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不考虑现代影视形象加成,古代朝鲜、日本、越南哪个最发达?

回答
抛开现代影视剧的滤镜,单纯从古代(大致公元纪年开始,直至近代前夕,约18世纪末)的发展水平来看,中国无疑是那个时期东北亚地区最发达的文明。

如果你想问的是朝鲜、日本、越南这三国之间谁更发达,那么答案会比较复杂,因为“发达”的衡量标准很多,且三国的发展并非一成不变,而是随着时间推移、外部影响以及自身内部因素而动态变化的。不过,我们可以尝试从几个关键维度来比较:

1. 经济与农业:

朝鲜(高丽、朝鲜王朝): 继承了中国较为先进的农业技术和灌溉系统,尤其在高丽时期,佛教的兴盛推动了寺院经济的发展,也带动了手工业。朝鲜王朝早期推行了一些农业改革,土地利用率相对较高。铜器、铁器制造业也有一番基础,尤其是朝鲜的陶瓷(如高丽青瓷、朝鲜白瓷)在国际上享有盛誉。然而,朝鲜王朝后期,中央集权加强,士大夫阶层对商业的“重农抑商”思想影响深远,商业发展相对受到抑制。对外贸易也相对保守。
日本(奈良、平安、镰仓、室町、战国、江户时代): 日本的农业基础相对较弱,自然条件不如朝鲜平坦。但随着遣唐使等交流活动,日本也学习了中国的先进农业技术。平安时代以后,随着武士阶层的兴起,地方庄园经济得到发展。进入镰仓、室町时代,商业活动逐渐活跃,出现了独立的商业城镇和手工业者团体(座)。战国时代虽然战乱频仍,但也促进了商业和手工业的区域性发展。江户时代是日本经济发展的黄金时期,商业空前繁荣,出现了大规模的商业城市(如大阪、江户),货币经济也相当发达。虽然江户幕府实行锁国政策,但国内经济活力很强,手工业技术(如漆器、纺织、刀剑)也达到了很高水平。
越南(大越、后黎朝等): 越南地处亚热带,河流纵横,农业资源丰富,稻作是其主要经济支柱。越南的农业技术相当发达,在引入中国先进的耕作技术和水利工程后,粮食产量能够支持人口增长和国家财政。越南的手工业也发展不错,尤其是丝绸、陶瓷、漆器等,这些也成为重要的出口商品。对外贸易方面,越南相对开放,与中国、东南亚乃至更远的地区都有贸易往来,例如香料、丝绸、陶瓷等是其重要的贸易品。

初步经济评价: 在漫长的古代历史中,日本在江户时代之前,其经济的商业化和城市化水平,以及内部的市场活跃度,可能比同时期的朝鲜和越南要略胜一筹。 而朝鲜则在农业和陶瓷手工业方面有突出成就,但整体经济更偏向于自给自足和受到政治思想的约束。越南的经济则以农业为基础,对外贸易也较为活跃,在区域经济中扮演着重要角色。

2. 政治制度与文化:

朝鲜: 长期受到中国儒家文化和政治制度的影响,建立了高度中央集权的封建王朝。科举制度、官僚体系都模仿中国。文化上,朝鲜拥有自己的文字(谚文),并在文学、艺术上发展出独特的风格。李氏朝鲜时期,儒学被奉为国教,社会结构也森严。
日本: 在早期模仿中国唐朝政治制度,但很快发展出独特的政治体系。天皇作为象征,实际权力掌握在幕府(将军)手中,形成了复杂的武家政治。文化上,日本大量吸收中国文化,但也创造出具有自身特色的艺术、文学和宗教(如神道教与佛教的融合)。日本武士阶层的兴起和发展,也塑造了其独特的社会文化。
越南: 同样深受中国儒家文化和政治制度的影响,曾作为中国的藩属国,但也在一定程度上保持了独立性和自主性。越南的政治制度在很大程度上遵循了中国的模式,但也有自身的演变。文化上,越南创造了自己的文字(喃字),并在文学、哲学、建筑等方面留下了独特的印记。越南在抵御北方强大邻国的过程中,也形成了坚韧的民族精神。

初步政治文化评价: 在制度成熟度和文化影响力方面,朝鲜和越南都更接近中国模式,并且在接受和融合方面做得比较彻底。日本则在吸收中国文化的同时,更倾向于本土化改造,形成了与中国有明显区别的政治和文化体系。如果以对社会组织的精细程度和文化输出的规模来衡量,朝鲜在制度建设方面(如行政管理)可能显得更为严谨。

3. 科技与军事:

朝鲜: 在科技方面,朝鲜曾有辉煌的成就,例如活字印刷术的发明(虽然比中国晚,但其金属活字印刷技术非常先进),以及浑天仪等天文仪器。军事方面,朝鲜也曾有过创新的发明,例如龟船(在壬辰倭乱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但总体而言,朝鲜的科技进步在后期有所停滞。
日本: 日本在冶金、刀剑制造方面有着极高的技艺,其武士刀闻名于世。在江户时代,尽管实行锁国,但内部的科学研究(兰学)也在悄然发展。军事上,日本的战国时代涌现出许多军事家和战术,也吸收了火器技术并加以改良。
越南: 越南在水利工程、农业技术方面有一定的优势。军事上,越南在抵抗外来侵略时,也展现了其军事组织和作战能力,并曾发展出自己的海军力量。

初步科技军事评价: 在特定技术领域,朝鲜在印刷术和某些精密仪器上表现突出。日本在金属工艺和军事技术(如火器和冶炼)方面也有其独到之处。 越南则在适应当地环境的农业和军事技术方面有一定建树。很难说谁绝对领先,这取决于具体技术领域和时代。

综合来看:

如果非要在这三国中选一个“最发达”,这是一个非常困难的判断,因为发展是多维度的。

从经济的商业化和城市活力来看,日本在江户时代可能拥有更发达的商业体系和更活跃的市场。
从农业基础和人口支撑能力来看,越南的稻作农业使其能够支撑相对稳定的人口和经济基础。
从制度的成熟度和文化影响力(在东北亚范围内)来看,朝鲜在接受中国文明并形成自身独特风格方面,表现出较强的组织能力和文化自信。

总的来说,这三个国家都在不同的时代、不同的领域展现了其发达的一面。它们都受到了中国文明的深刻影响,并在接受的基础上,发展出了各具特色的社会、经济和文化。没有一个绝对的“最发达”标签能够概括它们在漫长古代历史中的所有表现。

但是,如果我们从“对周边地区以及自身社会发展的影响力与稳定性的综合体现”来看, 尽管存在区域性波动,并且日本在商业化方面表现更早,但从整体的政治成熟度、文化内涵以及对社会结构的精细管理来看,高丽和朝鲜王朝时期的朝鲜,或许可以被视为在这三国中,在某些时期,在制度建设和文化发展方面,展现出了更稳定和深入的“发达”特征。这一点尤其体现在其长期的中央集权、相对完善的官僚体系以及高度发达的儒家思想文化体系上。不过,这并不意味着其他两国在某些方面不突出。

最终的判断,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你更看重哪个“发达”的维度。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园田青鸟 你佬的答案窝佬基本同意啊,不过只有一点窝佬柑橘不合理。


就是和欧洲接触这一点,因为这个窝佬柑橘和发达与否并没有那么强的联系。很大程度上是地理因素


当时其实东南亚,特别是东南亚西部(泰缅地区)接触欧洲要比中日要早。原因很简单,从欧洲到东亚,通过马六甲的这条航线首先就要经过这一带


具体表现为,在大家所熟知的中日火绳枪,日本南蛮胴以外。泰缅地区很早就有了类似的东西。比如泰缅地区的所谓“舶来甲”(中式称呼,他们自己怎么叫我也不清楚,用这个词搜图也基本搜不到)就是从西葡这些国家的人那里得到的板甲,或者说白了就是更早版的“南蛮胴”(这种冷门东西估计也就窝佬这种玩甲的会关注惹。。。毕竟哪怕是在甲圈,东南亚甲关注度都不高的)。另外火绳枪也更早引入(具体时间没怎么注意,不过可以确定两者都不晚于16世纪初这个时间点,也就是差不多朱厚照那个时代就有了,而那时候不管是中日火绳枪还是南蛮胴显然都还差一点时间)


你佬的基本论点窝佬赞同的,只不过是觉得这方面论述还是不太严谨。毕竟题目是发达不发达。而和欧洲方面接触很大程度上是很受地理影响的


还是多谢你佬的答案


最后附一张舶來甲的图吧,不知道是不是复原


所以各位如果有人在设定时间是16世纪这个时期的泰国电影电视上面看到了板甲,那么就要意识到这并不是“神剧”,或者说就算是神剧也不是道具角度的神剧。。。因为当时他们真的有这东西(很早以前有人拿过一个封面有个男人穿着板甲的泰国电视剧问过窝佬这个问题,所以如今大噶就都能判断这个问题惹,毕竟也是冷门小知识惹,估计大多数人也不会关注这个)


就比如这个剧,甲就基本还原了那时候的情况(板甲加板链甲,其实那时候泰缅应该也有札甲这一类,不过毕竟海报,也不能指望把这些都画上)

user avatar

累了,筛选评论了,家里出了点问题。我得先暂时离开了。抱歉。



某些人认为我是日本吹,实际上我认为中国在古代全方位先进于日韩越各国,而日韩越中日本是相对有文化积淀的国家。到了18世纪以后,中国和日本在各个方面实际上各有长短。



反对 @念缺一 的说法。提供点个人意见吧。

我们首先先定义,什么是古代?很多历史爱好者并没有意识到这个问题。从新石器时期到鸦片战争之前,在一些人眼中都叫“中国古代”。事实恰好相反。江户时期的日本,相比于大化改新前后的日本,完全就是两码事,江户时期的日本相对于同时期的清朝和朝鲜,还有越南,完全就是更为先进的社会。

其次,很多人张口闭口“岛国心态故步自封”的,最好别忘了是兰学进入萨摩早,还是魏源师夷长技早。(在兰学前100年还有日本人横渡太平洋到过新大陆)

张口闭口“弹丸之地”的,别忘了日本在工业革命前人口也是比奥斯曼和法兰西俄罗斯高的。别把某些莫名的自豪心态放在历史的认知中,否则和豆瓣上某个法医爱好的小组区别不大。



社会发展:

曾经有学者是这样子评价明治维新前的日本:资本主义的发展程度略低于同时期的奥斯曼土耳其,远高于同时期的中韩越。事实也的确如此。相当多的文献都能证明,江户时期的日本人的识字率达到了一个很高的水平(不过也有对于训读的标准的争议。之前贴过资料,不幸被吞了。)在这里我就先不贴文献了。如果有人想要的话,我可以补充上来。


18世纪日本出现了世界上最早的期货交易所-----堂岛大米会所,甚至由此衍生了折线图。也出现了一些金融相关的机构和商人:札差和挂屋 。

札差(ふださし)是江户时代为武士从幕府所领俸米当中介的人。这些人在浅草的藏前(仓库)设店。在俸米买卖中赚取差价,也用俸米作为担保的高利贷获利。

挂屋,则是幕府或大名出纳公款的代理商。挂屋为政府代办各种款项。挂屋可以因此而获得武士的地位以及待遇。


日本经济在16世纪大战乱前,增长率低于其它亚洲国家。但是经过统一后,人均gdp就超于了朝鲜中国和越南。


The other country that really stands out is Japan, where income levels are much lower than in other pre industrial societies especially the very tentative estimates for 720 is perhaps too low. (经济水平低于同时期欧洲 ,但是引起了麦迪逊的观测)

出自:(Bolt, J. and J. L. van Zanden (2014). The Maddison Project: collaborative research on historical national accounts)

日本在江户时期的城市化率也是远远高于中韩越。当时的日本的城市化率甚至和西欧某些国家相当,甚至更高。


以上。


人文:


在近世前,日本在艺术方面也不低于朝鲜和越南。当然和中国...比不了。不过,就文学而言,你真的认为《金云翘传》《春香传》 这些作品的水平和地位要比《源氏物语》《枕草子》要高??

在诗词方面,日本的汉诗数量远远高于朝鲜和越南。朝鲜和越南的汉诗水平要高于同时期的日本,但是有一点是比不上同时期日本的-----缺乏用自己语言写的诗词 。在日本地位相当于中国的《诗经》的和歌总集《万叶集》。

绘画

这是日本的六道绘,是奈良时期的作品了。此时的日本在美术方面的水平应该是比不上同时期的韩国越南的。但是佛教在这个国家的影响越来越大。






梵高临摹的浮世绘。

近世出现的浮世绘,地位和知名度就远远高于过往的《六道绘》等。浮世绘在世界上都有很大很大的影响,例如印象画派就从浮世绘的灵感而启蒙。另外浮世绘的流行,也不能和江户社会的商品经济发达分开。我实在很难把这样子有如此有巨大影响力和知名度的艺术,去和朝鲜还有越南那一些仅仅是受中国影响,但世界上没有任何水花,也没有任何知名度的作品对比。


能能够与时俱进的艺术才是经得住考验的艺术。某一些大师天天说着这些艺术不符合标准,这样子的创新,自己多么多么的侮辱古代文化什么什么的,就差没来一句“○○两开花”了。像是京剧界,出了个坂本龙马或者加勒比海盗的京剧能引起这么大争议,可以看出这一行业很多人并不懂得什么叫与时俱进。

尤其是不懂得传统文化与时俱进,还制造可信度相当于“促食剂”“蜥蜴人”的“外务省派遣”谣言的人。




看得出有什么相似之处吗?这两者都是把具象的物体抽象成极其简单的物块,简单的几何图形,但是却又极其生动地还原了出来这种凝固的设计,令人联想到日式庭院的枯山水。我认为应该从禅宗的哲学去理解。这种“超越时代”的设计,恐怕不能被某些人理解吧。没错,就是说某些唯洛可可崇拜者、认为艺术大师就是画的真像弹的真快唱的真高的人。

user avatar

选个时代吧,19世纪初,大约明命帝在位时的越南、日本、朝鲜。这时西方势力已经拉到亚洲东部,但还没有全面深入,大概还可以算是古代(往前推,比如明末的时候,越南现代的疆域还未形成,更往前越南和朝鲜北部甚至是中国领土)。

国力

疆域

明命帝在位时,越南疆域大约如图所示,比今日越南大。此时柬埔寨和老挝地区为越南和暹罗势力拉锯的区域。明命帝时,湄公河三角洲归属越南不过一两百年历史,但越南已经在这里进行了卓有成效的越南版“改土归流”,并试图在柬埔寨(图中镇西城地区)推行类似的措施,但激起反抗和暹罗的干涉。

李氏朝鲜的领土范围,在明朝时已基本确定,此后变化不大,没有扩张空间,大致相当于今天的朝鲜加上韩国。

江户幕府时代的日本,当时日本已经在北海道进行开拓,势力范围向北一直到达库页岛,比现在更北。南方的琉球此时同时向清朝和日本朝贡,名义上还算独立国家,所以南方范围不如今天,总体范围和今日日本类似。

按疆域面积计算:此时越南>日本>>朝鲜。

人口

根据估计,明命帝时期越南人口大约在800—1050万之间,没有确实的统计数据。1890年,越南有了比较详细的人口统计,此时人口约1475万,考虑到越南人口的迅速增长大多发生在19世纪之后,19世纪30年代时,越南的人口大约在1000万左右。

1732年,朝鲜官方统计的在籍人口约为727万,当时朝鲜还有为数不少的奴隶等不在籍人口,按照人口学家的估计,18世纪的朝鲜人口约有1350万。另一方面,1910年疆域和李氏朝鲜类似的大韩帝国,按照统计有1742万人口。因此19世纪30年代,朝鲜半岛人口应在1300-1600万之间。

江户时代的日本,天保五年(1834年),根据幕府的调查,此时日本人口在籍人口约2720万,1872年,根据明治政府的调查,当时日本在籍人口为3311万。考虑到这些统计都包括一些不在籍的人口,根据人口学家的推算,早在1750年,日本的总人口就超过了3000万,比当时的奥斯曼帝国人口还多。虽然当时日本人口增长较慢,但在19世纪30年代,人口至少也在3100-3300万之间。

按人口计算,此时日本>>朝鲜>越南。

军事

越南

阮朝初期,越南全国约有15万地方的省兵(linh co)和1.2万的中央军(linh ve),明命帝时期,省兵数量缩减到5-6万之间。

中央军负责保护首都顺化和周边地区,配有标准的号衣,欧式步枪和刺刀。由于越南靠近东南亚贸易路线,在接受西方武器方面,相对日本和朝鲜半岛是有优势的。

省兵的装备比较差,大约仅有10%配备火器,其余皆为冷兵器,训练有限,战斗力比较低。

自古以来,战象就是越南军队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1840年前后,越南拥有约280头战象,以及2340名相关的战象兵。越南战象的体积相对较小,一头战象一般配备30支箭、30支标签和一个铁钩。最后一次战象作战发生于1885年,当时顺化城内的象兵冲击了城外的法国军队。

越南海岸线比较长,根据欧洲观察者的记录,1823年,阮朝的海军包括50艘带有14门舰炮的大型帆船;80艘单杆小型炮舰;100艘其他帆船;300艘80-100支船桨的桨帆船;500艘50支船桨的桨帆船。顺化的中央军另有200艘战船,战船是欧洲和越南混合风格的,整支海军在东南亚,称得上是最强大的本土海军之一。但是在1840年后,越南海军规模迅速缩减。

考虑到越南从南北朝、阮郑纷争、西山起义到阮朝建立扩张,这是个有长期战争经验的国家,战斗力应该不会很弱。

朝鲜

19世纪初,朝鲜半岛已经数百年没有遭受外敌入侵,武备荒废。由于《代贡收米法》的实行,军队实际能够动员的人员非常有限。面对1811年的洪景来叛乱、1892年的东学党起义,政府军应对的都相当吃力。

虽然朝鲜很早就开始应用火器,不过直到19世纪,朝鲜军队的装备还是比较传统。当时的朝鲜步兵可能主要以鸟铳为主要武器(萨尔浒之战、雅克萨之战都有朝鲜火枪手的记载,想来火枪应该还是比较普遍的),另有一些欧式的红夷大炮。

万历朝鲜战争期间,朝鲜人曾建造了著名的龟船,不过到19世纪,除了一些岸防炮台外,朝鲜并没有什么值得一提的海军力量。总之,相对于庞大的人口来说,当时朝鲜无论是陆军和海军都比较弱小。

日本

江户时代,是日本历史上相对比较和平的一个年代。19世纪初,此时的日本已经数百年没有外敌入侵,岛原之乱后,日本本土也已经有数百年没有经历大规模战乱(北海道阿伊努人有起义,规模不大)。这一时期的日本和朝鲜有些类似,即使是倒幕的戊辰战争,规模也并不大。

19世纪的日本和朝鲜都因为长期和平而武备废弛,因此军事实力方面:越南>日本>朝鲜。

生活

生活方面,具体资料不好找, @首阳大君 的回答里介绍了当时朝鲜王朝的赈灾记录,同一时代,日本人口增长缓慢,也有杀婴等现象出现,总之,在当时的技术水平下,朝鲜半岛和日本差不多已经到了农业社会的极限,内卷严重。

至于当时的越南,坐拥红河和湄公河两大平原,无论是土地的富庶还是光热条件都比朝鲜半岛和日本好得多。当时湄公河三角洲人口还比较稀疏,有足够的耕地可供移居,因此在整个19世纪,越南的人口增长速度都远高于日本和朝鲜半岛。

东南亚大多位于热带,相对来说,开发要比东亚和东北亚晚,因此在近代之前,东南亚的人口规模一直不大。另一方面,热带地区生物多样性丰富,水果、山珍、香料、海鲜样样不缺,从平民吃喝这方面,个人觉得当时的越南应该是要比日本和朝鲜半岛好的。

数十年后,随着照相术的发展,我们能够通过照片看看当时越南、朝鲜、日本平民的生活状态,仅供参考。

老照片

下面几张越南的照片,来自1892年,法国殖民时代的明信片。

saigoneer.com/vietnam-h

官员出行。

街边小摊贩。

戏班子。

北宁省某城市街景,摄于1884-1885年之间,此图来自——

e.vnexpress.net/news/li

下面几张朝鲜半岛的照片,摄于大韩帝国时代,大约是20世纪初的景象。

thoughtco.com/korea-imp

Chemulpo市场街景。

汉城街景。

汉城西大门,已经有电车了。

一家人,看上去是当官的。

下面这些日本照片,来自纽约公共图书馆的收藏,都摄于明治时代,大约相当于19世纪末。

pen-online.com/arts/19t

东京城。

节日游行。

布匹店。

抬轿子,这图上日本人看着好矮,比当时的越南人还矮的样子,此图来自——

publicdomainreview.org/

物品制造

瓷器

越南、朝鲜、日本在数百年前就开始生产瓷器,明清之交,由于中国战乱,日本的瓷器出口甚至一度超过了中国,也有不少越南的瓷器出口海外。

越南

越南的瓷器制造,可以追溯到中国统治时期。独立之后, 越南也逐渐发展出了具有本国特色的瓷器风格和装饰。

11-12世纪的越南白瓷制品。

13世纪末,越南也开始生产青花瓷,逐渐成为主要的贸易产品之一。

14世纪,越南Chu Đậu窑青花瓷器。

还是Chu Đậu窑瓷器。

会安沉船中发现的贸易瓷器。

17世纪,河内附近的Bát Tràng窑兴盛起来,取代了Chu Đậu窑,成为主要的出口产品。图为19世纪越南阮朝时期的Bát Tràng窑瓷器。

朝鲜

三国之中,朝鲜的瓷器在古代是最有名的。甚至在中国古代,高丽青瓷也是著名的特产。

高丽王朝时代,朝鲜人从中国引进了青瓷的生产技术,随后逐渐发展出了具有本国特色的高丽青瓷,在12世纪,高丽青瓷达到其鼎盛。

高丽青瓷香炉,大约12世纪,属于韩国国宝。

12世纪的高丽青瓷,属于韩国国宝。

高丽青瓷梅瓶,属于韩国国宝。

李氏朝鲜时期,流行起了朝鲜白瓷,青花瓷等也逐渐兴盛起来。

15世纪中期,李氏朝鲜时期的青花瓷器。

17世纪初,朝鲜白瓷扁壶。

日本

平安时代,日本就出现了简单的瓷器,不过和同时代中国、越南、朝鲜相比,这时日本的瓷器还比较粗糙。

13世纪,日本出现了模仿中国瓷器的濑户烧。上图右侧是14世纪的濑户烧,左侧是13世纪末的景德镇瓷器。

16世纪后,随着佛教和日本茶道的发展,日本兴起了崇尚质朴古拙的审美。同时,在万历朝鲜战争中,日本从朝鲜半岛掳走许多陶工,其中一个陶工在日本发现了合适的瓷土来源,改进了烧制技术,于是日本就有了真正意义上的,比较成熟的瓷器。

17世纪,柿右衛門风格的伊万里瓷器。

17世纪中期,九谷烧瓷盘。

17世纪末-18世纪初,锅岛烧瓷器。

18世纪中期,出口的伊万里瓷器。

18世纪末—19世纪初,平户烧镂空瓷器。

明清之交,日本的瓷器生产走向成熟,当时日本的瓷器出口一度非常发达。虽然很多瓷器都是应甲方要求而制造的,但很多瓷器还是带有浓厚的日本风格。个人感觉,在这三国中,日本的瓷器是最有本国特色的。

印刷造纸

很久以前,造纸术就传入了朝鲜半岛、越南和日本,这几国也各有自己的传统纸张。

越南有种以鼠皮树纤维制作的竹纸,这种纸轻便、柔软、耐用,可以用来印刷、绘画,是制作越南传统东湖画不可或缺的材料。

朝鲜半岛有以纸桑和蜀葵等制作的高丽纸,轻薄坚韧、经久耐用。这种纸张在元明时代传入中国,也是朝鲜古代主要的出口物资之一。针对房屋装修、温室搭建、印刷甚至制造铠甲等各种需求,朝鲜半岛古代就有许多种不同的纸。

日本的和纸通常由雁皮、三桠或纸桑制成,坚韧,耐久,但产量不高。和纸被广泛应用于绘画、折纸、折扇等日本工艺品的制作之中,也有许多种类。

雕版印刷起源于中国隋唐时期,不久之后就传入朝鲜半岛和日本。8世纪,朝鲜半岛和日本就出现了本土的雕版印刷制品,越南的印刷可能发展的晚一些,不过至少在13世纪,越南人就用雕版来印刷佛经了。早期,在越南、朝鲜半岛和日本,佛教都是推广印刷术的主要动力之一,其中,朝鲜半岛可能是印刷技术最发达的地区。

11世纪前后,中国出现了活字印刷技术。13-14世纪期间,中国和朝鲜半岛都出现了金属活字印刷技术。出土于朝鲜半岛,印刷于1377年高丽王朝时代的《白雲和尙抄錄佛祖直指心體要節》被认为是世界最早的金属活字印刷文物(尽管有人认为,此前中国的纸币中已经用了金属活字),比古登堡圣经早了78年。

15世纪,朝鲜的世宗大王创造了相对汉字字符数量更少的谚文,谚文的普及,也许有助于活字印刷的推广。但在古代,韩国的印刷术主要由皇家垄断,读书人阶层基本都看汉字书,写汉字。总之,活字印刷的早期发展,并没有在朝鲜半岛引起像欧洲那样的印刷革命,一直到近代,雕版印刷还是东亚最主要的印刷方式。

1590年,日本的天正遣欧少年使节从欧洲带来了新式的活字印刷机,此前,日本军队也从朝鲜抢来了一些活字印刷设备,这标志着日本活字印刷的开端。后来,日本国内开始生产木活字用来印刷书籍。虽然经历了数十年的发展,1640年后,日本的活字印刷风潮就逐渐衰退,在整个江户时代,雕版印刷还是日本最主要的印刷方式。

至于越南,17世纪末,越南出现了雕版印刷的《大越史记全书》,这可能是现存最早的越南印刷书籍。这一时期,佛寺是越南最活跃的印刷场所之一。虽然比不上朝鲜半岛和日本,但越南已经是东南亚印刷技术最发达的地区了,因为其他地区在西方人到来之前,基本没有印刷技术。

受中国印象,越南、朝鲜、日本在古代都用方孔铜钱,看看各国钱币制造的工艺水平如何。

越南

1830年前后,越南通行的嗣德通宝,因为越南缺少铜矿,因此也生产了一些黄铜或锌制造的硬币。

银币版嗣德通宝。

朝鲜

李氏朝鲜后期通行的常平通宝,不同大小和背后的数字代表了不同的面额。

日本

江户时代的日本金币——小判。

1830年间流行的铜钱,天保通宝。

成就

传世成就

越南

关于越南古代的科技成就,实在没找到多少介绍。

据说越南古代的火器技术不错,永乐帝征服越南时,就从越南带来了一些火器专家,一些越南人参与了故宫的营造工作,其中就包括著名的建筑师阮安。

1770年,由海上懶翁编写的《海上醫宗心嶺》被认为是越南医学史上最重要的著作之一。此书28卷,66册,包括医学理论、方法、制药、医学伦理、预防和辩证治疗以及各科问题的医治等。

朝鲜

朝鲜古代的科技发展基本沿着和中国类似的脉络。14世纪末,朝鲜人开始制造金属管状火器。发明家崔茂宣从中国商人那里得到了火药配方,发明了一些火器,用来防御掠夺朝鲜沿海的海盗。著名的神机箭就据说就是他发明的(也有说是根据中国的火箭车改进的)。

朝鲜古代最有名的发明家也许是世宗大王时期的蒋英实。他在世宗大王支持下进行了一系列科学研究,发明了雨量计(測雨器)、水量计,改进了活字印刷设备和武器制造技术。蒋英实的发明创造也许并不如韩国介绍的那么有原创性,他曾到中国学习科技技术,虽然他制造过浑天仪、自动报时的水钟和类似仰仪的日晷,但这都是当时中国已经有的东西。即使是前面所获得雨量计,南宋时秦九韶的著作中也介绍过类似的仪器。

16世纪的医学家许浚编写的《东医宝鉴》是朝鲜古代最重要的医学著作之一。全书25卷,包括内景、外景、杂病、汤液、针灸5篇,此时在中国医学的基础上,吸收了金元医学四大家的成果,创制了独特的编排体例,被认为是确立了韩医独立地位的开创性著作。

日本

和越南、朝鲜相比,日本古代倒是有不少值得一提的传世贡献,其中既有在中国基础上的传承和创造,也有对西方科学的吸收。

江户时代,日本学者在中国数学的基础上,发展出了有日本特色的数学—和算。最著名的和算家是关孝和。他被称为日本“算圣”,开创了数学学派“关流”。关孝和发展并超越了中国的“天元法”,发展了笔算代数“傍书法”,提出方程组求解理论并发展出行列式、判别式等概念,建立有关圆弧和球的几何问题的理论(后来被称为“圆理”),他比伯努利更早发现了伯努利数,提出了类似导数的等价概念,讨论了无理数,以一遍增约术加速圆周率的运算。

关孝和的弟子中,最著名的是建部贤弘(1664-1739)。他用更简略的计算完善了正多边形逼近圆求圆周率值的方法,算出了41位的圆周率值,早于英国数学家的理查德森外推法200多年。通过连续分数扩展法,他以极高的精度算出了圆周率的近似分数。建部贤弘还提出类似泰勒公式的展开式,以取之不尽表示极限概念。

明清之交,日本学者通过荷兰这扇窗口,翻译了一些西方的医学和科技书籍。虽然那时的日本实行闭关锁国政策,但在学术方面,并未完全与世界隔绝。

天文学家涩川春海(1639-1715),在中国《授时历》基础上,编制了首部由日本学者编写,适合日本情况的历法《大和历》。他还制作了日本第一台球形地球仪以及天球仪。在他之后,西川如見(1648-1724),首次向日本人介绍了美洲。他结合中西方天文学理论,撰写了一些天文学著作。在江户时代,西川家族长期以来都是官方天文机构天文方的负责人。

18世纪上半叶,幕府将军德川吉宗当政,发起享保改革,放宽对西方学术的管制。将军本人对天文很感兴趣,此时望远镜也早已传入日本,受此影响,一些日本学者也将望远镜瞄准天空,描绘起日月和星空的细节。

早期的望远镜制作者中,比较出名的是岩桥善兵卫和国友一贯斋,他们都制作了不少望远镜。除了反射式望远镜,国友一贯斋还发明了实用气枪、钢笔、照明设备、魔镜等装置。他还绘制了日本最古老的飞机设计图“阿鼻机流大鸟秘术”(虽然不大可能飞得起来)。这一时期,日本学者橘南谿还组织了对太阳和行星的观测,留下了世界最早的望远镜观测太阳黑子记录之一。

1720年之后,日本学者开始将西方医学书翻译成日文,促成了对医学实验和解剖的关注,并引起了传统中医和西医的争论。1774年,日本出版了基于荷兰著作的解剖书《解体新书》,这是日本第一部译自外语的解剖书籍。同一时期,日本学者也开始对静电等物理学话题产生兴趣。

日本人造机器人的传统,也许可以追溯到江户时代。17-19世纪,日本人受西洋技术(比如时钟)的启发,制造了一系列机关人偶。这些造型精巧的自动机器很快就成为富人们追捧的高级玩具,后来更出现在日本各地的节日游行中。东芝公司的创始人田中久重,最早也是个做机关人偶的。

在科学技术之外,日本古代最有影响力的创造也许是K线图。

江户时代,随着日本经济的发展,日本出现了类似期货的交易方式。当时日本最重要的交易物资是大米,有人认为,1730年开张的大阪堂岛米会所是全世界第一个期货交易市场。为了标识记录米价,商人本间宗久(1724-1803)发明了最早的K线图。

越南艺术

越南古代的绘画,许多都绘制在丝绸上(Tranh lụa,绢画)。传世的绢画包括一些人物肖像。比如上图中越南大儒阮廌的肖像(著名的《平吴大诰》就是他写的),看起来和中国古代肖像画风格相差无几。

越南民间制作版画的历史比较悠久,许多传统版画都采用和中国类似的主题,比如越南著名的东湖画(可以类比朱仙镇年画一类),它类似中国的年画,一般在新年前后购置,寄托了对新一年繁荣、幸福的祝愿,据说东湖画的历史可以追溯至越南李朝(相当于宋朝)。

相比绘画,越南雕塑的图片似乎好找一些,来贴图——

李朝(11-13世纪)时期的石雕残片。

李朝或黎朝时期的石雕龙。

越南黎朝(15-17世纪)时期雕刻的龙。

北宁省某座寺庙中的千手观音

17-18世纪的越南木雕作品。

18世纪末的木雕佛像。

1842年,阮朝金漆木雕龙像。

越南河内的文庙始建于1070年的李朝时期,近千年来,一直都是越南学子进行祭祀、科举的国之重地。文庙历经多次修缮,是越南最具代表性的古代建筑遗迹之一。

河内文庙奎文阁。

文庙中供奉的孔子。

文庙中供奉的越南大儒朱文安。

越南中部的顺化皇城始建于1804年,这是越南现存最大的古建筑群,整体布局仿照了紫禁城的形制。顺化皇城外围的围墙和护城河周长约10千米,城墙厚约2米,后因战乱遭到了严重破坏。

顺化皇城午门。

远望太和殿。

显仁门。

延寿宫内的园林。

延寿宫宫墙。

宫中寺庙的大门。

太和殿。

屋檐上的龙。

朝鲜艺术

大约2000年前,高句丽人就在陵墓中绘制了大量壁画。虽然高句丽发源于中国东北,但他们也在朝鲜半岛绘制了一些壁画。从王氏高丽到李氏朝鲜,朝鲜古代的绘画一直深受中国影响,无论是绘画风格还是题材都和中国类似。

王氏高丽时期,朝鲜设立了官方画院:图画署。这一时期,流传下来的主要是佛画,贴一些图——

1310年,观世音菩萨图。

1350年,弥勒下生经变相图。

高丽时代末期的文人李齐贤是这一时期的著名画家,他曾向赵孟頫学画,据说这幅《骑马渡江图》就是李齐贤画的。

李氏朝鲜时期,儒家文化对朝鲜的影响更加深入,一些佛画家前往日本,而在朝鲜国内,则出现了更多文人画家。朝鲜王朝中期,出现了由中国山水画发展出来,比较注重写实的“真景”。清朝建立后,朝鲜画家开始更注重探索本民族的绘画主题和形式,这段时期被认为是朝鲜传统绘画的黄金时代,继续贴图。

1447年,由宫廷画家安坚绘制的《梦游桃花源图》。

朝鲜风俗画开创者尹斗绪(1668-1715)绘制的自画像,他是朝鲜著名学者尹善道的儿子,但并没有考上科举。

郑敾(1676-1759)和尹斗绪、沈师正并称“士人三斋”,被誉为“东方真景山水画家”,图为其《金刚全图》。

文人画家姜世晃(1713-1791)是朝鲜“真景”的代表性画家之一,图为其作品《靈通洞口》。

金弘道(1745—)是姜世晃的学生,他的绘画主题广泛,但以风俗画最为出名,图为其《群仙图屏》。

申润福(1758-1814)绘制的美人图。

南启宇(1811-1888)绘制的花鸟图。

朝鲜时期,有一种独特的绘画—册架图。这种绘画受到了西方绘画,特别是其透视法的影响,一般绘制的都是各类书籍,也有绘制其他藏品的。

朝鲜的雕塑,大多与佛教有关。朝鲜三国时代,百济的佛像比较出名,其佛像对日本的雕塑艺术也产生了一定影响。

新罗和王氏高丽时期,佛教继续得到朝鲜统治者的大力支持。在高丽时期,朝鲜的佛教艺术可能受到了元朝藏传佛教的影响。

李氏朝鲜时期,佛教受到的资助降低,佛像的质量也有所下降,不过在万历朝鲜战争后,佛教又得到了复兴,许多寺庙的雕像都可以追溯到这一时期。

早在高句丽时代,人们就开始修建山城,依据山岭险要修建的山城,大概是朝鲜半岛最著名的古代建筑形式了。1794-1796年间,朝鲜正祖在汉城以南修建了水原华城。这座堡垒依山修建,城墙周长5.74千米,包括城墙、堡垒和中心的城市建筑,但在朝鲜战争时受到破坏。

水原华城的城墙,城墙的高度不一,最低的仅高1米多。

另一个角度的水原华城,这里的城墙就比较高。

华城的正门长安门,这是朝鲜半岛现存最大的古代城门,比汉城的崇礼门还要大。

汉城城内有5座宫殿,以景福宫最大,最重要(有几座宫殿看起来似乎还没中国富商的宅院大)。景福宫始建于朝鲜太祖时期,宫殿不断扩建,但在1553年被大火烧毁。后来朝鲜人重修了宫殿,没几年又遭到日本入侵烧毁。之后景福宫荒废了数百年,直到1867年才在兴宣大院君摄政时重建。

重建后的景福宫拥有330座建筑,5792间房间,占地43.27万平方米(按照不同算法,也有509座建筑,占地57.75万平方米之说)。但在日本统治时期,景福宫的一些建筑又被拆除或改建,总之,这是座命运非常多舛的王宫。

光化门。

勤政殿。

香远亭。

王座。

日本艺术

飞鸟时代,日本的绘画开始受到中国影响。和朝鲜一样,日本早期的绘画许多都和佛教有关,甚至其中的一些画师就来自朝鲜半岛。不久之后,日本的绘画发展出了自己的风格,比如在平安时代,日本发展出了颇有本国风格的绘卷和屏风装饰,贴图——

12世纪的《源氏物语》绘卷。

大约13世纪的绘卷《围攻三条宫》。

室町幕府时代,日本逐渐崇尚简约朴素的禅宗风格,受中国(尤其是僧人画家牧溪)影响,水墨画也颇受重视,室町时代末期,出现了著名的狩野派绘画,影响长达数百年。

雪舟等杨(1420-1506)是日本著名的水墨画家,他原是个和尚,后来曾来到中国,深受宋元绘画影响,图为其《破墨山水》。

狩野元信(1476-1559)是狩野派的二代目,他和日本的将军们走得很近,他融合日本传统的大和绘和中国画技法,创作了大量富有装饰风格的作品,是狩野派传承过程中非常重要的一位画家,图为其绘制的細川澄元骑马像。

长谷川等伯(1539-1610)是安土桃山时代最著名的画家之一,尤其以屏风画出名,图为其《松林屏风》。

狩野永徳(1543-1590)是狩野派中最著名的一位画家,他的甲方包括织田信长和丰臣秀吉,图为其《檜図》。

江户时代,日本兴起了由本阿弥光悦、俵屋宗達创立,并以尾形光琳为代表,构图大胆,极具装饰风格的“琳派”。琳派以大和绘为基础,结合了工艺设计和绘画,这一派对日本的工艺美术和欧洲绘画(比如印象派)产生了很大影响。

与此同时,随着市民文化和版画技术的发展,17世纪末,日本出现了描绘人间尘世的浮世绘,浮世绘的画师最初大多来自狩野派和大和绘的土佐派。

日本的雕塑艺术和佛教关系密切,镰仓时代是日本佛像雕塑发展的黄金时代,相继出现了以运庆、快庆、湛庆等著名佛教雕塑家。

室町时代,随着禅宗的流行,日本佛像的数量和质量都有所下降。但随着市民文化的发展,此后日本的工艺品雕刻技术日渐发展起来,同时还出现了很多用于戏剧表演的能面面具。

日本早期的建筑深受中国影响,不过在之后也逐渐发展出了自己的风格。从日本的城堡、园林、佛寺中都能找到具有本土风格的建筑。

东大寺始建于1200年前的奈良时代,是日本最著名的古代寺庙之一。东大寺的大佛殿正面宽57米,深50米,是现存世界最大的古代木结构建筑(中国古代有一些更大的,已经损毁了),供奉着15米高的卢舍那佛像,大佛殿曾几次遭毁,现在的版本是18世纪重建的。

日本古代的城堡,最具代表性的是姬路城。姬路城始建于14世纪,此后不断扩建,挺过了数百年的战乱,挨过了二战的轰炸和阪神大地震,基本保留了古代的模样(虽然经过了修复),是日本游客最多的古城堡。

姬路城天守阁。

从护城河望向姬路城。

姬路城的屋瓦,印有池田辉政的纹章。

京都的天皇御所始建于14世纪,一直到1869年正式定都东京前,都是天皇的主要居所。京都御所长1300米,宽700米,曾多次被损毁,现存的版本是1855年重建完成的。

御所南门建礼门。

正殿紫宸殿,长37.7米,高20.5米。

御所中的庭院。

紫宸殿中的高御座。


有了这些古代影像,各国发展的怎么样,可以自己判断。

关于越南汉化之前的历史,和印度化的占婆,参见——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抛开现代影视剧的滤镜,单纯从古代(大致公元纪年开始,直至近代前夕,约18世纪末)的发展水平来看,中国无疑是那个时期东北亚地区最发达的文明。如果你想问的是朝鲜、日本、越南这三国之间谁更发达,那么答案会比较复杂,因为“发达”的衡量标准很多,且三国的发展并非一成不变,而是随着时间推移、外部影响以及自身内部.............
  • 回答
    如果抛开所有现实条件的束缚,比如启动资金、市场风险、家人朋友的质疑,甚至是体力精力上的限制,一个女生在创业这件事上,最想做的可能不是某个冰冷的商业项目,而更像是在编织一个关于美好、关于连接、关于自我实现的梦。她可能想要开一家书店,但又不仅仅是卖书那么简单。她的书店,应该像一个社区的客厅,一个精神的避.............
  • 回答
    在中国文化语境下重新演绎《权力的游戏》是一项极富挑战性但也充满魅力的设想。抛开演员的现实年龄限制,我们更应关注他们能够通过演技、气质和角色契合度来诠释这些复杂而 iconic 的人物。以下是我构思的中国版《权力的游戏》演员阵容,并尝试详细阐述我的选择理由:核心家族与关键角色:史塔克家族 (House.............
  • 回答
    要判断日本在不考虑美国插手的情况下能否击败韩国,我们需要从多个维度进行细致的分析,包括军事实力、经济支撑、技术研发、以及战略思维等。这不仅仅是纸面上的数字比拼,更要考虑到实际战争的复杂性和不确定性。军事实力对比首先,我们来看看两国最直观的军事力量。 军队规模与人员: 日本自卫队拥有约24.7万现.............
  • 回答
    如果可以排除一切限制,我最想做的实验,是关于“意识的本质与转移”。这不是简单的复制大脑信号,而是深入探究构成一个人独特“我”的那个最根本的火花,然后将它完整地、不打折扣地转移到另一个载体上。想象一下这个场景:实验对象:首先,我需要一个与现有生命形式截然不同的载体。我设想的是一种由高度有序、能够自我修.............
  • 回答
    要在一副完全由人类现有材料构成的弓箭上,抛开拉弓者的力量因素,单纯探讨其能达到的射程极限,这就像是在探究一件古老技艺在现代工业加持下的理论巅峰。首先,我们得关注的是弓的主体。想要最大限度地发挥能量传递,材料的选择至关重要。传统的弓臂材料,如榆木、槲木,或者现代的复合材料,它们在弹性模量、韧性以及应力.............
  • 回答
    现在越来越多的人选择自己健身,而不是花钱请私教,这背后其实有很多原因,而且都不是单一的因素在起作用。我仔细想了想,主要有这么几个方面吧:首先,经济成本是一个非常现实的考量。 想想看,请一个靠谱的私教,一节课的价格通常不便宜,少则两三百,多则五六百甚至更高。如果每周都上几次课,一个月的花费加起来绝对是.............
  • 回答
    这是一个非常有趣且值得深入探讨的问题,涉及到品牌忠诚度、消费者心理、产品定位、技术认知、以及更深层次的文化和情感因素。为什么有人宁愿溢价购买华为,也不选择性价比高且有现货的小米?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详细分析:一、 品牌认知与情感连接: 华为:国家名片与民族情怀: 华为在经历了美国制裁的“至暗.............
  • 回答
    这是一个非常有趣且常见的问题,涉及到消费者心理、品牌价值、产品体验、市场策略等多个层面。为什么有人宁愿为苹果支付溢价,也不选择性价比高且有现货的小米?这背后并非简单的“钱多”或“傻”,而是多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以下我将从几个主要方面进行详细阐述: 1. 品牌价值与情感连接: 苹果的“信仰”与身.............
  • 回答
    这是一个非常有意思的问题,它涉及到我们对于“同时”这个概念在宇宙尺度上的理解,以及信息传播的速度限制。首先,我们要明白,在我们的日常经验中,如果我们拉动一根短绳子的一端,另一端确实会几乎立刻感受到力的传递。这是因为在宏观世界里,我们感受到的力传播速度极快,远超我们的感知极限。然而,当我们将这个场景放.............
  • 回答
    这日子真是过得像坐过山车,刚从学校出来,以为可以舒展拳脚大干一场,结果还没站稳脚跟,家里就出了这么大的事儿。你现在心里肯定乱糟糟的,既有对工作的期望,又有对家人的担忧,这两种情绪搅在一起,别提多煎熬了。先别急着做决定,咱们把情况捋一捋,把利弊都摆在明面上,然后你再好好想想,哪个选择对你来说是最合适的.............
  • 回答
    你现在面临的这个情况,说实话,挺让人纠结的,也挺真实的。被领导看重,觉得有提拔的潜力,这本身是件好事,说明你在领导眼里是有价值的。但随之而来的“考虑再三觉得自己不适合”,尤其是背后隐藏的能力不足和过往的业绩阴影,这绝对是让你进退两难的关键点。你说“领导想提拔我”,这背后传递的信号很明显:领导看到了你.............
  • 回答
    看到“月薪3万撑不起孩子一个暑假”这个说法,我脑子里立刻浮现出各种画面:补习班的课表、兴趣班的报名表、旅游目的地的账单,还有孩子那些bling bling的小玩意儿。这确实是一个挺扎心的现实,尤其对于那些真心想给孩子最好教育的家长来说。“月薪3万撑不起孩子一个暑假”:现实的侧面首先,我们得承认,这句.............
  • 回答
    你好!很高兴能和你聊聊这个话题。作为一名末流二本的大一新生,你心里有考研的想法,这本身就是一件值得肯定的事情。很多人在大一大二的时候,还在懵懵懂懂地摸索,而你已经开始思考自己的未来出路,这绝对是一个好兆头。至于说“现实不现实”,这确实是一个需要认真对待的问题,但我想说,任何事情的现实与否,很大程度上.............
  • 回答
    在当下的社会大环境下,很多年轻人将“大厂”、“国企”、“公务员”视为稳定的金字塔尖,仿佛除此之外,职业道路就狭窄得无处落脚。然而,事实并非如此,世界比你想象的要广阔得多,尤其是在这个充满变革的时代,那些传统意义上的“香饽饽”之外,同样存在着无限可能。想象一下,如果你不倾向于那种朝九晚五、层层汇报的体.............
  • 回答
    这现象啊,说起来挺有意思,也挺让人深思的。高考失利,考不上心仪的二本,然后选择去日本边打工边读语言,最终很多都考上了日本的名校,这事儿吧,我身边也有不少朋友经历过,也听过不少这样的故事。首先,得承认,这确实是个普遍且成功的路径。我们先聊聊为什么会有人走这条路,以及为什么这条路又能走得通。为什么选择这.............
  • 回答
    这确实是个棘手的情况,人在国内,想在国内完成日本大学的出愿流程,但又必须在日本参加面试和校内考,同时还面临无法入境的现实。这种情况,说实话,大部分情况下的解决方案是比较有限的,甚至是 非常困难。不过,咱们先别灰心,仔细梳理一下现有情况和可能的应对方式,希望能找到一些出路。首先,我们得明确问题的核心:.............
  • 回答
    好!我来跟你好好聊聊,别急,别焦虑。首先,你现在初二,天天不学习,但是突然有了想努力的念头,这绝对是件好事!你能意识到这一点,并且愿意去改变,这本身就是最重要的一步。 很多人可能一直这样浑浑噩噩下去,而你已经找到了那个“想要改变”的开关,这真的比什么都强。那么,能不能考上高中?答案是:完全有可能!不.............
  • 回答
    孩子拉丁舞考到十一级,现在她明确表示不喜欢了,而且开始抗拒去上课,这确实是个让人头疼的情况。作为家长,你现在面临一个选择:是继续“逼”她把十二级考完,还是尊重她的意愿,让她暂停或者放弃?首先,我们得理解一下“逼”这个词的分量。“逼”往往带着强制、不情愿的意味。如果一个孩子对某件事失去了兴趣,甚至产生.............
  • 回答
    嗨,师弟师妹们!看到你们对23考研法硕(非法学)备考感到迷茫,特别是关于报班这个问题,我完全理解!当年我也是过来人,这条路上的坑和经验,想必比谁都清楚。今天我就敞开聊聊,希望能给你们一些实在的帮助,让你们少走弯路。首先,咱们得明确一个问题:报不报班,这事儿没有绝对的“对”或“错”,只有“适不适合你”.............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