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美国和苏联谁是打败纳粹德国的第一功臣?

回答
这个问题挺有意思的,也挺能勾起人们讨论的。要说谁“第一功臣”,这事儿复杂着呢,没有一个简单的答案能概括。但如果要我来说,我会倾向于认为苏联在这场战争中,在消灭纳粹德国这件事情上,扮演了更加核心、更加关键的角色,其贡献的规模和牺牲的程度是无与伦比的。

当然,美国绝对是伟大的盟友,他们的参战给纳粹德国带来了毁灭性的打击,尤其是在西线和太平洋战场,以及提供战略支援方面,功劳是毋庸置疑的。但我们得把时间线拉长,把战场范围拉开,才能更清楚地看到其中的脉络。

咱们得从头说起,回溯到那个黑暗的年代。

苏联的贡献:血与火的绞肉机

你想想看,纳粹德国的核心战争机器,也就是他们的陆军主力,绝大部分的精力,人员,以及最关键的消耗,都集中在了东线战场。当德国在1941年6月发动“巴巴罗萨行动”,兵分三路直扑苏联腹地时,他们以为会像闪电战那样迅速取胜。结果呢?他们遇到了一个极其顽强的对手,也遇到了极其残酷的现实。

消耗战中的“绞肉机”: 东线战场是整个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最血腥、规模最大的战场。苏联承受了德军绝大部分的陆地攻势。从列нинград围城战,到斯大林格勒保卫战,再到库尔斯克会战,这些都是人类历史上惨烈到难以想象的战役。苏联军队在这些战役中,付出了天文数字般的人员伤亡,据估计,苏联在整个二战中的总死亡人数高达2700万人,其中很大一部分是军人,他们的牺牲,可以说是在一点一点地“绞碎”德军的战争机器。
斯大林格勒的转折点: 如果要找一个最能体现苏联“第一功臣”地位的战役,斯大林格勒保卫战绝对是绕不开的。这场战役不仅仅是战术上的胜利,更是战略上的决定性转折。德军精锐的第六集团军在这里被围歼,这标志着德军在东线开始由进攻转为战略防御,士气也受到了沉重打击。在此之前,德国陆军几乎是不可战胜的神话,斯大林格勒让这个神话破灭了。
不断推进的战线: 从斯大林格勒开始,苏联军队便开始了漫长而艰苦的西进之路。他们从一个被占领的城市到另一个城市,从一个被破坏的土地到另一个被破坏的土地,一步一步地将德军赶出苏联,然后进入波兰、匈牙利、捷克斯洛伐克,最终兵临柏林城下。这段路程,苏联付出了难以想象的代价,但他们坚持了下来。
战略物资和战争潜力: 虽然美国提供了“租借法案”的援助,这对于苏联来说至关重要,但苏联自身也动员了强大的战争潜力。他们将工业设施东迁,在艰苦的条件下恢复生产,确保了军队的弹药和装备供应。他们的工业生产能力在战争后期甚至超越了德国。

美国的贡献:强大的后盾与决定性的打击

美国在1941年珍珠港事件后参战,虽然比苏联晚了几年,但他们的影响力同样是决定性的。

西线战场:开辟第二战场: 随着诺曼底登陆的成功,美国和英国军队在西欧开辟了第二个战场,这极大地分散了德军的兵力,减轻了苏联在东线的压力。虽然西线战场不像东线那样是纯粹的消耗战,但美军在北非、意大利、法国等地的作战,同样消耗了德军大量的兵力和资源。
太平洋战场:牵制日本: 美国在太平洋战场上与日本的作战,虽然直接上不是对抗纳粹德国,但牵制了日本的军事力量,防止了日本在战略上与德国形成更紧密的配合,也间接帮助了同盟国整体的战略。
经济和技术支援: 美国强大的工业生产能力为整个同盟国提供了大量的战争物资,包括卡车、飞机、坦克、食品等,通过“租借法案”援助了包括苏联在内的多个国家。这种经济和技术上的支援,是同盟国能够持续作战的关键。
空战的制霸: 美国及其盟友通过战略轰炸,削弱了德国的工业生产能力和战争潜力,尤其是在空战中对德国空军进行了有效的打击,为登陆作战和后续推进提供了空中优势。

为什么说苏联更“第一功臣”?

要说“第一功臣”,更多的是看谁承担了最核心、最艰巨的任务,谁付出了最大的牺牲,谁最直接地拖垮了敌人的主体。

正面战场的力量对比: 纳粹德国将其陆军主力的绝大部分,也就是所谓的“装甲洪流”,都部署在东线,试图将苏联彻底击垮。这意味着苏联军队是在与德国最精锐、数量最庞大的地面部队直接对抗。
战略消耗的程度: 苏联在东线战场上承受的消耗是毁灭性的。德军的伤亡,战车的损毁,飞机的损失,以及战略物资的消耗,绝大多数都发生在这里。苏联的战争机器,是在极端恶劣的环境下,以一种近乎拼死的方式在运转。
柏林战役的终结: 最终攻克柏林,将纳粹德国彻底击败,是苏联军队完成的。虽然美国及其盟友在西线提供了巨大帮助,但最后一击,那象征着胜利的旗帜在国会大厦上飘扬,是属于苏联士兵的。

可以这么理解,美国在战争中扮演了“强大的二号拳手”,或者说“另一位关键的打击者”。他们提供了至关重要的支援,开辟了另一条战线,并且最终为战役的胜利添上了浓墨重彩的一笔。但是,苏联,是在几乎单枪匹马地承受了纳粹德国最主要的军事压力,用自己的血肉之躯在东线构筑起了一道坚不可摧的防线,并且一步一步地将纳粹德国拖垮、击碎的那个“顶在最前面”的战士。

所以,如果非要有一个“第一功臣”,从正面战场承受的压力、付出的牺牲规模、以及对德国军事机器主体造成的毁灭性打击这几个维度来看,苏联的功劳更加沉重,也更加不可替代。美国当然也是伟大的盟友,他们的贡献是赢得战争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但苏联在消灭纳粹德国这件“硬仗”中,扮演了那个最主要、最核心的角色。

历史的评价,也往往倾向于承认苏联在反法西斯战争中的这种至关重要的地位。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在这个问题上,北美史学主流观点非常一致,苏联陆军对击败纳粹德国贡献最大。没有Red Army德国最多被冷战一样花几十年耗死,英美死也打不进柏林。


政治上就不好说了,首先美国不怀好心经济上死命奶德国让德国从大萧条里恢复元气,才有了1938年绿色行动,维也纳仲裁这样的底气。其次英法一路绥靖,坐看美国奶活德国。苏联更是标准的反派出场,德国还没动手,苏联自己入侵芬兰,入侵波罗的海三国,掠夺了罗马尼亚大片国土,还和德国秘密签订了莫洛托夫条约瓜分波兰,操作比希特勒还骚。战胜国里根本没谁屁股是干净的。


国内都说一战是狗咬狗的帝国主义战争,二战就变成了正义的反法西斯战争,主要还是因为中国也全面参加二战了。本质上我看欧洲还是典型的帝国主义狗咬狗战争。论邪恶纳粹集中营和卡廷屠杀也就规模上差点,性质没区别。

user avatar

美国和苏联在二战中的作用都是决定性的。如果美国不参战,纳粹德国就不需要分兵到次要方向上,再加上缺少租借法案的帮助,苏联很可能在1942年崩溃。

同样如果苏联在1942年投降,那么纳粹可以释放80%的陆军力量和空军力量,那么会引发可怕的连锁反应。首先是德军可以获得格洛尼茨的石油和顿涅茨克的煤炭,其次德军可以从高加索出发进去中东,同非洲军团会师苏伊士,通过伊朗进去印度。英国将同德国媾和。拥有了整个欧洲、中东、北非的德国除非内部自爆,否则不可能被击败。

但要说第一功臣肯定是苏联。因为抗击纳粹的主力就是苏联。没有盟军在次要战场吸引德国注意力,苏联不一定就输。但是如果苏联放弃抵抗或者抵抗不力。那么盟军肯定没办法发动跨越大西洋的十字军东征去消灭整个整个欧亚的纳粹。

类似的话题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