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通过知乎 Live获取收入是否属于公务员法所禁止的参与「营利性活动」行为?

回答
咱们今天聊聊一个挺有意思、也挺实际的话题:公务员通过知乎 Live 赚钱,这算不算犯了《公务员法》里说的“参与营利性活动”?这事儿说起来,有点绕,但咱得掰扯清楚了,毕竟这关系到咱铁饭碗是不是稳当。

首先,咱得明白《公务员法》这条规矩的出发点。这法律是给公务员划的框框,目的是啥?就是为了确保公务员能把心思和精力都放在为人民服务上,不能因为个人利益影响了工作,也不能利用公职身份去搞钱。这“参与营利性活动”就是其中一个很重要的限制,防止“公权私用”,维护公平公正。

那么,知乎 Live 呢?咱先不绕弯子,直接说,从性质上来说,知乎 Live 属于一种典型的“营利性活动”。

怎么理解呢?

1. 有明确的收入来源: 知乎 Live 是一个付费观看的平台,用户需要花钱才能收听讲座。这钱,直接就进了讲师(也就是咱的公务员)的腰包。这跟卖东西、提供服务然后收钱,性质上是一样的。你提供的不是免费的知识分享,而是需要付费才能获取的、有价值的内容,这背后就是商业运作。

2. 以盈利为目的: 讲师参加知乎 Live,绝大多数都不是纯粹为了“公益”、“普及知识”才去。当然,分享知识是好的,但背后隐藏的,是知识变现,是通过自己的专业能力、经验和影响力来获取经济回报。这“盈利”二字,就是核心。

3. 利用自身专业或影响力: 公务员之所以能在知乎 Live 上有市场,多半是因为他们掌握的专业知识、政策解读能力,或者在某个领域具有一定的社会影响力。如果这些能力或影响力是来源于其公务员身份,那么通过这个去盈利,就很难说没沾边。

但,这里有个关键的点,就是“公务员法”里说的“参与营利性活动”,它有个背景和语境。

《公务员法》对公务员的限制,通常是针对那些:

利用职权或职务上的便利: 比如,你在某个领域是主管,然后利用这个机会去相关的行业做咨询、讲课,收钱,这就是典型的利用职权。
损害国家利益或人民利益: 如果你为了赚钱,把不该说的政策内幕给透露了,或者影响了公正的执法,那肯定不行。
影响本职工作: 如果你为了赶场知乎 Live,把本职工作给耽误了,那也是说不过去的。

所以,问题的关键就落在了“如何界定”以及“具体情况具体分析”上。

如果一个公务员,他参加知乎 Live 的内容:

是其在公务员岗位之外,利用其业余时间,独立思考、总结出的、且不涉及国家秘密、工作秘密的知识、经验或技能。 比如,一个在教育部门工作的公务员,可能对教育方法、学习技巧有深入研究,然后分享这些“通用型”的学习方法,而这些方法本身并不直接与他目前的具体工作职责挂钩,也没有透露任何内部信息。
其讲授的内容,不直接来源于其公务员岗位的具体工作成果或秘密信息。 也就是说,他讲的是自己多年的积累,而不是因为现在在某个岗位上,所以才知道这些。
没有影响其正常履职。 占用工作时间,或者因为准备 Live 而影响工作,那肯定不行。
不以“公务员”身份为主要宣传点。 很多时候,讲师会强调自己的专业背景,但如果过于突出“某某单位公务员”这个身份,并且利用这个身份来吸引观众,那风险就高了。

理论上,如果能做到以上几点,并且相关规定允许,或许可以“擦边”或者“不构成”《公务员法》严令禁止的“参与营利性活动”。

但是!

风险很高,而且非常容易“踩雷”。

为啥这么说?

1. 界限模糊: 很多公务员的专业知识、经验,本身就和他们的工作岗位紧密相关。你很难说“我讲的这些学习方法,就完全跟我在教育部门的工作没关系”。很多时候,正是因为在岗位上,你才获得了这些深入的理解和实践。
2. “营利性活动”的定义越来越宽泛: 随着社会发展,监管部门对公务员从业行为的规范也越来越严格。过去可能觉得“只要不贪污腐败,不影响工作就没事”,现在越来越倾向于“能不碰就不碰”,以防嫌疑。
3. 潜在的利益冲突: 即使你觉得你讲的内容不涉及秘密,但如果你讲的内容,恰好与你所在的部门的业务方向、未来政策有联系,而你又从中获利,别人会怎么想?会不会有“寻租”的嫌疑?会不会让人觉得你利用信息不对称来赚钱?
4. 单位的内部规定: 很多单位在《公务员法》的基础上,还有更细化的内部规定,比如禁止从事兼职、禁止从事可能影响公正履职的活动等等。知乎 Live,不管你怎么解读,在很多单位看来,就是一种“兼职”或“营利行为”。
5. 舆论监督: 公务员的言行,尤其是涉及经济利益的,很容易成为舆论关注的焦点。一旦被曝光,即使法律上没有直接定罪,也会对个人和单位的声誉造成很大影响。

所以,咱们换个角度思考:

《公务员法》是为了保障公务员队伍的廉洁性和公信力。在“知乎 Live”这种直接面向公众、有明确经济回报的活动中,即使理论上存在“不构成营利性活动”的空间,但其潜在的风险、模糊的界限、以及可能引发的负面联想,都使得它成为一个非常敏感的区域。

更实际的考量是,大多数单位对此是持否定态度的。 你想通过知乎 Live 赚钱,最稳妥的方式是:

在进入公务员队伍之前,就已经在做这件事,并且是受法律保护的。
或者,辞职后,再去做。

如果你是现职公务员,想要通过知乎 Live 赚钱,我个人的建议是:

尽量不要做,或者至少要非常谨慎,并且事先向所在单位组织人事部门进行咨询,了解单位的明确态度和相关规定。

因为,一旦被认定为违规,影响的可能不仅仅是经济收入,还包括你的职业生涯。

总而言之,知乎 Live 本身是营利性的,公务员参与,存在极大的法律风险和实践操作的困难。虽然在极少数情况下,可能存在理论上的“擦边球”,但为了避免不必要的麻烦和对职业声誉的损害,对于现职公务员来说,更稳妥的选择是规避这种行为。

这事儿,不能光看“有没有直接触犯”。更要看“会不会引起怀疑”、“会不会影响公正”、“会不会损害形象”。从这个角度来说,这“浑水”最好别趟。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受到

@DoonnerDie

提醒:

最高人民法院《法官行为规范》规定了法官可以在不影响审判工作的前提下,可以利用业余时间从事写作、授课等活动,并通过司法职务外活动获得合法报酬。法官是否可以开live问题终结。

-----------------------------------------------原答案-------------------------------------------------------

谢邀。人民警察、检察官和法官开live不属于公务员法禁止的参与营利性活动。

按照现行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禁止从事营利性活动的人员主要是国家公务员,包括行政机关公务人员和司法人员,具体有:

*《法官法》第三十二条第(十一)项规定,法官不一得从事营利性的经营活动;
*《检察官法》第三十五条第(十一)项规定,检察官不得从事营利性的经营活动;
*《人民警察法》第二十二条第(十)项规定,人民警察不得从事营利性的经营活动;
*《国家公务员法》第五十三条第(十四)项规定,公务员禁止从事或者参与营利性活动,在企业或者其他营利性组织中兼任职务;

关键在于如何理解“经营活动”和“营利性活动”,是不是只要是有收入就算呢?显然不是。举例:

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总理李克强的《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新的目标要求》,以及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副总理张高丽的《坚定不移贯彻五大发展理念 确保如期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发表于人民日报。根据新闻报道,总理是有稿费的。

黄政耀案判决书:“经审理认为,上诉人黄政耀利用个人专长,在业余时间翻译涉外公证文书,其收取的翻译费应归个人所有”。

显然,简单的将“有收入的活动”等同于“营利的经营活动”是不对的。要考察法条原意,还要从立法目的进行解释。

现实生活中,公务员从事获利性活动大体可分为三种:

*以自己的劳动付出换取报酬补贴家用,俗称“打工”(如下班去酒吧弹琴,兼职翻译外文著作);

*为了追求富足的生活水平而从事资本运营活动,单纯地以自然人身份进入相关活动中,只是其本意并非牟取不正当利益(如购买股票、投资实业);

*意图牟取不正当利益,从事经营性活动只是其进行受贿、贪污活动的掩体(如在被管理单位入干股,天价出售自己的字画)。



而前述法律规范的目的都是为了保护公务员的职务廉洁性,禁止其利用掌握的公权力为自己谋私利。因此第二种行为要受到纪律限制(主要是领导干部),第三种行为要受到制裁。而在知乎上开live,并非是人民警察利用执法权让行政相对人来参加;检察官利用公诉权让犯罪嫌疑人来参加,法官利用审判权让当事人来参加..........而是用他们的知识、经验和阅历吸引有求知欲的知友来参加,系用劳动换取报酬的行为,故不受以上所列法律限制。实践中,对于公务员在业余时间赚取劳动报酬的,单位一般只要求报备,而且会鼓励参加有一些儿公益价值的社会活动。比如我本人为工程硕士班讲知识产权法,为本科班讲法制史,都是在单位备案并受到肯定的。

有人质疑,开live是否存在利益输送问题?事实上,利益输送哪需要那么麻烦,朋友圈卖面膜就行,价格随心,数量随意。如果只要有利益输送的可能性,就不能做的话,首先法官的配偶们啥职业都不能干了:房代?当事人去买房啊!销售?当事人去买车啊!心理医生?当事人去咨询啊?............也许公务员也不行,当事人会来招商引资导致利益输送。这样还有人当法官吗,最后只能“立木于堂”来判案啦。

须知“法无禁止即可为”,一般公民如此,公务员亦然。

类似的话题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