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如何评价「碰瓷讹人入刑前绝不扶人」这个说法?

回答
“碰瓷讹人入刑前绝不扶人”,这句话挺有意思,它触及了一个挺现实的社会现象,也折射出一些人心中的顾虑和无奈。我来给你掰扯掰扯,说说我的看法。

首先,得承认,这话说得有点极端,但绝不是空穴来风。我们生活中确实见到过一些“碰瓷”的案例,比如有人故意摔倒,然后诬陷扶他的人把他撞倒,以此来讹钱。这种事情一旦发生,对于被讹的人来说,损失的不仅仅是钱,还有时间和精力,甚至名誉都会受到影响。而且,万一对方是个“惯犯”,抓住你不放,那真是叫天天不应,叫地地不灵。

所以,从这个角度来看,“绝不扶人”这个说法,其实是一种自我保护的心理在作祟。它表达了一种担忧:如果我伸出了援手,却被误解、被污蔑,甚至被法律追究,那岂不是好心办坏事,甚至惹祸上身?这种担忧,在信息爆炸的时代,更容易被放大。媒体上时不时爆出的“扶人反被讹”的新闻,像病毒一样传播开来,自然会让一些人对伸出援手产生犹豫。

而且,别忘了,法律的边界有时候也很模糊。如果真的发生了意外,谁对谁错,往往需要经过调查才能定论。在这个过程中,没有经验的普通人很容易处于被动地位。对方一口咬定是你撞的,你又没有十足的证据证明自己的清白,那可就麻烦了。所以,“宁可信其有,不可信其无”,为了避免不必要的麻烦,有些人选择“袖手旁观”。

但是,话又说回来,如果所有人都因为怕“碰瓷”而拒绝帮助,那我们的社会会变成什么样子?一个冷漠、互相猜忌的社会,对谁都没有好处。老人摔倒了,没人敢扶;小孩在路边哭泣,没人敢上前询问。这样的景象,想想都让人心寒。

“碰瓷”行为固然可恶,它挑战了人与人之间的信任底线,也对社会公序良俗造成了污染。但我们不能因此就以偏概全,将所有人都看作是潜在的讹诈者。绝大多数人都是善良的,都愿意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帮助他人。

而且,法律其实也在进步。现在很多地方都出台了相关的保护助人者的法规,比如见义勇为的保障,以及对恶意碰瓷者的惩罚。虽然这些法规的执行力度和效果还需要时间来检验,但至少说明了社会正在努力的方向。

更何况,“碰瓷”毕竟是少数,而真正需要帮助的人是大多数。一个社会,最不应该缺失的就是人情味和同情心。如果因为少数的恶行,就让整个社会都变得僵化和冷漠,那我们付出的代价就太大了。

所以,我觉得这句话更像是一种“极端情绪的宣泄”,或者是“一种无奈的自嘲”。它反映了人们在面对复杂社会现象时的一种纠结和挣扎。我理解为什么会有人这么说,但我不认为这是应该提倡的生活态度。

更理想的状态是,我们既要保持警惕,不轻易被骗,也要相信人性中美好的一面,愿意在确保自身安全的前提下,伸出援手。也许可以这样想,在决定扶不扶之前,先观察一下周围环境,有没有目击证人,有没有监控设备,然后用手机拍个视频留证,这样既能保护自己,也能给被帮助的人提供支持。

总而言之,这句话说出了很多人内心的恐惧,但它不能代表一种积极的社会价值观。我们需要的,是鼓励大家在做好自我保护的同时,不放弃那份淳朴的善意和责任感。毕竟,一个愿意互助的社会,才是我们每个人都向往的。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碰瓷不入刑?那是食用方法不对。

我来举个例子。假设一老人倒在路边,A开车路过,且有记录仪,A好心扶了起来,随后老人一口咬定A撞倒了他。

情景一:A立即当场报警,随后拿出了记录仪,随后老人说了一句,我老糊涂了,没看清。然后事情结束。老人啥事也没有,潇洒走人。

情景二:A立即当场报警,随后把记录仪的视频备份一份保存好,随后说道,我没记录仪,但是我反正没撞你,不服就去起诉我。多日过后,老人把A告上法庭,现在开庭。

老人:法官大人,A撞了我还不承认,你要替我做主啊。

A:我再问你一句,你确定是我撞了你,你看清楚了是吗?

老人:没错,我看的清清楚楚就是你撞的。

A:如果你撒谎的话你全家倒霉一辈子,敢不敢发誓?

老人:(犹豫了几秒,看了一眼在场的家人,随后发了誓)

A:我再次确认,你是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要为自己说的话负责,如果我要是证明了不是我撞的,我要当场向检察院申请对你以诬告罪的罪名进行公诉,你同意吗?

老人:(反正你都没证据我怕你?)我同意。

A:法官,这是我当天的行车记录仪。

老人:诶你特么不是说你没记录仪么,你怎么年轻人不讲武德,欺负我69岁老同志。随后当场暴走想要殴打被告,被法庭人员强行控制。

结局:老人损失了诉讼费、和家人关系产生隔阂、并且诬告罪石锤。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碰瓷讹人入刑前绝不扶人”,这句话挺有意思,它触及了一个挺现实的社会现象,也折射出一些人心中的顾虑和无奈。我来给你掰扯掰扯,说说我的看法。首先,得承认,这话说得有点极端,但绝不是空穴来风。我们生活中确实见到过一些“碰瓷”的案例,比如有人故意摔倒,然后诬陷扶他的人把他撞倒,以此来讹钱。这种事情一旦发生.............
  • 回答
    听到“骑手为还赌债一个月碰瓷10次获利8300元”这事儿,我的第一反应是:这个人为了钱,真是把脑袋拴在裤腰带上了,而且是拿自己的“诚信”和“自由”去赌,这代价未免也太大了。咱们从几个角度来评价这件事吧:首先,从社会层面来说,这种行为绝对是不可取的。 道德败坏: 碰瓷本质上是一种欺诈行为,是对他人.............
  • 回答
    “开豪车上路属于碰瓷”,这说法挺有意思,但细琢磨一下,就觉得有点站不住脚了。我个人觉得,这更像是一种情绪化的宣泄,或者是对某种社会现象的过度概括。首先,“碰瓷”的核心是什么? 所谓碰瓷,一般是指有人故意制造交通事故,然后借机敲诈勒索,讹诈对方钱财。这里的关键在于“故意”和“敲诈”。碰瓷者是为了牟利,.............
  • 回答
    小米因广告链接“触碰即下载”被判赔偿用户1元,这件事儿,怎么说呢,挺有意思的,也挺值得说道说道。事情的起因:简单来说,就是小米的某个APP(具体是哪个APP版本,新闻里没特别强调,但大概率是自家生态内的产品),在展示广告的时候,设计了一个“坑”。这个坑就是,你一不小心点到了广告的某个区域,或者甚至是.............
  • 回答
    .......
  • 回答
    在短道速滑男子1000米决赛中,武大靖与任子威之间的互动堪称一次精彩绝伦的团队战术执行,充分展现了中国短道速滑队在战术层面上的成熟与默契。这次“碰手”和“卡位”的动作,绝非偶然,而是经过精密设计和长期训练的结果,其背后蕴含着深刻的战术意图和团队协作精神。一、 战术背景与必要性:短道速滑是一个高度个人.............
  • 回答
    《睡前消息》409期作为一档以“睡前”为名的时事评论节目,其内容通常以轻松幽默的风格呈现社会热点、科技动态、文化现象等话题,旨在为观众提供睡前的“信息快餐”。以下是对该期节目可能涉及的分析框架和评价方向,结合其节目特点及社会语境进行详细解读: 1. 节目核心内容与选题分析 选题热点:409期可能聚焦.............
  • 回答
    俄罗斯军队在2022年2月24日入侵乌克兰后,21天内未能占领或包围基辅,这一结果涉及复杂的军事、战略和国际因素。以下从多个维度详细分析这一现象: 1. 初期快速推进的军事目标与战略调整 初期目标的矛盾性: 俄罗斯在入侵初期(2月24日)宣称“特别军事行动”的目标是“去纳粹化”和“去俄化”,但.............
  • 回答
    新华社的《破除美国金融模式迷信,中国金融要走自己的路》一文,是近年来中国在金融领域强调自主性、独立性和战略定力的重要政策表达。该文从历史经验、现实挑战和未来战略三个维度,系统阐述了中国金融发展的路径选择,具有鲜明的现实针对性和理论深度。以下从多个角度对这篇文章进行详细分析: 一、文章背景与核心论点1.............
  • 回答
    2022年俄乌战争爆发后,中国互联网上确实出现了一些复杂的现象,既有官方立场的引导,也有民间舆论的分化。以下从多个角度分析这一时期中国互联网的乱象及其背后的原因: 一、官方立场与网络管控1. 官方舆论引导 中国政府明确表态支持乌克兰的主权和领土完整,同时强调“不干涉内政”的原则。在社交媒体和.............
  • 回答
    陈道明、王志文、陈宝国、张国立、李雪健是中国影视界最具代表性的“老戏骨”之一,他们以深厚的表演功底、多样的角色塑造和持久的行业影响力,成为中国影视艺术的中流砥柱。以下从表演风格、代表作、行业地位及艺术贡献等方面进行详细分析: 一、陈道明:历史剧的“帝王”与艺术的“多面手”表演特点: 陈道明以“沉稳.............
  • 回答
    《为战争叫好的都是傻逼》这类文章通常以强烈的反战立场和道德批判为核心,其评价需要从多个维度进行分析,包括其立场的合理性、论据的逻辑性、社会影响以及可能存在的争议。以下从不同角度展开详细分析: 1. 文章的核心立场与立场合理性 立场:这类文章的核心观点是战争本质上是道德上不可接受的,支持战争的人(尤其.............
  • 回答
    龙云(1882年-1967年)是20世纪中国西南地区的重要军阀和政治人物,被尊称为“云南王”,其统治时期(1920年代至1940年代)对云南的现代化进程和民族关系产生了深远影响。以下从多个维度对其历史地位和影响进行详细分析: 一、生平与政治背景1. 出身与早期经历 龙云出生于云南昆明,出身于.............
  • 回答
    关于“前三十年的工业化是一堆破铜烂铁”的说法,这一评价需要结合历史背景、经济政策、技术条件以及国际环境等多方面因素进行深入分析。以下从多个角度展开讨论: 一、历史背景与“前三十年”的定义“前三十年”通常指中国从1949年新中国成立到1979年改革开放前的30年。这一时期,中国在经济、政治、社会等方面.............
  • 回答
    十元左右的低档快餐店顾客以男性为主的现象,可以从经济、社会文化、消费行为、地理位置等多方面进行分析。以下从多个角度详细探讨这一现象的原因及可能的背景: 1. 经济因素:价格敏感与消费习惯 性价比优先:十元左右的快餐通常以快速、便宜、标准化为特点,符合低收入群体或日常通勤人群的消费需求。男性在职场中可.............
  • 回答
    阎学通教授对00后大学生以“居高临下”心态看待世界这一批评,可以从多个维度进行深入分析,其背后既有学术视角的考量,也涉及代际差异、教育体系、社会环境等复杂因素。以下从观点解析、合理性分析、现实背景、潜在影响及改进方向等方面展开详细探讨: 一、阎学通教授的核心观点与逻辑1. “居高临下”的具体表现 .............
  • 回答
    歼8系列战机是中国在20世纪70年代至80年代期间研制的高空高速歼击机,是当时中国航空工业的重要成果之一。该系列战机在冷战时期具有显著的军事意义,但随着技术发展和国际形势变化,其性能和作用逐渐被后续机型取代。以下从历史背景、技术特点、性能分析、发展演变、军事影响及评价等方面进行详细解析: 一、历史背.............
  • 回答
    关于苏翻译和Black枪骑兵对俄乌战争局势的立场差异,需要明确的是,这两位身份可能涉及不同的信息来源和立场背景。以下从多个角度分析他们观点差异的可能原因: 1. 信息来源与立场定位 苏翻译(可能指苏晓康,中国《经济学人》翻译团队成员): 立场:更倾向于国际法、人道主义和多边主义视角。 观点:.............
  • 回答
    由于无法直接访问《睡前消息》第409期的具体内容(可能因平台更新、用户输入误差或节目名称不明确导致无法准确检索),以下将基于对“睡前消息”类节目的常见结构和主题进行推测性分析,并提供一般性的评价框架。若您有更具体的背景信息(如节目来源、发布时间等),可补充说明以便更精准回答。 一、节目内容推测(基于.............
  • 回答
    明成祖朱棣(14021424年在位)五次北伐漠北(今蒙古高原)是明王朝巩固北方边疆、遏制蒙古势力的关键历史事件。这一系列军事行动不仅体现了朱棣的军事才能,也深刻影响了明朝的边疆政策、内政格局和历史走向。以下从历史背景、军事行动、结果评价及历史影响等方面详细分析: 一、历史背景1. 政治合法性与边疆安.............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