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如何评价美国总统国家安全事务助理Michael Flynn辞职?

回答
Michael Flynn,这位曾任美国陆军中将的退役军官,在特朗普政府时期担任了不到一个月的总统国家安全事务助理,他的辞职成为了美国政治早期一个备受瞩目的事件。评价他的辞职,需要从多个层面深入分析,包括他上任前后的背景、引发争议的具体原因、他个人的回应,以及这次事件对特朗普政府和美国政治产生的深远影响。

一、 Michael Flynn 的背景与崛起

在深入评价他的辞职之前,了解他的背景至关重要:

军事生涯: Flynn 拥有辉煌的军旅生涯,尤其在情报领域颇有建树。他曾担任陆军情报副参谋长,并在阿富汗和伊拉克战争期间担任重要情报职务,积累了丰富的实战经验和对情报工作的深刻理解。
对奥巴马政府的批评: 在退役后,Flynn 对奥巴马政府的外交和国家安全政策提出了尖锐批评,尤其对反恐策略和情报机构的效率表示不满。他认为政府在应对伊斯兰国(ISIS)等威胁方面不够强硬。
特朗普竞选的早期支持者: Flynn 是特朗普在2016年总统竞选期间最早也是最忠诚的支持者之一。他积极为特朗普站台,在集会上发表过不少激进的言论,甚至一度传言他可能成为副总统候选人。他在特朗普团队中扮演了重要的智囊和战略家的角色。
极具争议的言论: 在竞选期间,Flynn 以其强硬的反穆斯林立场和边缘化的言论而闻名。他曾将伊斯兰教描述为“一种政治意识形态”,而非宗教,并多次发表煽动性言论,这使得他在一些群体中饱受批评。

二、 引发辞职的核心争议:与俄罗斯大使的接触

Flynn 辞职的直接导火索是他与时任俄罗斯驻美大使谢尔盖·基斯利亚克的接触,以及他在此事上的不当陈述。

接触的背景: 在奥巴马政府对俄罗斯因干预美国大选实施制裁后不久,Flynn 在2016年12月29日与基斯利亚克进行了多次通话。当时,Flynn 还未正式就任国家安全事务助理,但已是候任国家安全顾问。
电话内容及其性质: 关于这些通话的具体内容存在争议,但普遍认为涉及讨论美国对俄罗斯的制裁问题。按照国际惯例和美国国内法律,候任官员与外国政府官员就制裁等敏感议题进行接触并作出承诺,是不被允许的。
不当陈述与事态升级: 最初,白宫发言人肖恩·斯派塞(Sean Spicer)坚称 Flynn 与基斯利亚克的通话“没有讨论制裁问题”。然而,媒体的持续调查和披露,以及之后 Flynn 自己的承认,表明他曾就制裁问题与大使进行过接触,甚至可能间接承诺美国新政府不会立即实施制裁。
副总统彭斯被误导: 更为关键的是,Flynn 向副总统迈克·彭斯(Mike Pence)提供了不实信息,导致彭斯在一次电视采访中公开表示 Flynn 并未与俄大使讨论制裁问题。当这一信息被曝光后,彭斯的信誉受到严重损害,对特朗普政府的公信力也造成了打击。
FBI 的调查: 联邦调查局(FBI)当时正在对俄罗斯干预美国大选进行调查,Flynn 与俄罗斯官员的接触自然成为调查的重点。Flynn 在接受 FBI 调查人员问话时,并未如实交代其与基斯利亚克的通话内容,这可能构成了向联邦调查人员提供虚假陈述,这是严重的犯罪行为。

三、 Flynn 的回应与白宫的处理

最初的否认与后来的承认: 在事态初期,Flynn 和白宫试图淡化此事的影响,并通过发言人否认通话内容涉及制裁。然而,随着媒体披露的更多细节,Flynn 不得不承认自己与基斯利亚克有过接触,并就制裁问题进行了讨论。
对副总统的解释: 在被副总统彭斯质问后,Flynn 向彭斯解释了与基斯利亚克的通话内容,并为误导对方表示歉意。
白宫的压力与最终决定: 随着事件的发酵,以及对 Flynn 是否构成国家安全威胁的担忧,特朗普政府内部和外部的压力不断增大。特朗普总统最初似乎倾向于支持 Flynn,但最终在多方压力下,特别是副总统和情报部门高层的疑虑加深后,要求 Flynn 辞职。
Flynn 的辞职信: Flynn 在辞职信中表示,他对自己在与俄大使的电话内容上“未向副总统提供完整的信息”而深感抱歉,并表示自己是“错误的”。他声称自己是被迫辞职,并认为自己是“政治迫害”的受害者。

四、 对Michael Flynn辞职的评价

Michael Flynn 的辞职,可以从以下几个角度进行评价:

1. 职业道德与政治操守问题:
负面评价为主: 大多数分析认为,Flynn 的行为严重违反了职业道德和政治操守。作为候任的国家安全事务助理,他与外国敌对国家(在那个时期被普遍认为是潜在的敌人)的高级官员进行敏感的政治讨论,并且事后对国内最高层领导(副总统)和调查机构提供虚假陈述,这是不可接受的。
信任危机: 这种行为直接破坏了他本人以及特朗普政府的公信力,尤其是向副总统提供虚假信息的行为,对政府内部的信任基础造成了严重打击。

2. 国家安全担忧:
泄密与被操纵风险: 他的行为引发了对国家安全的担忧。与外国情报机构联系的官员,如果其行为不透明,存在被操纵或泄露敏感信息的风险。尤其是在俄罗斯被指控干预美国大选的背景下,Flynn 的行为更是加剧了这种担忧。
利益冲突: Flynn 本身作为一家咨询公司的老板,也可能存在利益冲突,他在与俄罗斯官员的接触中是否夹杂了个人或公司的利益,也是一个潜在的担忧。

3. 对特朗普政府的影响:
早期动荡: Flynn 的辞职是特朗普政府上任初期最显著的动荡之一,给新政府带来了负面新闻,并暴露了其在人事和政治敏感性方面的不足。
政治斗争的开端: 这次事件也成为后续“通俄门”调查的关键一环。Flynn 因未能如实向 FBI 交代而被特别检察官穆勒起诉,并最终选择认罪,成为“通俄门”调查中首位认罪的高级政府官员,也为后续调查打开了突破口。
特朗普的用人风格: 这也反映了特朗普总统在用人上的特点,他倾向于任用那些忠诚于他、支持他观点的,但有时可能缺乏政治经验或存在争议的人选。

4. 政治极化与媒体角色:
支持者与批评者的两极分化: Flynn 的支持者,尤其是那些信奉特朗普的保守派,往往认为他是“政治迫害”的牺牲品,被媒体和“深层政府”联手打压。他们强调他的军事背景和反恐立场,认为他对国家安全有益。而批评者则认为他的行为是不可原谅的,是对国家安全的威胁。
媒体的监督作用: 媒体在揭露真相、推动调查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但同时也面临着如何平衡报道、避免政治偏见和“政治迫害”指控的挑战。

5. 法律与司法程序:
认罪与合作: 尽管 Flynn 在辞职时称自己是受害者,但后来他承认了向 FBI 提供虚假陈述的罪名,并与特别检察官穆勒的调查展开合作,这为评估他的行为性质提供了重要的法律依据。他后来的认罪以及被判刑,最终使得对他的行为的法律定性得以确立。

总结来说,Michael Flynn 的辞职是一起复杂的政治事件,其评价的核心在于他作为国家安全关键职务的候选人,其行为是否符合职业道德、法律法规和国家安全的基本要求。

从职业操守和国家安全的角度来看,他的辞职是由于其在与外国官员接触时的不当行为和对国内重要部门的误导,这些都触及了底线,导致其无法继续担任职务。尽管他拥有丰富的军事经验,且其支持者认为他受到不公正对待,但他在关键时刻的行为暴露出的风险和违规之处,使得他的辞职成为一个难以回避的结局。这次事件不仅影响了他个人的政治生涯,也对特朗普政府的早期执政,乃至美国政治格局和“通俄门”调查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意料之中,只是没想到来的这么快。

川普上台,抛开推特治国引起的这些鸡毛蒜皮的肥皂剧,实际上做了两件小事,一个是退出TPP,一个是和俄罗斯缓和关系。

先说退出TPP,关于TPP,我在去年11月的一个回答里简单提了一下

如何看待11/21特朗普100天施政第一次演讲? - 猫骑士的回答 - 知乎

显然会有很多利益集团能从TPP里获益,虽然我们并不清楚具体是哪些人,但我们可以很容易地分析出这些利益集团的特征:掌握的资本流动性越强,资产越轻,对于生产要素分散配置越不敏感的企业和资本家,越容易从TPP中得利,很明显地,这个群体和民主党的支持者是高度重合的,这也解释了为什么希拉里和奥巴马都力推TPP。反过来讲,退出TPP,川普就把这些人得罪了。

再说和俄罗斯缓和关系。与其他人不同,我一直的观点就是,美国和俄罗斯如此深刻的冲突的产生是非理性的,两个超级大国之间并没有你死我活的必要。这种矛盾实际上是两个缺乏世界帝国经验的国家被别有用心的意识形态诱导产生的悲剧。有两个事实支撑我的观点,一个是历史上两国的关系,在二战之前,美国和俄罗斯几乎没有冲突过,而且关系不错;第二,冷战中双方争霸的一个有趣现象,一方处于守势时,往往可以取得对抗的胜利,而处于攻势时往往碰的头破血流。本朝太祖在和基辛格会谈的时候就明确指出了苏联面临困境的原因“这是力量配不上野心的结果”,而同样的观点在地缘政治学泰斗索尔.科恩那里也提出过,认为并不需要和苏联进行全球范围内争锋相对的冲突,守住节点,“扎紧篱笆”,观其自败,事实也证明了顶尖的战略大师的洞察力。当然我的重点不在这,而是这种现象背后反映的本质,我认为,这种现象反映的其实是美俄的利益边界并无太多交集,主动进攻往往意味着“外线作战”的事实。

因此,从这个角度来看,美俄缓和关系是有基础的,但现实是,美俄冲突是20世纪下半叶至今的主旋律,这就是个令人深思的问题了。稍微对俄罗斯历史有所了解的人都知道,传统上,地缘安全是俄罗斯对外战略的基础(事实上这也是几乎所有陆权国家的共同特征),而美国则由于得天独厚的地理优势,对陆权国家在地缘安全上需求的是缺乏重视的(朝战,越战,北约东扩),商业利益和意识形态的是对外战略的核心。而十月革命带来的意识形态红利又使得俄罗斯一举成为世界的一极,对美国产生了意识形态上的压力。这种双重的误解在中国和英国这些老奸巨猾的围观群众的撺掇之下,变成了无法挽回的由意识形态主导的对抗,进一步变成了现实存在的地缘冲突(北约东扩)。我不止一次吐槽过美国这种傻小子睡凉炕被人当枪使的行为,一对八竿子打不到的海权国家和陆权国家产生了如此激烈的地缘安全冲突,可能是现代历史上最吊诡的事件了。

苏联和美国的争霸过程中有哪些错误? - 猫骑士的回答 - 知乎

一个关于美苏争霸的回答,可以参考


以特朗普为首的新一届美国政府意识到了问题,很好,但他没意识到的是,这个问题已经没有解决的基础了。首先是外在的。苏联解体之后,俄罗斯做了巨大的努力重新挽回失去的政治资产,最终这种努力变成了欧亚联盟这个概念,但美国在冷战的惯性的支配下,最终把这个概念变成了一场以乌克兰危机为结局的闹剧。每个人都知道乌克兰和白俄罗斯的重要性,无论是布热津斯基还是基辛格,还是美国其他的对俄罗斯事务的主导者,每个人都知道,但他们也许没意识到,这场闹剧彻底断送了俄罗斯重回世界一极的可能性,也断送了美俄和解的可能性。在我们可以看到的历史里,如果不是发生特别的变化,如果不是有千载难逢的历史机遇,俄罗斯最多也就是个地区大国。

其次是内在的,从冷战到现在,美国形成了一个巨大的,靠俄罗斯吃饭的利益团体,包括并不限于:智库,CIA,政治掮客,保守主义意识形态的吹鼓手,军队等等等等,作为美国半个多世纪对外政策的首要对手,通过对抗俄罗斯产生的利益团体在美国国内有着举足轻重的影响力,一旦政策转向,又有好多人的饭碗不保,而这些人里有一大部分身居高位掌握资源又有号召力,这些人反起川来,恐怕就不是白左小清新和媒体们那么不痛不痒了。

其实关于特朗普有可能面临的这些挑战,我在

特朗普当选后能在万众期望中走多远? - 猫骑士的回答 - 知乎

中已经做了分析,这个答案写于去年9月,但赞数太少了,我就删了重新发到另一个问题里,现在看来,基本都说中了。

回过头来再说说特朗普自己的问题。

首先要问一问,特朗普到底是个强势的领袖还是个弱势的领袖?很多人,特别是川粉们可能认为特朗普是个强势的领袖,理由有很多,比如敢于发言,比如敢于推行自己的竞选纲领,比如很坦诚很实在。但我要问的是,作为一个政治领袖,敢于说实话(开黄腔),敢于“推行”政策,就是强势吗?

还是从我们都能看到的现象入手吧。

先看看他的竞选历程,全程关注的人们应该心里有数,特朗普在选举结果出来之前,都是个姥姥不疼舅舅不爱的角色,共和党内斗,一帮子候选人烂泥扶不上墙,最后也不过是捏着鼻子认了川普,成了候选人之后,媒体和精英阶层依然不看好他,当选总统也让全世界大跌眼镜,当然有人认为这体现了美式民主的优越性,但我的重点不在这,而在这个现象背后体现的问题。这个现象至少说明,川普在具体的政务工作和政策方向的领域,是缺少基本盘的,人民可以把你选成总统,但他们却无法帮你处理政务工作,提供政策理论支持。而这也解释了为什么他认命了一堆保守的鹰派,把班农这种正常年月里上不得台面的茶党理论家奉为政策顾问,甚至也能解释为什么他把自己的家人们都塞进内阁,实在是无人可用。

再说说他作为一个政治家的基本水平。在最初的川皇狂热症退烧之后,现在的特朗普已经没有之前那么亮的光环了,但对他作为一个成功的商人的认可是没有异议的——这也是很多人对他抱有信心的基础。但他的执政水平呢?在对俄缓和这个问题上的失分我们可以归结为他缺乏对情报机关掌控的客观原因,那么年初与中国“打电话”事件中的表现呢?

如何看待特朗普称:美坚持奉行一个中国政策? - 猫骑士的回答 - 知乎

我在这个答案中从威慑的角度做了一些分析,认为他犯了一些常识性的错误。

而在之后,马上有媒体就“在台湾部署萨德”展开了新一轮对台军售的炒作,也算某种程度上印证了我的判断——川普开了黄腔,外务官僚们重新掌管了外交部,回到了在台湾这个桌子上跳舞的常态。

至于说国内府院之争的撕逼,NSA拒绝提供情报这些幺蛾子,也是川普在执政上缺乏常识的侧面体现。

总结一下,缺乏基本盘的支持,缺乏有力的执政团体,缺乏常识,川普可能是个比我们想象的更弱势的领袖。

在这样的背景下,这么一个的共和党总统任命的民主党官僚被共和党精英们干掉而民主党和媒体看笑话的事件,除了让人感觉有点黑色幽默,也没有什么不好解释的地方了,不过就是川普无法掌控执政团队的体现。

如果我分析的大方向上没有错,那么后面走马换将的日子还长呢,一直折腾,直到川普认识到自己只是一个橡皮图章的事实,由官僚们重新掌握国家的方向。

user avatar

弗林情商太低得罪了彭斯啊……

跟俄罗斯联系联系是小事,让彭斯替自己背书又把彭斯卖了才是大事

user avatar

从政治运作的角度来说,川普团队还是嫩了点,不太聪明

在满朝官员全力反对并且抱有很深敌意的情况下,居然派自己的直系官员去和俄罗斯讨论这么敏感的问题~``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Michael Flynn,这位曾任美国陆军中将的退役军官,在特朗普政府时期担任了不到一个月的总统国家安全事务助理,他的辞职成为了美国政治早期一个备受瞩目的事件。评价他的辞职,需要从多个层面深入分析,包括他上任前后的背景、引发争议的具体原因、他个人的回应,以及这次事件对特朗普政府和美国政治产生的深远.............
  • 回答
    评价国税总局官员和《人民日报》关于美国税改“缺乏大国担当”的说法,需要从多个角度进行剖析,理解其背后的逻辑、意图以及可能存在的局限性。一、 官方评价的逻辑与意图分析首先,我们理解中国官方,特别是国家税务总局这样的职能部门,以及《人民日报》这样具有代表性的喉舌媒体,对国际经济政策发表评论时,通常会基于.............
  • 回答
    IMO 2019 中国队夺冠:一场盛事的深度解读2019年国际数学奥林匹克(IMO)上,中国队以团体总分与美国队并列第一的优异成绩,重新夺回了团体桂冠,这无疑是一场振奋人心的胜利,也是中国数学教育领域的一项重要里程碑。要评价这场胜利,我们需要从多个维度进行深入分析。一、 历史传承与实力展现: 中.............
  • 回答
    美国总统拜登关于“不首先使用核武器”(No First Use, NFU)的政策调整,虽然目前仍是“打算宣布”而非正式执行,但其背后释放的信号是多层面且复杂的,引起了国际社会的广泛关注和解读。要全面评价这一信号,需要从以下几个维度进行深入分析:1. 对全球核不扩散与核裁军进程的影响信号: 积极信.............
  • 回答
    特朗普总统在2017年首次东亚之行前夕,选择在夏威夷珍珠港进行访问并献花,这一举动在当时引起了广泛的关注和解读。要评价这一行为,我们需要从多个维度去审视,包括其历史背景、政治象征意义、以及可能传递给不同受众的信号。历史的重访与情感的共鸣:珍珠港是二战期间日本偷袭珍珠港的发生地,也是美国太平洋战争爆发.............
  • 回答
    特朗普总统宣布全国进入“公共卫生紧急状态”,以应对日益严峻的阿片类药物滥用危机,这无疑是一个重磅举措,其背后反映了问题的复杂性和紧迫性。要评价这一决定,我们需要从多个角度深入剖析。首先,从信号意义来看,这一宣布本身就具有强大的象征意义。将阿片类药物危机提升到国家紧急状态的高度,意味着政府不再将这个问.............
  • 回答
    特朗普政府宣布退出伊核协议(即《联合全面行动计划》 JCPOA)是其执政期间一项备受争议且影响深远的决定。要全面评价这一事件,需要从多个维度进行深入分析,包括其决策背景、具体内容、影响、各方反应以及长远意义。一、 决策背景与特朗普政府的论调特朗普总统在2018年5月8日宣布退出伊核协议,并恢复对伊.............
  • 回答
    唐纳德·特朗普总统上任伊始提交的首份预算计划,无疑是美国政治舞台上一个引发了广泛讨论和深刻分歧的事件。这份预算的核心理念,如同一幅勾勒未来国家财政的蓝图,其大胆的削减和巨额的投资并存,既有人欢呼叫好,也有人忧心忡忡。要评价这份预算,我们不得不从几个关键的方面入手,才能更全面地理解其意图、影响以及潜在.............
  • 回答
    评价美国总统拜登是一个复杂且多维度的问题,因为他的政策、风格和执政表现受到来自不同政治光谱的观察家和民众的广泛讨论和批评。要详细评价他,我们需要从多个角度来审视:一、 政治背景与执政理念: 经验丰富的老将政客: 拜登拥有长达数十年的政治生涯,曾任参议员、副总统,对美国政治和外交事务有着深刻的理解.............
  • 回答
    唐纳德·约翰·特朗普,一位在商界和娱乐界早已声名鹊起的实业家和电视名人,以一种前所未有的方式闯入了美国政治,并最终赢得了总统大选,成为美国第45任总统。他的当选本身就标志着美国政治格局的一次重大转变,打破了许多传统的政治精英的预测,也引发了全球范围内的广泛关注和讨论。要评价特朗普,我们需要从多个维度.............
  • 回答
    好的,咱们就来聊聊当年特朗普总统解雇蒂勒森国务卿这件事。这事儿当时可是闹得挺大的,也确实挺有意思,不少人至今都还记得。首先,得看看这俩人是怎么走到一起的。特朗普在当选总统后,找了很多人来组阁,其中就挑中了蒂勒森。蒂勒森当时是埃克森美孚的CEO,一个在全球能源界呼风唤雨的人物,跟俄罗斯那边的石油公司也.............
  • 回答
    拜登和马克龙通话后,被召回的法国大使下周将返美,这件事的来龙去脉和背后含义,值得我们仔细梳理一下。首先,我们得回到事件的起点:澳大利亚与美英两国签署了“奥库斯”(AUKUS)安全伙伴关系协议。这项协议直接导致澳大利亚撕毁了与法国在2016年达成的价值600多亿澳元的潜艇合同,转而寻求与英美合作发展核.............
  • 回答
    特朗普总统最近关于“电子游戏美化暴力”的言论,以及随之而来的游戏公司股票下跌,这事儿可不是小事,背后牵扯到挺多东西,值得好好掰扯一下。首先,咱们得明白这个背景。美国频繁发生枪击案,社会上的情绪是很紧张的,大家都在寻找原因,给个说法。在这种情况下,总统的发言,尤其是涉及到社会问题的,分量是很重的。特朗.............
  • 回答
    特朗普总统在 2018 年决定让美国退出《伊朗核协议》(即《联合全面行动计划》,JCPOA)的举动,毫无疑问是其任期内最具争议也最具影响力的外交政策之一。这件事的评价,绝非三言两语可以概括,而是牵扯到一系列复杂的考量,包括其政策目标、实施方式、以及由此产生的深远影响。特朗普政府退出协议的理由:特朗普.............
  • 回答
    这事儿吧,说起来挺有意思的,也能看出一些美国政治的特点。特朗普总统撤回给金州勇士队(Golden State Warriors)的白宫之行邀请,这事儿可不是空穴来风,背后有不少故事。首先得明白,白宫访问对赢得NBA总冠军的球队来说,是荣誉的象征。以往,不管是哪个球队夺冠,总统都会发出邀请,球队也会盛.............
  • 回答
    第72届联合国大会上,特朗普总统的演讲如何?一次不落俗套的评估2017年9月,唐纳德·特朗普总统站在了第72届联合国大会的讲坛上,这无疑是其上任以来最受瞩目也最可能引发争议的国际舞台之一。他的演讲,如同他一贯的风格,充满了鲜明的个人印记,也预示着美国对外政策将发生深刻的转变。评价这次演讲,需要我们抛.............
  • 回答
    关于杨安泽(Andrew Yang)准备再次竞选美国总统的评价近年来,华裔美国人杨安泽(Andrew Yang)的政治生涯引起了广泛关注,尤其是他两次竞选美国总统的尝试,一次是2020年民主党初选,一次是2024年共和党初选。他的出现不仅仅是一个亚裔面孔的政治人物,更代表着一种新颖的政治理念和对美国.............
  • 回答
    塑造了一个时代的总统:对罗纳德·里根的评价罗纳德·里根,这个名字在现代美国政治史中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他不仅仅是一位总统,更是一位时代的塑造者,一个能够用语言点燃希望、凝聚共识的标志性人物。对里根的评价,往往是复杂的,既有热烈的赞颂,也有尖锐的批评,这恰恰说明了他政治生涯的深刻影响力和他所推行的政.............
  • 回答
    美国副总统彭斯在2020年新冠疫情期间发表的“新增确诊中一半是年轻人,这消息真振奋人心”的言论,在当时引发了广泛的争议和批评。要评价这番言论,需要从多个角度进行深入分析。首先,理解彭斯言论的“语境”和“意图”(可能): 背景: 当时,全球新冠疫情仍在肆虐,许多国家正面临医疗系统不堪重负、经济停滞.............
  • 回答
    关于“美国历任总统打分:林肯第一名特朗普垫底”的评价,以及民主党总统整体评价远胜共和党总统的现象,我们可以从多个角度来深入探讨。首先,评价历任总统是一项极其复杂且主观的任务。任何打分系统都离不开评价者所持有的标准、视角和历史背景。通常,这类排名会综合考虑以下几个方面: 历史贡献和影响:总统任期内.............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