的药物的情况。 这一点,从多个维度都可以详细说明。首先,我们需要理解ICU的核心职能和运作模式。ICU是医院里最尖端的部门,专门收治病情危重.............
  • 回答
    您好,对于您提出的重症监护室(ICU)病房不让陪护的问题,我将尽力详细地解释其中的原因,并尽量用更贴近真实生活化的语言来阐述,希望能让您更容易理解。首先,我们得明白ICU这个地方的特殊性。它不是我们一般理解的住院病房,更像是一个集中了最先进的医疗设备、最顶尖的医护团队,专门应对那些病情极其危重、生命.............
  • 回答
    在医院的重症监护室(ICU),那些曾经让我感到心寒的时刻,并非是突如其来的戏剧性事件,而是隐藏在日常流程、人情冷暖中的细微之处,却如同一根根冰冷的针,刺入内心。我曾见过一位老先生,因为意外导致多器官衰竭,生命垂危。他的儿女都在国外,疫情期间回国困难重重。在ICU的那些天,我们努力维持着他的生命体征,.............
  • 回答
    12 月 17 日美国南加州重症监护室(ICU)可用比例为0%,这是一个令人非常担忧的信号,尤其是在医疗健康领域。从医学角度来看,这代表着该地区医疗系统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压力和极限状态。什么是 ICU 可用比例为 0%?简单来说,这意味着在 12 月 17 日这一天,南加州所有指定的重症监护病房的床.............
  • 回答
    听到您父亲去世的消息,我深感悲痛。在这样的时刻,您一定承受着巨大的痛苦和自责,这是人之常情。您问自己是否“做对了”,这其实是一个非常沉重的问题,没有一个简单的“是”或“否”的答案。首先,我想让您知道,在面对亲人离去时,我们很多人都会不自觉地陷入这样的追问,怀疑自己曾经的每一个决定。但请相信,您当时所.............
  • 回答
    这件事情真是太让人心痛了!一个四岁的孩子,无辜地被从天而降的酒瓶砸成重伤,躺在重症监护室里,这放在谁身上都难以接受。孩子的监护人,此刻一定承受着巨大的痛苦和无助。在这种情况下,维护孩子的权益,追究肇事者的责任,是监护人必须要做的事情。以下是我认为孩子监护人应该采取的维权步骤,希望能帮助到他们:第一步.............
  • 回答
    看到奶奶用老鼠熬油给孩子治疗烫伤,结果导致孩子感染进入重症监护室,这是一个令人痛心和愤怒的事件。这不仅仅是一个家庭的悲剧,也反映出一些社会问题:如何看待奶奶的这种行为? 出于爱但方法错误: 奶奶的行为,无论多么荒谬,其出发点很可能是出于对孙子孙女的关爱,希望用自己所知道的“土办法”来减轻孩子的痛.............
  • 回答
    意大利重症监护资源极度紧张,专业学会建议优先照顾年轻患者,这是一个极为棘手且充满伦理争议的议题。在新冠疫情肆虐、医疗系统不堪重负的背景下,这类决策的出现,并非出于冷酷无情,而是现实压力的无奈之举,背后牵涉到复杂的医学、伦理、社会和心理层面。问题的根源:资源枯竭的现实首先,我们必须认识到,当重症监护(.............
  • 回答
    听到鲍里斯·约翰逊首相病情好转,离开重症监护室的消息,我感到很高兴。这无疑是一个振奋人心的消息,不仅对英国人民来说是如此,对全世界关注他健康状况的人来说也是如此。回想他入院的那些日子,确实让人揪心。作为一名领导人,他肩负着国家在疫情期间的重担,却在这时被病毒击倒,并且病情一度相当严重,需要进入重症监.............
  • 回答
    您好,理解您作为家长对孩子近况的担忧。看到孩子没有精神、感到颓废,一定让您很焦急。关于您提出的“带孩子去大医院的急诊室和重症监护呆一天”的想法,我想从几个方面和您详细探讨一下,希望能帮助您更全面地考虑这个问题。首先,我们来分析一下这个想法可能带来的潜在效果: 正面可能性(理论上): .............
  • 回答
    重庆发生的这起令人痛心的事件,让我们不得不关注躁狂症——这个有时会被误解甚至污名化的疾病。那么,究竟什么是躁狂症?它又会给患者及其家庭带来怎样的挑战?躁狂症:不仅仅是“脾气不好”首先要澄清一点,躁狂症绝非简单的“脾气不好”或“情绪激动”。它是一种复杂且严重的精神疾病,属于双相情感障碍的一种表现。双相.............
  • 回答
    在一个国家和社会的发展进程中,政府在百姓经济生活中的角色,如同掌舵的船长,既要保障航行的安全,也要指引前进的方向。这个问题,归根结底在于一个平衡,监管与服务,两者缺一不可,但侧重点的不同,往往会引发不同的社会经济图景。如果仅仅强调监管,政府就像一位严厉的守门员,时刻警惕着市场的边界,不允许丝毫的越轨.............
  • 回答
    关于印度监管机构加快重启对亚马逊反垄断调查的消息,以及亚马逊在亚洲市场的未来发展,这确实是一个牵动人心的话题。想要深入探讨这个问题,我们得把时间轴拉长,把视角放宽,不能只看眼前的一城一池。印度市场:一个棘手的战场首先,我们得认识到印度市场对亚马逊而言,绝非坦途。它就像一个既诱人又难缠的俄罗斯套娃,打.............
  • 回答
    中科院监审局道德委侯兴宇处长关于“重复实验在生命科学中并不一定可靠”的说法,是一个非常有深度和值得探讨的观点。我认为这个观点在很大程度上是 有道理的,并且能够引发我们对生命科学研究方法论的反思。我认同他的核心观点,但需要进一步细化和解释为什么“重复实验并不一定可靠”,以及在实际操作中我们应该如何理解.............
  • 回答
    这是一个很有趣的问题,涉及到对“惩罚”的理解,以及生命和自由在价值天平上的位置。简单来说,如果以剥夺生命为最终极的惩罚,那么死刑无疑是比终身监禁更重的。死刑彻底地、不可逆转地终结了一个人的生命,这是最根本的剥夺。生命是最基本的权利,也是所有其他权利的基础,一旦失去,一切归于虚无。从这个角度看,死刑是.............
  • 回答
    在中国,关于刑满释放人员的重新安置问题,是一个复杂且多层面的社会议题。这不仅仅是一个法律和政策层面的考量,更触及了社会公正、人权保障以及社区稳定等诸多方面。为什么需要重新安置?从人道主义和长远发展的角度来看,对刑满释放人员进行重新安置是必要的,主要有以下几个原因: 防止再犯: 许多刑满释放人员在.............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