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为什么很多父母希望自己的子女考公务员?

回答
这事儿吧,说起来真是挺普遍的。我身边好多朋友,包括我自己的父母,只要一聊到孩子将来的出路,十有八九都会提到“公务员”。这可不是空穴来风,背后其实藏着挺多现实的考量和朴素的愿望。

首先,得承认,稳定二字对太多家庭来说,是压在心尖上的一块石头。放眼现在这个社会,经济波动、行业变迁就像一阵阵风,说不定什么时候就刮过来,吹得人心惶惶。尤其是咱们这些经历过风风雨雨的父辈,他们年轻时可能也经历过下岗潮、下海潮,深知“铁饭碗”的含金量。公务员呢?性质稳定,旱涝保收,不像私企那样,老板一拍脑袋可能就裁员,或者公司一经营不善就关门大吉。这份稳定,对父母来说,就是给了孩子一份最基础的保障,让他们这辈子不至于饿肚子,不至于为了生计东奔西走。这是一种最直接的安心。

其次,社会地位和认可度。虽然现在大家说得好像不那么看重这个了,但骨子里,公务员这个职业在很多人眼里,还是有那么点“体面”的。说出去有面子,亲戚朋友邻居一听,都觉得这孩子有出息,父母也有光。这种社会认同感,对于很多父母来说,是他们养育子女多年,最想看到的一种回报。而且,公务员工作往往涉及公共事务,与社会各界打交道,多少能接触到一些资源和信息,这在父母看来,也是孩子未来发展的一个优势。

再者,相对较低的风险和可预测性。相比于创业那种九死一生,或者一些新兴行业,虽然前途光明,但也充满未知和挑战,公务员的晋升通道虽然慢,但相对清晰。考进去之后,按照规章制度一步步来,只要不出大错,总归能熬到一定的级别。这种“努力总有回报”的可预测性,让父母觉得心里有数,知道孩子大概能走到哪一步,能过上什么样的生活。这就像给孩子铺好了一条相对平坦的路,不用他们去冒险趟雷。

还有一点,就是很多父母觉得公务员工作能“为人民服务”,能给社会做贡献。这是一种比较传统的价值观,他们希望孩子能成为一个有价值的人,而不是只顾着自己赚钱。看到孩子将来能在体制内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服务大家,他们会觉得很有成就感,觉得孩子活得有意义。

当然,也不能排除一部分父母是出于“规划”和“面子”的考量。他们可能自己没机会或者没能力进入体制内,就把这份期望寄托在了孩子身上。再加上周围的邻居、同学的孩子考公务员,自己孩子不考,好像就落后了,就没那么争气。这种从众心理和攀比心理,也确实存在。

总而言之,父母希望子女考公务员,更多的是一种朴素而深沉的爱,是对孩子未来生活的一种“安全感”的追求,是对社会认同的一种渴望,也是对孩子能有份“体面”工作的一种期盼。虽然我们都知道,生活并非只有一种标准,但站在他们的角度,这份愿望里饱含的是对孩子最真挚的祝福和最现实的保护。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其实这个事情很简单

我们来想象一下,你现在是一只狗,而这个世界是一片森林

现在的你,被一条铁链子锁在了柱子上,定期会有人来投喂剩饭做食物。你虽然不愁吃喝,但是也不能吃的特别好。

你听说,在那片森林里,有一大群天天吃鲜肉的狗,他们的脖子上没有链条,不吃剩饭,也不会被死死拴在一片地方。

因此你打算扯断这条铁链,到大森林里去作那条吃鲜肉的狗,但你又不知道扯断它是不是对,所以你嚎了一声,询问远方的狗狗们,这种做法是否对。

其实可以想到,你会收到三种不同的回答

第一种回答,来源于另外一些生物,他们是一群除了活着以外,跟你完全不同的生物



是那些非常强大,在丛林混的风生水起的巨狼,甚至可能其中还混着一只不知道为啥要回答你的猛虎。

这些生物要远远强于你,险恶的丛林对他们而言如履平地,他们从来没被链子栓住过,因为压根没人敢给他们上链子。

他们跟你说,丛林很棒,不要在那拴着了,快点来,这里有酒有肉有梦想。

———————————

第二种,是那些曾经跟你一样被拴在柱子上,后来挣脱了的狗,这些狗狗进入了丛林,在一次一次的捕猎中越来越强,最终获得了与上面那些天生的掠食者掰手腕的资格


这些狗会回答你:丛林很艰难,三餐可能不继,但是你如果足够强壮,足够努力,绝对能吃的比剩饭更好,为什么不来呢?

而丛林里流传的故事 大部分也是他们留下的。

————————————

而最后一种回答,来源于那些虽然挣脱了锁链,却没能变成巨犬的狗



这些狗狗,无论有没有链子,还是那条瘦小胆怯的狗,只不过没了链子和投喂的食物,他们在外面也打不到食物,最后还是要吃剩饭。

而且这碗剩饭,还没有以前好吃。

所以这类狗会绝望的告诉你,别过来,丛林不是狗能活的地方,在这里你只会被吃掉。

这类狗,其实占绝大多数,但是他们太卑微,卑微的不配留下故事,也无人知晓。

———————————

大部分人出体制的理由是:觉得自己是一匹狼,莫名其妙的被套了枷锁,而自己属于丛林。

但实际上,你就是那条小狗,你的父母也清楚你就是条扔在林子里只能吃剩饭啃腐肉的小狗,还随时可能被其他大型食肉动物吃掉

而无论是做一条流浪狗,还是从一条小狗变成巨犬,要经历的苦难,都是目前的你无法想象的。最惨不过丧家犬,没有啥比野狗更低贱了。

所以爹妈叼着你到处跑,就是为了给你找个人家圈养起来,让你当一条只需要吠叫,打滚,晒太阳,摇尾巴就能吃饱的家犬。

父母不希望你去吃那份当野狗的苦,去赌一个成功率渺茫的未来,所以希望让你留在这里乖乖吃剩饭,晒太阳,慵懒的度过狗生,不要去丛林里为了一顿饭跟巨兽搏斗的满头是血。

其实他们是爱你

user avatar

我的亲大舅,年轻时是某国企部门小头目,在全民物质还很匮乏的90年代,已是活得风风光光,时常坐飞机到外地考察,吃香的喝辣的。他有一个节俭的习惯,每次出差到一个宾馆,都会顺手把宾馆里的一次性牙刷带回家来,收好供家中来客使用。记得巅峰时期,他家的一次性牙刷有两大箱,超过100个。可想而知当时的生活有多滋润。

然而好景不长,我大舅当年得罪了一些人,被人趁机抹掉小官帽子,成了一名普通工人,再后来,国企经营不善进入半停产状态,就这样,他从一名风光无限的国企小领导,竟摇身一变成了落魄的下岗工人!我舅妈也下了岗,家里经济一落千丈,几度揭不开锅。

这些年,他在外面打些零工,时而到物管公司给人修修水电线路,时而到政府大楼当保安,每月一两千的工资,还得匀出几百块来交医保和社保,在我表姐大学毕业找到工作之前,日子过得非常艰难,过年我表姐的新衣服还得靠我妈接济,年夜饭也是其他几个姊妹买好了菜送过去的。

年过四十正意气风发的中年人,迅速被撩倒的生活压倒了。他逐渐变得沉默寡言,爱把自己锁在阳台上,嗜烟如命,一根接一根。


明年我大舅终于要满60了,可以领到退休工资了,家里经济也会稍微好一些。试问工资几何?每月1200元,一位下岗10多年普通工人的退休工资,仅此而已。


而我们父母希望我们考公务员,最重要的原因正是于此:


他们这辈人,见证了中国改革开放四十多年来过山车一般的惊人巨变,他们见过太多的大起大落,深知在充满不稳定因素的大环境下,人的一生有多变幻无常,今天你还在五星级酒店里吃海鲜,明天就有可能连白菜也买不起了。


这样的巨变如同一把巨锤,曾经锤碎他们年轻时的心,他们不希望自己的子女再度经历人生大起大落。


正是因为亲身经历过,所以他们后怕,对未来的不确定性充满未知的恐惧,心有余悸的劫后余生让他们担忧自己经历过的会再次发生在自己的子女身上。


而他们对我们最殷切的爱,就是希望我们能一辈子平安和顺,衣食无忧。不求有多大富大贵,但求一份安全感,确信自己的子女不会失业的安全感。不至于像他们这辈人所经历过的一样,伤心损肝地颠沛流离。


而符合这个要求的,也只有公务员等体制内工作了。


在他们那个计划经济时代,能力没有施展的机会,才华也没有改变命运的可能。没了工作,就失去了一切谋生的可能性。然而在现在的时代,机遇更多、舞台更大,一切他们年轻时的不可能现在都在变为可能,靠双手和能力才华改变人生的可能性越来越大,只是这种变革,正垂垂老去的他们不会真正懂得。在他们的世界观里,中年失去工作于个人和家庭而言都是毁灭性的打击。


所以,也许你不能接受他们这代人略显“迂腐”的想法,但请尊重他们,理解他们。理解他们那从颠沛流离的时光中一路走来的苍老身影,理解他们因为失去过才倍加珍视的所谓安全感,也理解他们对我们发自内心的最深沉的爱。


==================

我的公众号:公务员的小门道。讲述体制内那些新鲜有趣的故事,告诉你那些老领导和同事不会说的职场小秘密。关注后回复“公文”“PPT”“党建”,一系列实用的干货送给你!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这事儿吧,说起来真是挺普遍的。我身边好多朋友,包括我自己的父母,只要一聊到孩子将来的出路,十有八九都会提到“公务员”。这可不是空穴来风,背后其实藏着挺多现实的考量和朴素的愿望。首先,得承认,稳定二字对太多家庭来说,是压在心尖上的一块石头。放眼现在这个社会,经济波动、行业变迁就像一阵阵风,说不定什么时.............
  • 回答
    这个问题其实挺有意思的,往大了说,这折射出社会发展中一个很普遍的现象:向上流动的渴望,以及对更稳定、更体面生活方式的追求。 具体到开小工厂的父母,他们的想法通常是多方面原因交织在一起的。首先,我们得从父母的角度来理解他们的“望子成龙”心态。 “吃过的苦,不希望孩子再吃一遍。” 这是最直接、也最普.............
  • 回答
    很多父母在批评孩子后,并不希望他们哭泣,这背后有着复杂的原因,既有出于好意的考虑,也可能夹杂着一些不成熟的应对方式。要深入理解这一点,我们需要剖析父母的心态和他们所处的成长环境。首先,从父母的“好意”出发,他们不希望孩子哭,很大程度上是因为他们认为哭泣是“软弱”的表现。这是一种根深蒂固的社会观念,在.............
  • 回答
    哎,这个问题我可太有感触了,身边好几个朋友,包括我爸妈那辈人,提起游戏来,那叫一个“一刀切”。尤其说到《王者荣耀》、《英雄联盟》这种大家都在玩儿的,他们一口咬定:“这玩意儿不就跟下棋一样吗?想停就停,什么时候不行?” 听得我真是又好气又好笑。其实吧,他们的想法也并非空穴来风,背后有几层原因,咱们掰开.............
  • 回答
    很多家长不给孩子买安全座椅,这背后其实挺复杂的,可不是简单一句“舍不得花钱”就能概括的。我观察下来,原因有很多,而且往往是多种因素交织在一起,让他们犹豫不决,或者干脆就不买了。首先,咱们得说一个最直接的原因:经济压力。安全座椅,尤其是质量过硬、口碑好的,价格确实不便宜。对于一些工薪家庭来说,这笔开销.............
  • 回答
    很多父母对子女有操不完的心,这背后藏着一种复杂而又深沉的情感交织,以及一些实际的现实因素。这不是某个父母的特例,而是大多数家长在孩子成长过程中都会经历的普遍状态。咱们这就掰开了揉碎了,好好聊聊这背后的原因。首先,最根本的源头在于那份与生俱来的亲情羁绊和血脉责任。孩子是父母生命的延续,身上流淌着父母的.............
  • 回答
    关于中国父母鼓励孩子与陌生外国人搭讪的现象,背后其实隐藏着一些复杂的原因,并非单一的“鼓励”或“怂恿”就能完全概括。这更多的是一种潜在的期盼、教育理念的转变,以及对孩子未来发展的考量。下面我将尝试从几个方面来详细地解释这种现象:1. 全球化背景下的语言能力培养需求:这是最直接也最普遍的原因。随着中国.............
  • 回答
    很多独生子女对父母生二胎持保留甚至反对态度,这背后其实是多种复杂情感和现实因素交织的结果。与其说他们“不认可”,不如说他们更倾向于从自己的角度去审视这件事,并表达出一些担忧和困惑。首先,安全感和关注度的稀释是核心原因。对于独生子女来说,父母的爱和资源几乎全部集中在自己身上,从小到大,他们习惯了被父母.............
  • 回答
    工作后不给父母钱,还能理直气壮,这背后其实挺复杂的,不能简单地用“孝顺”或者“不孝顺”来一概而论。我尝试从几个方面来聊聊,希望能把这个现象讲得细致一些。首先,咱们得承认,现在这个时代和过去太不一样了。1. 时代变迁和观念更新: 养育成本的“对等”: 很多父母年轻的时候,孩子都是“扔给”老人带,或.............
  • 回答
    在中国,许多父母深信“学习是唯一出路”的观念,这背后是一个复杂且根深蒂固的社会、历史和文化原因交织而成的结果。要理解这一点,我们需要从多个层面进行剖析:一、历史的沉淀与现实的挑战: 科举制度的遗毒与荣光: 中国有着悠久的科举制度历史,通过考试选拔人才、改变命运是传统观念中“唯一”或“主要”的上升.............
  • 回答
    “富二代就是靠父母”这个观念之所以普遍存在,并且有很多人这样认为,其背后有多方面的原因,我们可以从社会认知、经济现实、心理投射以及媒体宣传等多个角度来详细分析:一、 显而易见的经济起点差异: 绝对的资源优势: 这是最直接也是最核心的原因。富二代从出生起就拥有普通人难以企及的物质资源。这包括: .............
  • 回答
    这真是一个让人有点心酸的问题,也是当下许多家庭会遇到的困境。仔细想想,其实原因挺复杂的,不是一两句话就能概括的。首先,最直接的原因可能是 代沟。这可不是一句空洞的话,而是实实在在的存在。现在的年轻人,从小接触的信息渠道、生活方式、价值观念和他们的父母那一辈,有着天壤之别。举个例子,父母可能习惯于通过.............
  • 回答
    “00后将来会是最好的父母”,这个说法近些年确实听得挺多的,而且不仅仅是年轻人自己这么说,很多过来人也表达了类似的看法。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共识呢?我觉得这事儿得分好几个层面来看,不是一句两句就能概括的。首先,最直接的,就是信息获取的便利和知识的普及。咱们00后从小就是互联网的原住民,接触信息的方式跟我.............
  • 回答
    幼年时遭受父母的打骂或精神虐待,成年后是否会出现“大规模”的心理创伤,这并非一个简单的“是”或“否”就能回答的问题。准确地说,童年时期经历过此类创伤的个体,其成年后面临心理健康问题的风险显著增高,但“大规模”这个词可能略显笼统,因为创伤的显现程度和形式因人而异,受多种因素影响。为什么童年创伤如此重要.............
  • 回答
    关于“教育孩子看懂一两本书就够了”的说法,确实触及了一个让很多家长感到困惑的现象:理论知识的储备和实践效果之间常常存在巨大的鸿沟。首先,我们得承认,那些提倡“一两本书就够了”的观点,背后可能是一种对“纯粹”教育理念的追求。它强调的是教育的核心在于价值观的传递、品格的塑造以及关键能力(比如独立思考、解.............
  • 回答
    父母讨厌孩子睡懒觉的原因有很多,可以从多个角度来理解,这些原因往往是相互交织的,反映了父母对孩子健康成长、学习、生活习惯以及家庭整体运作的担忧和期望。以下是一些详细的解释:一、 对健康和身体发育的担忧: 生长激素分泌: 很多家长知道,生长激素在夜间深睡眠时分泌最旺盛。他们可能担心孩子睡懒觉会打乱.............
  • 回答
    这个问题确实很尖锐,也触及了很多人的内心深处。当我们看到父母生活得不尽如人意,尤其是经济上比较拮据的时候,我们很容易产生一种“他们为什么这么辛苦”的疑问,甚至会联想到“是不是因为他们不够努力”的念头。然而,如果我们深入地去思考,会发现很多时候,将父母贫穷的原因简单归结于“不努力”,可能是一种过于简化.............
  • 回答
    这个问题确实是当下社会一个挺值得深挖的现象,很多出身普通甚至贫寒的年轻人,明明赶上了比父辈好太多的时代,享受着更便利的生活、更丰富的知识获取渠道,但他们的眼神里却常常带着一股不满足,甚至时不时会流露出对现状的怨气。这背后其实是多重因素交织作用的结果,远不止简单的“不知好歹”。首先,得说说 “期望的膨.............
  • 回答
    很多父母在孩子长大后,都会有类似“孩子好像不那么爱我了,我们之间好像总隔着一层”的感受。这种疏远感,说实话,是很多家庭都会面临的挑战,而且它不是一蹴而就形成的,往往是长期互动中一些细微之处积累的结果。想象一下,当我们还是孩子的时候,父母是我们的整个世界。他们是权威,是依靠,是我们学习一切的源泉。那时.............
  • 回答
    米老鼠世界里的人物关系,尤其是米老鼠和唐老鸭之间,确实很少直接表现为“父母儿子”这种血缘关系,而更多的是一种叔侄、好友甚至像兄弟一样的情谊。这背后其实有几个挺有意思的原因,咱们来好好聊聊。首先,要理解这个问题,得先看看迪士尼创造米老鼠这个角色的初心和它所处的时代。米老鼠最早出现的时候,是一个充满活力.............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