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年轻人怼的那种老一辈人活的太幸福了,很多人都是计划经济时代的巨婴。他们的观点非常幼稚可笑。
人到三十岁就是中年,那我们就以三十岁来分隔一下,看看三十年前的年轻人到底有多能吃苦。
1990年的年轻人,也就应该是1960年到1970年之间出生的。这批年轻人赶上了改革开放,赶上了双休日,赶上了高考恢复。
对比如下:
学习与工作:上一批年轻人乐意上学的很容易有出息,不乐意上学也没关系,不上学也有出路,国有企业比比皆是,大学毕业分配的工作都是当时比较好的,大学毕业要自己找工作的概念都不存在,每周休息两天,就不存在加班的概念。想要赚外快也不难,那时候市场经济还方兴未艾,卖凉皮带辣椒酱都能大把赚钱。但是很多人不赚,为什么?因为不想吃加班的苦。
这一批年轻人,你不上学就没出路,必须要上大学,本科也是个垃圾,不是硕士生你都出不了门。毕业之后找工作都不容易,好工作更难。双休日的政策还在实行,但是请记住了996是福报。然后社会上还提倡斜杠青年,你每周都996了,剩下的7或者99之外你还要干点啥,否则你还是垃圾。
生活方面:上一批年轻人的房子是分配的,为什么那个年代从来没有人把结婚必须有房当必需条件?因为这就是个被动技能,房子都不一定比自行车值钱。人谈恋爱的成本很低,你可以追求爱情,也可以找个志同道合的女同事,说白了就是“丈母娘”要求没那么高。生了孩子之后也不用发愁,没有补习班的存在,大家起点一样。孩子九年义务教育不需要管,真正的毫无压力。
这一代年轻人呢?房子婚姻孩子,三座大山压得死死的。你说真的是他们不想要甜甜的恋爱,只想要躺在家里吗?不,是因为他们没钱,他们没钱,他们没钱!国家真的跟上一代一样,直接就给房子,让生下来的孩子未来没有那么大的生存压力你再看看。他们不是不想动,而是被压在山下不能动。你只看到了五行山下安静五百年的宅猴,你可没看到五行山没有之前大闹天宫那灵猴。
其实老一辈的观点,年轻人从来都不关心。
很多老年人在计划经济年代培养出来的集体主义精神,在市场经济下,早就不复存在。我妈每年参加至少十次初高中同学聚会。每天吹嘘她的同学情多么的情比金坚。我从来都不在意。
现在的问题是:我们不主动攻击老一辈,老一辈主动攻击我们。
不是现在年轻人越来越缺乏尊重。
而是他们终于琢磨明白怎么回事了。
我小时候有次特别触动灵魂的经历。
那是我和院子里的哥哥一起在学校新修的健身器材上玩。
结果一个身高八尺的体育老师,大步流星地走过来,抡圆了胳膊给我们一人一个大耳光子。
个子比较小的我直接被打得如下图:
“这是公家新修的设备,不准玩你们不知道么?”
我们当时那个又疼又怕,生怕这老师给我们家长打报告,以后都不让我们来操场玩了。
结果过了差不多一个月,我爸带我来散步,主动喊我来玩那个健身器材。
我当时又惊又怕,生怕那个体育老师又刷新给我们父子一套连击。
我爸听我讲完来龙去脉说:
“没有这个规定啊,他可能那天打牌输钱又喝了酒,心情不好所以打你们。”
当时我一下子就想明白了。
原来大人责骂你打你,不一定是你做错了什么,也可能是因为生活对他做错了什么。
他没有好的出口,所以你就是出口。
你说现在过年,总共七天,好多亲戚,一年就排得上一天。
一天也就一顿饭。
一年没见啊,一年就见这一顿饭一两小时的时间。
“怎么感觉你去外地又胖了?”
“你今年赚了多少钱啊,985高材生?”
“我听说深圳的房价又涨了,你们家靠你怕是靠不住哦。”
“你爹妈最近身体不好,你又不肯回来照顾,叔叔我呀,可是要教你几条做人的道理。”
请问以上这些对话为什么他好意思说出口?
大家不是一年就见两小时么?不是应该彼此尊重珍惜么?
为什么你自己过不好自己的人生,要通过欺压你的晚辈来获得情绪宣泄的快感?
凭什么呢?
那行,你要舍得死,我就舍得埋!
你要为老不尊,我就让你知道知道贴吧喷神长什么模样。
开什么玩笑,那一年,几百个喷子围着我的贴,三天三夜,车轮狂喷,我都没怂过一秒。
我会怕你?
既然你的日子过不好。
那就别过了。
大家各凭本事,战个痛快。
这个尊重只是年龄身体上的尊重,不是生活工作观念上的尊重。
公交车上我可以让座,可以多干点活,只是因为你年纪大了。但是你说一些人生道理,其实已经过时了。
主要原因是世界变化太快了
我出生前村里组织人去运煤回来打成煤球烧
我80年代出生改成烧柴火呢
90年代就烧煤球
后来液化气
现在的天然气
我孩子三岁多看见屏幕就想拿手划拉两下,我还想找按钮·······
这个是主要原因
农业社会时期,一个社会几百年没啥变化很正常
现在一两天就天差地别了
我当年拿着诺基亚按键手机,仿佛就是昨天
零几年大一的时候,我们谈朋友还是很青涩的,拉拉手都脸红
我大二的时候,大一的孩子们都是直接出去租房住了。
然后我们的小鸳鸯们到了大二下学期才在大一的带领下出去租房住的
这差距大不大??
所以我经常看一些年轻人的论坛,上上B站,知乎上还有一个男默女泪的账号,就是怕落伍,
现在很多程序都是信息茧房,通过大数据推送,让你看到的都是符合你心意的内容,所以我手机几个APP我人设都不一样,有的直接就不登录上网页版,看推送什么。
就是怕这个。
说完了直接原因,再说其他原因
一、倚老卖老,然后被年轻人逆反心理上来了
这个比较经典的,80后90后应该印象深刻,就是“中日夏令营的较量”
当年被压的抬不起来头啊,也有人帮我们说话,但是他们的言论发表不出来
后来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发展,大家都能说话了,我们才发出怒吼:特么一群小孩背着比特种兵还重的背包从北京走到天津,特么是野生奥特曼么!!!
我就问你,你被压了接近二十年,能发声了,会不会往死里骂?会不会怼死他
还有陈丹青,说现在年轻人凶的狠,和以前不一样了
要我说啊,这凶的好啊
当年陈丹青那种高高在上,我来教化你们的口气,说的那些话,现在都一幅幅拿出来打脸了啊
二、互联网上,人人平等。怼人的心理压力不大
三、:“你要对年轻人好点,他们受气就辞职走了,你可以对单位三十多四十多背房贷车贷养孩子的中年人凶一点,他们不敢辞职”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