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为什么很多独生子女不认可父母生二胎?

回答
很多独生子女对父母生二胎持保留甚至反对态度,这背后其实是多种复杂情感和现实因素交织的结果。与其说他们“不认可”,不如说他们更倾向于从自己的角度去审视这件事,并表达出一些担忧和困惑。

首先,安全感和关注度的稀释是核心原因。对于独生子女来说,父母的爱和资源几乎全部集中在自己身上,从小到大,他们习惯了被父母关注、照顾,这种“独享”的模式构成了他们安全感的重要来源。当父母决定要二胎,他们会本能地担心,这份爱和关注是否会被分走?父母的精力是否会因此减少?他们从小积累的“被宠爱”的经验,让他们难以接受这种“分享”,哪怕知道是亲兄弟姐妹,内心深处的那份“独占欲”还是会浮现。

其次,经济和资源的分流是不得不面对的现实。养育一个孩子需要投入巨大的时间和金钱,从奶粉、尿布到教育、兴趣班,再到未来的购房、婚嫁,每一项都是不小的开销。对于父母而言,要同时承担两个孩子的成长成本,意味着他们需要更精打细算,甚至可能影响到原有的生活质量。独生子女虽然是孩子,但他们也具备一定的理解能力,他们会想到,父母的钱和精力是有限的,二胎的出现,是否意味着自己未来能获得的资源会减少?比如,教育上的投入可能会被平均分配,甚至倾向于小的,导致自己上好的大学、学特长班的机会受影响。这种对自身未来发展前景的担忧,是很实际的。

再者,家庭关系的重塑也带来不确定性。父母是家庭的核心,他们之间的相处模式也会影响到子女。独生子女习惯了父母作为一对稳定的、以他们为中心的组合。二胎的到来,会打破这种平衡。父母可能会因为育儿问题产生新的矛盾,或者家庭的氛围变得更加嘈杂和忙碌,这都会让独生子女感到不适应。而且,他们也会担心,自己在家里的“地位”会发生变化,父母会不会更偏袒小的,或者在自己和弟弟妹妹之间出现偏心。

除了以上几点,童年经历和个人价值观也扮演着重要角色。很多独生子女的童年是在相对独立和自主的环境中度过的,他们可能更早地学会了自己玩耍,习惯了安静和属于自己的空间。二胎的出现,意味着家里会多一个需要照顾、会哭闹、会抢夺玩具的孩子,这与他们习惯的宁静生活模式截然不同。

同时,一些独生子女可能因为父母的过度保护,在与同龄人交往方面存在一些障碍,他们可能并不擅长处理复杂的同辈关系,对“分享”和“竞争”的概念也理解不深。因此,面对可能出现的“兄弟姐妹”这个新角色,他们会感到陌生甚至排斥。

还有一种情况是,独生子女可能对父母生二胎的动机本身有所质疑。他们可能会觉得,父母只是为了“传宗接代”或者“有个伴”而生,并没有充分考虑到孩子的意愿和家庭的实际情况。这种“被安排”的感觉,让他们觉得不被尊重,从而产生抵触情绪。

最后,情感上的“孤独”也可能是一种隐性因素。虽然有了弟弟妹妹,但有些独生子女会觉得,真正的“精神伴侣”或者能理解自己内心深处的人,仍然是父母。他们担心,二胎的出现,会让他们在与父母的情感连接上变得更加边缘化。

总而言之,独生子女不认可父母生二胎,并非是简单的“自私”或“不懂事”,而是他们基于自身成长经历、对未来发展的考量以及对家庭关系的预判,所产生的一种复杂的情感和现实担忧的表达。他们希望父母在做出这个重大决定时,能够充分考虑到他们的感受和需求,让他们也能在这个新的家庭格局中找到属于自己的位置和安全感。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我们从另一个角度来思考一下:

别说是“生”一个人加入这个家庭了。

就算是亲儿子娶老婆,多少公公婆婆都受不了,觉得儿子被抢走了。

就算是亲闺女谈恋爱,多少岳父岳母都受不了,所以有一个段子叫“白菜被猪拱了”,专门用来形容这个感觉

这世界上的婆媳大战、翁婿矛盾,少过吗?

说好的“ta不是来争夺爱的,而是带来爱的”呢?

说好的“ta的出现使你在世界上多了一个亲人”呢?

说好的“没有抢走你儿子/女儿 对你的爱,而是和你一起来爱你儿子/女儿”呢?

这不都是父母生二胎时常用的措辞吗?

怎么发生在父母自己身上,父母自己就受不了呢?

哦对了,父母们决定生二胎时,对外还常常用第一胎做挡箭牌,个个都说“怕我家大宝寂寞”、“是大宝想要弟弟妹妹”。

喂喂,您的儿子/女儿 热恋的时候,那可是百分之一万不想离开恋人;百分之一万是您的儿子/女儿想要对方。

这时候怎么一大堆父母受不了呢?

说好的“这都是为了孩子”呢?


讲道理,这些事情真的与钱有关吗?

现代社会,谁都饿不死。钱没有那么重要,爱才是稀缺的。

“感觉本来专属于自己的爱被分走了”这种事,没发生在自己身上的时候,人人都有可能站着说话不腰疼。

user avatar

呵呵。

看到这个话题,我就特别想恶毒。

我有好几个点头之交的同学,读书的时候,一无是处,要车没车,要房啃老的。然后奶粉钱都不够的人,生了个孩子,就好像一下成了成功人士。甚至跑我面前,特别一本正经的说,你生了孩子就知道生活多不易。

而且说这话的时候,眼中还真的是莫名其妙的闪烁着成功的自信。

我其实当时就想对这种人,飚我一辈子学的脏话过去。

因为什么?你的人生是因为你的懒惰,堕落,不思进取已然失败了。所以,我觉得好笑的是,你这么一个自己在该努力,上进,甚至创业的时期,生了个孩子,自己连带这个孩子都要靠你父母养活的人,你在我面前显摆什么?

即便你生了哪怕一个篮球队,那又如何?

不过是因为生理冲动。本质上来说,有些人不是人,称之谓动物。

各位敏感的杠精,看到这里,千万别对号入座。

我一向说话就这么难听,要是哪位生了二胎,自我陶醉,天天朋友圈晒你家丑扒辣鸡,还没张开的,跟猴子一样的大宝二宝伟大父母。那从这里起,请可以屏蔽我了。

因为接下来的话,更会让你受不了。

你要是分不清生孩子,到底是为了交配,还是为了养育。那你还真别在那和我辩驳,跟我指指点点。

生得出来,就麻烦养得起,养得起不算,还得给最好的教育。

别没羞没臊,自己不负责,不带套,追求舒服,生下孩子遭罪不算,将来还要祸害人家好人家的闺女和儿子。

而且,还就有这样的家庭,生二胎还特别振振有词。

我想,挺多有弟弟妹妹的姐姐(对,就是女生),必然是听过以下这些话:

你现在是哥哥姐姐了,你要懂事。你要知道妈妈爸爸现在照顾你们两个不容易。所以,你不能跟以前一样了。

你要让着弟弟妹妹,替爸爸妈妈照顾好弟弟妹妹。

你一个人太孤单了,所以爸爸妈妈要生一个弟弟妹妹陪你。

所以你以后要学会分享。

加粗的话,是不是很多非独生家庭子女耳熟能详?

是不是莫名其妙就心情特别沉重?

是不是觉得我忽然之间什么都没做,却好像弟弟妹妹到来,我就莫名其妙做错了什么?

关键还要让独生子女背锅,说咱们独生子女一个个都自私自利,管你TM屁事,我父母就乐意生我一个,二胎家庭比我出息的有,可是混得远不如我的更是比比皆是!

养了一堆都是白眼狼,为了点家产斗的你死我活,打的头破血流,可从来不是独生子女家庭会出现的情况。

所以你知道这些个父爱,母爱,一个个特别伟大,特别艰辛,特别觉得,哇塞,作为父母是多么不容易的沙雕,有多可笑了吗?

明明生一个都是勉为其难了,非要二胎。

在自己的第一个孩子面前装伟大不算,还不时在朋友圈叹心酸。

然后,无非都是。大宝懂事了,宝妈有两个孩子好幸福,两个孩子都是上天给我的天使,所以我觉得这么辛苦这么累,粗茶淡饭也是值得的。

别别别,你想错了。你生孩子就是啪啪啪,然后精子遇到卵子。就怀了。别赖上天,真的特别烦这种人,一脸感动给谁看,这么一点点卑微的爱,能别搞的全世界不知道一样?

你自己没能力,不负责,就算了,还要活生生用责任绑架第一个孩子,外人恶心就算了,自己大儿子,大闺女,也要一起恶心,有必要吗?

并且,这些个人,你也甭和我说什么,我的父母对我一视同仁,我的父母不这样。

得了吧,满世界的扶弟魔,甚至之前生二胎,大女儿跳楼,最近轰轰烈烈,11个姐姐供养弟弟的此类新闻都是编的吗?

生而不养,等送人养大了,见这送出去的孩子出息了,又恬不知耻的想认回来的少吗?

说个题外话。

你知道我为什么这么带起床气。

是因为我妈妈。

我妈妈家族四个兄弟姐妹。作为大女儿的她,从懂事开始就知道奉献奉献奉献。

其中做牛做马从八岁到三十岁的艰辛我就不提了。

最可悲的是,我每每同情加质问她的时候,她无言以辩,甚至以泪洗面之后说了句,没办法的。

对,她自己没用,无奈,也就罢了。

在我出生之后,我是独生子女,她却非常可笑的教导我礼让我两个舅舅的女儿,因为她们是女生。

要让我弟弟妹妹,因为他们比我小。

她最经典的一句话就是:你舅舅他们生的都是独生子女,你们几个就是亲弟兄!

狗屁!

曾经,我被她洗脑的一味的只知道忍让!(因为她确实对我很好,所以在我三观没定型前,我一直觉得,妈妈对我这么好,那她的话肯定是的对的!呸!)

直到我爸爸过世之后,我在太平间旁边,抹泪,孤单的坐了一晚上,老爸吐血,老妈心脏病发,没人看顾的时候,我才看透一切人情世故,我才知道,有些所谓亲情血脉,不过是我们中国人,可笑的道德绑架,不过是这些占着名头,吃你血肉的家伙,理所当然的称谓。

所以一夕之间,我就变了。

别人都觉得为什么以前那个傻缺,忽然就浑身带刺,不好惹了。其实就自己知道,本身就是被压抑之后的两种选择,一是忍耐,二就是爆发。

我日夜的努力,差不多花了三年吧,变成了我妈妈家族里最出息的一个孩子。

所以,大过年的时候,他们又使唤我妈的时候,我直接把一桌子酒水掀了,这帮欺软怕硬的,也就只敢在朋友圈吐槽。(因为这一桌酒水就是老子置办的)

所以,家庭聚会,只要我到场,所有的孩子刚刚还疯魔的,看见我就乖乖坐好。是因为,我打是真教训,要是他父母敢上来帮,那我正好就断交不来往了。

所以,你只有你成功出息的时候,你看着以前那些人,对你卑躬屈膝,你冲着他一口痰过去的时候,他还谄笑着把你捧成大爷的时候,你就知道,人都是捧高踩低的。

所谓的骨肉亲恩,或许有些人幸运遇到了,可是我没享受到,我在最落魄最无力的时候,一步一泪,一泪一血的挣扎起来的时候,我不是圣人,落寞的时候,抹着血泪希望他们伸手,等自己挺过来了,谁会信这些狗屁的相亲相爱的话?

你知道我妈妈在我外婆得病临死前,问我外婆最后一句话是什么?一个55岁的人问一个82岁的:妈妈你为什么所有子女里,最不宝贝我!?

你明白有多心酸吗?

————————————

用我妈的话来说,一双手,十个手指伸出来尚且是有长短的,父母的爱,怎么可能公平呢?

你要是生活在一个特别有爱的家庭,还爱的面面俱到的话,那确实,叫人羡慕。

而在我看来,太多太多的,就是大小相争,心里扭曲,没有相爱,只有想杀。

为什么很多孩子不许父母生二胎。

看到这个睿智的问题,我就想说一句。

凭什么?

虎鲨产子,老鹰择优,狼堆都有等级之分。

这人吧,未必就比动物高尚了去。

不许生二胎,很奇怪吗?有些所谓的自私,我倒真觉得是天性对自己的保护。

并且,真要生二胎,也和第一胎没有任何关系。

滚TM的相亲相爱,互相帮衬。

大可以统计下,二胎有多少是奔着儿子去的!甚至一听是女儿,就堕胎的,是不是少数?

40 ,50都在拼二胎。不就是指望多个养老的,甚至卖女儿,免费保姆,成年了,换钱给儿子置办彩礼。

再难听点,重男轻女,封建余毒,指望是个儿子传宗接代的人真的少吗?

忘记一点,评论里提醒我了,这些人不光二胎要生儿子,自己的孩子也要逼着生二胎要儿子。

————————————————————

评论里一个说我偏激,黑暗,极端的。

我看了她回答,觉得蛮好笑的,她说她家的脏活,农活 ,累活都是弟弟的干的,她只要念书!我的天呢,脏活累活农活不做,我还觉得是女孩娇贵,不做,倒也说的过去、可是你说家务都不干,还觉得自个特有理,我就想问一句,什么鬼?自个是不是没手没脚的?

你作为姐姐,只需要读书,你是公主,你弟弟就是免费劳动力?

我真的特想恶意揣测下,你说三十年都这样过了,哪个姑娘嫁给你弟弟,回头一起伺候你这位大小姐,那还真的很悲哀!!

然后你还说,这叫相亲相爱,互相帮助。

对不起,正常逻辑不是,弟弟多干一点,姐姐在旁帮衬一点吗?

这理所当然的态度。

我要是这个弟弟,看见姐姐这样的言论,我是一定会觉得特心寒。

果然被偏爱的,不管男女,都是理所当然,洋洋自得!

真不好意思,我是真的羡慕别人亲戚之间互相尊重,互相帮助,互相亲爱。

可TM我没遇到啊,我看见的都是计算,丑陋啊,生活没给我阳光,我没因此去伤害报复别人,就已经是最大的妥协了,只是在网络上,吐槽这种所谓稀薄的血缘关系,真的不需要你来教我怎么做人。

不过你这么善良,光明,有爱,我也没觉得你这家庭教育,把你教育的多有素质啊,你还不是在别人的回答之下,妄加非议,给人挂标签吗?

大言不惭说别人偏激,极端,黑暗,不恰恰证明,你这个人也不比我高尚到哪里去吗,一个有教养的,姐弟和睦的人,是说不出这样的话。

倒是反向证明了,被宠爱的那个有多有恃无恐,被忽视的那个有多无助盲从。

user avatar

人性本身就是自私的。

很多父母想生二胎的时候都会跟第一个孩子动情地说:我是怕你孤独/寂寞/长大了没人帮你/想给你生个弟弟保护你。

其实真实的原因不过是因为觉得你这个大号不中用,想练小号或者只是单纯地想传宗接代又或者觉得多个孩子多个养老的保险。

总而言之都是为自己考虑得多,人就不会做跟自己的切身利益无关的事情。

毕竟现在养一个孩子成本多高啊,谁会因为为了照顾头胎的情绪价值就去生第二个?

而且往往还是生完了才跟你说,怀孕之前都不会跟你走漏一点风声,完全就没把你当做家庭成员一样。

首先是不尊重第一个孩子的意志和意见,生育之前不会问他们想不想要弟弟/妹妹。

这时候就会有圣母出来说了,生育是父母的权利,为何要问孩子的意见?

但是有的父母就是觉得权利应该自己行使,义务却可以强加给第一个孩子。

钱钟书曾经讽刺说:在家庭里,如果第一个孩子是女孩,那么便是极其幸运之事,因为可以省下一大笔佣人的钱。

其中的意思不言而喻。

在南方最常见的家庭模式是姐姐+弟弟,或者是姐姐+姐姐+弟弟。

很少看见哥哥+妹妹这种情况。

二胎政策开放之后,也有许多四十多岁的中年人冒着风险当高龄产妇也想生个儿子。

有很多女生上了高中或者大学才发现自己的母亲又怀孕了准备给自己生个弟弟。

这种年龄差距悬殊的姐弟关系是很难产生什么共同语言和“手足情”的。更多的是难以言说的尴尬和对父母逐渐年迈而弟弟年底尚幼的家庭情况的担忧。

在这种情况下,很多父母很难说不会想着让女儿帮衬自己。


其次,抛开性别因素不谈。就人性而言,大部分人都不愿意自己的资源被瓜分给他人。

这种资源包括财产继承权/家庭地位/教育资源/父母的关心和爱等。

而很多父母并不会因为家里多出一名成员就创造出对应的资源,大部分父母都觉得生二胎是多出一双筷子的事情。

而二胎成长的资源主要来自哪里呢?

是通过本该给一胎的资源二次分配获得的。

比如说如果家里只有你一个孩子,父母的资源就可以全部倾注在你的身上,你本可以出国留学,但是因为养了弟弟/妹妹,家庭负担加重了,所以你没有办法出国留学了。

再比如说如果你是独生女,你父母的财产肯定是归你,如果你突然有个弟弟,那么这意味着极大部份财产还是归他。带有原生家庭财产的独生女比带弟弟没有什么家产的妹子在婚恋市场上的价值是不可以同日而语的。

更何况这个世界上没有绝对公平的事,父母肯定会在两个孩子中有更喜欢的那一个,偏心这种事情一直都是客观存在的。

如果一对父母心智正常,不会特别偏心,也愿意为了二胎创造更多的资源,也不是因为重男轻女而强行二胎,个人认为生二胎也是其乐融融的事情。

这件事情本身没有对错,看的是当事人(父母)的态度。

user avatar

因为目前通行的继承法是均分继承法。如果是长子女继承法,则孩子们就不会在意弟弟妹妹了。

user avatar

我妈很喜欢儿女双全,我小时候问我愿不愿意再要个小弟弟,当时我问我妈很想要么,她说对


我说那就要吧,你喜欢我也喜欢

我同意是建立在我爸妈照样疼爱我的基础上…包括后来他们离婚,我妈只能选择带走我两岁的弟弟,这件事成了她的心结,只要我去她那里住,基本上一家人哄着我让着我

我没有立场反对,我妈给我生了个弟弟,结果把我当妹妹宠

包括每次我妈心里难受,说的都是后悔,刚刚离婚的时候太穷了养不起俩孩子,只能留下我给我爸,现在我妈再婚,赶上拆迁,家里人均一套房还要多,门脸房也有,以后我妈我弟弟帮衬我还不够呢,我为什么要反对

我妈对我愧疚的另一个原因就是,如果当初她带上我,我也可以靠拆迁分房子

不过我比较飘,觉得无所谓,毕竟是三四线小城市,她过得开心就好

我爸再婚又生了一个小女儿,我俩关系不好,他放话说我大学毕业以后就和我断绝关系,不会给我一分钱,现在是生活费按月给,学费啥的都出,其实钱方面也给我


这个妹妹我不会负责照顾,他以后老了我会每个月给他几千赡养费,报答他把我养这么大的恩情,但是他别想用他的小女儿拖累我,婚内出轨,离婚生子,这个女儿我不承认是我妹妹


说白了就是感情的问题,我弟弟出生让我更受偏爱,另一个女孩是我家离婚的罪魁祸首,我疯了才会照顾她,以后不给她下绊子是我最后的底线

user avatar

我把答案全删了,说什么都没啥意义,我老公是亲戚养大的,现在我老公弟弟就等于是我俩养大的,我老公今晚还要去学校为他弟弟的生物默写成绩挨批,而我公婆安静的躲在老家,假装自己没有大儿子也没有小儿子,可能只有到身体不舒服或者没钱的时候会想起我们吧。

要是狠狠心不管他弟?那就真的没人管了,我公婆绝对不会管,这样下去好好的孩子就废了。

我身边也有很多同事生二胎,有的人说他家不能绝后所以必须再生儿子,有的人是因为婆家马上拆迁,她生儿子拆迁款就全给她,所以必须再生。有的人是因为看到别人都生了,自己也跟着生。

今天在妇幼保健院还看见一个大肚子妈妈带着两个孩子在医院产检,没有老人或者男人陪,小男孩淘气被妈妈一顿爆揍。妈妈肚子太大了,行动不方便,就连打孩子都很吃力。

很多朋友都说要在老大很大的时候再生老二,这样老大就能带老二了,省事。我听着好无奈啊,身为老大,就注定要为弟弟妹妹付出,哪怕反抗,也无济于事。

user avatar

跟大家讲个笑话。

我是独生女,我十岁那年的暑假时候,我妈有一段时间突然老让我做家务,洗衣服做饭扫地什么都得干,在此之前我是那种十指不沾阳春水的状态。

我干了大概一个星期,忍不住问了我妈一句:妈妈,你是不是要给我生小弟弟了?我妈当时就愣了,问我怎么突然回这么想,我说你老让我做家务,你肯定是不喜欢我然后要给我生小弟弟了。

我妈捂嘴笑岔气了,我妈说她是那段时间切菜切到手手指发炎没法做家务,正好我懒骨头一个,想锻炼锻炼我而已。

我妈笑着笑着就不笑了,她说我永远是她的小宝贝,而且是唯一的小宝贝。我听着觉得好安心。

我从小到大跟我妈出去穿门碰到我妈很久不见的朋友的时候,总会有人有意无意地问一句:这是你家老大还是老二呀?我妈总是说我家就这一个。当然也总有人问怎么不多生一个,我妈总是笑着说家里养不起了,养一个也挺好的。

我家里条件挺一般的,养我一个我从小到大从奶粉钱开始算到现在花的钱已经能占家里的大半开支了,照着我的开销再养一个……讲真,小康之家都有点费劲。

如果我爸爸妈妈再生一个小孩,他们自己也不能保证能不能给小孩与我同样的爱和精力,强拖还没有毕业的我来养小孩也不太可能。不生二胎即不难为我父母也不难为我,家庭和睦,不是挺好的嘛。

而且我也见过二胎的出生让头胎孩子待遇下降甚至遭受冷落的情况。我发小跟我同岁,在她十一岁以前我们都是独生子女,她十一岁的时候她妈妈怀孕了,她父母是很开明的人,怀孕刚查出来的时候就跟她商量,她父母把她一个只有十一岁的小姑娘的想法当成重要参考意见,她知道的时候立刻跟我说了,她说她很犹豫,她觉得那是她的弟弟妹妹,她的家人,她怎么能不要呢,我十岁被我妈乌龙吓了一通,我残忍地建议她不接受这个弟弟妹妹(虽然我后来见过这个妹妹,确实是很可爱的小姑娘,很像她姐姐),我觉得这会影响她的生活(虽然那时候我们只是两个留守儿童,我们的父母都在北京),她还是决定接受她的新家人。

新生儿占据了她父母大部分的时间和精力,但是彼时她也只是和我一样的留守在老家。

上了初中情况开始变化起来,我妈妈开启了整整六年的陪读生涯,我开始接受我妈妈无微不至的照顾,她上初一的时候她妈妈还在北京照顾她的小妹妹,她还是跟爷爷奶奶生活。有一次她痛经特别严重,我带她回我陪读租的房子里,让我妈妈给她做红糖水,中午留她吃了饭,我妈后来悄悄跟我讲过说觉得她爸爸妈妈应该多照顾她一些,毕竟一个娇滴滴的小女孩子痛经痛成那个样子看着让人心疼。

她也很羡慕我,有的时候也跟我吐槽过一些站着说风凉话的亲戚,说她成绩不好,还好她爸妈还有个小的,不然以后指望不上她什么什么的,我听了其实听愕然的,毕竟除了成绩不太好,她性格极好也特别漂亮家里条件也好的(家里在北京三环有房,房价大涨前买的),不知道这些人怎么要嚼这种舌根。好在初三的时候她妈妈回家照顾她了(顺便她妹妹上幼儿园),但是那个时候她的成绩已经实在提不上去了,后来高中就去镇上的重点中学借读,大学在北京念大专。

她的经历我也不知道该怎么评价,她的父母已经是那种比较开明的人了,换上别的父母可能不知道又会发生什么了吧

user avatar

昨天坐公交车出去的时候看到了这样一幕:

有一对年轻的夫妻,带着2个孩子,以及一位大妈上了公交车(大妈应该是2个孩子的姥姥),从衣着看,年轻的夫妻两个穿的都挺斯文的。2个孩子,年龄小的那个也就一两岁大,会说话,但是需要父母抱着。年龄大的那个看样子也就6,7岁的样子,应该还没有上学。

他们上车的时候,是男的抱着小点的孩子,有个人要下车把座位让给了抱孩子的男的,过了一会坐我旁边的人也下车了,那个女的坐到我的旁边,她刚坐下,男的抱着的那个孩子,就哭着喊着要让妈妈抱,于是,那个女的接过了孩子。在这个过程中,那个大一点的孩子,一直在车门附近站着......

那个男的把孩子给了她妻子之后,让他的大儿子到身边来,把他抱起来坐在他的腿上。

就在这个时候,妈妈抱着的那个小的孩子,不愿意了,哭着闹着,不让他爸爸抱他哥哥。他妈妈问他为什么不让他爸爸抱着哥哥,那个小孩嘴里含糊不清的嚷嚷:就是不让,就是不让。这期间,那位父亲什么也没有说,也没有再抱那个大点的孩子.......

那个大点的孩子什么也没说,神情落寞的离开了他爸爸的座位,站到了他姥姥身边。而那个小的孩子又挣脱了他妈妈的怀抱,又让他爸爸抱了起来......

说真的,看到那个大点的孩子,神情落寞的走向他姥姥的时候,曾经也想有个弟弟或者妹妹的我,很庆幸,我是“独生子女”......


以上是个人意见,仅供参考!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很多独生子女对父母生二胎持保留甚至反对态度,这背后其实是多种复杂情感和现实因素交织的结果。与其说他们“不认可”,不如说他们更倾向于从自己的角度去审视这件事,并表达出一些担忧和困惑。首先,安全感和关注度的稀释是核心原因。对于独生子女来说,父母的爱和资源几乎全部集中在自己身上,从小到大,他们习惯了被父母.............
  • 回答
    关于“传武就是杀人技”的说法,这一观点在历史、文化和社会语境中存在一定的误解和偏见。以下从历史、文化、现代演变和误解来源等多个角度进行详细分析: 一、历史背景:武术的原始功能与社会角色1. 自卫与生存需求 中国传统武术(传武)的起源与农耕社会、游牧民族的生存环境密切相关。在古代,武术的核心功.............
  • 回答
    吴京作为中国知名演员、导演,近年来因《战狼2》《英雄联盟》等作品及个人生活引发公众关注,其形象和言论在不同语境下存在争议,导致部分人对其产生负面评价。以下从多个角度详细分析可能的原因: 1. 个人生活与公众形象的冲突 妻子被曝光:2018年,吴京妻子的近照和视频被网友扒出,引发舆论争议。部分人.............
  • 回答
    在第二次世界大战(19391945)中,苏联作为东线战场的主导力量,确实被广泛认为是贡献最大的国家之一。这种观点主要基于以下几个方面的分析: 1. 军事贡献:东线战场的“绞肉机”苏联是唯一在东线直接与德国作战并承受最大军事压力的国家。以下是关键点: 战场规模与持续时间:德国在1941年入侵苏联(巴巴.............
  • 回答
    关于明末八旗军队的军事实力与历史评价,确实存在一些争议。明粉(明朝支持者)不承认八旗“真的很强”这一观点,主要源于以下几个方面的历史认知、文化心理和政治立场的交织: 一、历史认知的偏差:将八旗视为清朝的“逆贼”1. 八旗是清朝的军事力量 明粉往往将八旗视为清朝政权的军事支柱,认为其存在本身就.............
  • 回答
    朱元璋(1328年-110年),明太祖,明朝开国皇帝,其统治时期(1368年-1398年)在中国历史上具有深远影响,但其个人性格、统治手段和政策也引发了后世的争议和批评。以下从多个角度详细分析为何很多人不喜欢朱元璋: 一、严苛的统治手段与政治高压1. 杀戮功臣,建立“铁腕”统治 朱元璋出身贫.............
  • 回答
    中国社会中对宗教的排斥现象确实存在,但这一现象的形成是多重历史、文化、政治、社会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以下从多个维度详细分析这一现象的成因: 一、历史背景:传统宗教与外来宗教的碰撞1. 传统宗教的本土化与社会功能 中国本土宗教(如儒家、道家)长期与政治、伦理体系融合,形成"儒释道"三教并立的局.............
  • 回答
    关于管虎导演的争议与《前夜》《金刚川》的接受度,可以从以下几个层面进行详细分析: 一、"管虎屁股歪"的语境与争议来源"管虎屁股歪"这一说法源于网络对管虎导演在历史题材创作中立场的质疑。具体争议点包括:1. 历史叙事的"另类视角": 管虎在《金刚川》中采用"战争中的小人物"视角,聚焦士兵的个体.............
  • 回答
    关于电视剧《亮剑》是否“没有拍完”的问题,实际上存在一定的误解。以下从剧情发展、制作背景和观众认知三个方面进行详细说明: 一、《亮剑》的剧情发展与结局《亮剑》是根据都梁小说《亮剑》改编的军事题材电视剧,分为三部曲,分别对应抗日战争不同时期的战争场景。其完整剧情如下:1. 第一季(1940年代) .............
  • 回答
    《精灵宝可梦》系列中的角色小豪(日文名:ヒカリ)在部分观众中引发争议,尤其是与早期主角小智(サトシ)的对比下。以下是导致观众对其反感的主要原因分析,结合角色设定、剧情表现及文化背景等因素: 1. 性格塑造的“反传统”与价值观冲突 过度理性化: 小豪的性格被设计为极度理性和冷静,甚至在战斗中表现.............
  • 回答
    关于中国购买俄罗斯苏27战机“占了大便宜”的说法,主要源于以下几个关键因素的综合作用,我们可以从技术、经济、战略和国际关系等多个角度来详细剖析:一、 技术性能的先进性与时代背景 苏27的超前设计和优异性能: 苏27“侧卫”系列战机在设计之初就瞄准了当时西方最先进的第四代战斗机,如F15、F16等.............
  • 回答
    关于“为什么很多国人会支持乌克兰”这个问题,其实可以从多个角度来理解和阐述。需要强调的是,“很多国人”这个说法本身是一个概括,实际情况可能非常复杂,支持乌克兰的声音只是其中一部分。但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分析这种现象可能出现的原因:1. 地缘政治和国际秩序的普遍认同感: 主权和领土完整是国际法.............
  • 回答
    这是一个非常有趣且普遍存在的现象,尤其是在末世小说中。它触及了人类的心理、社会结构、生存本能以及叙事创作的规律。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层面来详细分析:一、 叙事驱动与戏剧冲突的需要 制造高潮和紧张感: 敌人、冲突是推动故事情节发展的重要动力。如果末世的威胁仅仅是资源枯竭、环境恶化,故事可能会变得平淡.............
  • 回答
    很多年轻人害怕一辈子生活在一个小城市,这背后是一个复杂的心态集合,涉及到个人发展、社会机遇、生活方式以及价值观念的多元考量。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详细阐述:一、职业发展与个人成就的天花板: 就业机会的稀缺性和单一性: 大城市的经济结构更为多元化,涵盖了金融、科技、文化、创意、高端制造等众多行业.............
  • 回答
    这是一个非常有意思也颇具现实意义的问题。很多时候,我们直观地看到的是“勤快”的员工被裁,从而产生疑问。但这背后往往隐藏着更深层的原因,并非简单地因为他们“勤快”本身。我们来详细探讨一下:一、 “勤快”的定义和隐藏的信号首先,我们需要区分“表面的勤快”和“实质的勤快”。 表面的勤快 (Visibl.............
  • 回答
    “为什么很多人都不知道生活的艰辛?”这个问题触及了社会结构、个体经历、信息传播以及心理认知等多个层面。要详细阐述这一点,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角度深入剖析:一、 信息不对称与过滤机制: 媒体的滤镜: 主流媒体在报道时,往往倾向于关注那些具有戏剧性、积极性、成功性的故事,以吸引受众的注意力。而大多数人.............
  • 回答
    你提出的问题非常有意思,涉及到历史、文化和语言的细微之处。为什么许多伊斯兰国家的国旗上是“残月”,却常被称为“新月旗”?这背后确实有不少可以深入探讨的方面。首先,让我们来明确几个关键概念: 残月(Crescent Moon): 指的是月相中,从地球上看去,月球被太阳照亮的部分呈现出一个弯弯的弧形.............
  • 回答
    “穷人不要生孩子”这个说法确实存在,并且在社会上引起过不少讨论。这个建议背后通常包含着一系列复杂的考量,涉及到经济、教育、社会资源、个人发展等多个层面。下面我将从几个主要方面详细阐述为什么很多人会提出这样的建议,并探讨其背后的逻辑和潜在的争议点:1. 经济负担与代际贫困的循环 直接经济压力: 养.............
  • 回答
    你提出的这个问题非常有趣且深刻,它触及了许多关于社会心理、认知偏差和群体动态的复杂议题。为什么很多普通人会倾向于以“统治者精英”的姿态和角度去看待社会问题,并试图表现出“理智客观”?这背后可以从多个层面来解释:一、 心理层面的原因: 权力渴望与社会阶层流动性的感知: 隐性的权力诉求:.............
  • 回答
    这是一个非常有趣且值得深入探讨的问题。许多发达国家(如日本)在人均可用耕地面积和土地总面积上确实比中国小,但其部分一线城市居民却能住上独栋房屋,这背后涉及一系列复杂的因素,包括历史发展、经济结构、城市规划、文化观念、技术进步以及政策导向等等。下面我将尽量详细地解析其中的原因:1. 土地利用的效率和结.............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