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有一些企业总有一种错觉,那就是华为的用户不买华为了就会买他们的。但事实是,如果没有华为了,他们会去买水果。宁可买水果,也不买杂粮。
有人有个错觉,认为众人皆醉他独醒,许多买华为的是被爱国绑架了,不知道性价比。苹果呢?苹果值那个价,你华为配那个价吗?
如果爱国绑架真那么容易,“冉冉中国芯"“新国货"怎么没绑架成功?
2018年,华为手机销售近2亿,其中9000多万是在海外销售的,难道洋人也被爱国绑架了?
自从华为“爱国绑架”后,销量不升反降,岂不太奇怪了?!
要说爱国绑架始作俑者,是美国政府,比如特朗普政府不仅把打压华为当作爱国,甚至看作保护其子孙的富裕生活。拜登刚刚在演讲中号召,美国人民要用美国货。看吧,这才是标准的爱国绑架。
我问您个问题。
假如有这么个人,学问很好,名声很大。不知道从什么开始,有人喊了他一句,某博士。而其实,他并非博士。然而这个称呼却伴随着他一起,越来越被人所熟知。的确,他自己从未自称过博士,但,也从未否认过。
问题在哪儿?他明知道这件事情在发生,他明知道这个称呼无疑或多或少在让自己获益,但他,从未否认。
华为的诸如 “真国产”,“纯自研”,“爱国第一品牌” 等等的各式标签不管在最初是由谁炒作出来的,都无疑已经为华为在国内带来了巨大的商业利益。并且,更重要的,让华为在与其他民族品牌的竞争中获得了无与伦比的光环加成,从而竟然 (是的,竟然) 将自己与其他民族品牌在形象上分隔开了。
给定这样的现实,如果华为真的想要自证自己从未涉足爱国营销,那么最应该做的是发表一份声明,对于自身的市场营销行为划定边界。
“华为从未鼓励,也绝不赞成将购买使用华为产品与爱国或其他任何国家民族层面的象征意义划上等号。华为与其他国产科技品牌一样,在生产与研发中依然大量依赖国外技术与国外产业链。华为希望广大国内消费者支持包括华为在内的所有民族科技品牌。并且,在选择购买商品时,以商品的实际价值与个人消费需求为主导,不要受到某些与华为无关的所谓「爱国营销」的误导,影响您的最终购买选择。”
请问,您以为如何呢?
~~~~~~~~~~~~~~~~~~
2021.07.17
针对我所做的,对于建议华为发表声明的段落,在此澄清一下我的本意。
我的原文是建议华为以整个中国科技行业发展为重,不要动辄想要把自己跟其他国产科技公司在形象上做区分。
1. 华为除了因为违反联合国制裁决议,私自贩卖美国通讯标准美国技术生产的通讯设备给伊朗,并在后续调查中向汇丰银行提供伪造证明文件,因而导致严厉制裁以外,并没有什么和别的公司的不同之处。
2. 华为应该明确建议消费者在选择商品时回归理性,以自身的消费需求为主导,而不要盲目迷信华为产品的爱国象征含义,特别是,错误地在对比其他国产品牌时,排他性地放大这一象征含义。
以上~
除了华为本身实力强,在海外市场取得了很多成绩为国长脸,在很多科技领域取得了很多成绩为国争光之外,还有一个原因是华为自己身体力行地在爱国,而其他公司很难做到华为这种程度。
1. 足额交税就是爱国。的确纳税是所有公司的义务,但真正开公司的,都会选择在一个合理的区间范围内尽量少交。但像华为这样赶着多的交的,的确很少。别说企业所得税了,哪怕个人所得税这块,华为也是完全不会帮员工节税或者逃税的。举个实例,华为有大量在海外常驻或者出差的员工,其收入中很重要一部分是海外补贴,早期,关于海外补贴如何缴税还是模棱两可的,但华为是按全部所得来代扣代缴,但同时期的友商仅仅基于基本工资来代扣代缴。十几年前,华为员工被派驻海外,如果基本工资是6000,但是海外补助加起来可能就有22000-23000了,每个月扣税4500上下,但在友商的朋友只用基于6000扣税。尽管员工个人都会有怨言,但公司的态度很明确,不管是公司还是公司员工,必须足额交税。
2. 扶持国内供应商就是爱国。就拿手机来说,哪怕被一些网友抨击不用国外大厂的零部件,也要坚定的扶持国内的液晶屏、摄像头等等零部件供应商,短短几年时间就带着这些供应商发展起来了。这里贴一个华为Mate30手机的主要供应商列表。
评论里有说苹果也用国内供应商的,这里有一个区别是,苹果是你必须足够优秀了才会用你,你之前如何走到优秀这一步那是你的事,而华为是在你不够优秀的时候就愿意扶持你,有的甚至是带着资金带着订单参股的,先在一些低端机上用,等你规模大了技术提升突破了,再在高端上用。这里面的确也有原因是华为未雨绸缪,怕以后被完全禁止用国外技术,所以提前就布局100%国产率。
3. 重金投入研发就是爱国。华为每年研发投入在全年收入15%左右,像2020年就是15.9%,大量的投入的成果之一就是申请了大量知识产权。知识无国界,但知识产权是公司的,而华为又是100%的中国公司。在科技领域,我国因为没有什么知识产权沉淀,付出了大量的成本。华为这种不遗余力的投入研发,不仅拉低了全世界通讯成本,更是确保我们有能力在当前的5G和未来的科技战中有更多的筹码。
4. 在海外树立中国正面形象就是爱国。华为在全球一百多个国家和地区都有业务,除了经营运营商业务、企业网业务和消费者业务外,华为在经营过程中对当地客户、当地政府和当地社区的投入,也都换来了当地人民对中国的好感。我举一些实例。不管哪个国家,一旦出现了重大灾难,华为都会第一时间组织人员上前线去保障通讯安全,比如日本福岛事故的时候,华为人冲在前面,保障当地人有信号可以跟外界交流,而西方友商的人都躲得远远的。当然,你可以说华为是为了日后拿更多的订单,但就在事故当下,华为人是冒着生命危险的,并且奋力保障通信是赢得了当地人对中国人的赞许和好感的。华为每年都会出《华为可持续发展报告》,里面记录了华为当年在全球范围内不同国家做的事,并且这份报告也是按GRI标准做的,也有外部审计。这种在海外也持续回馈当地社会的行为也是爱国的表现。
但有人会说,华为你可以自己爱国,但你不应该做爱国营销啊。那华为有做吗?
我先说2B这块。华为早期的时候,国内电信局根本不可能采购国产设备,因为用爱立信和思科出问题了那是爱立信和思科的事,采购不担责任,但用国产的坏了,那就是电信局领导的问题了。为了明哲保身,哪怕天价,也要用国外的。再后来,国内逐渐形成了巨大中华四家国产的电信设备商,但前三家都是国企啊,华为这种民营小企业根本不入眼啊。哪怕电信局想引入国产的,华为也排不上啊。逼得华为只能靠农村包围城市的打法才得以存活下来。而且华为有因为它爱国而享受到任何好处吗?
再说2C这块。这都什么年代了,消费者买什么品牌、怎么选,消费者自己知道。大部分中国人都爱国的,还需要一部手机来彰显自己爱国?我反而觉得口口声声说讨厌华为爱国营销的,真正原因是自己不爱国,才会对这个敏感吧。现在中国产品全方位提升,品牌也越来越多、越来越好了。小米提出了“新国货”,美妆也冒出来那么多新的本土品牌,还有很多老字号也在品牌翻新,国内新的电动车品牌相继冒出来。这些国货在宣传过程中或多或少都会点到自己国产品牌的身份,所以都在做爱国营销。但这种爱国营销,有什么问题吗?这不很正常嘛。
那华为手机前2年销量猛增,是不是因为爱国营销呢?也不是,华为手机销量猛增,除了自己质量好售后好之外,美国制裁华为好几轮华为都没啥事,这个才是原因。消费者拿钱支持冲在前面打仗的,这有什么问题呢?所以这里因果关系错了,不是因为华为爱国营销大家才买华为,而是因为华为作为国内领先的技术型企业被美国制裁几轮还没事,才会有一些消费者给了华为更多的倾向,这完全是消费者自己的爱国消费,但不是华为的爱国营销。
最后,想针对评论里大量出现的996、251这些想抨击华为用人制度的点做一些回复。
华为的操作是:
1.让手下的自媒体和各路媒体宣传买华为=爱国
2.自己官方跳出来说大家不要盲目爱国,华为不搞爱国营销
华为如果真的不想搞爱国营销,连互联网上的一些小自媒体都摆不平?251都摆得平,这点爱国舆论压不住?还不是给了钱授意手下去干,转过身来当好人。
至于华为为什么宣传爱国,肯定不是针对年轻人的,目标用户其实是体制内的中年人。这部分人完美契合华为的目标群体:有财力、要面子大于一切、不懂手机。
华为的基本盘就在于政府、各大国企、事业单位、部队(这个群体一直有市场空缺:苹果气质太过年轻化、小米OPPO品牌又太low、以前首选三星,结果三星爆炸了,除了三星市场上根本没有商务定位的手机)。
这个群体现在能选的只有华为,他的价格高于国产品牌,略低于苹果。在价格上既给足了面子,又不会超过手机界公认的综合最强的苹果。然后宣传爱国,联名,高端。让体制内的人觉得有面子,很容易就形成一股政治正确的风潮,体制内没个华为你也好意思用手机?
然后各种公司领导,高层,私营企业小老板们,在中国本来就是跪舔体制内,见到体制内的风潮是华为,当然也跟着去买了,基本上中年人肯定选择华为更多,年轻人选择苹果更多。
更一波:
手机、数码只是一个产品,大多数人没必要了解这些参数和历史。当初针对中兴,伪造南苏丹政府文件(现在还有文件照片,还有苏丹官方声明)、截胡谈好的客户、在印度买水军被外国大v和网民发现、在华为的设备里发现思科代码、这些事你们闻所未闻。
还有手机屏幕混用、内存混用你们也不知道。国产不是没有好屏幕,顶级的价格却用普通的国产屏幕,二十年的数码发烧友实在看不惯。
再更一波:
总有人想要华为爱国营销的证据,其他答主放了很多证据,你们自己去看呗。
评论区讨论的很热闹,有的人从技术角度,有的人从政治角度,有的人从营销角度。
其实根本没必要讨论这些。
不管是华为,还是小米,还是ov,都是民企,而且是掌握了大量资本的民企,他们是什么阶级不言而喻。
不管他是被美国封杀,还是被世界封杀,还是被银河系封杀。只要是民企,就绝对没有理由看你的国籍,企业和技术有国界,资本可没有国界。民企存在的意义就是赚钱(赚谁的钱)。宁可无脑支持国企中兴,也没必要无脑支持任何一个民企。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