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如何评价美国承认委内瑞拉反对派领导人为「临时总统」,马杜罗政府会因此而倒台吗?

回答
美国承认委内瑞拉反对派领导人胡安·瓜伊多为“临时总统”,这一举动无疑是美国对委内瑞拉政治危机采取的一个重大且激进的步骤,其影响深远,但断言马杜罗政府会因此倒台则过于简单化了。要评价此事,我们需要从多个层面进行分析。

美国承认瓜伊多的背景与动机:

首先,理解美国的这一决定需要回顾委内瑞拉近十年的政治和社会动荡。自乌戈·查韦斯时代以来,委内瑞拉的经济就开始下滑,但尼古拉斯·马杜罗上台后,经济危机进一步加剧,伴随着严重的通货膨胀、物资短缺、基础设施崩溃,以及大规模的社会不公和人权侵犯。国际社会对马杜罗政府的合法性产生了广泛质疑,尤其是在2018年的总统选举后,许多国家认为选举存在舞弊行为,其结果不被承认。

美国长期以来是委内瑞拉石油的最大买家,其国内政治稳定对美国能源安全和地区影响力至关重要。此外,人道主义危机和民主价值观也是美国干预委内瑞拉政治的考量因素。美国政府认为马杜罗政府是压迫性的、非法的,并对其治理不善导致的人道主义灾难负有责任。因此,承认瓜伊多,作为由国民议会推选出的合法领导人,是美国试图通过支持反对派来推动委内瑞拉的政治变革,并最终实现民主转型的一种策略。

承认瓜伊多的意义与美国的目的:

合法性的博弈: 美国的承认并非直接的军事或经济援助,而是通过政治和外交手段,试图剥夺马杜罗政权的合法性,并在国际上孤立他。通过支持瓜伊多,美国将自己置于国际法和民主原则的立场上,希望能够团结更多国家,形成对马杜罗政府的联合压力。
经济制裁的加码: 承认瓜伊多为临时总统,为美国实施更严厉的经济制裁提供了新的法律和政治基础。美国随后对委内瑞拉国家石油公司实施了制裁,冻结了其在美国的资产,并将其石油收入导向支持瓜伊多政府。这是美国施压马杜罗政府的重要手段,意图通过切断其财政来源,迫使其放弃权力。
国内政治的信号: 对美国国内而言,此举也可能是在特定政治气候下,展现其对外强硬和支持民主的姿态。

马杜罗政府的反应与应对:

马杜罗政府对美国的承认予以强烈谴责,并将其定性为美国干涉内政、发动政变。虽然马杜罗政府面临国际孤立和国内经济困难,但其仍然掌握着国家的军事力量、大部分国家机构和重要的石油资源。

巩固军方支持: 马杜罗政府立即寻求巩固军方和安全部队的支持,通过许诺利益和施压,确保其对军队的控制。军队在委内瑞拉政局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如果军队倒戈,马杜罗政权将难以维持。
司法和行政机器的控制: 马杜罗政府利用其对司法系统和国家行政机构的控制,宣布解除瓜伊多的议员职务,并对其进行刑事调查。这使得瓜伊多在委内瑞拉国内的行动受到限制。
国际联盟的争取: 马杜罗政府积极寻求俄罗斯、中国、古巴、伊朗等国的支持,这些国家不承认瓜伊多,并支持马杜罗政权,认为美国的做法是在干涉主权国家内政。这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美国孤立马杜罗的努力。
国内支持者的动员: 马杜罗政府也试图通过动员其支持者,通过集会和示威活动来显示其仍拥有一定的民众基础,并对抗反对派的呼声。

马杜罗政府是否会因此而倒台?这需要多方面的因素考量:

1. 军事力量的动向是关键:

正如前面提到的,马杜罗能否继续控制军队是决定性的。美国虽然施加了压力,但并未直接派兵干预。如果委内瑞拉军队内部发生分裂,部分军官选择效忠瓜伊多,或者发生哗变,那么马杜罗政府的统治将面临极大的危机。然而,到目前为止,大部分军方领导层仍然忠于马杜罗,这得益于多年的政治渗透和利益输送。

2. 经济制裁的效果:

美国对委内瑞拉石油行业的制裁是釜底抽薪的举措。如果这些制裁能够真正切断马杜罗政府的财政收入,并进一步恶化委内瑞拉的经济状况,那么民众的不满情绪可能会进一步升级,给马杜罗政府带来更大的压力。但同时,制裁也可能对普通民众造成更大的苦难,这可能会被马杜罗政府用来指责外部干预,并进一步煽动民族主义情绪。此外,委内瑞拉也可能寻求其他途径来规避制裁,例如与其他国家进行能源交易。

3. 国际社会的团结与分歧:

虽然美国及其部分盟友(如加拿大、欧盟部分国家、部分拉美国家)承认瓜伊多,但并非所有国家都如此。俄罗斯和中国是马杜罗政府的重要支持者,他们拥有否决权,并在联合国等国际组织中为马杜罗政府提供掩护。欧洲国家内部也存在分歧,一些国家可能更倾向于通过对话和谈判解决问题,而不是采取强硬的对抗姿态。这种国际上的分歧,会削弱美国施压的有效性。

4. 反对派的整合与动员能力:

瓜伊多和委内瑞拉反对派的团结和动员能力也是至关重要的。反对派需要能够有效地组织民众,提出切实可行的政治和经济方案,并赢得更广泛的国际支持。如果反对派内部出现分裂或其动员能力不足,即使外部压力增大,也难以形成足以推翻马杜罗政权的有效力量。

5. 马杜罗政府自身的韧性与适应能力:

尽管面临巨大的压力,马杜罗政府也并非没有应对之策。他们可能会继续采取压制异见、控制媒体、利用民族主义情绪等手段来巩固权力。他们也可能尝试通过与反对派进行有限的谈判来缓解危机,但其目的往往是争取时间或分化对手。

结论:

美国承认瓜伊多为“临时总统”是促使委内瑞拉政权更迭的一个重要因素,但它本身并不足以保证马杜罗政府的倒台。这更像是在漫长而复杂的博弈中,美国打出的“明牌”,意图通过政治和经济的联合施压,为委内瑞拉的政治转型创造条件。

马杜罗政府的命运,更取决于委内瑞拉国内的力量对比,尤其是军队的支持度,以及经济制裁的实际效果,再加上国际社会分歧的制约。承认瓜伊多为政权更迭提供了合法性的框架和国际支持的起点,但要实现推翻马杜罗政权的目标,还需要更多实际行动和更长时间的博弈。

因此,断言马杜罗政府“会因此而倒台”过于武断。更准确的说法是,美国承认瓜伊多,极大地增加了马杜罗政府面临的国际压力和合法性挑战,为反对派提供了更强的道义和政治支撑,也为美国进一步采取制裁行动提供了依据。但最终的走向,将是委内瑞拉内部各方力量以及国际各方势力角力博弈的结果,其过程充满变数。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打起来打起来。

期待的搓手手。

不过毕竟是美帝后院,打起来估计也是三周平推。

失望的搓手手。

至于委国?恐怕没有一个平民想让那个傻屌继续坐在那张椅子上了吧。

再到中国,除了一遍又一遍的重复“不干涉他国内政”这种传统态度以外,只怕也是在等着吃瓜吧,后院起火当然好,不起火也无所谓。幻想着中国和这位爷站在同一阵线的只怕是要失望了。毕竟不管谁当坐在椅子上,石油总是要卖的。

user avatar

起因是马杜罗踢开国会另组立宪会议以68.6%的得票率当选。

然后踢开的国会不满,议长指责马杜罗操纵选举+贿选,于是自立为总统。
目前各自找洋人站队中,洋人站队图如下:

于是热点快演变成危机了,各列强纷纷站队,内战一触即发。


上面的流亡最高法院是由两批人组成,前任最高法院院长,也是被认为是马杜罗亲信中的亲信的最高院院长Christian Zerpa 10号突然任命国会议长为代理总,然后连夜叛逃美利坚,并且和2017 年 7 月跑路巴拿马的那群最高法院成员会合,支持议会。


现在军方,委内瑞拉国防部长帕迪里诺·洛佩斯将军(以英语发言)表示:祖国的军人不接受一位被强加于模糊利益阴影之下的总统,也不接受一位自称不受法律约束的总统。士兵将捍卫我们的宪法,是国家主权的保证人。

(看样子军方大概是看一边太蠢,一边手里没枪,干脆中立,如果双方两败俱伤,就扯面旗子搞个军政府)

但据央视的报道,http://news.cctv.com/2019/01/24/ ... OHvdd8E190124.shtml

则是军方站队马杜罗。

实际上军队肚子里什么算盘,目前还没啥人清楚,毕竟当年委国军队贰伍传统,可是堪比秀秋了。

user avatar

不仅仅是美国加拿大之流,每天面临无数委内瑞拉难民的好邻居,巴西,哥伦比亚,嘛,还包括其他的拉美主要国家,智利,巴拿马,阿根廷,洪都拉斯,巴拉圭。

目前为止,我还没见过哪个厚颜无耻的国家,承认这位司机总统的(查了下,承认的有俄罗斯,斜眼 )。

很自然的,你可以选择两种解释中的一种,

1. 委内瑞拉人民在超过1000000%的通货膨胀压力下,在极度缺少食物导致首都中产阶级翻垃圾吃的状态下,在没有医疗用品导致新生婴儿大批死亡的环境中,以绝对高票,支持现总统马杜罗连任,而这位反美的斗士,因为不明原因惹怒了美国,使得美国伙同一群狗腿欺压委国。

2. 正义来没来,还真不好说。但垃圾,是时候进垃圾堆了。

你问我怎么看?

无论是1还是2,马杜罗一定会下台,就这么简单。

user avatar

看今天情况,我国已经确定政策了,也就是说力挺马杜罗了.

也意味着,在5常中,有2个力挺马杜罗,另3个支持瓜伊多. 考虑到英法在此的力量是打酱油,

因此这一次的对决的核心力量, 中俄 vs 美国+哥伦比亚.

(巴西也是打酱油的,哥伦比亚直接冲在前面)

从中国来讲,首先保护中国大量投资利益,瓜伊多上台,很可能出现利比亚,马拉西亚,斯里兰卡这样反复情况,保护现政权就是保小钱钱.

第二个,天下苦特朗普已经两年,折腾大家一直不得安生, 现在出现在一个可以在美国后院折腾的牌,哪怕最后可能马杜罗下台,也要跟美国人折腾下去,越久越好. 所以基本反美的伊朗,叙利亚,古巴,甚至八杆子打不着的土耳其也来支持马杜罗, 就是为了多一个与美国在中东可以交换牌.


第三,支持现政权,目前看成本不高.首先马杜罗是合法总理,军队系统支持, 只要其余几国对其进行物质上支援,能让其维持一段时间是可以接受的, 最好越长越好.让美国大量牵涉其中,能越轻大家在其它地方的压力

user avatar

今天看到委内瑞拉的事情传得很快,都要炸锅了,写个答案只是介绍基本情况顺带辟除一些自媒体的胡说八道的影响。我对拉美了解有限,哪里错了还请指正 。

(所有信息截止北京时间2019年1月24日12点30分已经得到确定的消息,不一定会更新):

1、委内瑞拉是不是内战啦?

委内瑞拉目前没有任何内战征兆,倒是有被外部干预的可能性。(2018年9月美洲国家组织就发出了武力威胁,后来没有兑现很多人认为与TG的支持有关,仅供参考)委内瑞拉反对派总体还是偏软,国内经济以外的矛盾都还可以,内战概率不大。

2、马杜罗现在在哪里是不是流亡了?

马杜罗好好地当着自己的总统,没有下台也没有流亡。他仍然有很多支持者。

3、委内瑞拉是不是爆发革命/和平演变了?

爆发了大规模的游行示威,是否会演变成革命或和平演变尚不确定。

4、马杜罗去年支持率不是很高吗?

是很高,但那是有众多反对派抵制大选的前提下发生的。即使如此他对面的“温和反对派”Falcon一样获得了32%的选票。在议会马杜罗选不过反对派,于是他直接扔掉了全国代表大会重建了制宪会议。

5、瓜伊罗自封总统不是胡闹吗?

从反对派视角还真不是。因为反对派控制全国代表大会,他们不承认去年大选合法性、更不承认制宪会议。根据宪法,议长在大选不合法时候可以就任临时总统。1月份马杜罗要根据选举结果上台,所以为了表示对选举合法性的否定,全国代表大会议长当然要宣誓临时总统。

(私货:我觉得小鲜肉瓜伊罗是被抛出来当图腾的,他才刚接替了老的不行巴尔博萨就紧接着要上位,而且在加拉加斯的游行中宣布担任临时总统本身就压根没想逃出去做实际的领导)

6、军队怎么说?

根据现有信息,军队大规模哗变尚未发生。

7、石油是不是核心问题?

石油很重要,但不是最重要。委内瑞拉石油储量虽多,但油品差,产量也一直往下跌。归根结底是查韦斯挖的坑,靠着风口挣了钱到处撒币发福利,等风停了就傻了。左翼民粹政权敢降福利吗?

8、中国是不是损失很大?

据我得到的比较可靠的消息是,损失没网上传的那么夸张,早期的项目还是赚的。但受到不小的影响是肯定的。(信或不信无所谓,不杠这个)

9、国际上对委内瑞拉的支持站边?

绝大多数国家尚未明确表态,已经表态的国家有这些

支持马杜罗的:中国、俄罗斯、老挝、伊朗、土耳其、叙利亚、南非、白俄罗斯

苏里南、古巴、萨尔瓦多、玻利维亚、尼加拉瓜、若干加勒比小国(乌拉圭暂时没承认瓜伊多,但根据既往表现我倾向于认为还会反对马杜罗,先不算)

反对马杜罗的:美洲除了上述几个国家以外的其他国家、欧盟、日本、澳大利亚、格鲁吉亚

10、这件事会如何发展?

选项1:武装干涉。概率较低,因为我没听说特朗普爱看《三体》【。

正经来说,直接武装干涉成本高国际影响不佳,而且还必然再次分裂委内瑞拉反对派。

选项2:颜色革命。概率稍高

主要看军队的态度,军队目前还是支持马杜罗政府。以后可能会有高级将领达成什么协议支持反对派,都不好说。这个得看双方表现。

选项3:谈判交接。概率更高

内外压力下,马杜罗辞职,两派部分人员建立过渡政府等待新的大选是我认为最可能的选项。马杜罗已经有了去年一年的时间都没解决问题,死撑着不一定好。尤其是现在双方都无意推翻委内瑞拉现有的政治框架,都是宣称自己在现有框架内的合法性。而且国外的要求也只是马杜罗下台,联合组建过渡政府等待大选是双方都能接受的结果。

11、怎么评价这事?

拉美政治长期在左翼民粹和右翼民粹之间徘徊,具体机理没研究过不多说。

拉美爆发革命/游行/政变跟吃饭一样稀松平常,不值得大惊小怪。

中国在拉美只是做生意关系,能做生意的都是好伙伴。中国在拉美不存在动摇美国政治军事影响力的能力,更不需要有些人幻想的什么制衡啊牵制啊之类的东西。

12、纯吐槽牢骚

那边苏丹一月以来都杀了不知道多少游行示威的人了,同样经济快爆炸。欧盟表态支持苏丹政府,美国大使馆要求美国公民“保持低调”,英国随口一句“建议不要过度使用暴力”。巴希尔作为“支恐国家”领袖、国际刑事法院通缉犯,淡定地国内突突突自己去周游列国要钱。

只能说……差别待遇啊。所以满脑子想着欧美“伸张正义”的别乱想了,巴希尔比马杜罗狠多了为啥苏丹就啥事没有?

user avatar

所谓委内瑞拉的经济危机是由于滥发福利一说明显经不起推敲。委内瑞拉在90年代实行新自由主义经济时期就大搞私有化、大规模取消福利,结果到了1990年代后期伴随着低油价出现了可怕的经济危机,大量公民陷入失业和饥荒,这也是导致民主行动党政权崩溃、查韦斯“社会主义”上台的主要原因。某些人列举所谓“田地抛荒”等现象,将之归结为“福利太好”,其实根本经不起推敲:委内瑞拉若能大量出口石油换回廉价的外国农业、制造业产品,本国的农业和制造业又怎么会具有竞争力呢?就算像90年代那样饥民百万,土地也还是要抛荒的。反过来,即便在石油出口利润丰厚的年份,国家可以通过设置贸易壁垒和厚加农业补贴,通过牺牲本国无产阶级大众的办法强行扶植本国资本家把田种上、把厂开起;一旦石油产业出口下降,过度依赖石油出口的整个经济体系崩溃,这些没有比较优势的产业还是会破产,最后农田也依然会抛荒。拉丁美洲自从1970年代以来的历史就是如此:大宗产品价格上升,经济就好转,执政党就万众爱戴;大宗产品价格下跌,经济就崩溃,社会体制就陷入崩坏,左翼或右翼的政治运动就会崛起。1970年代初期到1980年代中期的极右翼军事独裁政权(委内瑞拉在1958年革命以后未经历这一阶段)及其模仿四小龙的开发独裁体制,1980年代中期到1990年代后期的自由派买办政权及其华盛顿共识下的新自由主义经济模式,21世纪以来的泛左翼民粹政权及其福利与全球化并举的经济模式,周而复始,都是一样的下场,跟台上的政府是左翼还是右翼根本没有关系。我们有理由相信,这一波拉美的极右翼回潮最后的结局也不会有什么不同,在10到15年后会迎来相同的终结,除非类似于20世纪初那样彻底的社会革命能将拉美带出没有历史的状态。

具体到委内瑞拉,情况可能更加糟糕。毕竟除了美国的制裁之外,还有委内瑞拉石油品质、开采成本等方面(在这些方面她不能跟沙特乃至于伊朗竞争)的问题,等等等等。不过这不影响主要矛盾,也就是说,委内瑞拉的府院之争可以说是必然发生的。

国际油价在2008年7月突破了每桶140美元,但是国际金融危机爆发之后,它在11月迅速跌落到了每桶40美元以下。这对委内瑞拉经济造成了毁灭性的打击。2009到2010年间,委内瑞拉爆发了大规模的金融危机,大量私人银行(这些银行本身跟政府的高官也有各种关系)陷入破产边缘而被政府接管。金融危机传递到工业部门,并且导致政府大量的印钞,恶化了国内的通货膨胀;当然,另一方面由于进口商品数量的减少,通货膨胀本身也是不可避免的。2010年6月,查韦斯宣布国家已经陷入一场“经济战争”。2010年11月到2014年5月间,油价回到每桶100到120美元的位置,因此委内瑞拉暂时还能通过货币贬值、借取外债等一系列饮鸩止渴的手段维持基本的经济稳定。然而,2014年5月开始油价再度快速下跌,10月下跌至每桶40美元左右,此后再也没有恢复到每桶100美元的水平。至此,委内瑞拉的经济陷入不可避免的崩溃,之前的通胀、货币贬值乃至于限价之类的续命手段全部从救命稻草变成绑在腿上的水泥罐,委内瑞拉的物资短缺走向无法控制的状态。实际上,委内瑞拉当局既控制不了生活必需品的生产,也控制不了其流通,所以根本就不可能解决问题,所采取的一系列暂时缓解问题的权宜之计到头来最终只会损害其自身的威信。

与此同时,查韦斯的去世(2013年3月5日)显然也对委内瑞拉政局造成巨大影响。马杜罗对于国家的控制力和治理能力显然都逊色于查韦斯,所以反对派在2014年开始就发动了大规模的政治运动,到了2015年更是在国民代表大会(国会)选举中获得了胜利(当时甚至已经有些查韦斯政权的成员跳船到了反对派,宣布自己是“进步反对派”),实质上在委内瑞拉建立了双重政权,开启了府院之争。

2016年新国会开幕之后,控制行政部门的马杜罗政权就开始试图摆脱之。最终的解决办法是宣布成立权力超越国会、代行立法权的立宪大会。2017年立宪大会选举开锣,控制国民代表大会的反对派自然是抵制大选,而美国等列强也都不承认这一选举。接下去就是马杜罗政权撇开国会进行统治,并且举行新的总统大选(自然又被反对派抵制),宣布马杜罗连任;而反对派则在2019年1月10日马杜罗的上个任期“任满”后,由于认定马杜罗的当选非法,而宣布总统出缺、由国民代表大会议长瓜伊多出任“临时总统”。早已在对委内瑞拉持续施压的美国等列强自然跟进,宣布承认瓜伊多为临时总统。这样一来,委内瑞拉的府院之争完全陷入了双重政权对峙的局面。

“临时总统”瓜伊多实质上并非是什么“委内瑞拉反对派领导人”。此人1983年出生于瓦尔加斯州的一个中产阶级家庭,查韦斯政权上台时还只是一个中学生。大学时代参与反对查韦斯的学生运动,后留学美国乔治华盛顿大学。2009年追随委内瑞拉反对派大老洛佩斯建立自称为社民(同时也是社会党国际的成员)的人民意志党,2014年洛佩斯被马杜罗政权逮捕判刑后继任“人民意志党”的党魁。然而,此人在反对派中属于新秀,2010年仅当选国会候补议员,2015年才第一次当选国会议员(固然此人在一贯支持查韦斯政权的瓦尔加斯州胜选被认为是反对派的一个大胜利)。之所以此人能够在2019年1月5日成为国会议长,进而得以在1月23日被反对派根据“总统出缺论”推为“临时总统”,也不是由于其具有统领整个反对派的才德,而仅仅是因为反对派联盟各党约定从2016年1月5日新国会开幕起每个党的党魁轮流做一年议长,今年刚好轮到了“人民意志党”的此公。而“人民意志党”真正的大老洛佩斯现在还被软禁在家里面,其他一些大老也各怀心思。由此可见,反对派内部缺乏凝聚力。

委内瑞拉的经济早就已经陷入崩溃了,反对派还掌握了国家机器的一部分(立法部门),按照拉美右翼政变的传统剧本早就可以推翻马杜罗。可是,到现在为止都是一些“云兵变”、“直升机单打最高法院”之类剧场型的“暴动”,对于马杜罗政权没有实质上的威胁,甚至还不如查韦斯政权早期遇到的那场兵变。由此可见,反对派力量是虚弱且内部分裂的,组织力量很差,尤其在军警界缺乏实力。反过来,也可以看出,查韦斯和马杜罗长期对委内瑞拉军警的收买拉拢工作是非常成功的,目前军警已经高度嵌入马杜罗政权甚至成为马杜罗政权幕后实质控制委内瑞拉政治经济的决定性力量,因此军警不会主动推翻马杜罗。此外,马杜罗政权毕竟给了底层民众(在苦苦排队之后)一碗饭吃,而广大穷民还记得20年前他们是如何忍饥挨饿的,所以马杜罗政权还能够通过官方的政党和某些泛左秘密结社组织(这些结社组织可以追溯到90年代穷民抱团挣扎求生的时代,乃至于更早)维持部分的民心。这些因素并没有在1月10日或者1月23日以后发生改变,所以反对派力量要从内部推翻马杜罗是非常困难的。

接下去马杜罗政权还能维持多久取决于下面几个因素:

1、外部的压力究竟会增强到什么程度,是否会出现在外国组织的雇佣军潜入委内瑞拉支持反对派的情况发生。

2、支持马杜罗政权的军警力量是否会发生分化,出现被收买的人或是想要自立门户的野心家起来和反对派携手。

user avatar

朝鲜有核弹,你马杜罗没有啊,这就是本质区别。

不过,没有原子弹的反美国家,也未必变成马杜罗时代的委内瑞拉这个情况。我认为,马杜罗需要反思一下,为什么查韦斯,内贾德,埃尔多安都能做到的事情,你做不到。

查韦斯和马杜罗都是委内瑞拉反美英雄,但也有能力上的差异。

石油币本来是一招妙棋,你却没有正确按照空气币拉高套现的原理操作,反而搞一套莫名其妙的程序,最后也没人见到币,也没有个交易所,甚至官网都没有中文,全西班牙文,世界上最大的韭菜群体想被割而不得。

现在怎么办?

一,坚决驱逐美国外交官,即使被侵略,也可以抗战到底,死为鬼雄,也未必没有胜利那一天,

二,投降或流亡,留得青山在,也可以折节下士,致胆亲尝,十年生聚,十年教训,待反对派把经济搞砸以后重出江湖,一统天下,

三,寻求俄罗斯的核保护。朝鲜核能力不足,中国上层媚美,皆不可为援,如果俄罗斯能够提供核保护,则美国断然不敢入侵。

user avatar

我看了一下委内瑞拉的法律以及前因后果,发现议长自居临时总统是有依据的,这事目前没什么政变色彩。有也是未来军方可能参与。


按委原法律,委大选应在去年十二月举行,大家就是拿脚想也知道一个通涨率按万算的国家正常投票会是什么结果,马杜罗也知道。所以他搞了个制宪会议,提前半年依自己的想法举行了大选。这样依法选举当然引起了国际国内的很多不满,不过不承认五月大选的结果,马到十二月还是委国总统。六月美洲国家组织搞了一个指责五月大选不合法的决议,19比4,11弃权。此时一些美洲国家提出马到期滚蛋,自己可以庇护他,以实现和平权力交接。

马不走,到了十二月自然没有新大选了。此时阵营分为两派,一派支持马杜罗再干五年,一派认为马的合法权力已到期。对于第二派而言,旧总统到期新总统没选,那议长就是临时总统。对于所有不承认五月大选的国家来说,这是一个正常的非正常状态。绝大多数美洲国家都站在第二派这边。各国本次站队,实际上是半年前美洲国家组织决议的延续。美国的表态可能已经晚了一个星期。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美国承认委内瑞拉反对派领导人胡安·瓜伊多为“临时总统”,这一举动无疑是美国对委内瑞拉政治危机采取的一个重大且激进的步骤,其影响深远,但断言马杜罗政府会因此倒台则过于简单化了。要评价此事,我们需要从多个层面进行分析。美国承认瓜伊多的背景与动机:首先,理解美国的这一决定需要回顾委内瑞拉近十年的政治和社会.............
  • 回答
    关于美国女议员成功促使疾控中心(CDC)主任承诺为所有美国人提供免费检测一事,我们可以从多个维度进行解读,它既体现了政治博弈的力量,也预示着公共卫生政策的重大转变,并且其影响是深远且多层次的。政治层面的解读:民意与民意代表的胜利首先,这无疑是这位女议员及其所代表选民群体的一场政治胜利。在疫情持续、经.............
  • 回答
    拜登政府提出的2万亿美元基础设施建设计划,无疑是近年来美国经济政策中一项重磅的动作,其规模之大、涵盖范围之广都值得仔细剖析。要评价这个计划,我们可以从几个关键维度来审视。首先,从必要性来看,美国基础设施老化确实是一个长期存在的严重问题。从年久失修的桥梁、公路,到日益拥挤的交通系统,再到落后的电网和水.............
  • 回答
    唐纳德·特朗普总统任期内,关于降低美国药品价格的承诺,可以说是他最受关注也最具争议的政策方向之一。他不止一次地公开表达过对高昂药价的不满,并将此描绘成美国消费者承受不公平负担的根源。他的核心论调是,美国人民支付的药价远高于其他发达国家,而这很大程度上是由于制药公司在美国市场的定价能力过强。为了兑现这.............
  • 回答
    特朗普总统在2020年9月宣布,他对新冠病毒的治疗将免费提供给所有美国人,这一承诺在当时引起了广泛的关注和讨论。要评价这一承诺,我们需要从多个维度进行深入分析。首先,从政治和民意层面来看,这一承诺无疑是一个具有巨大吸引力的政治宣言。在疫情肆虐、经济下行的背景下,医疗费用的高昂一直是许多美国民众的担忧.............
  • 回答
    美媒关于美司法部正与孟晚舟讨论,允许她返回中国以换其承认部分控罪的新闻,确实引发了广泛的关注和讨论。要评价这一新闻,我们需要从多个层面去理解其可能包含的意义、潜在的影响以及各方的考量。首先,从美国司法部的角度来看,这笔交易如果达成,可能被视为一种“体面退出”策略,尤其是在漫长的法律诉讼程序中。孟晚舟.............
  • 回答
    美国国务卿安东尼·布林肯(Antonin Blinken)在2021年12月14日的讲话中提到“敦促中国妥善处理恒大集团的债务危机”,这一表态引发了国际社会对中美关系、金融稳定及地缘政治的广泛关注。以下从多个角度对这一事件进行详细分析: 1. 布林肯发言的背景与直接动机 恒大危机的背景: 中国.............
  • 回答
    关于“美国舰队控制了世界上80%的海洋,所以他们凭什么和你相互理解尊重”这一说法,需要从多个维度进行分析,既要理解其背后的逻辑,也要指出其可能存在的误解和偏见。以下从国际关系、军事战略、国际法及文化影响力等方面展开详细探讨: 1. 美国海军的全球存在与“控制海洋”的争议 事实层面: 美国海军确.............
  • 回答
    美国总统拜登关于“不首先使用核武器”(No First Use, NFU)的政策调整,虽然目前仍是“打算宣布”而非正式执行,但其背后释放的信号是多层面且复杂的,引起了国际社会的广泛关注和解读。要全面评价这一信号,需要从以下几个维度进行深入分析:1. 对全球核不扩散与核裁军进程的影响信号: 积极信.............
  • 回答
    关于美国护士在接种辉瑞疫苗后晕倒的事件,我们可以从多个角度进行评价。这是一个比较复杂的问题,需要综合考虑医学、公共卫生以及社会传播等因素。事件本身和可能的解释:首先,我们需要明确这是一个个别事件,而不是普遍现象。据报道,在美国多家接种点都有类似护士在接种后出现短暂晕厥的事件发生。这些事件通常发生在接.............
  • 回答
    对美国联邦快递 (FedEx) 被调查事件的详细评价美国联邦快递 (FedEx) 作为全球领先的物流和快递公司,其被调查无疑是件备受关注的大事。对这一事件的评价需要从多个维度进行深入分析,包括调查的背景、原因、潜在影响以及对 FedEx 本身和整个行业可能带来的启示。一、 调查的背景与原因:多重因素.............
  • 回答
    美国议员约翰·麦凯恩(John McCain)的一生:一位充满争议与奉献的政治家约翰·麦凯恩是一位在美国政治舞台上活跃了数十年的重要人物,他的生涯充满了戏剧性的转折、坚定的信念以及不可避免的争议。从一名海军飞行员到参议员,再到共和党总统候选人,麦凯恩的人生轨迹深刻地影响了美国政治,并留下了复杂的遗产.............
  • 回答
    托马斯·杰斐逊雕像被推倒的事件,是近年来美国社会关于历史人物评价和纪念方式激烈讨论的一个缩影。要评价这一事件,需要从多个角度进行深入分析,包括事件发生的背景、参与者的动机、象征意义、以及由此引发的社会反响和更深层次的思考。事件发生的背景与原因:1. 历史人物的复杂性与时代的反思: 托马斯·杰斐逊是.............
  • 回答
    约翰霍普金斯大学发布的《全球卫生安全指数》(Global Health Security Index, GHSI)是一项备受关注的研究,旨在评估和比较各国在应对传染病爆发和其他公共卫生危机方面的准备和能力。要评价这项排名,我们需要从多个角度进行深入分析:1. GHSI的构成与评估方法:首先,理解GH.............
  • 回答
    美国疾控中心(CDC)停止公布新冠肺炎检测“正在调查中”(under investigation)人数这一决定,可以从多个角度进行评价,涉及信息透明度、数据解读、公共卫生策略以及政治影响等层面。首先,我们来理解“正在调查中”(under investigation)的含义及其重要性。在疫情初期,当新.............
  • 回答
    关于美国退役将军宣称俄罗斯仅剩下十天攻击时间的说法,我们需要从多个角度进行详细评价。首先,需要明确的是,这种说法本身很可能是一种军事分析、策略性表态或者信息战的一部分,而不是一个绝对准确的时间预判。 军事行动的持续时间和强度受到极其复杂和动态的因素影响,很少有能够精确到“十天”这样短的时间跨度的预测.............
  • 回答
    您提到的事件发生在2020年8月25日,美国威斯康星州基诺沙市。当时,一场关于雅各布·布莱克(Jacob Blake)被警察枪击的抗议活动正在进行。凯尔·里滕豪斯(Kyle Rittenhouse)是一名当时17岁的少年,他携带一支半自动步枪出现在抗议现场。事件经过: 背景: 布莱克事件引发了广.............
  • 回答
    评价美国 10 月 CPI 为 6.2%,创 31 年新高:一场深刻的经济挑战与多重影响美国劳工统计局公布的 10 月份消费者价格指数(CPI)年增率达到 6.2%,确实是自 1990 年 11 月以来最高的水平,这标志着美国正面临着自上世纪 90 年代初以来最严重的通货膨胀压力。这一数据引起了广泛.............
  • 回答
    美国新冠疫情死亡人数突破百万是一个极其沉重且意义非凡的数字,它标志着这场全球公共卫生危机对美国造成的巨大损失。要评价这一数字,需要从多个维度进行深入分析,包括原因、影响、教训以及未来展望。一、令人心痛的数字:一个时代的悲剧百万人的生命消逝,这不仅仅是一个统计数字,而是无数个家庭的破碎,无数个生命的戛.............
  • 回答
    Michael Flynn,这位曾任美国陆军中将的退役军官,在特朗普政府时期担任了不到一个月的总统国家安全事务助理,他的辞职成为了美国政治早期一个备受瞩目的事件。评价他的辞职,需要从多个层面深入分析,包括他上任前后的背景、引发争议的具体原因、他个人的回应,以及这次事件对特朗普政府和美国政治产生的深远.............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