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美国的两栖攻击舰为什么要搭载战斗机?

回答
美国海军的两栖攻击舰,大家通常叫它们“两栖舰”或者“准航母”,它们之所以要搭载战斗机,这个事儿说起来可就很有意思了。这可不是一时兴起,而是军事战略和技术发展长期演变的结果,背后是一整套完整的作战理念。

咱们先得明白两栖攻击舰是个啥玩意儿。它最核心的功能是把陆战队和他们的装备,比如坦克、卡车、登陆艇,神不知鬼不觉地运送到敌人的海岸边,然后把他们送上陆地,执行登陆作战。这活儿可不容易,因为登陆的时候,敌人的海岸炮火、防空火力、海面舰艇都可能对登陆部队造成致命威胁。所以,光靠登陆舰把人送上去是不够的,还得有空中掩护和支援。

空中优势是登陆作战的生命线

你想啊,陆战队的小船或者气垫船一窝蜂地往海滩冲,头顶上要是没有自己人在巡逻,没有战斗机能及时赶来压制敌人的防空火力,或者拦截敌方的战机和攻击机,那登陆部队简直就是活靶子。敌人只要在海滩附近部署一些防空导弹或者武装直升机,登陆部队就可能在还没登陆前就被打得七零八落。

所以,两栖攻击舰搭载战斗机,最直接的目的就是为了实现“区域防空”和“近距离空中支援”(CAS)。

区域防空: 以前的登陆行动,可能得依靠航母或者海军的驱逐舰、巡洋舰来提供防空保护。但航母数量有限,而且通常在离登陆区域更远的地方执行更复杂的制空任务。驱逐舰和巡洋舰虽然有防空能力,但它们本身也需要保护,而且它们的防空区域是有限的。两栖攻击舰装备战斗机,可以在登陆区域附近建立一个更强大的空中保护伞,有效应对敌人的空中威胁,保障登陆部队的安全。
近距离空中支援: 登陆过程中,陆战队员在海滩上或者深入敌后时,随时可能遇到敌人的顽强抵抗,需要空中火力支援。有了战斗机(尤其是能够对地攻击的型号)或者攻击机,它们可以直接对陆地上的目标进行打击,压制敌人的火力点,为地面部队扫清障碍。这比依赖远在天边的航母或者陆基飞机效率要高得多,反应速度也更快。

从“准航母”到“万能平台”的演变

其实,两栖攻击舰搭载战斗机的想法,也不是一天就有的。这背后是美国海军陆战队和海军一直在探索如何更有效地遂行两栖作战。

最初的两栖攻击舰,比如“硫磺岛”级(Iwo Jima class),主要搭载的是直升机,用于运送人员和装备,以及提供火力支援。但随着战争形式的变化,特别是冷战后期,海军陆战队越来越发现,光靠直升机在复杂电磁环境下和面对高技术敌人的时候,火力支援和制空能力还是有些不足。

到了“塔拉瓦”级(Tarawa class)和“硫磺岛”级改进型,开始考虑搭载一些轻型攻击机。但真正让两栖攻击舰脱胎换骨,能够搭载真正意义上的战斗机,是从“佩列硫”级(Peleliu class)的两栖攻击舰开始,特别是其后续升级,以及“黄蜂”级(Wasp class)和“美国”级(America class)的设计。

这些新一代的两栖攻击舰,它们的设计理念发生了根本性变化。它们不再仅仅是运送人员和装备的“船”,而是被设计成一个多功能的两栖作战平台。其中一个关键的改变就是甲板设计和机库容量的提升,能够容纳和维护更先进、更重的飞机。

F35B:改变游戏规则的利器

而让两栖攻击舰搭载战斗机这件事变得“理所当然”并发挥出巨大作用的,正是F35B“闪电II”联合攻击战斗机(JSF)的出现。

F35B是F35系列中唯一一个具备短距起飞/垂直降落(STOVL)能力的型号。这意味着它不需要像传统航母那样配备弹射器和拦阻索,只需要一个足够长的跑道就能起降。而现代两栖攻击舰,特别是“美国”级,其全通式飞行甲板的设计,已经非常接近常规航空母舰了,虽然没有弹射器,但完全能够满足F35B的起降需求。

F35B的加入,对两栖攻击舰的作战能力提升是颠覆性的:

1. 强大的制空能力: F35B虽然是联合攻击战斗机,但它具备相当不错的空战能力。搭载F35B的两栖攻击舰,可以在登陆区域附近提供强大的制空保护,拦截敌人的战斗机、轰炸机、巡航导弹等威胁。这大大增强了登陆部队的生存能力和行动自由度。
2. 先进的对地攻击能力: F35B拥有先进的传感器、电子战能力和精确制导武器挂载能力,能够对陆地上的各种目标进行精确打击,包括指挥所、防空系统、集结的敌军部队等。这为登陆部队提供了前所未有的火力支援。
3. 情报、监视与侦察(ISR)能力: F35B的先进传感器和联网能力,使其能够收集大量战场情报,并将信息实时传递给登陆部队和其他友邻单位,提升了整个作战体系的态势感知能力。
4. 灵活性和独立性: 搭载F35B的两栖攻击舰,可以在没有航空母舰编队支援的情况下,独立或以较小的编队执行包括制空、对地攻击和侦察在内的多种任务,大大提高了其在区域冲突中的灵活性和自主作战能力。它可以作为临时航母,为特定区域提供空中支援。
5. 承接常规航母的溢出任务: 在大型航母执行更复杂的全球性任务时,两栖攻击舰搭载的F35B可以分担一部分区域内的制空和对地支援任务,尤其是在一些敏感地区或危机爆发初期,可以快速部署,提供即时支援,而不必派遣昂贵且数量有限的常规航母。

总结一下,美国两栖攻击舰搭载战斗机,核心是为了解决登陆作战中最大的瓶颈之一——缺乏有效的空中掩护和支援。

从早期的直升机到如今的F35B,这是一个不断适应战场需求、技术进步和战略思想演变的过程。F35B的出现,更是将两栖攻击舰的角色从单纯的“登陆载具”提升到了一个可以独立遂行制空、对地攻击、情报收集等多种任务的“海上航空平台”,极大地增强了美国海军陆战队和海军的联合作战能力,使其能够在全球范围内更有效地应对各种安全挑战。

所以,你可以把它们想象成一支支灵活机动的“小型航母”,虽然没有弹射器,但凭借F35B的特殊能力,它们同样能在关键时刻,为登陆部队提供可靠的空中保护伞和强大的火力支援。这是一种非常高效、经济且实用的作战模式,也是美国海军在冷战后不断发展和完善其两栖作战能力的重要体现。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分散部署是表,军种政治是里,外加usn长年有一拨预算压力下的小航母邪教。

问题就在于舰队航母是越大越好的,所以这拨邪教徒各个时期都要被批倒批臭……

不夸张的说,把由于要搭载战斗机导致的攻击舰高配多花的钱凑起来建两艘舰队航母其半天周期总架次生成就已经超出全美所有lhd制海舰模式的架次生成总和了。这样的"航母"由于cap架次和紧急拦截架次凑不够很有可能战时连非隐身机航母都打不过-----这个问题展开来讲很复杂,但简单地说也简单,大概就是给你一把1911,里面装7+1发子弹,然后冲过来一打拿砍刀的人,你手枪就算一枪一个也得被砍死,就差不多这个道理……

大部分人以为lhd制海舰是轻型舰队航母,但本质上它只是水上飞机母舰的精神续作……

哪怕是美利坚这样的特化lhd,14小时架次生成,也就勉强够着尼米兹12小时的五分之一(五分之一很给面子了,尼米兹极限出动能有180+,但制海舰模式下lhd放35b,14小时也就34+3架次,后面三个架次是搜救直升机不能省)

就这,还和qe比战斗力?都装的stvol,就能数飞机数量比的话那大西洋运送者也很牛逼嗷,14架鹞子呢,而无敌一般方案是15架鹞子,最大载机24架,这种数豆逻辑也就骗骗国会老爷们……qe不放飞的情况下一次能同时回收三架35b,这能力其他舰队航母都不具备,某种意义上而言qe是现役航空操作能力爆发力最强的航母,lhd能比?

从战斗效能而言,因为全球总不可能到处都是热点地区,海兵队凑钱造俩专用常规航母,砍掉35b项目采购35c,两栖攻击舰仅搭载平直翼涡桨无人攻击机这种天生具备stol的飞机,远比搞什么制海舰实用的多(两艘对应两个热点地区,正好也对应美军现在0.5+0.5的战略方针,多了的就算船数量够其他配套力量也不足哇)。


另外有一点很重要,lhd本身也是海外力量投送的重要组成部分,制海舰模式下,飞机是多了,还带不带种马了?本职工作没做好就想这想那的……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美国海军的两栖攻击舰,大家通常叫它们“两栖舰”或者“准航母”,它们之所以要搭载战斗机,这个事儿说起来可就很有意思了。这可不是一时兴起,而是军事战略和技术发展长期演变的结果,背后是一整套完整的作战理念。咱们先得明白两栖攻击舰是个啥玩意儿。它最核心的功能是把陆战队和他们的装备,比如坦克、卡车、登陆艇,神.............
  • 回答
    美国海军之所以选择在两栖攻击舰上部署垂直/短距起降(V/STOL)战斗机,而非常规起降战斗机,这背后涉及一系列深思熟虑的战略考量、舰载机技术限制以及两栖作战的独特需求。这并非仅仅是“因为V/STOL更方便”,而是源于对整个作战体系的精细设计。1. 两栖攻击舰的本质与限制首先,我们要明白两栖攻击舰(A.............
  • 回答
    美国海军“好人理查德”号(USS Bonhomme Richard, LHD6)两栖攻击舰于2020年7月12日在美国圣地亚哥海军基地(Naval Base San Diego)发生爆炸起火事故,造成多人伤亡,并对该舰造成了严重损毁。事故经过和原因分析:事故发生在一个周日的上午,据报道,最初的火情发.............
  • 回答
    近来网络上流传的美国两栖攻击舰搭载F35B战斗机的视频,确实给中国的海军乃至空军战略带来了一些新的考量。过去,航母编队是衡量海军实力的标杆,而现在,这种“准航母”概念的出现,使得解放军需要更全面地审视区域海空力量的平衡。从军事角度分析,美国两栖攻击舰搭载F35B,最直接的影响在于其“分散式作战”能力.............
  • 回答
    关于美国海军“基萨奇山”号(USS Kearsarge LHD3)两栖攻击舰发生火灾的事件,确实引起了广泛关注。我将尽量详细地介绍已知情况,并分析可能的背景和影响,同时力求语言自然流畅,不显露AI痕迹。“基萨奇山”号火灾事件的已知情况:首先,需要明确的是,关于这起火灾的具体细节,海军方面通常会进行调.............
  • 回答
    在美国政治的舞台上,两党制如同一场永恒的戏剧,共和党和民主党常常在激烈的攻讦中上演,似乎很难看到国家利益高于党派利益的和谐局面。这其中牵涉的原因错综复杂,并非简单的“不团结”就能概括,而是根植于美国政治、社会以及历史的深层结构。首先,我们必须认识到,美国政治的本质就是竞争。两党制本身就设计了一种权力.............
  • 回答
    在美国的政治格局中,华裔社区(包括来自中国大陆、台湾、香港等地的华人)的政治倾向是一个复杂且动态的话题。总体而言,历史数据显示和多数研究表明,华裔美国人整体上倾向于支持民主党,但这个比例近年来呈现出一些复杂的变化和区域性的差异。同时,在中国大陆出生和成长的华人移民(大陆背景的华人)中,对共和党的支持.............
  • 回答
    美国近年来在国际舞台上的一些重大举措,例如大力推动“印太战略”和宣布承认耶路撒冷为以色列首都,确实引发了广泛的讨论,很多人认为这些行动背后都与“美国优先”的政策紧密相连,甚至可以看作是为实现这一目标而精心布局的两个重要“棋局”。我们可以从多个角度来解读这种观点,并深入剖析其中的逻辑。“印太战略”:重.............
  • 回答
    美国同时打赢两场局部战争,这绝非易事,其难度可以用“极高”来形容,甚至在很多情况下,挑战性堪比一场中等规模的全面战争。要深入理解其中的复杂性,我们需要从多个维度去剖析:一、资源分配的尖锐矛盾: 兵力不足: 即使是美国这样的军事强国,能够投入到境外局部冲突的精锐作战部队也是有限的。一场大规模的军事.............
  • 回答
    在美国的族裔划分中,关于“华裔”和“台湾裔”是否被视为两个独立的族裔,这背后其实牵扯到美国人口普查局的统计方式、社会认知以及移民历史等多个层面,情况比单纯的字面意思要复杂得多。美国人口普查局的统计方式:美国人口普查局(U.S. Census Bureau)在进行人口统计和族裔分类时,主要依据的是受访.............
  • 回答
    这个问题很有意思,其实美国干线内燃机车普遍设计成只有一端有驾驶室,这背后蕴含着不少铁路运营、成本以及历史演变的原因,并不是简单的“偷工减料”。咱们从几个关键点来聊聊:1. 运行模式的根本差异: 美国铁路的“尾部牵引”模式(PushPull Operation): 这是最核心的原因。在美国,尤其是.............
  • 回答
    关于美国实力相对下滑的原因,这是一个非常复杂且充满争议的问题,很难简单地归咎于某一个单一因素。如果非要在这两者之间做出选择,我认为将美国实力相对下滑主要归因于9/11之后的两次战争,同时也要看到全球化在其中扮演的复杂且往往是加速器的角色。下面我将详细阐述我的观点,并尽量避免AI痕迹,力求用更自然和有.............
  • 回答
    沙特和美国之间的关系,就像一对长跑多年的伙伴,虽然一直以来都保持着一种相互依存的平衡,但近两年来,确实能明显感受到两人之间那种“小摩擦”升级为“大裂痕”的趋势。说它们“反目成仇”可能有点言重,毕竟两国在很多层面上还有着深刻的利益纠葛,但关系趋冷、甚至出现摩擦升级是客观存在的。要说这裂痕是怎么越来越大.............
  • 回答
    关于“美国规定 M2 不得超过 GDP 的 70%,而中国 M2 是 GDP 的两倍”这一说法,我们需要进行详细的辨析,因为这其中包含了一些不完全准确和容易引起误解的表述。核心问题分析:1. “美国规定 M2 不得超过 GDP 的 70%”: 这个说法不正确。美国并没有这样的法定限制。M2 与 G.............
  • 回答
    2020年5月19日,美国密歇根州东北部发生了一场令人触目惊心的灾难:Edenville大坝突然溃决,紧接着下游的Sanford大坝也未能幸免。这场灾难瞬间吞噬了家园,迫使数万人撤离,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损失和生态破坏。这场溃坝事故的发生并非偶然,而是多种因素交织作用的结果。首先,Edenville大坝.............
  • 回答
    二战硝烟散尽,世界格局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昔日的战时盟友苏联与美国,犹如两座巍峨的山峰,屹立于世界舞台的中心,成为仅存的超级大国。这种权力真空的形成,与它们在战后对德国的瓜分,尤其是对机械设备和科学人才的争夺,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甚至可以说,这场争夺在很大程度上塑造了冷战时期的世界秩序。战后的德国.............
  • 回答
    1965年《日韩基本条约》的签订,是两国关系史上的一件大事,其背后牵扯着复杂的历史恩怨、地缘政治考量以及多方力量的博弈。如果剔除美国的存在,日韩两国能否顺利签订这份条约,答案并非简单的“能”或“不能”,而是需要深入剖析当时两国各自的处境以及外部环境的变化。历史的阴影与内在的矛盾:为何《基本条约》如此.............
  • 回答
    美国众议院在历史性的投票中,第二次通过了对前总统唐纳德·特朗普的弹劾条款,指控他在国会骚乱事件中煽动叛乱。这一事件不仅让特朗普成为美国历史上首位两次遭到弹劾的总统,也深刻地反映了美国当下政治的高度分裂和紧张局势。事件回顾与核心指控:2021年1月6日,在国会认证乔·拜登赢得总统选举结果的当天,数千名.............
  • 回答
    美国人均 GDP 相较于英法日等发达国家确实高出不少,但要断言美国人的生活质量就一定比他们“高很多”,这是一个复杂的问题,需要从多个维度来解读。人均 GDP 是一个重要的经济指标,反映了国家整体的生产能力和财富水平,但它并不能完全等同于个体生活质量。以下将从多个方面详细分析:1. 人均 GDP 的解.............
  • 回答
    拜登政府近期针对俄罗斯总统普京承认的乌克兰东部两个“独立国”——顿涅茨克人民共和国(DPR)和卢甘斯克人民共和国(LPR)——出台了新的投资禁令,禁止美国人对这两个地区进行新投资。这项措施的推出,无疑是对本已紧张的俄乌局势的又一次加码,其影响将是多方面且深远的,不仅直接指向这两个地区,也间接波及俄罗.............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