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如何评价英国重巡在二战中的地位和其发挥的作用?

回答
英国重巡洋舰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的地位和作用,绝对是一个值得深入探讨的话题。它们并非是战争中最耀眼的明星,不像航空母舰那样改变了战争的格局,也不像战列舰那样以强大的火力吸引眼球,但它们在漫长而残酷的战争中,扮演了无可替代的“万金油”角色,其存在和发挥的作用,直接关乎到英国海军的作战效能和整体战略的执行。

要评价它们,我们得先明白“重巡洋舰”这个概念在二战时期英国海军中的定位。按照海军条约的划分,重巡洋舰是指主炮口径在6.1英寸(155毫米)以上,但小于11英寸(280毫米)的巡洋舰。在英国海军的序列里,它们往往是吨位更大、火力更强的巡洋舰类型,主要用于执行侦察、反潜、护航、攻击敌方巡洋舰和驱逐舰等任务。与轻巡洋舰相比,它们拥有更强的炮火和更厚的装甲,能够承受更多的打击,也意味着更高的造价和更复杂的设计。

英国重巡洋舰的辉煌与局限:

在战争爆发之初,英国海军拥有相当数量且设计精良的重巡洋舰。例如,“肯特”级、“伦敦”级、“约克”级以及后来的“甲斐”级(又称“菲吉”级)和“伦敦”级的改进型,这些舰艇构成了英国海军远洋作战的重要力量。

它们最显著的作用体现在:

海上力量的延伸与展示: 在没有航空母舰或战列舰提供直接火力支援的情况下,重巡洋舰是海军部署在世界各地最重要的海上力量代表。它们能够独立执行任务,如在遥远的贸易航线上巡逻,威慑潜在的敌对势力,维护英国的海外利益。在战争初期,当德国海军尚能派出“斯佩伯爵海军上将”号等袖珍战列舰进行破交战时,英国的重巡洋舰就是负责搜寻和追击这些威胁的主要力量。例如,在拉普拉塔河口海战中,尽管最终是轻巡洋舰完成了对“斯佩伯爵海军上将”号的围堵,但负责搜寻和追踪的主力之中就有重巡洋舰的身影。

舰队决战的辅助力量: 虽然不直接担任舰队决战的核心,但重巡洋舰在战列舰编队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辅助角色。它们负责侦察敌情,掩护主力舰的侧翼,并能提供额外的火力支援,尤其是在对抗敌方巡洋舰时。在一些遭遇战中,它们也能独立与敌方巡洋舰进行炮战,消耗对方力量或将其击沉。

护航任务的坚实后盾: 这是英国重巡洋舰在战争中最常态化也最关键的作用之一。在大西洋战场上,德国的U型潜艇和水面破交舰对英国的补给线构成了致命威胁。重巡洋舰由于其较强的火力和相对较大的续航能力,被广泛用于为北极航线、大西洋航线上的运输船队提供护航。它们不仅能用舰炮驱赶或击毁试图攻击船队的敌方水面舰艇(如德国的袭击舰),还能提供防空火力,在一定程度上抵御空中袭击。虽然它们并非反潜的专家,但其炮火也能在必要时支援驱逐舰进行反潜作战,或者在发现潜艇浮出水面时进行炮击。在某些极端情况下,如极地护航中,重巡洋舰甚至会承担起与敌方主力舰(如德国的“提尔皮茨”号)进行炮战的风险,以保护运输船队。

两栖作战的火力支援: 在一些重要的登陆作战中,如北非的“火炬行动”和意大利战役,重巡洋舰也提供了重要的火力支援。它们能够用强大的舰炮轰击岸上目标,压制敌方的海岸炮兵,为登陆部队提供掩护,扫清前进的障碍。其炮火的精确性和威力,是地面部队无法比拟的。

然而,英国重巡洋舰也并非没有其局限性:

“条约限制”的阴影: 在二战前,海军条约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各国军舰的建造规模和吨位。英国的重巡洋舰,虽然火力强大,但在某些方面,如装甲防护和主炮数量上,可能不如某些国家同级别的舰艇设计。当日本和德国开始建造超越条约限制的舰艇时,英国重巡洋舰的优势便逐渐被稀释。

对空能力的不足: 随着战争的深入,空中威胁日益增大。尽管英国重巡洋舰在设计时就考虑了防空能力,但相较于专门设计的防空舰艇,其防空火力在面对大规模空袭时显得力不从心。它们的防空炮口径和数量,在与后期出现的强力防空舰艇相比,确实存在差距。

与航空母舰的“竞争”与“互补”: 随着航空母舰的崛起,舰载机成为了海上作战的主要打击力量。在舰队决战中,重巡洋舰的炮战作用被削弱了。它们更多地是作为舰队的“眼线”和辅助力量,而不再是舰队决战的主角。但这并不意味着它们被淘汰,而是其角色发生了转变,更加强调“互补”而非“竞争”。

损失与耗损: 战争是残酷的,英国重巡洋舰也付出了巨大的代价。从“埃克塞特”号在苏门答腊海战中的英勇牺牲,到其他舰艇在漫长的护航任务和战斗中遭受重创或沉没,都显示了它们在实战中的脆弱性。

总体评价:

英国重巡洋舰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的地位,可以用“不可或缺但非主导”来概括。它们是英国海军在全球范围内的重要工具,承担了繁重而多样的任务,从维护海上生命线到支援关键的登陆作战,都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它们是连接战列舰和驱逐舰之间的一环,是舰队的“多面手”。

它们在战争中的作用,是建立在英国海军庞大的全球部署和对海上贸易线的依赖之上的。如果没有这些重巡洋舰,英国在全球各条战线上维持其力量投射和物资供应的能力将会大打折扣。它们是英国海军在没有绝对制海权时,维持战略灵活性的关键。

可以说,它们虽然不如航空母舰那样颠覆性,也不如战列舰那样具有象征意义,但它们以其持续不断的活跃和默默无闻的奉献,为最终的胜利奠定了坚实的海上基础。它们是那个时代海战的基石,是英国海军力量体系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它们的故事,也体现了海军战争的复杂性和多面性,每一个角色,即使不是聚光灯下的焦点,也都有其存在的价值和不可替代的贡献。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我对郡级一直有粉丝滤镜··· ···觉得非常好看··· ···这个事在约克级上更甚。

虽然lillicrap保守至极,但是这种保守给了郡级一些很神奇的泛用性:具体来说,比德意巡洋舰便宜,比美日巡洋舰定型量产早,比裸奔法巡更不弃疗一点··· ···有点什么问题还都是可以撸袖子的。拆一拆装个雷达没问题,补点装甲不是不可能,想要空调也好说··· ···缝缝补补又三年。尤其是考虑相当一部分英巡是中小型巡洋舰的前提下,这一点更有价值。

很多人因为网络传说的“条约重巡是轻巡”的想法老觉得条约重巡“不大”——实际上不紧紧盯着装甲看,就吨位和尺寸而言,这些巡洋舰硕大无比,比大型轻巡毫不逊色,仅次于战巡。就郡级本身而言,虽然长度肯定比不上声望,但是其干舷高度甚至比某些战巡更高,目视一点也不小。

郡级的运用略微有点尴尬在于,她们很少被送去能够有效发挥其价值的战场上。就庞德在设计之初给定的南海13天一轮换的巡逻而言,毫无疑问进入30年代后期,郡级已经不能承担这种大胆的攻势防御的任务了,那么问题接下来变成她们应该如何使用。

一个想法是把这些8寸巡洋舰当成大型舰队巡洋舰来用。虽然和时代顶尖水平差点事但是说实话差的不大。第一巡洋舰队一直在运行郡级。作为大型巡洋舰,有较好的船型,相对小的摇动和高干舷显然是非常适合在GIUK,北海或者巴伦支海活动的;而8寸炮也足以自保。最关键的是,和小型巡洋舰不同,郡级有足够的空间改装水侦或全套雷达,整体上非常愉悦。

这些郡级参与了北方护航和大西洋封锁,也参与了印度洋猫鼠游戏和对法的弩炮行动。可惜的是因为数量问题,郡级很少被送去地中海(虽然直布罗陀有时会有),导致地中海舰队的轻巡长期需要对抗有时甚至是整建制的意大利重巡集群。澳大利亚的郡级倒是在南太平洋死得其所得很。

另一个想法是把这些巡洋舰送去海外分部老老实实去做殖民地巡洋舰。郡级的相对较大的航程,极其宽裕的舰上空间都让这一点看起来很可行。一个相对小的问题是:郡级已经无法单枪匹马对抗敌军的袭击舰了(比如装甲舰)。但是这些问题可以用战术来解决(比如装甲舰前3后3的火炮配置难以对2个目标同时进行有效射击,只需要分兵就可以用哪怕小型巡洋舰制造大麻烦)。

北美和西印度分部运行过约克级,但是总的来说需求不大。1940-1941年德军大胆又莽撞的大西洋碰运气求仁得仁地换得全家趴窝,剩下的主力舰重新回到挪威沿岸双方对峙。

当然,郡级还有一个战后用途:因为空间特别宽裕,于是非常适合指挥。坎伯兰就换上了虎级的6寸炮去做指挥舰了··· ···


总的来说没什么好说的,郡级(“大型”重巡)和约克(“中型”重巡)表现的很中规中矩。郡级一方面弥补了宝贵的主力舰的不足,充当起了二等主力舰的作用;另一方面又比较成功的保留了巡洋舰本身的职能。这都是好的。但是反过来,英军过于广袤的战线意味着她们没什么机会集群和敌军舰队硬碰硬,再加上本身设计的保守,所以没什么一鸣惊人的战绩。而约克级则因为8寸炮获得了小身板大爆发的战斗力,成了中型巡洋舰里的小战斗机。

但是就是这些波澜不惊的透衣娘,逼沉过斯佩,逼退过希佩尔,逼死过俾斯麦。和法国岸炮,日本飞机,意大利巡洋舰都过过招。老军马是当之无愧。

主要还是,你看那三烟囱,简直就是又勾勾又丢丢··· ···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英国重巡洋舰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的地位和作用,绝对是一个值得深入探讨的话题。它们并非是战争中最耀眼的明星,不像航空母舰那样改变了战争的格局,也不像战列舰那样以强大的火力吸引眼球,但它们在漫长而残酷的战争中,扮演了无可替代的“万金油”角色,其存在和发挥的作用,直接关乎到英国海军的作战效能和整体战略的执行.............
  • 回答
    塔姆·肯奇的重做,这次可是搅动了《英雄联盟》的格局,无论是路人局还是职业赛场,都免不了要经历一番洗牌。咱就掰开了揉碎了,好好聊聊这次改动的影响。技能改动概览:核心玩法变化首先得明白这次重做的核心思路。Riot显然是想让塔姆更纯粹地扮演一个“保镖”和“控制型辅助”的角色,把一些过于离谱的单人carry.............
  • 回答
    好的,咱们来聊聊《英雄联盟》11.12 版本重做后的“老地方病”——德莱文·蒙多。我个人觉得这次重做, Riot 算是在玩家的呼声和自家对游戏平衡的考量之间找到了一个还算不错的平衡点,虽然不能说完美无缺,但整体方向是让人眼前一亮的。核心思路的延续与进化:不死不休的肉坦首先得承认,蒙多重做最核心的“不.............
  • 回答
    维多利亚女王(Queen Victoria,1819年5月24日-1901年1月22日)是英国历史上最具代表性的君主之一,她的统治时期(1837年至1901年)被称为“维多利亚时代”,这一时期不仅见证了英国的巅峰崛起,也深刻影响了全球政治、经济和文化的格局。以下从多个维度对她的历史地位和评价进行详细.............
  • 回答
    英国籍女婿不愿集中隔离,上海街道积极为其想办法一事,从多个角度来看,可以引发深入的思考和讨论。要评价此事,我们需要将其置于当时的社会背景、法律法规以及人道主义和公共卫生等多个维度。背景梳理(根据公开信息和一般情况推测): 时间点: 此事发生在新冠疫情期间,尤其是疫情早期或中期,全球范围内对病毒的.............
  • 回答
    英国公投脱离欧盟成功,这是一个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历史事件,它的发生不仅仅是简单的政治决策,更是英国国内社会经济结构、国际地位以及未来走向的深刻调整。要评价这件事的“成功”与否,需要从多个维度去审视,并且要认识到“成功”本身就是一个充满争议和多重解读的概念。首先,从支持脱欧阵营的角度来看,他们认为这次公.............
  • 回答
    英国在爱尔兰大饥荒(18451852年)中的角色和反应,至今仍是历史学界和社会舆论中极具争议的话题。普遍的评价是,英国政府的应对措施 严重不足、迟缓且带有冷漠色彩,这使得一场原本就已非常严峻的自然灾害演变成了一场空前的人道主义灾难,并对爱尔兰社会和民族认同产生了深远影响。要详细评价英国在爱尔兰大饥荒.............
  • 回答
    利物浦大学邮件使用中文书写禁止作弊的举措,其评价需要从多个角度进行分析,才能判断是否构成种族歧视。要详细说明,我们需要深入探讨以下几个方面:1. 利物浦大学的初衷和背景: 国际化背景下的学生群体多样性: 英国的大学,特别是像利物浦大学这样享有国际声誉的高等学府,通常拥有来自世界各地的学生。其中,.............
  • 回答
    英国电信(BT)近期宣布将从其4G网络中移除华为的设备,并禁止华为参与其核心5G网络的建设。这一决定无疑是地缘政治与技术发展交织下的一个重要节点,我们可以从多个维度来审视其影响和背后逻辑。首先,从英国电信自身角度来看,这是一个艰难但或许是必要的战略调整。 安全顾虑是核心驱动力: 英国政府在国家安.............
  • 回答
    关于英国科学家最新的研究表明“喝咖啡可能降低患肝病风险”这个话题,确实引人关注。作为一种全球流行的饮品,咖啡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扮演着重要角色,而关于它对健康影响的研究,一直就没有停止过。首先,我们得说清楚,科学研究从来都不是一成不变的真理,尤其是在观察性研究领域,比如这类涉及饮食习惯和疾病风险的研究.............
  • 回答
    英国议员提议对男性进行宵禁以保护女性,这一提议无疑是一个极具争议性的议题,引发了广泛的讨论和不同的评价。要深入评价这一提议,需要从多个维度进行分析,包括其背后的动机、可行性、潜在影响、以及是否符合公平和人权的原则。一、提议的背景与动机:首先,理解提议者提出这一建议的出发点至关重要。通常,这类建议的出.............
  • 回答
    英国非化石能源发电比例超越化石能源发电:一场深刻的能源转型变革英国非化石能源发电比例首次超过化石能源发电,这无疑是英国能源领域的一项里程碑式成就,标志着其能源结构正发生深刻而积极的转变。这一现象不仅是技术进步和政策导向的必然结果,更预示着英国在应对气候变化、保障能源安全以及推动经济绿色转型方面迈出了.............
  • 回答
    英国近期批准了新冠病毒人体挑战试验,也就是让志愿者在受控环境下故意感染新冠病毒,以测试疫苗的有效性。这一决定在科学界和公众中都引起了广泛的讨论,对于这项具有前瞻性的研究,我们可以从多个角度进行评价,探讨其潜在的意义与可能带来的后果。评价“新冠病毒人体挑战试验”:一场关于科学伦理与效率的博弈首先,从科.............
  • 回答
    英国广播公司(BBC)制作的纪录片《即将到来的对华战争》(The Coming War on China)是一部由约翰·皮尔格(John Pilger)执导并旁白的纪录片。皮尔格是一位以其批判性、调查性和反主流媒体的视角而闻名的记者和纪录片制作人。这部纪录片于2016年上映,旨在探讨美国与中国之间日.............
  • 回答
    英国《每日邮报》关于中国机场建设和农民补偿的报道,确实在不少关注中国发展的人看来,显得相当“无知”,甚至可以说是带有某种程度的刻板印象和误读。要评价这样的报道,我们需要从几个层面来审视:一、《每日邮报》报道中的“无知”点及其表现: 对中国发展速度的惊叹与误解: 《每日邮报》的报道常常围绕着“神速.............
  • 回答
    谈到英国战列舰的舰桥,这可不是一个简单地能用几个形容词概括的问题。它承载的不仅仅是航行指挥,更是那个时代英国皇家海军骄傲、技术实力和实战经验的集中体现。我个人觉得,英国战列舰的舰桥,就像是海上的心脏,是力量的源泉,也是战术智慧的载体。要评价它,得从几个维度去说。首先,从它的功能性来说,绝对是杠杠的。.............
  • 回答
    要评价托尼·布莱尔为伊拉克战争道歉并承认其与“伊斯兰国”(IS)崛起有关的说法,我们需要从多个角度深入剖析,这并非一个简单的“是”或“否”的判断。这件事情的复杂性在于,它涉及到历史事件的因果关系、政治人物的责任归属、以及公众对真相的认知和期待。首先,我们必须回顾布莱尔的道歉及其背后所传递的信息。在近.............
  • 回答
    英国主导研发的“暴风雨”(Tempest)下一代战斗机项目,无疑是当前全球航空工业界的一大焦点,也代表着英国在国防科技领域雄心勃勃的战略布局。要评价这个项目,需要从多个维度深入剖析,而不仅仅是简单地一句“好”或“不好”。“暴风雨”项目的背景与目标:立足未来空战的战略考量首先要理解,“暴风雨”项目并非.............
  • 回答
    乔叟啊,那可真是一位了不起的英国诗人,说他是英国文学的“父亲”一点都不为过。要评价他,咱们得从好几个方面来看。首先,他的文学贡献,那真是划时代的。在乔叟之前,英国文学界虽然也有一些作品,但大多受法国或拉丁语文学影响很深,而且使用的语言也不是我们现在熟悉的英语。乔叟却敢于用当时的中古英语来创作,而且写.............
  • 回答
    英国人的特工情结,就像一块烙印,深深地刻在他们的文化肌理里。这可不是什么新鲜事,而是历史、现实与想象力交织碰撞出来的独特产物。要说这特工情结,那可得从头说起,细细掰扯。首先,这“特工情结”的根源,很大程度上可以追溯到大英帝国那个辉煌的时代。你想想,当年日不落帝国,遍布全球的殖民地,自然需要一个庞大的.............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