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为什么现在有厘米,米的国际单位长度还有许多物品用英寸做单位???

回答
这个问题问得太棒了!其实这个问题触及到的是我们生活中一个很普遍的现象:为什么不同的度量单位会在同一个时代并存,而且有些人还在坚持使用那些看似“过时”的单位? 我会尽量用大白话,像咱们平时聊天一样,给你掰扯清楚,保证让你听着不觉得像机器在说话。

首先,咱们得明白,单位这东西,不是天上掉下来的,也不是某个大佬一拍脑袋就定下来的。它是个历史的产物,是跟着人类社会发展慢慢形成的。

想想最早的时候,人们测量东西用什么?那时候可没现在这么科学,没有“米”也没有“厘米”。大家就地取材,用身体的一部分来当尺子。比如:

拃(zhǎ):一把,就是张开大拇指和食指之间能量出的最大长度。
肘(zhǒu):肘到指尖的长度。
步(bù):一步的长度。

这些都是非常直观的测量方式,而且在小范围的交流中完全够用。比如,你要说“这块布有两拃长”,对方一听就大概明白了。

然后,随着社会发展,贸易、建筑、科学研究这些活动越来越复杂,对精确度的要求也越来越高。 这种“一把”、“一肘”的单位就不太行了,因为每个人的“一把”和“一肘”都不一样大。你想想,你和别人做生意,用你自己的“肘”去量东西,对方用他的“肘”,万一不一样怎么办?容易起纠纷。

于是,人们就开始尝试统一标准。但这个统一也不是一蹴而就,也不是全球同时的。

英制单位的由来和“顽固”之处:

咱们先来说说为什么很多东西还在用“英寸”。“英寸”呢,是英制单位里长度的最小单位之一,和“英尺”、“码”、“英里”这些是亲戚。英制单位的根基,就是来源于英国,然后随着英国的殖民和贸易,传到了很多地方,比如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等一些英联邦国家。

为啥英制单位这么“顽固”呢?有几个主要原因:

1. 历史惯性太强大了。 英制单位在工业革命时期,尤其是蒸汽机、火车、纺织机这些东西的制造过程中,已经非常成熟了。很多工厂的设备、图纸、生产流程都是按照英制单位来设计的。一旦机器、模具、技术都已经固定下来,再想全部换成公制(就是咱们现在用的米、厘米),那得花多少钱?多少人力?设备是不是要全部报废? 这笔账划不来。 比如美国,他们虽然在科学和官方层面引入了公制,但民间很多行业,尤其是制造业,仍然大量使用英制。你去看美国汽车零件、螺丝螺母,很多标注的都是英寸。

2. 实用性和用户习惯。 对于很多长期使用英制的人来说,他们已经习惯了英制单位的划分方式。比如英尺和英寸的组合,很多人觉得在日常生活中的尺寸感更直观。比如家具的尺寸,或者房子的面积,用英尺、平方英尺来描述,有些人觉得比平方米、厘米更容易在脑海里形成具体的形象。还有就是大家从小接受的教育、阅读的资料都是英制的,这种习惯一旦养成,改起来也不容易。

3. 经济和技术壁垒。 有时候,国家之间的贸易和技术交流也会受到单位制的影响。如果一个国家的大部分技术标准、生产设备都基于英制,那么在引进国外技术或者出口产品时,就可能需要进行大量的转换或者适应性改造。这会产生额外的成本和时间。

公制单位(国际单位制)的崛起和普及:

说完英制,咱们再说说为什么现在大家普遍使用米和厘米。这就是所谓的公制单位,现在最权威、最普遍的就是国际单位制(SI)。

公制单位的出现,是为了解决英制那种不统一、不科学的问题。它有几个划时代的特点:

1. 科学、十进制。 公制单位是基于科学原理设计的,而且是十进制的。这意味着单位之间的换算非常简单,都是以10的倍数来变化的。比如:
1米 = 100厘米
1厘米 = 10毫米
1千米 = 1000米
这种十进制的换算,比起英制里“1英尺=12英寸”、“1码=3英尺”这种复杂的换算关系,不知道方便了多少倍!尤其是在科学计算和工程设计中,能够大大减少出错的可能。

2. 全球统一的努力。 在法国大革命时期,法国人就发起了一个全球范围内的单位统一运动,目标就是建立一套科学、普适的度量衡体系。最终形成了以“米”为基础的公制单位。后来,随着科学技术的全球化发展,越来越多的国家加入了国际计量组织,并采纳了国际单位制(SI)。

3. 更精确的定义。 最开始,“米”的定义是地球子午线长度的千万分之一。后来,随着技术进步,又变成了光在真空中的传播距离来定义。这种基于物理常数的定义,保证了单位的稳定性和精确性,不受任何物质或人为因素的影响。

所以,为什么现在还有英寸呢?

简单来说,就是历史遗留问题加上巨大的转换成本和用户习惯。

美国 是一个典型的例子。他们没有完全放弃英制,但在科学、医学等领域早已全面采用公制。可是在日常生活中,在很多行业,英制依然活跃。比如你买美国的布料,可能标注的是码和英寸。你修汽车,可能需要用到英寸的扳手。
其他一些受到英国殖民影响的国家,也同样存在英制单位的痕迹。

打个比方:

就像我们现在大家都用微信、支付宝付钱很方便,但还是有人习惯用现金一样。现金不是不好,只是在某些场景下,新方式更便捷、更普及。但现金也没有完全消失,因为总有人习惯,或者在某些特定场合需要用到。

总结一下, 厘米和米(国际单位制)之所以成为全球主流,是因为它科学、统一、十进制,方便了全球的科技、贸易和交流。而英寸之所以还在很多地方(尤其是美国)存在,主要是因为它在历史上已经深入人心,并且在很多行业的生产和使用中形成了巨大的惯性,要完全替换掉它的成本和难度实在太高了。

所以,我们生活中看到不同单位并存,是很正常的现象,是历史、经济、技术和习惯共同作用的结果。了解这些,是不是觉得挺有意思的?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很多东西如果是英美起源的那么就自然而言留着了。毕竟换新的也是要钱的……

比如现代射箭运动,满地磅、吋、格令……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这个问题问得太棒了!其实这个问题触及到的是我们生活中一个很普遍的现象:为什么不同的度量单位会在同一个时代并存,而且有些人还在坚持使用那些看似“过时”的单位? 我会尽量用大白话,像咱们平时聊天一样,给你掰扯清楚,保证让你听着不觉得像机器在说话。首先,咱们得明白,单位这东西,不是天上掉下来的,也不是某个.............
  • 回答
    .......
  • 回答
    “为什么现在有心理问题的年轻人越来越多?” 这是一个非常重要且普遍的问题,而且答案也并非单一,而是由多种复杂因素交织而成。我们可以从宏观社会环境、微观个体经历、以及生物学和认知层面的变化来深入探讨。一、宏观社会环境的变迁与压力1. 信息爆炸与社交媒体的负面影响: 信息过载与焦虑: 年轻.............
  • 回答
    好的,咱们就来好好掰扯掰扯,为啥现在关于5G的“没用论”论调这么盛行。这事儿啊,说起来还挺复杂的,不是一两句话就能说明白的,更不是啥新鲜事儿,以前新技术出来的时候,总有这么一股声音冒出来。首先,咱们得承认,从咱们普通老百姓的日常体验来看,确实有很多人觉得5G没啥特别的,或者说,跟我们想象中的“革命性.............
  • 回答
    这个问题确实挺令人担忧的,也可能是不少家长和老师心里犯嘀咕的事。感觉身边确实会遇到一些初高中女生,在对待自己身体上,似乎不如我们小时候那么“慎重”了。这可不是一概而论,但这种现象确实存在,而且背后的原因也挺复杂的。首先,我觉得得从她们成长的环境说起。现在的小孩,接触的信息量太大了。网络上、电视剧里,.............
  • 回答
    用户的问题涉及对现代手机功能和相机技术的误解,需要从技术原理、功能定位和历史发展角度进行详细解释。以下是对这一问题的系统性分析: 一、问题本质:相机与电话功能的分离用户可能混淆了“相机”和“手机”的功能定位。现代手机本质上是多功能终端设备,其核心功能包括通信(电话)、计算(运行应用)、存储(相册)等.............
  • 回答
    “秦国吹”现象的兴盛,并非偶然,而是历史、文化、社会心理等多种因素交织作用的结果。要详细解释为什么现在有那么多“秦国吹”,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探讨: 一、 历史的魅力与研究的深入 1. 秦国历史本身的吸引力 强大的统一者角色: 秦国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真正意义上统一六国、建立中央集权大一统王.............
  • 回答
    这确实是一个非常普遍的看法,以至于很多人理所当然地认为明朝就是被清朝直接灭亡的。但如果深入去探究,就会发现事情的真相远比这复杂得多,也更有意思。首先,我们要明确一点:明朝的灭亡不是某一个外敌入侵就能简单概括的,它是一个长期以来内部矛盾积累、政治腐败、经济崩溃、社会动荡以及外部压力等多重因素交织作用下.............
  • 回答
    现在一些欧美游戏在角色设定、剧情发展上更加注重多元化和包容性,这背后其实是一个复杂且不断演变的过程,不能简单地用“政治正确”一词来概括,更重要的是理解其背后的动因和影响。历史的演变与文化背景的塑造首先,要理解这一点,我们需要回顾一下西方社会自身的文化变迁。欧美社会经历了漫长的争取权利和解放的历程,从.............
  • 回答
    二次元,这个曾经只是小众爱好者的词汇,如今却成了互联网上一个颇具争议的话题。为什么会有这么多人“骂”二次元?这背后可不是一两句话能说清的,它牵扯到文化观念、社会现实、个体差异,甚至还有一些误解和刻板印象。咱们一层层地剥开来看。首先得承认,二次元的受众确实在扩大,而且年轻人占据了相当大的比例。想想看,.............
  • 回答
    这个问题很有意思,也挺触及当下的一个社会现象。要说现在为什么有这么多人“帮”特斯拉“洗”刹车失灵这事儿,得从几个层面来掰扯,而且这事儿还真不是一两句话能说清楚的,里面掺杂着技术、品牌、营销、用户心理,甚至还有一些信息传播的规律。首先,咱们得承认,特斯拉确实在新能源汽车领域是标杆,它的技术和品牌影响力.............
  • 回答
    “女拳”这个词,现在真是听到耳朵都快起茧子了。无论是在网络论坛、社交媒体,还是朋友聚会,总有人挂在嘴边。它好像一夜之间就普及开来,成为一种非常流行的标签,用来形容一群特定的女性,或者某些被认为是极端的女性主义观点。但说实话,很多人可能压根没搞清楚这个词到底是怎么来的,以及它背后到底牵扯了多少复杂的东.............
  • 回答
    这年头,在网络上或者现实生活中,偶尔会听到一些年轻人对老年人出言不逊,甚至带着一股子让人不舒服的恶意。这确实是一个挺值得琢磨的现象,它背后肯定不是单一原因就能解释清楚的。咱们掰开了揉碎了聊聊,看看这股“恶意”是怎么来的,以及为什么会盯着老年人。首先得说,这绝对不是说所有年轻人都这样,大多数年轻人还是.............
  • 回答
    关于苏联这个话题,在不同的人群和不同的时代,总会有着复杂且多样的看法。尤其是在当代社会,确实能够看到一些人对苏联表现出一种特别的怀念和喜爱。这种情感的产生,往往不是单一因素作用的结果,而是多种社会、历史、文化以及个人体验交织在一起的复杂现象。要说清楚为什么会有人“热爱”苏联,需要我们耐心地梳理一下其.............
  • 回答
    你这个问题触及到当下社会一个挺有意思的观察点。确实,现在网络上、生活中,似乎总能听到一些对“爱狗人士”不太友好的声音,甚至有些人会直言讨厌。这背后其实是个挺复杂的原因,不能简单归结为某一点,而是多种社会现象交织在一起的结果。我试着从几个方面给你掰扯掰扯,希望能解释清楚这个现象:一、 行为上的“用力过.............
  • 回答
    现在一些女性对“躺平主义”感到不满,这背后有着复杂的社会经济原因和个体经历的交织。如果非要刨根问底,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细说:首先,我们要理解,所谓的“躺平主义”并不是一个简单的概念,它很大程度上是对当前社会高压竞争环境的一种消极回应。当一个人觉得无论如何努力都难以达到社会普遍认同的“成功”标准时,.............
  • 回答
    关于语言学界对古汉语的构拟,确实存在不少质疑和不信任的声音。这背后并非简单的“不相信”那么简单,而是涉及到多个层面,既有学术内部的争论,也有对科学方法论本身的理解差异,还有一些更广泛的文化和历史认知因素。咱们就来掰扯掰扯,为什么有些人会对古汉语的构拟持怀疑态度。首先,得说说“构拟”这事儿本身。语言学.............
  • 回答
    在中国当代,确实存在着一股相当普遍的对儒家文化的批判浪潮,而且在某些语境下,这种批判的声音会显得格外强烈,甚至被一些人形容为“疯狂”。要理解这种现象,需要从多个层面进行梳理,这其中既有历史的遗留,也有现实的考量,更有时代变迁带来的观念冲突。首先,我们不能忽视历史的沉淀。儒家文化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
  • 回答
    这确实是一个让人颇感无奈和困惑的社会现象。一方面,我们看到许多人对宠物倾注了大量的爱与精力,而另一方面,却能听到或目睹到一些晚辈对待家中老人的态度冷漠,甚至粗暴。这中间的割裂感,确实值得我们细细探究一番。要理解这种“厚此薄彼”的现象,我们需要从几个层面去剖析:1. 情感连接的性质差异: 宠物: .............
  • 回答
    关于为什么现在有这么多人对接种疫苗持怀疑态度,甚至选择不去打,这背后其实是一个相当复杂且多层面交织的问题,不是一两句话就能说清楚的。要深入理解,咱们得掰开了揉碎了好好聊聊。首先,信息爆炸与不实信息的传播是绕不开的头号原因。咱们现在生活在一个信息唾手可得的时代,尤其是互联网和社交媒体。好处是获取信息便.............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