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如何评价蒋方舟在圆桌派中的表现?

回答
蒋方舟在《圆桌派》节目中的表现,是一个很有意思的话题。作为一名长期活跃在公众视野中的青年作家,她在这档以“闲聊”为名的深度对谈节目中,自然会吸引不少关注。要评价她的表现,得从几个维度去剖析。

首先,从知识储备和见识来看,蒋方舟可以说是《圆桌派》上比较有代表性的“新生代知识分子”。她并非那种坐而论道的学者,而是有着非常具体的生活经验和阅读痕迹。她能结合当下社会热点,从自己作为作家、观察者的视角出发,引经据典,比如提到文学作品、电影、历史事件,甚至一些社会学、心理学的概念。这种能力让她在和其他嘉宾的对话中,能够提供比较有深度的观点,不至于显得空洞。有时候,她会抛出一些让人耳目一新的角度,挑战一些约定俗成的看法,这正是《圆桌派》所希望看到的。

其次,在表达和沟通方面,蒋方舟的风格也是独树一帜的。她不是那种滔滔不绝、语不惊人死不休的类型,而是更偏向于细腻、有条理地阐述自己的观点。她的语言往往比较精准,用词考究,有时带有一点文学性的思辨。在节目中,她不太会抢话,更愿意倾听,等待合适的时机再提出自己的看法,或者对别人的观点进行补充、反驳。这种“留白”式的沟通方式,让她在节奏紧凑的对话中,显得不那么急躁,也更容易让人注意到她发言的内容。

当然,她的表现也不是完美无瑕的。有时候,观众也会觉得她的一些观点过于“学院派”或者“精英视角”,和普通大众的感受存在一定距离。毕竟,《圆桌派》虽然是深度对谈,但它终究面向的是更广泛的受众。当她过于沉浸在某种理论框架或者个体体验中时,可能会让一些观众觉得“有点听不懂”或者“不够接地气”。此外,偶尔也会有人认为她的观点过于“年轻”,在社会阅历上可能还有些欠缺,所以一些问题的切入点和解决方案,显得不够成熟。

再者,从在节目中的“角色”来看,蒋方舟常常扮演着一种“搅局者”或者“提问者”的角色。她不介意提出一些尖锐或者敏感的问题,或者对一些被普遍接受的观点提出质疑。这种“挑战性”正是《圆桌派》的魅力所在,因为它能激发出新的讨论,让节目不至于陷入单一的思维模式。她也善于从女性视角出发,提出一些男性嘉宾可能不太容易触及的思考,这为节目带来了更多元的维度。

最后,从个人成长和影响来说,蒋方舟通过《圆桌派》这样的平台,也实现了她个人品牌和影响力的进一步拓展。她从一个单纯的作家,变成了一个更全面的公共知识分子,能够引发更多社会层面的讨论。观众通过她在节目中的表现,也能更直观地感受到当下青年一代的思想面貌,这本身就是一种价值。

总的来说,蒋方舟在《圆桌派》中的表现,是可圈可点,但也存在一些可以提升的空间。她凭借自己的学识、敏锐的观察力和独特的表达方式,为节目贡献了许多有价值的思考和讨论。她代表了当代一部分有思想、有担当的青年人,他们的声音和视角,对于理解当下社会非常有意义。当然,作为一名持续学习和成长的个体,她未来的表现也值得我们继续期待。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蒋方舟已经三十岁了,不知道“年轻”这个借口还能用多久。

能看出来,蒋方舟想走学院派作家路线。可她也渐渐出现掉书袋的问题,一张嘴,总是别人的话,变成了王朔口中的“知道分子”。

也许,她太爱惜羽毛、小心翼翼,不敢说自己的真实看法;又或许,她真的就没什么看法,或有,也不精辟深入。

在此引用一下王朔《知道分子》的一段话:

和伟大的人搞惯了,有一个问题,就是以为自己也很伟大,或者他老大,我老二。抄惯了别人的宏论,也有一个问题:不知道哪句不是自己的。其实这很容易分辨——哪句也不是你的。


我能理解《圆桌派》想要一个年轻的声音,窦文涛常在节目里问:“方舟,你们年轻人对这个问题怎么看?”

对此,蒋方舟往往以别人的观点说话。当然,并不是说人云亦云就不对,可那就不必要问你们年轻人怎么看了。

为什么有人觉得蒋方舟浅薄?

我想起《铁齿铜牙纪晓岚》里和珅说:“易子而食,这你听说过,可你真见过吗?那只是你们读书人眼里的四个字!”所以说“纸上得来终觉浅”。

她说得云淡风轻,不是因为她看得多通透,而是她确实缺少了解。

蒋方舟幼年成名,少年风光,青年名校毕业,入职名企,直接副总编,你让她谈996、房价、出身?她没有别的办法,只能掉书袋。

忽然想起来,为什么托尔斯泰能把战争场面写得那么好?因为他真的参过军。为什么他笔下的贵族和底层农民那么真实生动?因为他真的是个贵族,并且有过一段农夫般的生活。

为什么其他嘉宾不会受到这种指责?因为无论马未都、窦文涛,他们在成名前,都曾有过身为一个普通人的经历,他们知道社会(起码是以前的社会)是什么样的。

但蒋方舟本该拥有的这段人生体验,被人为地“删减”了。10岁就出名,一路被大人们呵护着、捧着,其实她也既是受益者,也是受害者。

因为缺少这种经历,所以她说的话,写的文章,就都给人隔靴搔痒的感觉,间接导致她的作品变成书斋味儿。

蒋方舟说过最多的个人经历就是恋爱,“前男友”都快成她口头禅了。如果她说的都是真的,那她的感情经历也算丰富了。可这么丰富的感情经历,却没见她对感情有过什么深刻的看法,也没见她有什么出色的爱情小说。听她讲失恋,都不如窦文涛的故事引人共鸣。

之前有人说,圆桌派就是一个娱乐节目,谁说非得有成绩才能上?

我怀疑我们看的不是一个圆桌派,这节目里,绝大部分人都是各领域的精英,他们都有一个专业,然后以此发散思考,因为学科间是有相通性的。

比如那个美国厨师罗朗,从美食差异说到文化差异,显得很自然,前提是他对美食确实有足够深的研究才能发散思考,人家可是国宴级别的主厨。

再比如,李玫瑾,犯罪心理学专家,公安大学教授。许子东,岭南大学教授,主攻近现代文学,系主任。周轶君,常年驻外记者,采访很多国家政要。汪海林,国内一流编剧。陈丹青作为画家,早年也是轰动一时。马未都,国内文物收藏知名人物,做编辑多年,中国知名作家他差不多都认识。梁文道也是几十年的媒体人。窦文涛,国内脱口秀类节目主持人头筹。什么姜文、何冰、亚东、刘索拉,这些都不用说了。

蒋方舟的头衔是作家,却没什么作品,让她跟这帮人坐在一起,肯定显得她幼稚、肤浅。

所以,当蒋方舟与孟广美、李艾之类坐在一起时,人们就不会觉得她言之无物了。这都是对比出来的。

维护蒋方舟的一般都说:你算什么东西?你有人家优秀么?等你也出书了在说三道四吧,评价别人之前先看看自己,你有什么成绩?

可问题是有成绩,有话语权的人都沉默了。文人相轻似乎已经是过去式了,现在都是文人相护,彼此都是朋友,弄不好还是一个出版公司的,不好意思拆台,大家一起闷声发大财就得了。



个人愚见

订阅号《弹幕集》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蒋方舟在《圆桌派》节目中的表现,是一个很有意思的话题。作为一名长期活跃在公众视野中的青年作家,她在这档以“闲聊”为名的深度对谈节目中,自然会吸引不少关注。要评价她的表现,得从几个维度去剖析。首先,从知识储备和见识来看,蒋方舟可以说是《圆桌派》上比较有代表性的“新生代知识分子”。她并非那种坐而论道的学.............
  • 回答
    华为方舟编译器:一场开源的“芯片级”突围?2019年11月19日,在绿盟开发者大会上,华为正式开源了他们的方舟编译器。这个消息在当时无疑是一记重磅炸弹,激起了业内不小的涟漪。为什么这么说?要理解方舟编译器的意义,我们得先从它诞生的背景聊起。那段时间,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对华为的制裁达到了前所未有的严.............
  • 回答
    蒋方舟是中国当代文坛较为特殊的个体之一,她的成长轨迹、文学创作与公共言论在近年来引发广泛争议和讨论。以下从多个维度对其进行全面分析: 一、早年成名的"神童"标签1. 天赋与机遇的结合 蒋方舟出生于1987年,自幼展现出极强的写作能力,13岁出版首部散文集《打开天窗》,15岁成为《新周刊》专栏.............
  • 回答
    蒋方舟的新书《东京一年》是一本引人深思的作品,它不仅仅是一次简单的旅居记录,更像是一场深入骨髓的自我探索。这本书让我看到了一个更立体、更真实的蒋方舟,她在陌生的环境里,与自己、与日本文化进行了一场不曾间断的对话。首先,从内容上看,《东京一年》最打动我的地方在于它非常细腻地捕捉到了旅居生活中的那种微妙.............
  • 回答
    蒋方舟公开表示不认识张佳玮,这件事确实引发了不少讨论,而张佳玮的反应,也颇值得玩味。首先,我们得回顾一下事情的起因。蒋方舟在一次公开场合,被问及对张佳玮的看法时,直言“我不认识他”。这句话看似简单,但在某种程度上,释放出的信息量却很大。对于混迹于文学圈、文化圈的人来说,张佳玮的名字不算陌生,他以其独.............
  • 回答
    关于“龙牙对蒋方舟的评价:靠大腿根卖文字?”这一说法,需要从多个角度进行分析,涉及网络评论的语境、性别议题、文学评价标准以及社会舆论的复杂性。 1. 事件背景与语境 龙牙是谁? 龙牙是网络评论者,曾因发表一些具有争议性的言论(如对作家、公众人物的批评)而受到关注。其评论风格常带有强.............
  • 回答
    看待蒋方舟、熊培云、马国川、段宏庆等被日本外务省纳入“独立行政法人国际交流基金的业务实绩评价”一事,确实需要从多个角度去梳理和理解,这其中涉及到日本的文化外交策略、国内知识分子的立场,以及更深层次的国际关系考量。首先,我们得明白这个“独立行政法人国际交流基金”是什么。简而言之,它是由日本政府资助的一.............
  • 回答
    蒋经国(1910年4月27日-1988年1月13日)是中华民国第二任总统,也是台湾近代史上具有关键影响力的政治人物。评价一位历史人物,特别是像蒋经国这样复杂且身处变革时代的领导者,需要从多个维度进行深入分析,并尽可能涵盖其成就、局限以及所处的历史背景。一、 成就与贡献蒋经国执政期间,台湾经历了翻天覆.............
  • 回答
    蒋介石的《敌乎?友乎?》这篇论文,在我看来,并非一篇严谨的学术论述,而更像是他在特定历史时期,为了向国内国际传递特定政治信号而发表的一篇带有强烈个人色彩和政治宣传性质的文章。要评价它,不能简单地将其放在学术论文的标准下去衡量,而需要结合其写作背景、目的、内容以及产生的实际影响来分析。首先,我们必须明.............
  • 回答
    蒋勤勤的长相,在我看来,是一种很独特、很有味道的美,不是那种一眼惊艳,但却越看越耐人寻味的那种。首先,她的脸部轮廓是相当清晰的。不是那种柔柔的、没有棱角的娃娃脸,而是带着一点点骨骼感,尤其在颧骨和下颌线的地方,线条比较明显。这让她在镜头前显得很有立体感,五官不会糊在一起,而是有种疏离而高级的美感。不.............
  • 回答
    蒋龙、张弛摘得喜剧桂冠:一场意料之外的精彩收官《一年一度喜剧大赛》第二季落下帷幕,蒋龙和张弛这对“跨界搭档”最终以黑马之姿捧起了年度喜剧搭档的桂冠。这个结果,或许在很多人意料之外,但细究他们一路走来的表现,却又在情理之中。这场胜利,不仅是对他们才华的肯定,更是对喜剧创作多样性的一种致敬。初露锋芒,异.............
  • 回答
    蒋勋,这个名字在中国当代文化界,尤其是艺术和美学领域,可以说是一个绕不开的存在。提起他,人们脑海中会浮现出许多标签:作家、诗人、艺术家、美学教育家、文化评论家……但如果非要我用一个词来概括,我会说他是那个“唤醒我们感官的人”。很多人第一次认识蒋勋,可能是通过他那些充满诗意和温情的讲座或著作。他的语言.............
  • 回答
    蒋龙张弛《悟空》:当“无厘头”遇上“齐天大圣”,是惊喜还是惊吓?蒋龙和张弛,这两个名字在当下相声界算得上是冉冉升起的新星,凭借着一股“敢说敢玩”的劲儿,以及时不时冒出的“包袱”,赢得了不少观众的喜爱。当他们把目光投向那个家喻户晓的“齐天大圣”孙悟空时,观众的好奇心自然被吊足了胃口。那么,这对黄金搭档.............
  • 回答
    蒋庆,这位当代中国思想界的“异类”与“显学”,其评价之复杂与多维,绝非一两句话可以概括。他自成一家之言,以其对儒家经典深刻的解读、对中国政治制度的独特构想,以及对现代西方思潮的尖锐批判,在学术界和社会上激起了层层涟漪。要评价蒋庆,我们不妨从几个关键维度深入剖析。一、 儒学复兴的旗手与道统的继承者蒋庆.............
  • 回答
    关于大陆民众对蒋介石派遣的中华民国远征军的评价,这是一个复杂且随着时代变迁而不断演变的话题。要深入了解这一点,我们需要从几个层面来剖析,并且尽量避免那种刻板的、模式化的叙述。历史背景与认知起点:首先要明白,我们今天谈论的“大陆民众的评价”并不是一个单一的声音,而是由不同时期、不同经历的人们所形成的集.............
  • 回答
    《方舟:生存进化》(ARK: Survival Evolved)深度评价《方舟:生存进化》(ARK: Survival Evolved)是一款由Studio Wildcard开发并发行的大型多人在线生存游戏,自2015年首次发布抢先体验版以来,凭借其独特的恐龙驯化系统、丰富的探索内容和高自由度的建造.............
  • 回答
    《明日方舟:终末地》3月18日概念CG:冰山一角下的澎湃暗流2024年3月18日,鹰角网络在万众期待中公布了《明日方舟:终末地》的首支概念CG。这支短短数分钟的影像,如同一扇缓缓开启的大门,为我们揭开了这个备受瞩目的新作的一角,尽管信息量有限,却足以让玩家们从中嗅到浓厚的末世气息和一丝隐约的希望。通.............
  • 回答
    好的,我们来深入评价一下《明日方舟》新年 SideStory 「将进酒」 的剧情。「将进酒」作为《明日方舟》的又一个高质量新年剧情,它在保留了系列一贯的深刻主题和人物刻画的同时,也为玩家展现了一个充满中国传统文化韵味,又不失明日方舟独特风格的全新故事。整体评价:「将进酒」的剧情可以说是惊喜连连,意料.............
  • 回答
    好的,我们来详细评价一下《明日方舟》中卡夫卡的新皮肤“纸板仙子”。这张皮肤自从公布以来,就引起了玩家们广泛的讨论和期待,我们可以从多个维度来分析她的优点和可能存在的争议点。整体印象:童趣、治愈与一丝忧伤的结合“纸板仙子”最直观的感受就是它带给人的童趣和治愈感。卡夫卡本身的角色设定就带有一定的病娇和阴.............
  • 回答
    殿堂上的游禽:星极新皮肤的深度赏析当星极那标志性的蓝色羽翼再次舒展开来,这次不再是战场上的风驰电掣,而是以一种全新的姿态降临在“殿堂上的游禽”之中。这款皮肤一经公布,便在玩家社群中激起了不小的涟漪,有人惊艳于其精致的细节,有人则对设计理念展开了热烈的讨论。那么,这款皮肤究竟有何过人之处?又有哪些值得.............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