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三胎城镇家庭平均备 113.1 万?
怎么可能就这么点呀。
三胎的花费大头是一套百平以上的房子,就不说一线城市的天价房了,就算在二三线城市,这套房子怎么也要200万吧。
另外的成本是除非女性在体制内,否则也要影响5年以上的工作,如果女方有较高的学历,那么这也是很大一笔支出。
拿出GDP的5%,算多点是6万亿。2021年中央一般公共预算收入9.15万亿元,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本级收入11.1万亿元。
中央地方一人一半中央就没钱了,本来民生支出就是地方政府为主,全推给地方也没钱了。
现在国家还把减税降费当做民生政绩做宣传,政府更加没钱。里根主义走下去也不是办法,债务压力又大,看起来像是死路。
当然我们不能把路直接走死,在税制改革没完成前可以通过扩大债务方式改善经济,比烂谁不会。如今确实有不少家庭是想生而没能力生,抓住短暂的窗口期很重要。
只是我对专家们的主要对策不敢苟同,就是现金和税收补贴、购房补贴、增建托儿所,有点图穷匕见的意思。
第一,既然都现金和税收补贴了,为什么不想办法提高劳动者工资。适当补贴和减税可以,不能把这个作为长期政策实施。
任何政策必须以做增量和提高财政收入为前提,这种直接补贴在事实上是透支政府和社会财富补贴资本。
第二,购房补贴同理,相当于政府出钱买下了房地产开放商降价的部分。这个糟糕的地方在于用全社会的钱补贴了土地财政,看起来个人和开发商收益,损失的是社会未来。
正确办法应该是开发公租房和提高劳动者收入,至于已经套进去的都在等央行救急,那是另一个问题。
第三,增建托儿所是正确的做法,还要托儿所低价进入,和公租房是一个道理。让劳动者和政府共同承担公共开支,形成的现金流回到政府身上,进而又变成劳动者收入形成循环。
说白了投资消费基金必须定点到劳动者收入,而不是劳动者消费,只有投资才有消费。
因为政府管不了民企,扩大消费让资本获利并不能使资本拥有扩大再生产意愿,反而会刺激资本继续脱实向虚。资本不会直接改变劳动者收入,进而依赖政府的消费补贴。
政府只能管到国企和所属公共开支,政治资本通过扩大公共开支使所属劳动者收入提高,也能降低其他劳动者支出间接提高劳动积累。
全社会劳动者的公共负担降低,自然能提高消费,消费扩大带来的利润会间接带动资本扩大再生产。
资本很傻的,狗鼻子特别灵,直接给它钱就绝对不动,把钱给别人它就会扑上去。现在减税降费的路子有问题,减下去容易,再加可就难了,资本是很会摆烂试探底线。
当然也不能全免,当初全免农业税就有问题,不管怎么样也得象征性收点,免费的东西没人珍惜。
至于资本脱实向虚困境,市场化的做法是利率调节不同行业的利润率。问题是银行自己就是金融资本的受益方,事实上成了土地财政帮凶。
这就是税收作用,需要用税收调节行业利润率,比如房地产税。不要指望征收资本税以及靠税收调节贫富,无数历史证明这是失败的。资本是流动很难抓住的,资本收益是来源于劳动,税收来源也是劳动,对资本征税一定会向劳动转嫁。
资本需要进入不同的固定资产获取增值收益,政府就需要用税收对不同固定资产的收益率进行调节来控制资本流向,这才能避免脱实向虚和尾大不掉。当然这是理论,实际是很难的。
老外养娃
中国人养龙
成本能一样吗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