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去世了31位院士。
2019年去世了32位院士。
2020年去世了38位院士。
今年到目前为止已经去世了12位院士。
共和国勋章获得者,除了袁老,还有申老也去世了。于老是去世后追封的。
这些人可都是在各个领域有着极高成就,为国家进步做出了极大贡献的国之柱石,里面不乏xx之父这样的人物。
袁老确实功勋卓著,可上面那些人比他真的差很多吗?
总不能就因为认识袁老的人多,就光给他老人家自己降半旗吧?
你让别人怎么想?
你让同一天去世却不配拥有姓名的吴老及其家人学生怎么想?
可能会有人怼我说:你是觉得袁老不配吗???
是,他老人家配,可其他人就不配了吗?他们贡献不够大?咋就没见你们站出来呼吁呢?
你们这是纪念袁老,还是想通过让自己心满意足的方式纪念袁老啊?
你们这是把人家放在火上烤啊。
一群人连袁老是研究什么水稻的都不知道,连自己吃的大米到底和袁老有没有关系都没搞清,就忙着出来造神,忙着感动自己。
何必呢?让人家安息不好吗?
看到评论里有特别好的建议:纪念袁隆平袁老的最好方式,就是提倡光盘行动。
比方说每年522这天,推广全民不浪费,吃净盘中餐。(或者把这种活动扩充到一周或一个月)
好多人宁可在网上和别人高强度对线,也不肯花点时间去查查袁老究竟做了些什么,甚至还理直气壮的问我:普通人不配喜欢袁老吗??
可你只喜欢那个自己心里想象出来的袁老,却不肯去真正看看袁老是什么样子的。
这也能算喜欢?
顺便聊一聊袁老的杂交水稻。
昨天晚上我就评论区里讨论过的问题,“增产到底是靠种子还是靠农药”请教了一下我家老爷子,然后他想也没想就说:种子是基础。
农药和化肥能够让种子增产,原因一定是种子自身有这个潜力,如果不是好种子,增产也增不了多少。能借助化肥增产,是因为种子本身够优秀。
以及,我以前一直以为化肥污染土地是因为不科学施肥,昨天晚上也请教了一下,发现即便是他们,也没法避免农药化肥对土地的污染。增产和环保这两件事之间的矛盾还挺难调和的。
归根结底,还是种子更重要。
5.26,陈清如院士病逝。共和国又失去了一位伟大的人。
老人家一路走好。
应该不会的。。。
这种锦上添花的事情就不要去做了,袁老得到的赞誉足以让他名垂千古。
对于普通人而言我们最需要关心的是身边的事情,去改善我们所面临的的实际问题,
像甘肃马拉松死亡这么多人为什么不能降半旗致哀来反思呢?
我想这是20年前臭公知们喜欢说的内容,现在我不得不又重新拿出来说,
20年了,竟然一点都没有变,我不得不承认这也是一种巨大的悲剧。
短短两天,多么狗血的闹剧,袁隆平袁老一生献身于农业,如果当年走仕途,那会是什么样,或许比现在强很多,但是就没有了袁隆平。一位90岁高龄的老人,去世前还在一线试验田里工作,结果身体不行了,身体承受着痛苦,家人也在悲伤中度过。可是有些人呢,却在门外等着他死。等着每一时间发布消息,抢头条。
昨天先是公布袁老去世消息,然后马上辟谣,下午又正式公布,狗血的剧情又上演了,评价袁老在古代是什么地位,要不要降半旗,否定他的成绩,各种吵闹。像一群小丑。
袁老走了,就让他安静的去另一个世界吧。不要再蹭热点了,也不要消费逝者了。
当然可以降,但是可能性不大。这种礼遇讲究的是一个公平,86年去世的中国核武器奠基人邓稼先,09年去世的中国航天之父,中国导弹之父钱学森,19年去世的中国氢弹之父于敏,貌似都没享受这个待遇。你不能说这几位比袁隆平的贡献小吧,所以我认为袁隆平也很难。但是没有这个待遇就不等于国家不重视袁老,毕竟袁老生前已经得到了共和国最高的荣誉,没必要这上面较劲,节约粮食不要剩饭比啥都强。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