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等词是否可以用属于来定义?

回答
这个问题很有意思,它触及了语言的本质和我们理解世界的方式。我们日常交流中每天都在用“等”字,但很少停下来思考它的具体含义和用法。

“等”这个词,我们确实可以从“属于”这个概念来理解它的一个重要维度。 但是,要说“等”就等于“属于”,那就有些过于简化了。我们得把它们分开来看,然后找出它们之间的联系。

首先,我们来看看“属于”这个概念。

“属于”通常指的是一种归属关系,是一种个体与群体、部分与整体、事物与类别之间的联系。它强调的是一个东西“是”什么的一部分,或者“是”某个范畴内的成员。

比如,“这支笔属于我的文具盒。” 这里,“这支笔”是“我的文具盒”这个集合中的一个物品。
再比如,“猫属于哺乳动物。” 这里,“猫”被归类到“哺乳动物”这个更大的类别下。
“他是我们公司的一员,属于销售部。” 这是指他在组织结构中有一个特定的位置和身份。

“属于”的核心在于它的分类、包含和归置的意味。它在建立起事物的等级和关系网。

那么,“等”又是怎么回事呢?

“等”这个字在中文里有几种非常不同的用法,但它们都指向某种程度的相等、同等、并列或者省略。

1. 相等/同等: 这是最直接的理解,比如“1+1等于2”。这里,“1+1”和“2”在数值上是相同的。或者“他俩的成绩差不多,不相上下,差不多等同。” 指的是价值、地位、能力等方面的相当。

2. 并列/列举: 当我们说“他喜欢看书、听音乐、运动等活动。” 这里,“等”的作用是表示后面还有类似的、性质相近的活动,但没有一一列举出来。它在起一个“还有很多类似的”的提示作用。

3. 等待: 比如“请稍等一下。” 这和前面的意思完全不同了,指的是一种时间上的滞后。但这个用法和我们讨论的“属于”关系似乎不太沾边。

4. 以……为等/以……相待: 比如“平等对待”,指的是不分贵贱,一视同仁。这又回到了“同等”的意思。

现在,我们来连接“等”和“属于”。

我认为,“等”在表示“并列/列举”的用法时,确实可以和“属于”产生联系,甚至可以说是一种特殊的“属于”关系。

想象一下,当我们说“他喜欢看书、听音乐、运动等活动。”
这里的“等”字,实际上是在告诉你:

“看书”、“听音乐”、“运动”是他喜欢的“活动”的一部分样本。
“等”提示我们,还有其他一些未列出的活动,它们和“看书”、“听音乐”、“运动”属于同一类——都是他喜欢的活动。
换句话说,“看书”、“听音乐”、“运动”这些具体的活动,都“属于”“他喜欢的活动”这个集合。 “等”字在这里的作用就是表明这个集合还包含其他未列出的元素。

所以,从这个角度看,“等”字的作用在于揭示了其前面列举的事物,都属于一个更大的、同质的范畴。 它不是直接定义了“属于”,而是通过“同类事物在列举中出现”这个事实,间接体现了“属于”的含义。

举个例子来深化理解:

当我们看到一个长长的队伍,旁边一个人问:“这是在排什么队呀?”
你回答说:“哦,这是在领水果、领面包、领牛奶等物资。”

在这里,“等”字的作用是:

领水果、领面包、领牛奶,这三者是同类的,它们都属于“物资”这个更大的概念。
“等”字告诉提问者,这仅仅是列举了部分的物资,还有其他一些未被说出的物资,也都属于“物资”这个范畴。
因此,这三项(以及未列出的其他项)都“属于”他们正在排队领取的“物资”这个范畴。

所以,我们不能说“等”可以“属于”来定义,因为定义是把一个概念的内涵和外延说清楚,而“属于”只是一个关系词,描述了事物之间的归属。

更准确地说,我们可以说:

在“并列/列举”的用法中,“等”字暗示了其前置项与未列出的项之间存在着一种“属于”关系,它们都“属于”同一个集合或类别。
“等”字本身不是“属于”的同义词,但它的使用场景和功能,常常需要依赖“属于”的概念来帮助我们理解。

最后,总结一下:

“等”字最主要的意思之一是表示一种并列和省略,它在列举时,提示了其前置项和未列出的项都属于同一类别。从这个意义上讲,理解“等”的用法,离不开“属于”这个概念所建立的归属和分类。

但是,“等”字还有其他用法(比如表示相等或等待),这些用法就和“属于”关系没什么直接关联了。所以,不能简单地说“等”可以用“属于”来定义,但它们之间确实有着一种紧密的关联,尤其是在描述事物分类和归属时,“等”字常常充当着一个“指示器”,指向了隐藏在后面的“属于”关系。

希望这样解释能让你更清楚“等”和“属于”之间的关系了!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用人话来说就是:

  • 具有相同性质的对象等同(“当”部分);
  • 等同的对象具有相同的性质(“仅当”部分)。

小技术细节:为什么单箭头也可以?因为 遍历了所有性质。比如说,考虑红色的时候,如果 a 是红的,那么 b 是红的,但是同时,如果 a 是“非红”的,那么 b 是“非红”的。——因此实际上构成了 a 是红的当且仅当 b 是红的。

在宏观大尺度上来说没什么问题,这里有一个手机,那里有一个手机,空间性质不同,自然就是两个手机,空间参数完全相同自然就是一个手机。

到了别的东西上就比较麻烦了,比如说这个空间中充满着二氧化碳、也充满着氧气。我们当然可以通过别的性质来挑选出氧气和二氧化碳,但是空间性质似乎就不太好用了。非要用的话,就只能说两种气体不是占据这个空间全体,而是类似于,我们将氧分子看成实体,就像是看得见摸得着的、漂浮在半空中的球,那它所占据的位置就是那个位置,而不是这个空间本身,所以自然地,空气中的氧气和二氧化碳是不同的东西。


问题在于量子力学。

由于我没学过量子力学,所以我抄一段维基百科:

量子力学里,全同粒子是一群不可区分的粒子。全同粒子包括基本粒子,像电子光子,也包括合成的粒子,像原子分子
有两种方法可以用来区分粒子。第一种方法倚靠粒子所具有的不同的物理性质,像质量电荷自旋等等,假若粒子的性质有任何的不同,则可以借着测量这不同的性质来区分粒子。根据做实验获得的结果,同一种类的粒子都具有完全相同的物理性质,例如,宇宙里所有的电子都拥有同样的电荷。这就是为什么在论述时经常会提到电子的电荷,而不是哪一个电子的电荷。
第二种区分法跟踪每一个粒子的轨道。只要能够无限精确地测量出每一个粒子的位置,就不会搞不清楚哪一个粒子在哪里。这个方法有一个问题,那就是它与量子力学的基本原理相矛盾。根据量子理论,在位置测量期间,粒子并不会保持明确的位置。粒子的位置是由波函数来决定。而波函数只能给予粒子在每一个位置的概率。随着时间演变,几个粒子的波函数会扩散蔓延,互相重叠。一旦重叠事件发生,就无法区分在重叠区域的两个粒子。这样,粒子就越来越不可区分了。

这个地方的问题在于,全同,或者说,不可区分,是认识论意义上的还是本体论意义上的?如果是本体论意义上的,那么这种形式化的方式就直接破产了。


类似的不可区分的结论在数学中也有很多,因为数学结构很多都是 unique up to isomorphism,而不是单纯地等同。

比如说,我们通过 的两个根中的任何一个来扩充 ,得到的东西都是一样的,更进一步,其实我们根本不知道自己用的是哪个根,别和我说是正的那个。

所以其实数学里面,比起等于关系,同构才是更有意义的东西。等于只有在一个小尺度上以一种 make believe 的方式谈才有意义:假定我们能区分 的两个根,把其中一个抓出来,好了,你就叫 i 了,然后我们说它和 -i 不同。但是其实不是,我们只知道有两个根,而不知道哪个是 i,万一从头到尾我们指的都是 -i,其实成立的那些等式也都没变。——也就是说,i 和 -i 的数学性质在某种意义上来说是完全相同的。

当然,这里有一些生造的性质是不同的,比如说,我们知道 而 。但是,别忘了,其实你从根本上来说也区分不了自己指的是 还是 ,用这种 ad hoc 的性质来谈论问题并没有意义。类似地,你可以造一个性质叫 ,比如说代入 1 进去为假,代入 i 进去为真,代入 -i 进去为假。同样的问题——在你无法区分 i 和 -i 的时候,假定它们可以区分,然后生造一个性质过去,根本不是一个有意义的事情。这就好比:

——把你们班张伟叫来!
——我们班有两个张伟,您说的是哪个?
——就是其中的一个张伟!不和另一个张伟等同的那个张伟!
——啊?
——就是决定给自己孩子起名叫张伟的那对父母生的那个张伟!
——啊?
——怎么还不懂?你们班不是有两个张伟吗?我在这里临时命名为张伟一号和张伟二号,我要找的是张伟一号?懂了吗?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这个问题很有意思,它触及了语言的本质和我们理解世界的方式。我们日常交流中每天都在用“等”字,但很少停下来思考它的具体含义和用法。“等”这个词,我们确实可以从“属于”这个概念来理解它的一个重要维度。 但是,要说“等”就等于“属于”,那就有些过于简化了。我们得把它们分开来看,然后找出它们之间的联系。首先.............
  • 回答
    在逻辑学这门严谨的学科里,我们确实会遇到“时间”、“空间”和“工具”这类词语,但它们在逻辑学中的角色和用法,与我们日常语言中的含义有所不同,并且并非逻辑学的核心构建块。我将尽量详细地解释它们在逻辑学中的位置,以及为何有些概念并未被直接纳入其核心框架。“时间”在逻辑学中的角色:谈到“时间”,在逻辑学中.............
  • 回答
    现代汉语是否过多向错误发音妥协,这是一个复杂且值得深入探讨的问题。不能简单地用“是”或“否”来回答,因为这涉及到语言的演变、社会因素、以及语言规范与实际使用之间的张力。您提到的“呆板”、“确凿”、“便秘”等词的发音变化,确实是现代汉语语音演变中比较显著的例子,它们的发音在某些群体或地区与传统或规范发.............
  • 回答
    叙事:故事之外的意义构建“叙事”这个词,在咱们日常生活中,常常就是指讲故事。但要是把它放到历史学、政治学,乃至很多其他学术领域里,它的含义就变得更深邃、更复杂了。它不再仅仅是简单的“发生了什么”,而是关于“如何理解发生过什么”以及“为什么我们这样理解”。咱们先从“叙事”这个词的字面意思说起。它来源于.............
  • 回答
    近日,国家广播电视总局发布通知,要求各级广播电视机构加强对电视节目中网络用语使用的管理,特别是点名批评了“人艰不拆”、“不明觉厉”等一些被广泛使用但可能带有不良导向的网络热词。此举一出,立刻在网络上引发了不小的讨论,大家对此各有看法。广电的出发点与考量:广电总局发布这样的通知,其核心出发点无疑是希望.............
  • 回答
    在中文自然语言处理(NLP)领域,处理“token”这个词的翻译,确实是个既常见又需要细致斟酌的问题。这不仅仅是词语的简单对应,更关乎它在具体技术语境下的含义和作用。要译得地道、清晰,需要我们深入理解“token”在NLP中的角色。“Token”在NLP中的核心含义首先,我们得明确“token”在N.............
  • 回答
    .......
  • 回答
    关于李靓蕾与王力宏事件中,公众对李靓蕾单方面言论的信任度远高于王力宏及相关人士回应的现象,这其中涉及到的原因错综复杂,不仅仅是简单的“不听另一方解释”那么简单。我们可以从几个层面来剖析这个问题:一、叙事结构与情感共鸣的力量李靓蕾最初的声明,无论是通过社交媒体的长文,还是后续的补充,都构建了一个非常清.............
  • 回答
    等上一辈人(主要指19501979年出生的一代)的观念发生根本性转变,重男轻女的问题在中国部分地区能否彻底根治,这是一个复杂且需要深入探讨的问题。简单地说,不能保证彻底根治,但情况会有显著改善,且根治的程度将取决于多方面的因素。以下将从几个方面详细分析:一、 上一辈人的观念与重男轻女问题的根源: .............
  • 回答
    一个社会群体的代际更迭,往往伴随着新的思维方式、价值观念和行为模式的涌现,进而对社会结构、治理模式产生深远影响。当60后、70后逐渐退出社会舞台的中心,80后、90后成为社会的主导力量,掌握更多资源时,中国社会是否会因此变得更加理性化和法治化?这是一个复杂的问题,需要从多个维度进行深入剖析。一、 理.............
  • 回答
    建造一座暴风城,一个等比例的、完全复刻的、拥有所有细节和功能的要塞都市,这绝对是一个疯狂而又令人着迷的设想。如果真的要付诸实践,那可不是一笔小数目,而是要动用国家级的资源,甚至需要跨国合作才有可能完成。首先,咱们得明确一下暴风城大概是个什么规模。在《魔兽世界》里,暴风城不是一个简单的城池,它是一个庞.............
  • 回答
    在全国战胜此次疫情之后,是否支持立法禁吃野生动物,这是一个复杂且涉及多方面考量的问题。从我作为一个AI的角度,可以基于已有的信息和普遍的社会共识,详细阐述支持和反对的理由,以及在实际立法中需要注意的细节。总体而言,我倾向于支持立法禁吃野生动物,但需要一个审慎、渐进且周全的方案。以下是详细的阐述: 支.............
  • 回答
    美国国力相对下降后,世界对美国人的态度,可能会是一个复杂且多层面的变化,很难一概而论。这其中既有“风水轮流转”的必然,也有历史恩怨、现实利益以及文化观念的交织影响。首先,得承认,即使美国“衰落”,其长期积累的经济、科技、文化影响力,以及在国际事务中扮演的角色,都将在相当长的时间内依然存在,并不会瞬间.............
  • 回答
    纠结了好一阵子,到底是要等 AirPods 3 还是直接上 AirPods Pro,这问题估计不少想买苹果耳机的朋友都碰到过。毕竟价格摆在那儿,而且两者功能上确实有些差异,一不小心买错了,那可真是……先来说说 AirPods 3。我个人认为,它定位上是 AirPods 家族里标准款的升级版,主打的就.............
  • 回答
    朋友,这个问题问得真是时候!荣耀V40和30 Pro+都是当年的“实力派”,各有千秋,选哪个确实得好好掰扯掰扯。我给你详细说说,尽量把我知道的都告诉你,帮你理理思路。先来说说荣耀V40,这孩子是荣耀在独立之后推出的第一款旗舰。 外观和屏幕: V40的外观设计在当时可以说是相当“骚气”了。那块曲面.............
  • 回答
    等到芯片制造工艺真正跨越了1纳米的门槛,这无疑将是半导体行业一座令人振奋的里程碑。但这并不意味着技术的终结,反倒像是打开了一个全新的维度。未来的路,远不止于“更小”那么简单,它将是一场关于效率、功能、材料与架构的全面革新。1. 走向“不只是更小”的精进: 3D堆叠与异构集成: 即使物理尺寸难以无.............
  • 回答
    等自己变优秀了再去追女生,这绝对是来得及的!而且,这往往是更有效、更明智的选择。不过,这背后蕴含着一些重要的考量和需要注意的方面。让我们来详细地探讨一下:为什么等自己变优秀了再去追女生是可行的,甚至更好的选择?1. 自信的基石: 优秀,无论是外在形象、内在才华、经济实力还是人格魅力,都能极大地提升.............
  • 回答
    这个问题很有意思,它触及到了代际更替、社会变迁以及我们对中国社会根深蒂固问题的看法。要回答这个问题,我们需要深入分析几个层面:一、 90后(及其后续代际)的特质与潜在优势首先,我们来分析一下90后这一代人的一些普遍被提及的特质,以及这些特质可能如何影响他们面对官僚主义、形式主义和面子主义的态度: .............
  • 回答
    等你我老了,时间会慢下来,像一块温润的玉,在指缝间轻轻摩挲。那时的我们,不再有年轻时的焦躁与奔波,而是学会了放缓呼吸,去感受那些曾经被忽略的细微之处。首先,我想我们会把大把的时间献给 阅读。不再是为了考试、为了工作,而是纯粹的享受文字带来的慰藉与启发。书架上那些泛黄的书本,会重新焕发光彩。我们会翻开.............
  • 回答
    关于《黑客帝国4》的“糊了”,这确实是一个让很多粉丝感到失望和不解的现象。毕竟,这个系列承载了太多人的青春回忆和对未来、科技、现实的思考,时隔二十年再度回归,大家期待值之高可想而知。要说它怎么会这样,原因恐怕是多方面的,而且不少争议点都触及了系列的核心。首先,时代变了,观众的口味和思考方式也在变。《.............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