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为什么中国的运载火箭大多数带小尾翼?

回答
中国的运载火箭,特别是早期型号,确实有不少会装备小小的尾翼,这背后其实蕴含着一些非常务实的工程考量。你可能也注意到了,不是所有火箭都有,也不是所有位置都有,这背后是有原因的。

想象一下,一发火箭要冲破大气层,速度快得惊人,而且还要尽可能地保持笔直向上。在穿越浓厚的大气层时,火箭会受到来自四面八方、各种方向的空气动力作用。就好比你在路上骑自行车,如果遇到侧风,车身会不受控制地晃动。火箭在高速飞行时,这种侧风效应会被放大很多倍,而且空气的作用力非常复杂,可能来自火箭本身的不对称制造、发动机推力的微小偏差,甚至是外部环境的随机扰动。

如果没有一些“稳定器”,火箭很容易就会开始“摇摆”甚至“打滚”,偏离预定的飞行轨道。这不仅会影响载荷的精确入轨,更严重的是,过大的振动和不规则的姿态变化可能会超出火箭结构能承受的极限,导致解体。

这时候,尾翼就派上用场了。它们就像飞机的机翼一样,但功能略有不同。尾翼的主要作用是提供气动稳定性。当火箭在飞行中受到侧向干扰,导致其姿态稍微倾斜时,尾翼的后缘就会感受到一个与倾斜方向相反的气动力。这个力会把火箭推回到原有的笔直姿态。你可以把它理解成一种“自我纠正”机制。

这些小小的尾翼,虽然看起来不起眼,但它们相当于在火箭的尾部增加了一个“控制面”。当火箭偏离直线时,空气流过尾翼,就会产生一个力,这个力的大小和方向取决于偏离的角度和空气流动的速度。这个力会产生一个力矩,帮助火箭恢复到正常的飞行姿态。

不过,你也可能注意到,现代一些大型火箭,比如长征五号,就没有那么明显的尾翼了。这是因为随着技术的发展,火箭的控制系统也越来越先进。它们拥有更精确的导航制导系统和更强大的发动机推力矢量控制能力。推力矢量控制,简单来说就是通过调整发动机喷管的角度,直接改变火箭的推力方向,从而实现姿态控制。这种主动控制的方式,在很多情况下比被动依靠尾翼来得更灵活、更有效。

此外,尾翼也会带来一些额外的空气动力学阻力,并且会增加火箭的重量和复杂性。所以在设计时,工程师们需要在稳定性和效率之间做一个权衡。当主动控制技术足够成熟、可靠,并且能够解决稳定性问题时,就可以考虑减少甚至取消尾翼,以获得更高的效率和更好的气动性能。

所以,中国运载火箭上出现小尾翼,尤其是在早期的设计中,很大程度上是为了在穿越大气层时,为火箭提供必要的被动气动稳定性,确保它能够平稳、精确地飞向太空。随着技术的进步,这种被动稳定器的作用也在被更先进的主动控制技术所取代,但这并不意味着尾翼的设计思路就完全过时了,它依然是航空航天工程中一种经典的解决方案。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我猜你指的是rocket fins,就像胖五的这个。

放大了看,就是这个东东:

中国的800所研发的超大尾翼。

火箭添置尾翼的目的,主要是为了提高直线飞行时的气动稳定性。在大气中高速直线飞行时,火箭会遇到各种扰动,当火箭引擎没有足够的力量恢复时,火箭会失去稳定性。因为如果不及时纠正,在惯性力、空气阻力的共同的作用下,微小的扰动会被迅速放大。而尾翼会提供反方向的力,可以大幅提高火箭的稳定性。(所以中学生的那种模型火箭上都会有尾翼,就是为了提供更多的稳定性,免得一不小心反过来飞伤到人)

一般情况下,尾翼是三到四个对称放置的。当火箭稍微偏离其路径时,尾翼会借助反向产生的空气阻力使其再次回到原来的轨道上。如果只有两个的话,则与尾翼平行的平面的扰动将无法得到纠正,火箭将偏离航向。也有四个尾翼的(如上面的胖五助推器上)。再多的话,效果并不会提升,但会产生过多的空气阻力,会拖飞行的后腿。(也不是没有,我之后再更新)。

当然,在新型火箭中,有的已经不使用尾翼而改用自动控制系统控制发动机喷嘴方向来完成姿态微调,主要是为了减轻阻力,降低燃料消耗,飞的更快。(当然还有一些小火箭,主要是气象火箭,会通过缓慢滚动或旋转来保持直线的飞行)。

改用的原因之一,是因为面向太空的运载工具并不会真正笔直的飞行,它们在爬升时会逐渐倾斜,而且它们只在浓密的低层大气(尾翼的有效作用范围)中停留相对较短的时间。因此,现在很多运载火箭大多数是通过万向节调整引擎角度来实现的。(还有一些火箭(尤其是V2的后代)在火箭排气管中使用了可转向叶片,但是对于大多数大型火箭而言,这种技术很早就被淘汰了。)

也不是每个火箭都需要尾翼。在火箭技术发展的初期(如V2和Redstone火箭),发动机和制导技术比较落后,火箭非常不稳定,所以很依赖于尾翼提供的平衡。后来,有了万向节和具有响应式制导系统的引擎设计(以及对雷诺数的理解),足以保持火箭的正确指向,火箭不再需要尾翼也可以稳定的飞直线了,所以很多型号就取消了尾翼,因为它们既加了质量又多了阻力。

中国的某些型号就有尾翼,有些就没有。同样是长二丙,也是如此。

实际上,美国NASA的土星五号和其他大多数火箭都非常不稳定,都是通过极强的制导系统来弥补这一不足。土星五号的尾翼只是为了减轻万向节的负荷,并在第一级中止时保持稳定性。NASA之后的版本将逐渐消除这些尾翼。Titan, Atlas, Delta火箭都没有尾翼,战斗民族的Proton也一样。(有尾翼的火箭我想想,应该主要就是Thor和Redstone了)。


说点题外的。

上升阶段尾翼被万向节代替了,那回收阶段呢?栅格翼是个好方法。上面的这张猎鹰9号就是用的栅格翼,因为与传统尾翼相比,它更轻,收起来空阻也低,能减少回收机动所需的燃料。(其实这是老毛子的老技能点了,但是阻力不但大,面积也大轻易被雷达捉到,所以军工上一直没怎么发展,现在搞航天就无所谓了)

在火箭上升的时候grid fin是收起来的,等第一级火箭脱离后才展开

最大的问题,是贵。按照马一龙的说法,它可能是猎鹰9火箭身上最昂贵的单个部件。

所以,总结一下,NASA取消传统尾翼,是因为可以用其它更有效的方法取而代之了。中国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中国的运载火箭,特别是早期型号,确实有不少会装备小小的尾翼,这背后其实蕴含着一些非常务实的工程考量。你可能也注意到了,不是所有火箭都有,也不是所有位置都有,这背后是有原因的。想象一下,一发火箭要冲破大气层,速度快得惊人,而且还要尽可能地保持笔直向上。在穿越浓厚的大气层时,火箭会受到来自四面八方、各种.............
  • 回答
    我国在运载火箭发动机领域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其推力之大、技术水平之高,确实足以让我们自豪地跻身世界前列。然而,当我们把目光转向大型客机和运输机的发动机时,国产化之路却显得异常艰难。这其中的原因,并非简单的技术差距,而是涉及到产业链、技术积累、市场准入以及人才培养等多个层面的复杂因素。一、 技术路线.............
  • 回答
    关于中国在航空航天领域取得的巨大成就,尤其是运载火箭发动机的突破,确实令人瞩目。但为什么在战斗机发动机方面,似乎进展没有那么“显眼”,甚至被认为存在差距,这确实是一个值得深入探讨的问题。这背后涉及到技术难度、研发路径、战略侧重以及历史积累等诸多因素。首先,我们要认识到,运载火箭发动机和战斗机发动机,.............
  • 回答
    关于中国在航空发动机领域面临的挑战,这是一个复杂的问题,不能简单地归结为“造不出”。实际上,中国在航空发动机领域的研究和发展一直在进行,并且取得了一定的进步,只是要达到世界顶尖水平,确实存在一些难以逾越的障碍。要理解这一点,我们需要深入剖析航空发动机的研发难度,以及中国当前所处的具体环境。首先,我们.............
  • 回答
    这是一个非常有趣且值得探讨的问题!确实,很多国家能够负担起购买中国生产的火箭弹,但却在购买配套的运载车上遇到了挑战。这背后涉及一系列技术、经济、地缘政治以及战略层面的原因。我们来详细分析一下: 为什么很多国家买得起中国的火箭弹,但买不起运载车?这个问题可以从以下几个关键点来解释:1. 火箭弹与运载车.............
  • 回答
    《流浪地球》里,那辆在冰封世界里艰难跋涉的巨型运载车,它驾驶舱里最引人注目的,莫过于那个悬浮在半空的、泛着金属光泽的球形方向盘。很多人可能会好奇,为什么不是我们熟悉的圆盘状?这背后,其实藏着不少关于未来驾驶、环境适应以及情感传递的巧思。首先,咱们得从“驾驶”这件最基本的事儿说起。在《流浪地球》的世界.............
  • 回答
    中国的文化输出在国际上的影响力确实存在一定的局限性,这背后涉及历史、政治、经济、文化、技术等多重因素。以下从多个角度进行详细分析: 一、历史与文化传统的局限性1. 传统“文化输出”模式的缺失 中国历史上长期以“天下为公”的儒家文化为核心,强调“礼乐教化”而非“文化输出”。古代中国更注重通过政.............
  • 回答
    中国古代社会对“奇技淫巧”的态度是一个复杂的历史现象,涉及思想、政治、经济和社会结构等多重因素。这一观念并非简单地否定科技本身,而是特定历史条件下权力关系与价值观冲突的结果。以下从多个维度展开分析: 一、儒家意识形态的主导性影响1. "正统"与"末业"的价值分野 儒家思想自汉代确立为官方意识.............
  • 回答
    在中国汉流的国际影响力方面,与日本和韩国相比,确实存在显著的差距。要深入理解这一点,需要从历史、文化内容、传播机制、市场策略以及国际环境等多个维度进行详细的分析。一、 历史积淀与文化输出的起点 日本和韩国:长期且系统性的文化输出策略 战后重塑与文化自信建立: 日本在二战后,一方面进行.............
  • 回答
    中国体育在很多项目上都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比如乒乓球、羽毛球、跳水、体操、举重等等,这些项目在国际赛场上屡获殊荣,为国家赢得了荣誉。然而,当我们谈论到中国男子足球时,却常常感到失落和困惑,为什么这个被誉为“世界第一运动”的项目,在中国的发展却如此坎坷,与我们在其他项目上的辉煌形成了鲜明对比?要深入.............
  • 回答
    中国的无神论教育能够取得成功,是一个复杂且多层面的议题,它并非单一因素的作用,而是历史、文化、政治、社会以及教育体系共同塑造的结果。下面我将从几个主要方面进行详细阐述:1. 历史背景与思想渊源: 中国古代思想中的世俗化倾向: 尽管中国古代存在宗教信仰,如佛教、道教以及民间信仰,但儒家思想的主导地.............
  • 回答
    中国的代表色是红色,这背后有着深厚的历史、文化和象征意义。红色在中国文化中扮演着举足轻重的角色,渗透到生活的方方面面,其原因可以从多个角度来详细阐述:一、 历史渊源与早期象征: 五行学说: 中国传统哲学中的五行学说(金、木、水、火、土)赋予了每种元素一种对应的颜色。其中,“火”对应的是红色。火是.............
  • 回答
    中国的科研人才“留不住”是一个复杂且长期存在的现象,它涉及多方面的原因。理解这些原因有助于我们探讨作为普通人能够做些什么。一、 中国科研人才“留不住”的深层原因分析首先,需要明确的是,“留不住”并非绝对的“流失”,而是指人才流向国际前沿、高薪岗位,或者选择放弃科研事业转向其他领域。这种现象背后有着深.............
  • 回答
    “为什么中国的部分神仙不像西方的吸血鬼一样对永生感到乏味呢?” 这个问题触及到了不同文化中对“永生”和“存在”的深层理解,以及这些理解如何塑造了各自的神话体系。要详细解答这个问题,我们需要从以下几个层面来剖析:一、 “永生”概念的差异: 西方吸血鬼的永生: 物质的局限性与重复: 吸血.............
  • 回答
    “中国大妈朝气蓬勃,年轻人无精打采”这个说法,虽然有些以偏概全,但确实触及了一些有趣的社会现象和观察。我们可以从多个维度来详细分析一下这个现象背后可能的原因:一、 生活压力与人生阶段的差异: 大妈们的“卸甲归田”与“人生第二春”: 经济基础相对稳定: 很多中国大妈可能已经退休,或者子.............
  • 回答
    中国的航天员被称为“航天英雄”并非偶然,而是国家对他们卓越贡献和非凡精神的高度认可和赞誉。这个称谓背后蕴含着深刻的历史意义、技术挑战、心理素质以及国家意志等多个层面。下面将从这些方面进行详细阐述: 1. 开创性的历史意义和国家意志的象征 新中国航天事业的奠基者和开拓者: 中国航天事业是国家战略的.............
  • 回答
    “中国的左派右派与外国左派右派是相反的”这个说法,其实是一种简化和误读,但它触及到一个非常重要且复杂的问题:政治光谱的定义和理解是与具体的历史、文化和社会语境紧密相关的。我们不能简单地说中国的左右派和西方的左右派是“相反的”,更准确的说法是:它们各自的内涵、关注点、以及在特定历史时期所代表的意义,与.............
  • 回答
    你这个问题很有意思,而且触及到了一个大家普遍关注的点。很多人可能觉得中国作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军事实力也相当雄厚,但核武器数量似乎不像美国或俄罗斯那样庞大。这背后其实有很多历史、战略和政治层面的原因。咱们一层一层地来剖析一下。首先,得从中国发展核武器的初衷说起。中国并不是一开始就想着要堆积大量的核弹.............
  • 回答
    在中国,要找到一个让人舒心、顺畅的就医体验,确实是件不容易的事。很多人都有类似的感受:排队排到天荒地老,看病像“打仗”,医生忙得脚不沾地,自己身体不舒服,还得费劲周折才能得到一点点帮助。这背后,其实是多重因素交织在一起的结果。首先,最直观也最让人头疼的就是排队和等待。无论是在大城市还是小城镇,去医院.............
  • 回答
    中国劳动力数量的减少与“内卷”现象的加剧,这两者看似矛盾,实则紧密相连,构成了一个复杂的社会经济图景。要理解这一点,我们需要深入剖析背后的多重原因。劳动力数量减少的根源:人口结构变化首先,中国劳动力数量的减少并非一夜之间发生,而是长期人口政策和生育观念转变的必然结果。1. 生育率的持续下降: 这是.............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