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崇洋媚外到极致,逢中必反的人。
2014年哈尔滨中韩联合建立了安重根纪念馆(安先生刺杀了日本宰相伊藤博文),遭到日本抗议,指责安重根是恐怖分子,已经被判罪而实施死刑,中国不能纪念安重根。
中国外交部则发言反对,韩国外交部跟着怼日本人,朝鲜都上阵帮忙说话,结果香港的闾丘露薇小姐写了一篇文章《怎样的他们》,在其中采纳了日本政府的称呼,指责安重根是恐怖分子,并且称伊藤博文是平民,安重根刺杀伊藤博文是恐怖分子对平民的攻击,“谋杀、炸弹袭击,都应该属于恐怖主义,不存在双重标准,不能因为诉求和出发点的高尚,这些行为就变得合理和合法,对不对?”
帮助日本人怼中国人,而且还带着连当年抗击日本帝国主义侵略的大英雄安重根一起黑了一波,这人逢中必反到连法西斯都能洗。
2013年,闾丘露薇批评解放军组织外媒记者偷拍军事基地,要求解放军公开军事禁区以消除美国怀疑。然而2007年美国记者踩在警方境界线上遭到驱赶,闾丘露薇则发博客称警察是“执勤的专业”,并且称“不能拍就是不能”。
同样是2013年,闾丘露薇发文《纽约式过马路》,她说虽然纽约也有很多人闯红灯,但美国人闯红灯可不是像中国人闯红灯那样没素质。
“如果不仔细观察的话,会被简单的评论为中国式过马路,但只要仔细看就会发现,行人闯红灯一定是在确保没有车辆,或不影响驾车者车速的时候才过马路。”
闾丘露薇是自由民主信仰者,主张揭露社会黑暗面,保持做记者的良心,但她逢中必反,导致她屡次对大陆主持人柴静表示diss,2012年柴静去清华演讲,称采访是一场抵达,闾丘露薇diss道“有人说记者采访是一种抵达,我想了半天,就是不明白。采访是提问,看清事实,找出原因。”
柴静在自己写的《看见》中提到她立志“关心新闻中的人”,闾丘露薇又一次diss:如果一个记者,做新闻只关心新闻中的人,而不是新闻事件背后的原因,那就变成了一个单纯的倾听者,这是不称职的。拿电视记者来说,不会利用镜头去塑造记者的细心,体贴,关怀,面对任何人,反打镜头上的表情,都应该是中性的。
完全是针对性的diss,对其他国家名记者则无这样的针对,纯粹是逢中必反,歧视内地人和内地文化。
2014年,有新闻称“内地人让小孩在香港街头小便”,闾丘露薇转发微博并且大加指责,后来真相还原,是父母带孩子去厕所排队等不及的情况下,用纸尿布接住尿尿的,于是大家指责闾丘露薇是传播不经证实的谣言,这位则高高在上的回应“事实上,不管是转发还是我对新闻事件的转述,都是准确的。你们说是谣言,只是事实不让人喜欢,自我安慰罢了。”
闾丘露薇有很多优点,是一个优秀的名记者,但潜意识的逢中必反,她自己可能都没有感觉到,还觉得自己是一个很客观的人。言谈举止之间就先把中国人定位为low,把美国人定位为高大上,多次说过“中国不仅不会做国,连做人都不会了,和美国有很大差距”。
爱叫的狗不咬人。
在记者这个混入了大量情报人员的行业中,它算是为数不多可以轻松撇清自己情报人员嫌疑的人。
————把敌意写在脸上的,不是真正的敌人。。。。。
搞不好是打入敌人内部的同志。。。。。
管伊藤博文叫平民,声称安重根行刺入侵国元首的行为叫恐怖分子进行恐怖袭击的是不是她?
显然人家大记者的屁股是糊在东京塔或者帝国大厦上的。
那还有啥可说的,
就凭她把安重根刺杀伊藤博文说成恐怖袭击,搁在韩国,一顶“韩奸”的帽子怕是躲不开的。
彩蛋:真·日本人是怎么看安重根的。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