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公益我一直在做的,虽然数额不多,但因为比较方便,就是在app上动几下手指,可以随时做,互联网确实让距离不再成为界限了,就算我现在常驻海外,也没啥问题。
许多人,尤其是大城市里长大的人,其实比较少机会亲身接触比如山区里的孩子是怎么上学的,他们的环境有多艰苦,还有一些正在遭受战火或者病痛的边缘化地区的人们的苦难生活。
随着技术的进步,互联网就提供了这样一种可能,通过一些图片和视频,给人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加深人们的共情,激发人们的爱心。
现在的平台已经不少,主要是几个大厂在做,比如腾讯公益、支付宝,这挺好,这样大家就更放心,项目更透明更公开。
集腋成裘,小水滴就这样汇成大江河,人们在参与公益的过程中,个人心灵也必然得到净化和提升。
古希腊人追求的“善”是理念的终极趋向目标,它存在于人们的思维中,或者可以外化到整个世界,但理念毕竟只是理念,与现实的距离是那么遥远。
只有在今天,我们通过互联网的力量,通过平台和每个有爱心的人的共同努力,才能真正实现终极的善,理念和现实在这儿汇集,在这儿走向同一和超越。
今年520互联网的事儿不少,昨天上午字节归隐,晚上天猫易时,今天一早就是企鹅信佛。
你们这帮大厂对我的爱莫非动真格的?
那我今天洗澡可得拿肥皂好好搓搓干净了啊……
说到互联网公益,以及我昨天提到过的互联网教育扶贫弘扬传统文化等等,我愿称之为:
互联网行业的二次进化进程。
这个跟达尔文的生物演化论有异曲同工。
几亿年前所有生物生活在海洋里,为什么好死不死的纷纷往地上爬?
很明显海里太卷了嘛,下海红利足够的话,谁没事上岸啊。
海洋里的这些杂鱼互殴腻了,上岸以后的进化就多样的很,有的进化出利爪,有的进化出尖牙,有的进化出飞羽。
所以直到今天,这些差异化的进化生物,都有自己的独占疆域,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内政。
互联网行业在前疫情时期,和生物进化的海洋时期极度类似,都是在一个流量池里边恰一锅饭,恰着恰着就掐起来了……
毕竟流量池容积有限。
而后疫情时期的今天,大厂纷纷作为进化急先锋,开始往岸上爬,分别开始了各自的二次演化,且不谋而合的,也和而不同的,开始各自做各自的差异演变。
其所求,和当年的动物世界一样,都是想未来各自有新疆土,且彼此秋毫无所犯。
企鹅在这里边,主要进化方向,公益慈善就是其中之一。因为他们年年搞这一块,一年比一年搞得大,且花钱越来越多。
说到如何如何让更多人参与进来,纯凭常规运营还是有难度。
企鹅再大,也脱不开他自己的平台属性,他能在人与人之间搭建完备的信息网络,但做不到直接从这张网络上生产价值。
价值本身,还是得靠用户。
最狭义的观点,切是可以借助他娱乐方面的先决优势给公益造势。他光是游戏这块就能有效触发超过6亿用户,这就是天。
我随便发散。
以后王者里边消费一套皮肤,有一块钱入账到公益,尽管短期肯定损游戏收益,但企鹅如果认为公益是未来,那么交学费买未来,无可厚非。
或者反向运作,公益捐款后有游戏里虚拟券,也能反向给游戏带量。当然,这块合规性有待商榷,这方面我不是专家不逼逼太多。不过想做就一定有办法斡旋。
而一旦做到,则必然公益娱乐双向流量上扬,对企业本身不是坏事。
如果说游戏这个垂类还是偏敏感,企鹅的读书,视频等等流量池事实上都有善加利用的余地,中间难处只在于各个产品模块之间能否配合通达。
如果抛开企鹅不谈,只谈数字时代的公益积极性增加,话题就大了。
最好的办法是蛋糕做大,人人手里有余粮,才能追求积德行善带来的精神愉悦。
这和信仰类似,三餐难保的人很难信佛,因为他们礼佛时分辨不出木鱼声和肚子咕咕声,杂念就丛生,杂念之下哪有虔诚可言。
如果蛋糕就这么大了,那就得想辙把社会收入阶层做合理调整。
公益慈善的本质,说穿了是让高收入阶层和中等收入阶层的价值向下流动,而且是自觉自愿的。
西方资产阶级特别乐于慈善事业,是为了避税,不谈。
咱这边是不是可以把富人阶层的税点提升,多出来这部分的税,国家替他捐了善款便罢,然后利用数字化通道,在平台上给他们题个善人榜。
这跟游戏里全服排行意思差不多,精神嘉奖嘛,钱都这么多了追求点精神嘉奖其实有利身体发育。
公众能看见这榜单,这上边的人大都是老板,则老百姓一来知道哪个大佬财大气粗,二来了解哪个大佬心慈手宽,人才必定趋之若鹜,对他们企业发展本身也有好处。
所以,宏观看互联网公益,平台面向富人阶层的善款榜,势在必行,这比财产公示好。
财产公示只能证明他是一富人,这个榜还能证明他是一好人。
又有谁不喜欢做个好人呢?
所以回归主题:
“数字时代如何让更多人参与公益?”
火车跑得快,全靠车头带,只要有表率,公益万万代!
国内互联网公益的发展势头很迅速,去年光是腾讯公益上的捐款人次就突破了1.17亿,全年筹款总额38.49亿元,平均每次捐款32.9元,参与过捐款的你又被平均了吗?
滴水穿石,聚沙成塔,即使是一次捐几块钱,乘以1亿次,那就是几亿元的善款。
数据显示去年捐款总额最多的省份是河南省,捐款总额达到了2.94亿元,捐款总额基本与人口和城市规模正相关。
但重庆市的数据额外秀,在城市排名中位列第一,这应该也是为啥此次峰会选择在重庆召开的原因之一。
互联网公益是数字时代“科技向善”的最好案例之一。
互联网公益每发生一次,可能也就一块或几块钱,对个人来说,也就一瓶水,一杯可乐,一块西瓜而已。。。
但对那些需要帮助的人来说,那可能是贫困山区的爱心午餐、求学道路上的助学金学费、或者重症患者的医药费。。。
过去20年,互联网改变了太多事,不断地把“衣食住行”相关的方方面面,从线下搬到了线上,开始大家都觉得很好,但逐渐由于在过程中也发生了一些不好的事情。目前对互联网的态度,其实也是毁誉参半的。
支持互联网发展觉得这提供了便利,反对的则认为互联网模式创新,只是加剧内卷,并未带来什么本质改变。
对于互联网公益这一将公益行为由线下变成线上的改变?你持什么态度,支持还是反对,相信还是存疑?
个人是十分支持的,这就是“科技向善”,这是数字时代的民间扶贫力量,个人以为,互联网公益主要有以下优势。
1)互联网极大地降低了普通人“行善的门槛”,而门槛的降低,有助于大家能够及时且方便地献出爱心。
很多时候,大家想要献爱心,都是一刹那间被触动到了,心生恻隐之情,然后就献出了一点儿爱。
过去即使有过一闪而过的念头,但由于不清楚流程以及流程相对繁琐,就很难实施下去。
现在有了互联网公益,那些想要献爱心的人,只要小手一点,就能献爱心了。
2)互联网除了能够降低门槛外,还拉近了人与人之间的距离。
人类本身就是互帮互助才发展壮大的,过去的互助,大多发生在身边,发生在邻里之间,乡村之间,一个小镇,一个城市。
有了互联网的“赋能”后,公益的距离一下子就缩短了。
3)互联网公益能够借助于大数据等手段更加精准的效果。
公益活动要起到实质的帮助,最重要的就是要精准,就像国家的“精准扶贫”一样,互联网公益,通过精密的计算,也更容易把水引流到最需要他的地方去。
至于题目中问的,如何吸引更多人参与到互联网公益中?个人主要有以下几点想法:
一是要继续扩大影响,要让更多的人知道,了解互联网公益,让大家知道线上献爱心的渠道和方式,目前微信和支付宝,都有互联网公益献爱心的入口,微信中有腾讯公益,支付宝里有爱心捐赠。
二是需要建立并增强信任,去年疫情期间,因为捐款物资发放等问题,也出现过严重的舆论事件。很多人不愿意捐款的原因,并不是不愿意行善,而是对中间环节的不放心,大家赚钱都不容易,最怕的就是自己献的爱心,被心存不轨之人所利用。
所以提高信任,建立更加公开、透明的公益机制和体系,让每一份爱心都落到实处,才能逐渐建立起信任机制。
三是要增强“参与感”,献爱心也需要参与感吗?当然!
如果献爱心的环节,只是付款就完事,那肯定没啥参与感,也不会获得足够的“助人为乐”的快乐。
而如果献了爱心,能够知道这笔钱,给谁提供了什么样的帮助,并且获得了什么样的效果,那这份爱心献的就很有参与感。
如果献爱心还有等级积分,那就更有参与感和满足感了。
环保可以通过“种树”来推动,献爱心其实也可以采用类似的方式。
最后,国家的扶贫攻坚,加上一些民间的力量,会让这个世界变得更加美好。
昨天520,看到这个题,写了一半,想着反正也没发红包,要不也冲动一下,去捐个款?
于是就给中国儿童少年基金会捐了13节公开课,希望他们能够好好学习,知识改变命运!
互联网公益有一个优点,可以最大限度的减少中间环节,特别是可以减少打着慈善公益的旗号,通过搞账本把戏去洗钱,去逃税的的可能性,避免公益慈善事业西方化。
慈善这事在西方之所以是富人专利,主要原因是西方国家经过这么多年的发展,已经把慈善事业发展成了一门政商关系,金融产业,传媒文宣和科班学术高度混杂的利益交换系统工程,其内部的复杂程度和精密程度已经远远超越了一般社会大众的认识范畴,根本不是社会公众所能涉足的。
在西方国家,你但凡看到“非盈利性,非官方组织”,那么不用想,从业人员非富即贵,具体业务日进斗金。
世界上最贵的就是免费。
至于慈善事业的本意,即实现社会财富再分配的职能,很大程度上被搁置了。
不是说慈善公益事业一分钱都没有花到公益上,但是和慈善公益事业中磅礴无比的现金流相比,真正用于公益的资金也就是九牛一毛,甚至于哪怕是把这些资金全部投入商业经营中,由政府收税后再投入到社会公益工作中,投入的钱都要远远超过这些所谓的慈善,成效也要大的多。
所以当你看到西方某位权贵的亲属并不是在“非盈利非官方组织”工作,而是在企业中工作时,可以断定此人多多少少还有点良心,毕竟他至少还愿意工作,而不是吃白饭。
现在中国的互联网普及率非常高,这为社会公众提供了一条参与社会事业的有效途径,同时,互联网环境相较于其它途径要更为扁平化,这本身就在结构层面上最大限度的杜绝了账本游戏的可能性。
政府要做的就是把这一块好好监管起来,确保资金流动的通畅,公开和可查询,严打偷税漏税,同时要建立对慈善公益事业具体项目的验收审计机制。
简而言之,互联网的高普及率实际上为中国突破世界范围内既有的公益事业模式提供了一个比较好的方向,特别是打破了传统公益事业模式中造成账本游戏的信息差问题,是一次有益尝试。
政府要做的就是管理好这一切,用大佐的话说,就是谁敢趁机整烂活就枪毙谁,抓一个锤一个。
我一直有个观点,公益不是有钱人的专属,也不是明星的义务,而是人人的权利,南北朝萧纲曾语,“一善染心,万劫不朽,百灯旷照,千里通明。”,发自内心的表达善心,力所能及的去帮助有需要的人,这是每个人都该有的权利,但是现实当中,我们很少有参与公益的机会。
数字时代,公益离我们越来越近,人人参与不再是一句空话,公益必将接上数字的翅膀越飞越高,让有需要的人更快的得到帮助。
如何让更多的人参与公益?
公益信息的公平公开公正显得尤为重要,这需要严格筛选,千万不要出现“狼来了”事件,否则一次失信必将带来灭顶之灾。
我为人人,人人为我,人人奉献一点爱,这个世界更美好。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