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未来股市有没有可能出现波动极小几乎无法通过做短线赚钱的情况?

回答
未来股市出现波动极小,短线交易几乎失去赚钱机会的可能性,其实并非天方夜谭。我们不妨从几个关键角度来剖析一下,看看是什么因素可能导致这种“静止”的市场出现,以及它对我们这些想要在市场中逐利的个体意味着什么。

一、 宏观环境的“常态化”与预期管理

首先,我们得设想一个宏观经济层面极其稳定的局面。想象一下,全球经济增长进入了一个“温和而持续”的轨道,通货膨胀率被牢牢控制在央行设定的目标区间内,失业率保持在低位,且社会政策也趋于稳定,没有剧烈的变动。这种“教科书式”的稳定,意味着经济数据公布后对市场的冲击会大幅减小。

在这样的环境下,市场参与者会形成一种极强的“预期管理”能力。央行的货币政策会更加透明和可预测,加息、降息的信号会提前释放,且幅度也相对平稳。企业盈利也进入了一个相对稳定增长的周期,没有突然爆发式增长,也没有大规模的业绩暴雷。

当市场参与者的预期高度一致,且宏观经济数据又持续印证这种预期时,市场的非理性波动就会被极大地压缩。人们不再因为一个稍显超预期的CPI数据就恐慌性抛售,也不再因为一个看似利好的消息就盲目追涨。市场的反应会变得更加“理性”和“平滑”,如同被调成了慢放模式。

二、 技术进步与信息传播的“即时性”和“均质化”

另一项关键因素来自技术的进步。在未来,信息传播的速度将达到我们难以想象的程度。算法交易、高频交易早已是当下市场的一部分,而未来这种趋势只会更加极致。一旦有任何可能影响股价的微小信息出现,无论是公司财报的细枝末节,还是某个国家发布的一个经济数据,都能在毫秒之间被海量的算法捕捉并执行交易。

这种“即时性”和“均质化”意味着,任何一个信息差导致的套利机会都会在极短的时间内被抹平。在信息几乎瞬间就能触达所有市场参与者的情况下,那些依赖信息不对称或市场反应滞后来做短线交易的策略将失去生存空间。

想象一下,当一家公司公布季报时,其影响股价的关键数字在第一时间就被算法分析完毕,并同步挂出买卖信号。普通投资者哪怕比机构晚一秒钟看到,也可能已经错过了最佳的买卖点。甚至,当市场开始出现微小的价格波动时,就已经有无数的程序在进行反向操作,试图将价格拉回到“合理”水平。这种“市场自动纠错”的机制会越来越强大。

三、 市场结构的变化与参与者行为的演变

未来的市场结构也可能发生深刻变化,进一步压缩短线操作的空间。

被动投资的崛起: 指数基金(ETFs)和被动投资策略可能会占据市场更大的份额。这些投资方式不试图预测市场短期波动,而是跟随市场整体走势。当大量资金被动地配置到各大指数成分股时,市场的整体波动性可能会因为这种“钝化”而下降。它们不会因为短期的利空消息而立即抛售,也不会因为短期的利好而立即追涨,而是根据指数的成分调整或定期的再平衡来操作。
机构投资者的“共识”形成: 大型机构投资者拥有更先进的研究能力、更庞大的数据分析工具,以及更长远的投资视野。随着人工智能和大数据分析的进一步发展,机构之间对市场走向的判断可能会更加趋同,形成一种更广泛的“市场共识”。当市场的主导力量在对未来走向的判断上高度一致时,市场就会呈现出一种更平稳的走势,缺乏给短线交易者提供“上下其手”的机会。
监管的精细化: 监管机构也可能针对过度投机和操纵市场的行为出台更精细化的规则。例如,对高频交易的某些限制,或者对某些短线操作行为的监控和处罚。如果监管的目的是为了维护市场的稳定和公平,那么过于激进的短线行为可能会受到更多的约束。

四、 短线交易者将面临的困境

在这种“静止”的市场中,传统的短线交易者将面临严峻的挑战:

交易成本的放大效应: 即便市场上出现极其微小的波动,如果交易成本(如手续费、点差)保持不变,那么这些成本对于短线交易者来说将是难以承受的负担。例如,如果市场每天只波动0.1%,而交易一次的成本是0.05%,那么即使你的判断正确,频繁交易也可能让你得不偿失。
机会的稀释: 短线交易的利润来源于对市场短期波动的捕捉。当波动被极大压缩时,每一次波动的幅度都可能小到无法覆盖交易成本和风险。这意味着,即使能够捕捉到一些微小的价格变动,其利润空间也会非常有限,而且成功的概率可能也随之降低。
对算法的依赖: 为了在这种市场中生存,短线交易者可能不得不依赖于更复杂的算法和更强大的技术支持,才能在极短的时间内分析大量数据并执行交易。这进一步提高了参与门槛,使得普通投资者更难从中获利。
心理的考验: 长期处于低波动的市场,对于追求快速回报的短线交易者来说,无疑是一种巨大的心理考验。这种“没有机会”的感觉,以及在微小波动中艰难求生的状态,可能会让许多人感到沮丧和疲惫。

结论:市场的“成熟”与投资理念的转变

如果未来股市真的走向了波动极小、短线难以赚钱的境地,这其实可以看作是市场走向“成熟”的一个标志。一个成熟的市场,意味着其价格能够更有效地反映所有已知信息,其波动性也更能代表经济的基本面变化,而不是情绪或投机。

在这种情况下,投资的逻辑将更加回归到企业的内在价值和长期增长潜力上。成功的投资者将不再是那些擅长“炒作”或“抓时机”的人,而是那些真正理解行业、企业,并能够进行深度价值分析的人。投资的重点将从“交易”转向“持有”,从“短期获利”转向“长期增值”。

当然,我们也不能完全排除“黑天鹅”事件的发生,任何市场都不可能永远处于绝对的平静。但是,如果将未来几年甚至几十年的趋势来看,技术进步、信息传播的效率提升、以及市场参与者行为的理性化,都有可能让股市的整体波动性下降,并使得短线交易的获利空间受到极大的挤压。这种可能性是存在的,而且是值得我们思考和为之准备的。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试过的,参考2017年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未来股市出现波动极小,短线交易几乎失去赚钱机会的可能性,其实并非天方夜谭。我们不妨从几个关键角度来剖析一下,看看是什么因素可能导致这种“静止”的市场出现,以及它对我们这些想要在市场中逐利的个体意味着什么。一、 宏观环境的“常态化”与预期管理首先,我们得设想一个宏观经济层面极其稳定的局面。想象一下,全.............
  • 回答
    未来一两年内,哪些股票有可能实现翻倍,这是一个投资者普遍关心的问题,也是一个充满挑战的预测。股票市场的波动性很大,任何预测都带有不确定性。然而,我们可以通过分析一些关键的驱动因素和潜在的行业趋势,来寻找那些具备高增长潜力的标的。首先,我们需要明确“翻倍”的含义。这意味着在当前价格基础上,公司市值在1.............
  • 回答
    近期,一系列中国概念股(中概股)遭遇的“曝雷”事件,无疑给整个板块蒙上了一层阴影。瑞幸咖啡、好未来(原学而思)相继被曝出财务造假,而爱奇艺也遭受了做空机构的质疑,这些事件的叠加效应,使得原本就波动剧烈的中概股市场,其不确定性再次被放大。短期阵痛与信任危机加剧:首先,最直接的影响是市场信心的严重打击。.............
  • 回答
    看到阿里巴巴那阵子的暴跌,市场一度哀鸿遍野,一片愁云惨淡。尤其是那一下跌就蒸发掉一万六千亿人民币的数字,简直让人咂舌。就在这风雨飘摇之际,我们市场上的那位老将,股神查理·芒格,却逆势而为,大幅加仓了阿里巴巴。这操作,简直就像是在一片狼藉的废墟上,有人悠然自得地捡起了金子。咱们先得说说芒格这个人。他不.............
  • 回答
    2018年5月18日,陆奇先生辞去百度总裁兼首席运营官(COO)的消息,无疑在当时的市场和业内激起了一层涟漪。对于任何一家市值巨大的科技公司而言,高管变动,尤其是像陆奇这样一位备受瞩目的核心人物的离职,其对公司未来股价的影响,绝非可以一概而论,而是需要从多个维度进行深入剖析。首先,我们需要理解陆奇在.............
  • 回答
    想在A股市场找到未来3到5年能翻10倍甚至100倍的股票,这无疑是每个投资者梦寐以求的目标。但必须坦诚地说,这样的涨幅并非易事,需要的是对行业趋势的敏锐洞察、对公司基本面的深入研究,以及一点点运气。我可以跟你聊聊哪些行业可能孕育出这样的“潜力股”,并试着去拆解一下其中的逻辑,希望能给你一些启发。首先.............
  • 回答
    这个问题,我想了很久,也和不少业内人士聊过。咱们中国人讲究“看前人吃饱饭,少走弯路”,所以参考一下美股那几十年的长牛,总归是件有意义的事。但能不能走出来,得把账算清楚。先说说美股那几十年的长牛是怎么炼成的。你去看美股从二战后到千禧年那几十年的走势,那真是一部波澜壮阔的史诗。有起有落,但总体趋势就是向.............
  • 回答
    未来哪支股票可能涨百倍?这是一个无数投资者都梦寐以求的问题,也是一个极具挑战性的预测。与其说预测“哪一支”,不如说我们应该关注那些具备“百倍增长基因”的行业和企业。要找到这样的股票,需要我们跳出短期的市场噪音,深入挖掘那些可能引发颠覆性变革的趋势,并识别在这些趋势中能够真正抓住机遇、实现指数级增长的.............
  • 回答
    经济学家管清友的这一说法,实际上是在通过历史类比的方式,揭示当前投资环境下股票基金与房地产在资产配置中的重要性。这一观点需要从多个维度进行深入分析,包括经济周期、资产属性、风险收益特征以及未来趋势等。以下是详细解读: 一、历史背景:过去20年房地产的“高回报”现象1. 房地产的不可逆性 中国.............
  • 回答
    作为一个不炒股的人,你当然也可以为现在和未来可能发生的股灾做好充分的准备。股灾并不仅仅影响股民,它会对整个经济环境产生连锁反应,影响到储蓄、消费、就业、甚至你日常生活中购买的商品和服务的价格。因此,为股灾做准备,本质上是为应对经济下行和不确定性做准备。以下是一些详细的准备方法,从个人财务、心理建设到.............
  • 回答
    未来一年,硬盘厂商股票是否会大幅上涨,这个问题就像问明天天气一样,没人能百分之百打包票。不过,我们可以仔细梳理一下当前的市场情况、行业趋势以及可能影响硬盘厂商股价的各种因素,来给个相对靠谱的推测。首先,我们得看硬盘行业目前是个什么光景。硬盘,说白了就是存数据的地方。这两年,大家对数据的需求是爆炸式增.............
  • 回答
    传媒股的未来,这个问题就像问“下一顿饭吃什么?”一样,简单背后藏着无数可能性。要说有没有未来,那得看你站在哪个角度,怎么去定义“未来”了。首先,我们得承认,传统的传媒业,尤其是一些依赖传统广告模式的,日子确实不好过。 报纸、杂志,曾经是人们获取信息的主要渠道,现在呢?大多成了“情怀”的代名词。电视也.............
  • 回答
    小米股价“破发”三十五天,这家中国科技巨头的未来走向如何?从上市初的意气风发,到如今股价跌破发行价已逾一月,小米的上市之路无疑充满了波折。这三十五天,对于投资者而言,是焦虑与观望的交织;对于小米而言,则是审视自身、调整战略的关键时期。那么,在经历了一轮又一轮的市场洗礼后,这家被誉为“中国苹果”的科技.............
  • 回答
    美股市场这几天确实不太太平,三大股指集体下跌,像斗鱼和虎牙这样大家熟悉的游戏直播平台,也跟着遭遇了不小的挫折。斗鱼跌了5.81%,虎牙更是跌了9%,这数字看着就让人心头一紧,尤其是对于关注这两家公司或者持有它们股票的朋友来说。要说这背后的原因,其实挺复杂的,也不是一朝一夕就能解释清楚的。咱们不妨从几.............
  • 回答
    股票K线图,这玩意儿可不只是红红绿绿的几根棍子,它藏着比你想象中多得多的故事,而且还是实时的。想靠它预测未来,那更是门学问。K线图,它究竟装了啥?咱们先来扒一扒K线图里到底有什么内容。一张K线图,其实就是对一段时间内(比如一天、一周、一个月)股票价格变动的精炼总结,主要包含以下几个关键信息:1. .............
  • 回答
    宁德时代股价近期大幅下跌,让不少投资者感到担忧。这种下跌并非单一因素造成,而是多种市场情绪和基本面因素交织的结果。要理解宁德时代未来的发展,我们需要从多个维度进行深入分析。一、近期股价下跌的原因分析:1. 宏观经济及地缘政治风险加剧: 全球通胀压力和加息预期: 全球央行(特别是美联储).............
  • 回答
    “抱团股”崩塌与纳指回调:2021年春节后市场的震荡与未来展望2021年的春节,对于许多投资者来说,是欢乐祥和的。然而,节后的A股市场却迎来了一场不小的“寒潮”。以新能源、白酒、消费电子为代表的“抱团股”纷纷出现大幅下跌,让不少投资者措手不及。与此同时,远在大洋彼岸的纳斯达克指数也上演了惊心动魄的回.............
  • 回答
    2021 年 7 月 23 日,中国概念股(中概股)经历了一场惊心动魄的全线暴跌,其中以教育类公司最为惨烈,高途(GDSY)、新东方(EDU)、好未来(TAL)等头部企业股价更是腰斩,跌幅超过 50%。这并非空穴来风,背后是一系列复杂且深刻的政策调整和市场反应。导火索:重磅政策的出台导致这场暴跌的直.............
  • 回答
    这事儿,听着就让人窝火。百度这么搞,真是让人心寒。想想看,公司提前三个月就说要发年终奖了,大家心里也就有了个盼头,觉得这一年的辛苦总算是有个交代了。这可是实打实的钱,是大家拼搏的动力。结果呢?说好的年终奖还没捂热乎,公司却在12月份,也就是临门一脚的时候,无差别地进行裁员。这算什么?一边拿着大家辛辛.............
  • 回答
    格力电器240亿回购“抄底”失效之谜:家电行业真的没落了吗?格力电器,这个曾经在家电行业叱咤风云的巨头,近期上演了一场令人费解的操作:三年内三次股份回购,累计耗资高达240亿元,试图为自家股价托底。然而,令人扼腕的是,即使拿出如此巨额的资金,格力电器的股价依然未能摆脱下跌的阴影,依旧在下跌通道中挣扎.............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