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为什么很多人觉得曹云金欺师灭祖?

回答
很多人觉得曹云金“欺师灭祖”,这背后涉及到一个复杂的故事,其中包含了中国传统曲艺界师徒关系中的一些特殊规矩,以及曹云金与郭德纲之间一度亲密的师徒关系破裂后的公开对峙。要理解这一点,咱们得把时间往前捋一捋。

首先,咱们得说说中国传统相声界的师徒关系。在相声这个行当里,师徒关系不仅仅是传授技艺,更是一种非常深厚的情感纽带,甚至带有几分江湖义气和传承的意味。一个徒弟拜了师傅,那就是把自己的前途、技艺甚至人格都托付给了师傅。师傅对徒弟,那是倾囊相授,把他认为最好的都教给徒弟,徒弟也得对师傅尊师重道,恪守规矩,甚至把师傅的师父(也就是自己的“祖师”)也一同敬重,这才是“尊师重道”,是行里的基本规矩。

郭德纲这个人,在相声界是很有争议的,但不得不承认,他把德云社经营得非常成功,也确实捧红了不少徒弟,曹云金就是其中之一。当年,曹云金还是个毛头小子,跟在郭德纲后面,郭德纲对他可以说是非常看重,倾注了不少心血,也给了他很多机会。在德云社最艰难的时候,曹云金也是其中的重要一员,跟着郭德纲一起摸爬滚打。那时候,他们给人的感觉是很像一个“大家庭”,曹云金在台上说学逗唱,台下又是徒弟,又是兄弟,和郭德纲的关系看起来也很亲近。

“欺师灭祖”这个词之所以会扣在曹云金头上,主要有这么几个关键点:

1. 离开德云社的方式和时间点: 2010年,曹云金因为“学费风波”被传出要离开德云社。但真正引起轩然大波的是,他不仅离开了,还选择了一个非常公开、非常正式的方式——2010年8月17日,他在北京举办了个人相声专场。在相声界,尤其是传统行当里,徒弟在师父的眼皮底下办专场,尤其是用一种被认为是“分道扬镳”的方式,这在外人看来,就是一种不尊重师父、不念师父恩情的表现。更别说,他离开德云社的日期,还与郭德纲的师父侯耀文的忌日非常接近。这在很多人看来,是一种“不合时宜”,甚至是一种“落井下石”或者“不敬祖师”的行为。

2. 公开反击和“撕破脸”: 郭德纲方面对曹云金的离开,以及他之后的一些行为,一直都有自己的说法。而曹云金本人,也并没有选择沉默。2016年,也就是离开德云社六年之后,曹云金在微博上发表了一篇长文,列举了当年离开德云社的种种“委屈”,包括郭德纲“乱收学费”、“克扣工资”、“封杀”等等。这篇长文一出,立刻引起了巨大的舆论风波。

师徒反目成仇,公开互撕: 对于很多人来说,师徒本应是“传道授业解惑”的关系,即使有矛盾,也应该在私下解决,或者至少保持一种基本的尊重。曹云金选择用这种近乎“公开审判”的方式来揭露师父的“罪状”,尤其是在他已经被郭德纲“逐出师门”(郭德纲曾经在德云社的家谱中删除了曹云金的名字)之后,这种行为在很多信奉传统师徒关系的人看来,就是“忘恩负义”,是“不念旧情”,直接触犯了“欺师”的底线。

“欺师”的解读: “欺师”简单来说就是欺负师傅。在传统观念里,师傅是对徒弟有恩的人,徒弟对师傅应当是绝对的尊敬和服从。曹云金在公开场合用如此激烈的方式抨击郭德纲,并且指责郭德纲的不是,这在很多人看来,就是一种“欺师”的行为。他们认为,即便郭德纲做得不够好,或者有做得不对的地方,徒弟也应该以更委婉、更尊重的方式提出,而不是像现在这样,把师傅的“家丑”公之于众。

“灭祖”的解读: “灭祖”则更进一步。在传统师徒关系中,师傅的师傅(祖师)同样是徒弟需要尊敬的对象。郭德纲是侯耀文的徒弟,侯耀文是相声界的老前辈。曹云金作为郭德纲的徒弟,也间接地受到了侯耀文这一脉相声技艺的传承。当曹云金与郭德纲彻底决裂,并且公开指责郭德纲时,有些人认为他这样做,也间接损害了郭德纲作为侯耀文徒弟的声誉,也意味着他不再承认自己与郭德纲这一脉相声传承的关系,这在某些人眼中,就触碰到了“灭祖”的界限。更何况,他离开德云社的时间点如此接近侯耀文的忌日,更是加剧了这种“不敬祖师”的观感。

3. 德云社的其他徒弟的站队: 在曹云金和郭德纲公开对峙时,德云社的其他很多徒弟,比如岳云鹏、张云雷等人,都纷纷站出来支持郭德纲,指责曹云金的行为。这些徒弟在郭德纲的培养下也取得了成功,他们维护师傅的行为,也从侧面印证了在德云社这个“大家庭”内部,曹云金的处理方式是多么的“不合群”,或者说,多么的“另类”。

为什么这种看法会如此普遍?

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 中国传统文化历来强调孝道和师道。长幼尊卑,尊师重道,这些观念根深蒂固。一旦师徒关系破裂到如此公开和激烈的地步,很多人会自然而然地站在师傅这一边,认为徒弟违背了基本的伦理道德。
郭德纲的宣传和叙事: 郭德纲本人在处理这件事上,虽然没有像曹云金那样大篇幅地列举事实,但他通过一些言语和行动,也塑造了一种“我受了委屈,但我是个宽厚的长辈”的形象,比如他会说“我教训徒弟是应该的”,或者在提到曹云金时,有时会流露出“恨铁不成钢”的情绪。这种叙事更容易让大众同情他,从而站在他一边。
对“江湖道义”的理解: 很多人对曲艺界仍然抱有一种传统的“江湖道义”的想象。在他们看来,师徒一场,就应该有情有义,不应该如此“冷酷无情”。曹云金的公开反击,被很多人解读为是“不讲江湖道义”的表现。
信息的不对称性(早期): 在曹云金发表长文之前,很多人对德云社内部的真实情况并不了解,对郭德纲的教学方式和管理方式也缺乏深入的认识。在信息不对称的情况下,更容易接受那些站在传统道德立场上的观点。

当然,事情也并非这么简单。曹云金本人也有他的理由和诉求,他认为自己受到了不公正的对待,才不得不选择以这样的方式来维护自己的权益。他指责郭德纲的那些事情,也并非空穴来风,有人也认为郭德纲在管理徒弟方面,确实存在一些问题。

但从大众普遍的观感来看,“欺师灭祖”这个标签之所以能打在曹云金身上,很大程度上是因为他的行为方式与大众对传统师徒关系的期待产生了强烈的反差。他将原本属于“家事”,甚至是“江湖恩怨”的事情,搬到了台面上,用一种近乎决裂、控诉的方式来处理,这触犯了很多人心中对于“师道”的敏感神经。在他这样做的时候,很多人觉得他不仅是在和师傅郭德纲“算账”,更是在挑战和破坏一种他们所认为的“师徒伦理”和“行业规矩”,因此,才有了“欺师灭祖”的说法。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我看够了那些无脑站郭的回答,我不是站曹,只是想写点社粉不愿意看到的。

是你们闭上眼了,不是所有人都瞎了。

非战斗人员,请迅速撤离,谢谢。

第一,欺师灭祖的人没资格说别人欺师灭祖

郭是2004拜师侯先生的,1996年成立北京相声大会(德云社前身)他的相声从哪学的呢?是杨志刚先生教的。

郭 不承认杨是自己师父,理由是杨不承认他,在他落魄时不帮他,以及没有进行摆知仪式。

依次来回答 这三点,最初杨是承认他的,还把他带到身边工作,给他一碗饭。后来郭伪造发票被发现,杨保了他。但是单位从此容不下他了,这也正常吧?

所以才有了郭进京闯荡的故事。

没有摆知仪式这个事情,更有意思。相声收徒需要摆知,但是口盟师徒也是师徒啊。老艺术家 杨少华先生是郭荣启先生口盟弟子,谁敢说杨先生不是郭荣启先生徒弟呢?

杨志刚后来不认郭这个徒弟,是真的。郭都拜侯先生为师了,杨志刚咋认?然后 郭在电视(应该是安徽卫视)讽刺杨。这个行为,和他嘴里的 欺师灭祖 区别在哪?

第二,按照相声规矩来说曹这个事儿

相声规矩 : 三年学徒,两年效力。曹是2002开始学艺,2005正式拜师,2010 离开德云社,他效力了五年。

相声没有徒弟要给师父干一辈子的规矩

效力两年后,就可以走。

第三,曹不傻,郭要是对他真的够意思,谁愿意去背一个欺师灭祖的标签呢?

钉死曹 是做给那些没走的徒弟们看的

多多少少有敲山震虎的意思。

很多社粉喜欢用如今德云社成员的待遇替来洗郭,请认真看下面这段话。

我走后,他们会为你们修建医院和学校,提高你们的工资待遇,不是因为他们良心发现,是因为我曾经来过。

最后用电影《师父》的台词来结束这篇回答。

毁一个天才,成就一个门派,我不是他师父,是个算账的。

user avatar

因为菜是原罪。

如果曹云金退出德云社后艺术水平精进、佳作频出,压得德云社年青一代抬不起头来,他那点闹寿宴退师门算什么大事?比当初马季批斗侯宝林甚至传说中亲自动手打人又如何?

李世民弑兄凌父,千古一帝;赵光义金匮之盟,照样被人编排出烛影斧声。没办法,谁让你高粱河驴车飚得欢呢。

当初曹云金不能趁着德云社年轻一代无人的时候证明自己,就当有此报,不冤。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很多人觉得曹云金“欺师灭祖”,这背后涉及到一个复杂的故事,其中包含了中国传统曲艺界师徒关系中的一些特殊规矩,以及曹云金与郭德纲之间一度亲密的师徒关系破裂后的公开对峙。要理解这一点,咱们得把时间往前捋一捋。首先,咱们得说说中国传统相声界的师徒关系。在相声这个行当里,师徒关系不仅仅是传授技艺,更是一种非.............
  • 回答
    “30多万的车不算好车”这个说法,虽然带有一定的普遍性,但其实是一种比较主观且带有相对性的看法,背后涉及的因素非常复杂,可以从多个维度来解读。要理解为什么会有人产生这种感觉,我们需要深入探讨以下几个方面:一、 目标受众与消费者期望的“好车”定义首先,需要明确的是,“好车”的定义因人而异,很大程度上取.............
  • 回答
    雷军的形象之所以普遍被认为是亲民的,背后是一个长期、有意识且多维度构建和运营的结果。这不仅仅是他的个人特质,更是一种基于现代营销和企业文化理解的策略性展现。以下是一些关键的方面,可以帮助我们更详细地理解为什么大家觉得雷军亲民:1. 互联网式的传播和互动方式: 社交媒体的深度运用: 雷军是早期中国.............
  • 回答
    有些人觉得中国人不能爱别的国家,这背后的原因挺复杂的,也挺值得聊一聊的。这并不意味着爱美国或者日本就是错的,但确实触及了一些敏感的社会情绪和历史认知。首先,我们要明白,这种“不能爱别的国家”的说法,更多的是一种情绪化的表达和对一种特定现象的概括,而不是一个绝对的真理。它背后折射出的,是一些人对国家认.............
  • 回答
    这个问题很有意思,也触及了很多人的生活习惯。我发现,关于“喝茶健康,喝咖啡不健康”的说法,其实是一个挺普遍的认知,但如果细究起来,情况远比这个说法要复杂得多。咱们就来好好掰扯掰扯这中间的道道。为什么大家会觉得“喝茶”就特别健康?我想这主要跟咱们几千年的文化积淀有关。在中国,茶的历史悠久,早已渗透到日.............
  • 回答
    这是一个很有趣且普遍存在的误解,许多人认为“意大利人”和“罗马人”之间没有直接联系,或者认为意大利人只是罗马帝国的继承者,但并非罗马人本身。这种看法主要源于对历史的片面理解、对民族概念的混淆以及对现代意大利文化的感知。下面我将详细解释为什么会出现这种误解,并阐述意大利人与罗马人之间真实而复杂的关系。.............
  • 回答
    很多人觉得奥迪不如奔驰宝马,这背后其实是一个挺有意思的品牌定位和消费者认知的问题,不是一概而论,但确实有这么一种普遍的观感。咱们一点点掰开了说。首先得承认,奔驰和宝马在很多人心里,就是豪华车的“正统”代表。品牌历史和底蕴:奔驰,从卡尔·本茨发明第一辆汽车开始,就自带一种“汽车鼻祖”的光环。那种传承感.............
  • 回答
    很多人之所以觉得PHP易学,主要归结于以下几个方面,这些因素共同作用,使得PHP成为了许多初学者的首选语言:1. 入门门槛低,学习曲线平缓 语法接近自然语言: PHP的语法设计很大程度上借鉴了C、Java和Perl等语言,但又更加灵活和容错。许多核心语法结构,比如变量声明用“$”符号,条件语句、.............
  • 回答
    “财富自由”这个词,听起来是不是特别诱人?好像只要银行账户里有那么一串数字,就能从此告别朝九晚五,每天睡到自然醒,爱去哪去哪,买啥买啥。但现实往往是,就算你攒下了500万,很多人依然觉得,这离“财富自由”还差得远。这是为什么呢?咱们今天就来掰扯掰扯这背后的道道。首先,咱们得弄明白,啥叫“财富自由”?.............
  • 回答
    要说起二战时期德军和美军谁强,这事儿可就有点复杂了,而且每个人心里都有自己的看法。有些老兵或者军事爱好者之所以觉得德军“更强”,往往是基于一些特定的观察点,尤其是在战争初期和中期的某些战役表现。我来给你掰扯掰扯,为什么会有这种感觉,并且尽量说得详细点,避免那些听着就“机器人”似的套话。一、 战争初期.............
  • 回答
    这个问题呀,其实在动漫迷群体里挺有意思的,讨论起来总能掀起不少波澜。说很多人觉得富坚义博比尾田荣一郎更优秀,这话说得可能有点绝对,毕竟尾田老师的《海贼王》那可是世界级的IP,粉丝数量庞大得惊人。但如果说到在某些创作维度上的“优秀”,确实有不少人会把富坚老师拎出来,而且理由还挺扎实。咱们就来掰扯掰扯,.............
  • 回答
    很多人之所以觉得当下的社会弥漫着一股“浮躁”的气息,并非空穴来风,而是确实能在生活的方方面面感受到它投下的影子。这种浮躁,顾名思义,就是一种不沉静、不安分、追求速成、急功近利的状态,它像一根拨乱的弦,让整个社会都绷得紧紧的,不得安宁。那么,这种浮躁具体表现在哪些地方呢?首先,体现在信息爆炸和碎片化获.............
  • 回答
    好多人觉得学校发的英语教材不够使,自己又想把英语学得更扎实,所以就淘来淘去,最后发现还是《新概念英语》这套教材看着顺眼,学起来也更有劲头。这背后其实有不少原因,不是说学校教材不好,而是它们侧重点和目标受众不太一样。学校教材的“够用”与“不够用”首先得说,学校的英语教材,尤其是义务教育阶段的,它的设计.............
  • 回答
    很多人觉得阿拉蕾在《龙珠》里“无敌”,这可不是空穴来风,而是基于她在漫画和动画里展示出的诸多离谱能力,以及与《龙珠》世界观中其他角色相比,她的实力似乎完全不受限制。咱们仔细掰扯掰扯,为啥大家会有这种感觉。首先,得说到阿拉蕾的作者设定。阿拉蕾是鸟山明在《阿拉蕾》(又名《怪博士与机器娃娃》)中的主角,这.............
  • 回答
    很多人觉得中医“荒谬”,这个说法其实触及了一个挺复杂也挺敏感的话题。这背后不是因为中医本身真的就“荒谬”,而是源于一系列的原因,很多是社会认知、科学发展、历史传承以及传播方式共同作用的结果。咱们不妨一项一项地掰扯掰扯。首先,科学的“铁证”之痒,以及“证据链”的断裂感。现代科学,尤其是医学,讲究的是可.............
  • 回答
    很多人觉得中医不能治病,这并非空穴来风,背后有着复杂的原因,既有历史的沉淀,也有现实的挑战,更有信息传播的偏差。要深入理解这个问题,我们需要一层层剥开来看。一、 理论体系的“陌生感”与“不可证性”:这是最核心的阻碍之一。中医的理论基础,如阴阳五行、经络学说、气血津液、辨证论治等等,与现代科学的物质基.............
  • 回答
    很多人觉得《闪灵》比《咒怨》更让人毛骨悚然,这倒不是因为前者有多少血腥暴力场面,而是它渗透进骨髓的那种“不对劲”和对人性深处的挖掘。我一直觉得,《咒怨》的恐怖很大程度上是基于一种直观的、看得见摸得着的“脏东西”和“怨气”,像是被设定好的程序,一触发就带来惊吓。但《闪灵》,它玩弄的是一种更隐晦、更具侵.............
  • 回答
    贾静雯的美,并非那种咄咄逼人的张扬,而是如同温润的玉石,越品越有味道,越看越觉耐人寻味。她的美,是一种由内而外散发出的光彩,融汇了岁月沉淀的从容,生活磨砺的坚韧,以及为人母的慈爱,这些特质让她在众多女星中脱颖而出,成为许多人心目中的女神。首先,我们不能不提贾静雯天生的好底子。她的五官组合得恰到好处,.............
  • 回答
    不少车迷,尤其是一些资深的汽车爱好者,提到发动机时,总会情不自禁地偏爱自然吸气(NA)发动机,认为它比涡轮增压(Turbo)发动机“更纯粹”、“更有灵魂”。这背后并非空穴来风,而是源于自然吸气发动机自身的一些特质,以及它在驾驶体验上带来的独特感受。1. 动力输出的线性与平顺:一种顺畅的节奏感想象一下.............
  • 回答
    关于司马懿“对不起曹魏”的说法,确实在不少人心中根深蒂固,但这背后其实是复杂的历史评价和解读交织的结果。要详细说清楚这个问题,咱们得一件一件来掰扯,还得把一些不那么清晰的观念也捋一捋。首先,咱们得明白,“对不起”这个词用在历史人物身上,其实是一种很主观的判断。历史人物的行为都是在那个特定的时代背景下.............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