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期绩优股——荷兰东印度公司。
我们通常谈论的“投资”不是政治投机,也不是军事冒险,应该是在资本市场上只负责掏钱,然后享受稳定的投资回报。所以吕不韦章士钊之流不能算。我说一个“正经”且门槛最低的投资策略吧:
尽可能地购买历史上第一支股票,无论别人怎么加价也不卖,告诉子孙在150年内不许减仓。如果有闲钱,前三代子孙继续加仓,但不许借钱买股票。
经过鉴定后发现,这是荷兰东印度公司1606年9月9日在霍伦发行的一张股票,股票持有人为彼得·哈尔门松,票面价值为150荷兰盾。
值得一提的是,这张股票凭证记载了荷兰东印度公司的分红信息,可以看出东印度公司在发行这张股票几年内没有分红,之后业绩开始转好。
据悉,荷兰东印度公司是世界上最早发行股票的公司。
购买东印度公司股票的门槛为0,谁都可以买,不是荷兰人也成。
1602年成立时,公司的初始资本是642.46万荷兰盾,由阿姆斯特丹、泽兰、鹿特丹、代夫特、荷恩和恩克森六个省市的商会(不同城市的股东通过商会持有股份和行使投票权利)组成,其中阿姆斯特丹最多,占到57%,鹿特丹最少,为2.7%。各个商会又由单个股东组成。在最初的358名股东中,有很多敢于冒险的小企业家,包括39名德国人和不少于301名的比利时人,所以也可以认为,该公司是世界上第一家跨国公司和第一家发行股票的公司。
有了这样的制度保障,荷兰东印度公司进行了另一项制度创新,即发行股票,扩大资本额,分散风险。认购股份的热潮时,荷兰东印度公司共释出650万荷兰盾供人认购,当时的10盾约等于1英镑,而1660年代荷兰一位教师的年薪约280盾,光阿姆斯特丹一地就认购了一半的股份。这扩大了公司的实力,也分担了原始股东的风险。
回报如何呢?
荷兰东印度公司之所以能成功发行如此多的股份,根本原因是它合理的治理结构,保障了股民的利益。其鼎盛时期,股息高达40%。从1602到停发股息的1782年,平均每年股息高达18%。据估算,1602-1782年,东印度公司分配给股东的股息总额等于股本的36倍!
18%的股息发了180年……持有原始股真的可以躺着吃红利。而且要注意,利率背景是农业-手工业时代的经济增长速度,停止发放股息的1782年,工业革命刚刚开始。在一个经济增长率不足1%的世界上,连续两个世纪拿18%的经济回报,这是给子孙种了一棵名副其实的的摇钱树啊。
当然180年间,股票波动还是有的,大股东搞过几次暂不分红,打压股价再炒作股价的事情,目的就是清洗小股东。如果你借钱玩杠杆,那怕是要被大股东洗掉,但如果是用闲钱坚决持有原始股……投资的回报率和安全性会让子孙八代都感激你。
相关回答:
1999年,李泽楷的盈科数码向腾讯投资了220万美元,获得了20%的股份。2001年,李泽楷将20%的腾讯股份1260万美元卖给了南非的MIH集团。2年涨了五倍多,这个投资回报够高吧。后面的事情就不用说了吧。
1920年,赴法勤工俭学运动中,毛泽东拜见章士钊,求予资助,章当即以二万元巨款相赠,毛以一部资助赴法学生,一部用于湖南革命活动。新中国成立后,章士钊待遇优厚,三年困难时期,毛泽东每年从自己的稿费中以“还钱”的名义解决章士钊先生生活上的困难,每年支付2000元给章士钊,连续支付了10年,文革之中,位列“保护名单”第三位,无人敢动。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