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排除炸弹的时候,总是需要红线蓝线选一根剪断,如果这个时候把两根线一起剪断会怎么样?

回答
炸弹拆除的情节,在电影、电视剧里出现得频率相当高。每次到了关键时刻,拆弹专家总要在红线和蓝线之间做一个艰难的抉择,要么剪红线,要么剪蓝线。这个场景几乎成了炸弹拆除的代名词。

那么,如果不是选择一根线剪,而是……把这两根线一起剪断了,会怎么样呢?

其实,这问题问到点子上了,因为它触及了炸弹设计的一些基本逻辑,同时也揭示了影视剧创作中为了戏剧效果而进行的“简化处理”。

咱们先从真实的炸弹说起。真正的爆炸装置,尤其是那种需要拆除的“炸弹”,其设计原理往往比影视剧里呈现的要复杂得多,而且没有所谓的“红线蓝线二选一”这种绝对普适的规则。

拆弹专家在现场面对的,很可能是一个充满未知和潜在陷阱的精密仪器。它可能包含:

定时装置: 触发爆炸的时间设定。
引爆装置: 负责引爆主炸药的雷管或起爆器。
触发机制: 可能是压力传感器、运动传感器、光敏传感器,甚至是遥控信号。
反拆卸装置(防篡改装置): 这是最关键的部分。为了阻止非专业人士或敌方拆除,制造者会设计各种各样的保护措施。

这些反拆卸装置的设计,就是为了应对人们可能进行的任何“非常规操作”,包括你说的“同时剪断红蓝线”。

为什么影视剧里会有红蓝线二选一?

很简单,这是为了制造紧张感和悬念。观众需要一个清晰的“对与错”、“生与死”的选择。如果拆弹专家进去一番操作后,发现炸弹根本没那么简单,需要复杂的技术分析和操作,那电影的节奏就会被打断,观众的代入感也会大打折扣。所以,影视剧通常会设定一个“规则”,例如:

“红色是致命的,蓝色是安全的。”
“如果时间到了还没剪,就会爆炸。”
“同时剪了两根线,或者剪错了线,都会立刻引爆。”

这些都是为了故事服务。

那么,回到你的问题:如果把红线蓝线一起剪断会怎么样?

根据影视剧里的逻辑,“同时剪断”通常会被设定为最糟糕的选择。因为它往往被描绘成触发了炸弹的“联动保险”或者“最终防爆机制”。也就是说,你试图用一个“捷径”来绕过预设的“正确”路径,结果恰恰触发了最坏的后果。

在现实中,如果真的存在一个设计成“红蓝线二选一”的炸弹(这本身就有点戏剧化了),同时剪断两根线,结果可能有很多种,取决于设计者当时的意图和技术:

1. 爆炸: 这是最符合影视剧逻辑的,也是最“安全”的设计。设计者希望任何非预期的断线都导致爆炸,以最大化其威胁性。同时剪断,相当于同时破坏了炸弹的“电源”或者“引爆回路”的某一部分,也可能触发另一部分连锁反应,导致引爆。
2. 失控: 炸弹可能不是直接爆炸,而是进入一种不稳定的、随时可能爆炸的状态。这可能意味着它的定时装置失控,或者它的触发器变得异常敏感。
3. 失效(极低概率): 如果设计者确实考虑到了“同时断开”这个操作,并且其目的是为了防止被干扰,那么理论上可能存在一种设计,即同时切断这两根线反而会让炸弹的引爆电路失效。但这在真实的反拆除设计中非常罕见,因为这相当于给了使用者一个“正确”的破解方法。设计者更倾向于让任何“错误”的操作都导致失败。
4. 触发其他装置: 这根炸弹可能不止“红线”和“蓝线”这两根线。你同时剪断的这两根,可能只是系统的一部分。一旦它们被剪断,可能会激活炸弹的另一个报警装置,或者触发另一个更隐蔽的、与时间无关的引爆机制。

更详细地说,我们可以想象一下炸弹内部的电路设计:

串联电路: 如果红线和蓝线是串联在一起,形成一个完整的引爆电路的一部分(比如,提供电力给雷管,或者连接触发器到雷管),那么剪断其中任何一根,或者两根都剪断,都会导致电路断开,从而无法引爆。但正如前面所说,设计者不会这么傻。
并联电路(有陷阱): 假设炸弹设计者是个“聪明人”,他可能让红线和蓝线是“并联”的,但其中一根(比如蓝线)是一个“假线”,它的作用是当你剪断红线时,它会立即启动一个“反制措施”,导致爆炸。而如果你剪断蓝线,它则什么都不做(安全)。如果同时剪断了红线和蓝线,那情况就复杂了。
情况一: 红线是主引爆线,蓝线是反拆卸触发线。同时剪断意味着主引爆回路断了,但反拆卸线也被触发了,而且因为没有时间来处理反拆卸的连锁反应,它直接导致了爆炸。
情况二: 甚至可能不是红线蓝线,而是“红线”连接到一个启动器,“蓝线”连接到另一个启动器,两个启动器都必须在特定的序列或条件下被“断开”才能安全。如果你同时剪断,它可能触发了一个你不知道的、预设的“同时断开导致爆炸”的开关。

所以,总结一下:

在影视剧里,同时剪断红线蓝线,几乎总是意味着“爆炸”。这是为了制造戏剧性冲突。

在现实的炸弹设计中,虽然不会有这么简单的“红蓝线二选一”,但任何非预期的、未经精确计算的操作,都有可能触发炸弹的反拆卸机制,导致爆炸。所谓“同时剪断两根线”,可以看作是对这种“非法操作”的一种极端表现形式,因此,设计者大概率会将其与爆炸关联起来,以确保其致命性。

拆弹工作,从来都不是一道简单的选择题,而是一个与高度复杂、充满恶意的精密机械进行的生死博弈。任何试图“取巧”或者“一劳永逸”的操作,都可能让你离目标更远,离危险更近。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谢邀。。。

那是电视电影上吸引观众用的。

除非做炸弹的是个电子方面文盲。

两根线?

这两根是什么线?

1,如果是最土的炸弹,两根线是联通控制开关的。(文盲做的)

那随便先剪哪一根都一样,只要不让电回路勾通,剪哪根都一样。

当然,两根一起键,剪下去正好相当于开关闭合,你“嘭”。。。。。!

2,两根线是电源线,某电池的正负极线。 也是剪哪根都一样。 (文盲做的)

当然一起剪也可以,看电池能提供多大电流。 当然。。你的剪刀或者剪线钳会被电流打一口子。

3,两根线直接连着电雷管。 。。。(文盲做的)

这个无所谓了,剪一根或者一起剪,都一样,还没给电雷管供电呢。 供电了你就“砰”。。。

4,两根线是检测线,后面单片机io口连着。

这得看写程序的人的心情。

他可以写红线连着的io口判断先剪不爆,也可以绿线。

甚至他乐意的话,可以做成红线剪断,还得规定时间内连通三次才能解除。

。。。。。。。综合上述。。。。。。

建议少被电影电视这种忽悠。

换我做,4层pcb,中间走信号。外两面全覆,只见IC不见走线。一排输出口,电雷管单绑电池,然后环氧固封,内做外断电引爆。 外面线都是检测口,剪啥都炸。

主板加几个水银开关,倾斜就炸。 主板上加GPS模块,单片机读取位移变化就炸。 当然,单片机读取GPS模块,GPS被屏蔽也炸。

神仙来也拆不了。

user avatar

作为一个电气工程师,黑色线最便宜,而且一般用电路板,好一点还有三防喷涂,等你扒开还有。。。算了,你还是去吃碗面吧。

user avatar

因为国际上是有一个关于简易炸弹制作的ISO标准存在的(以下简称”标准“)。“标准“中对于其电线的颜色和功能引脚都进行了明确的定义。对于点火顺序和defuse的流程都必须要严格遵守。如果disarm过程中剪错电线顺序就会触发引信提前引爆炸弹。这套标准最早诞生于20世纪70年代美国加州洛杉矶市西北部的Hollywood地区,后来慢慢流传到了全世界,已经成为了事实上的行业标准。

知乎上很多人对于枪支很熟悉,但对于炸药可能比较陌生。现代的炸药不是说你用打火机就能点着的。能用打火机点着的是摔炮,里面那是火药……现代的炸药,需要用另一种炸药才能引爆。正是因为如此,炸药才成为了稳定的生产力工具。发现这个稳定机理的人叫Alfred Nobel,最骚的是他后来设了个慈善基金,专门用来奖励那些易燃易爆炸的灵长类动物。

图片来源:en.wikipedia.org/wiki/D

引爆炸药的炸药,叫做雷管。这是民用版。电子引爆的雷管叫做电雷管。

引爆炸弹的炸药,叫做引信。这是军用版。电子引爆的引信叫做电引信。

不过原理都差不多,即使核弹的引信也是这个原理。现在比较流行的是炸线式引信。过程如下:

  1. 一根细金属线。突然通过了很大的电流(通常是电容放电引发)
  2. 金属线到达熔点,出现局部熔融,形成冰糖葫芦状。
  3. 局部高温造成金属开始迅速蒸发!蒸发的气态金属形成了导电通路,出现电弧。
  4. 电弧轰出等离子体
  5. 等离子体快速扩张,形成激波。就是超音速时出现的激波。
  6. 激波引爆第一爆炸物

现代一点的又在上面再次改进,只用等离子体加热,之后再引燃二级雷管。二级雷管再引爆一次炸药。更安全。上面说的很神奇,其实有条件的你在家也可以感受一把。你把一个电解电容反向接到一个30到50V电源上就能体会(注意安全)。这种惊心动魄的瞬间是很难忘的(别问我为啥知道)。

终于到电线了。所以,如果要引爆炸药,需要把一个电容的电迅速释放掉。此时你需要一个电路:

图片来源:electronics.stackexchange.com

当然这是个没用的电路,2N3906的集电极电流最多只有200mA,你看看就好。

所以,对于一个这样的引爆装置,你把电池拆掉当然是坠吼的,但由于那个大电容的存在,你即使拆了电源,装置还是会持续运行几分钟的。所以,下次你直接剪电容就哦了。

那有人问,你为啥不一刀剪所有线。这个主要是电气工程师的个人修养问题,这个人要是带电剪过电线就不会一次同时剪两根。因为有可能会很闪亮。

那为啥剪错线就会爆炸。前面说了,这是个行业标准,剪错了就是会爆炸,没办法。

那你说为啥有时候线都是蓝色的,没有红线。没有为什么,今年本命年,红线用完了。

那你说为啥他不做个电路板啥的,线搞这么乱。你说说,他要是懂电子,懂等离子体,懂电路设计,懂编程,他还做啥炸弹,他来知乎回答问题骗赞不香么?!

user avatar

看到某位电子工程师表示随便剪断一根都行…深感困惑…

至少在我有限的知识储备内,两根线未必就一定是构成回路的两根…更何况伪线这种东西还是没那么难想象的…


举例一:最简单最基础的检测导线开路的方法。导线a在回路中,导线b和计时装置串联将用电装置短路…如果计时装置到时间断路,或者导线b断路,都会导致用电装置接通。


举例二:好吧,那么假设我们找到了电路中唯一的电池,那么剪断上面的线就完事了吗?

不,因为电路中完全可以有不是“电池”的其它“电源”。我们考虑一个简单的开路检测电路。把电阻R1和电容C串联,再并联电阻R2,接入电路。在R1两侧并联一个支路,支路包含一个二极管和点火装置。当电源被切断时,R1两侧电压反向,支路接通点火。

更进一步地,可以提出所谓“本质危险”型仪表的概念。它指的是这样一种设备:

在危险区域内有着复数个储能元件,使得当电路出现故障时,任何一个元件内储存的能量均足以引燃危险物。

那么,对于这样电路的处理,就需要格外小心了。


举例三:那么,计时器呢?如果计时器平时是接通的,那就把它短路掉;如果计时器平时是断开的,那就把它断开,这总可以吧。

最大的问题就是,现在的计时器并不一定是闹钟的形式了吧…一块小小的555,一块方方正正的晶振…这些东西完全可以放在盒子里的电路板上啊…只要在外面露一块小小的LED就可以了吧(

你甚至可以弄好几个时钟互相校对,如果时钟A的某一个tick期间时钟B经历了threshold个tick就视为时钟A被破坏…

更何况…就算插着网线指名道姓要微软的NTP时间戳来对时钟…别人也没办法伪造不是吗(暴论


举例四:突然发现似乎有点跑题…那么让我们回到问题上来。

同时剪断两根线行不行?当然不行…

稍微上过一点电路实践课的同学应该都不会允许这种竞争冒险的DD行为。

数字化的话每个tick检查一下两根导线,如果两根线在同一个tick断开就直接boom…

模拟电路的话在电输入上加一个电容,延迟几毫秒再说…

谁没事闲得去赌哪个信号先到啊!


举例五:或者不考虑功率的话,我们可以考虑急停安全的范畴——你完全可以把两种混合爆炸的东西分开放置,用电磁铁把一部分吸在黑箱的上端。

缺点是待机功耗比较大。但是优点是在紧急断电的情况下可以保证复位。就算用EMP或者什么手段使得所有电子器件几乎同时失灵…万有引力也会帮你完成剩下的工作。



如果说在几十年前那个时代,制作一个难以拆除的电路还是很技巧性的东西……那么在现在这个时代,这种事情已经变得愈发简单了起来。

加速度传感器、光传感器、陀螺仪、红外传感器…这些东西功能越来越强大而价格越来越低廉…你甚至可以往里面塞一片单片机来综合这些信息…

你甚至可以在里面开一个CCD,直接用图像判断盒子有没有被打开……


所以说…电影里到了这个年代还在用红线蓝线的设计大概是为了电影效果把…

还不如留个串口,邮件BTC到账立马发密钥呢(对了,记得加隔离栅)(暴论)


写这个东西最开始的时候纯粹是觉得对方的说法过于荒唐。

写到一半,我也在思考,明明知道剪线不过是影视剧渲染的“虚假的拆弹”,那么考虑这些有什么用呢?

嘛…肯定不是弄炸弹用了。

不过,在包括加密服务/防盗报警/金融服务在内的多个领域,我们确实存在着这种检测破坏的需求。

往小了说,各位不希望买来的防盗报警器是那种“剪断一根线就废了”的类型吧。

往大了说,各家CA保存私钥的介质,应当做到有能力在被暴力破坏时消除其中的数据。

炸弹弄出来一堆暗线什么的固然大概率是电影情节——但是POS机如何防破拆,这不是个有趣的话题吗?

至少按照某期今日说法的内容来看…里面似乎确实是有“暗线”这种东西的…


另一方面,如果要设计“安全”的电路,那么对它来说,检测故障的能力是必需的。甚至在彻底失灵的情况下,它也要能做到不会造成大的危害。

如何在强干扰的情况下工作?如何处理恶意的输入信号?如何检测开路和断路?系统中是否存在薄弱节点,当它损坏时系统会造成不可知的危险?

这些问题都是有应用意义的实际的问题啊…


嘛,废话似乎有点多了。

最后祝各位工作顺利,软硬通吃(大雾

如果有什么冒犯(谬误)之处…还请见谅(指出)啦!(鞠躬)

user avatar

这种主要是影视作品里面为了观众理解搞出来的,不过跟其它回答说的不一样,这种不一定就完全没有现实性:如果是恐怖袭击那种,那自然是目标是要炸就好,结构越简单越不起眼越好,肯定不会给你整那么大一个计时器;但如果是用来炸弹勒索的,那设计成让发现的人很容易理解是合理的。同时,如果是用来勒索,那么警方需要相信接受了勒索的条件之后,放置炸弹的人也可以帮助警方顺利解除炸弹,那炸弹上应该设计一个很容易操作的解除方式——比如说剪一根线;但是,做的这么明显那谁都知道怎么解除了,那么也很简单——两根线,一根是解除,一根是爆炸。既然是这个目的,那么其实也很明显了,解除线并不是因为是关键部件,而是就是为了安全解除用的,那肯定设计成了两根线一起剪断时,爆炸线覆盖解除功能,这样才能防止两根一起剪来拆除。

实际上两根线猜出来的可能性还是有点大,不如用更多的干扰线——或者,连剪也免了,直接给你做成开关吧,按下对的就解除,按下错的直接炸。实际上的确有这样的经典案例:

除此之外,这个炸弹也有经典的定时系统,据勒索信中的描述,它有三个计时器,分别设定了三个不同的时间,只有按照指示交赎金才能得到关闭计时器的方法。
整个炸弹唯一可操作的地方便是那28个带编号的金属拨动开关,只有第23号开关处于打开的状态。这28个开关同样危机重重,其中既有可以关闭某个引爆电路的,也有无效的,更多的是直接引爆炸弹的。
算上这28个开关,这个炸弹有8种独立的引爆方式:破坏外壳引爆、拆螺丝引爆、移除外壳引爆、撬控制箱引爆、倾斜引爆、填充水或泡沫引爆、倒计时引爆、28个迷魂开关引爆。

(这个案件的结局还是蛮搞笑的)

所以并不要觉得这个经典桥段就一定不科学了,最开始设计的还是挺合理的,只是后来各个电影电视剧里面用起来的时候没有考虑,什么炸弹都做成这样了,其实只有炸弹勒索的设计成这样比较合理——当然,一般可能没有那么好看,也没有那个精心设计的计时器。不过现在数字电路技术这么发达,用集成电路+单片机做一个控制电路也没那么复杂,要做成电影里那样其实也不太难。

类似的话题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