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怎么看待苏芒对「内卷」的解释是年轻人欲望太高、惰性太强,由此产生的竞争压力?

回答
苏芒对“内卷”的解释,说年轻人欲望太高、惰性太强,从而导致竞争压力,这番话确实挺能引发讨论的。咱们不妨细细掰扯一下,看看这里面有什么门道,又有什么值得商榷的地方。

表面看,这解释似乎挺有道理:

欲望高: 现在社会信息爆炸,大家都能看到别人光鲜亮丽的一面,从社交媒体上的晒车、晒房、晒旅行,到朋友圈里展示的成功学故事,很容易就让人觉得自己好像也应该拥有这些,或者至少应该比现在过得更好。这种“看到什么就想要什么”的心态,确实容易推高个人的欲望。年轻人往往是社会新鲜事物最敏感的群体,也是最容易受到外界刺激和比较的群体,所以把“欲望高”归结于他们,有一定的道理。
惰性强(的另一面,即不愿付出足够努力去满足欲望): 如果欲望很高,但又不愿意付出对等的努力去实现,自然就容易产生焦虑和挫败感。在竞争激烈的环境下,这一点尤其明显。当发现自己想要的很多,但努力的程度跟不上,或者看不到立竿见影的效果时,有些人可能会选择放弃一些,或者寻找一些“捷径”,甚至陷入一种“躺平”的心态,这在某种程度上也可以被解读为一种“惰性”。不过,这里的“惰性”是不是真的“不想干活”,还是“找不到有效的干活方法”或者“干了也看不到希望”,这倒是值得深究的。
竞争压力: 欲望与能力的差距,再加上激烈的外部竞争环境,最终就形成了“内卷”。当大家都想挤进有限的优质资源里,每个人都必须付出比以往更多的努力才能勉强维持住,甚至还可能被淘汰。这种“大家都在往前跑,你不跑就得被甩开”的感觉,就是典型的竞争压力。

但是,如果深入分析,苏芒的这番话可能就有些片面,甚至带有一定的误导性:

1. “欲望高”真的是问题根源吗?
欲望是进步的动力: 适度的欲望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原动力。如果人人都安于现状,没有追求,那社会哪里来的进步?年轻人有“想更好”的心态,这本身是好事,是他们对生活品质、个人价值的追求。难道我们应该鼓励年轻人“欲望低”,满足于平庸吗?这显然与社会提倡的积极向上是相悖的。
欲望的定义和来源: 很多时候,年轻人看似“高”的欲望,并非完全是他们自身产生的,而是被社会环境、消费主义、媒体宣传所塑造和放大的。当充斥着成功学、消费至上的信息时,一个普通人很容易就会觉得“我应该拥有更多”、“我不拥有这些就是落后”。这种“被激发”的欲望,和“内心深处真的渴望”是不一样的。
对“欲望”的评判标准: 何为“高欲望”?这本身就是一个模糊的概念。难道是想买房?想出国旅游?想获得更好的教育资源?这些难道不是很多普通人最朴素的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吗?将这些解读为“欲望太高”而加以否定,似乎是在劝退年轻人追求更优质生活的努力。

2. “惰性强”是对年轻人努力的误解?
“内卷”下的无效努力: 内卷的一个核心特征就是“投入产出比极低”。大家都在付出巨大的努力,但很多时候这种努力是重复的、低效的、甚至是互相消耗的。比如,为了一个小小的晋升机会,大家熬夜加班,写大量形式主义的报告,做很多看上去很忙但实际价值不大的事情。在这种环境下,年轻人并非“惰性”,而是可能感到自己的努力被埋没,找不到真正能产生价值的方向,或者即便付出了,也难以获得相应的回报。
“躺平”是一种反抗: 有时候年轻人表现出的“躺平”或者对某些竞争的消极态度,并非是他们真的懒惰,而是一种对无效内卷的消极反抗。当发现拼尽全力也无法改变结果,或者觉得这种“卷”毫无意义时,选择保存体力、寻求其他出口,也未尝不是一种理性的选择,是对畸形竞争模式的一种逃离。
对“努力”的定义: 传统的“努力”往往意味着长时间工作、牺牲个人生活。而当代年轻人可能更注重效率、创造性和工作与生活的平衡。如果将不符合传统模式的“努力”都视为“惰性”,那也是一种刻板印象。

3. 将焦点放在个体,忽视了结构性问题:
机会的稀缺: 内卷的根本原因,往往在于优质资源的稀缺与需求的无限扩张之间的矛盾。当好的工作岗位、好的教育机会、好的发展平台越来越少,而想获得这些的人越来越多时,竞争的激烈程度自然会指数级增长。将原因简单归结为年轻人的“欲望”和“惰性”,回避了社会结构性问题,比如贫富差距、教育资源分配不均、上升通道受阻等。
“卷”的定义本身就指向外部: “内卷”这个词本身就带有“内部消耗”、“低水平重复竞争”的含义。它强调的是一种群体性的、非理性的竞争状态,而不是个体欲望的膨胀。苏芒的解释,像是把锅完全甩给了年轻人自己,让他们为自己无法控制的环境造成的压力买单。

总结一下,苏芒的这番话,虽然点出了年轻人可能存在的某些心态,但她的解释存在以下几个主要问题:

过于简单化和片面化: 她把复杂的社会现象归结于个体心态的不足,未能深入分析内卷背后的结构性原因和外部环境影响。
对“欲望”和“努力”的定义可能存在误读: 将年轻人的合理追求和对传统努力模式的质疑,简单地解读为“欲望太高”和“惰性太强”,是片面的,甚至带有一定的精英阶层对大众的俯视感。
可能是一种“受害者有罪论”的思维: 这种解释无形中将内卷的责任推到了被卷者身上,让他们为自己身处的竞争环境的困境负责,而忽视了造成这种困境的更深层原因。

作为公众人物,在讨论社会现象时,更应该秉持一种更全面、更具同理心和洞察力的视角。将“内卷”简单归咎于年轻人的“欲望”和“惰性”,不仅不能解决问题,反而可能加剧年轻人的焦虑和对社会的疏离感。我们更需要的是一起探讨如何打破无效的竞争,优化资源配置,为年轻人提供更公平、更健康的发展环境,让他们能够有意义地发挥自己的欲望和努力。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年轻人欲望太高——竟然想能不靠父母,自己买一套房。

年轻人惰性太强——一天吃的东西竟然达到了苏芒早餐十分之一的价格。


罗马人指着街边背着石块的说,他们不是人。

然后再抱怨一句,他们要想有自己住的地方是欲望太高。他们一天竟然想睡够8个小时是惰性太强。

然后说完这话,这个罗马人又跑到自己的3层小别墅里享受有肉有蛋的650一顿的早餐了。

user avatar

不知苏芒女士卸任时尚集团总裁、《时尚芭莎》总编辑的原因,是不是中年人欲望太高、惰性太强,由此产生的竞争压力。

也许我和她有了代沟,没能真正对她们的困扰感同身受,但我只是想加油呐喊。

user avatar

完全错误。

内卷的原因是中国的人才无法平等的参与国际就业。

中国培养出来那么多人才,发达国家的企业却宁愿招聘本土的二流货色也不愿意招聘中国的一流人才。那中国的人才就只能在国内相互竞争,那么多的人才在竞争那么几家有国际竞争力的企业,不内卷才是真见鬼了。

如果中国的人才可以平等的获得到全世界的高科技企业工作的机会,你觉得他们现在的员工会被卷成什么样子?那些二流货色,007都赶不上中国的一流人才的工作效率。一个个都只能回家领失业救济。

如果国际就业平等,那苹果、谷歌、微软、空客、波音、三星乃至高通、亚马逊、特斯拉的工作岗位都将会被大量的中国人占领,因为对于资本来说,中国人的工作效率就是比他们现有的员工高多了。只要就业平等,中国人能把他们都卷到底层,还永无翻身之日。

除非,你认为中国的人才的能力比不上他们现有的员工。

user avatar

她根本就不懂什么是内卷,还说什么欲望太高,惰性太强,明显就是瞎几把输出。当然,处于她那个位置,本身也是卷王了,被卷成渣的人是什么感觉,她肯定也不知道。


欲望太高,惰性太强是什么?叫做白日梦,法国人想吃天鹅肉,甚至是不劳而获。


这算啥内卷?内卷从字面意思来看,很直观,就是一个漩涡,没有鸣人。不管你愿不愿意,你都被卷进去,你想要逃离,你就要另外寻找生路。


工作的内卷是什么呢?工资低,工作时间长,公司管理变态,管理方式落后,员工干不下去,只好辞职走人,换一家,发现还是一样,再换,发现更糟糕。企业还在互相比较看谁的加班时间长,觉得很光荣,显得老板很有本事。你辞职了,他辞职了,开始宣告廉价劳动力时代的终结,但是外面的公司丝毫没有改变。


仍然管理烂,仍然事情难做,仍然加班时间超长,仍然工资低,总之就是没完没了,看不到尽头。而解决这种问题的办法,要么是考公考编,这还得是比较清闲的单位,要么就是自己单干。否则,永远都没法像个正常人一样工作。这就是内卷,不管你愿不愿意,你都没法选,而且还有一堆工贼在不断地拉低底线,自己过得苦逼,也要把你拉下水。


竞争?谁想跟你竞争?是老板在逼迫我们竞争,我们换了一个地方,又是另一个老板逼迫我们竞争。我们连能不能活到拿退休金那天都不知道,还欲望?如果说欲望,就把996变成955而已,这种本来是常态的事情,现在都变成了无法实现的欲望,可怕吗?


衡水中学模式向整个河北展开,本来其他学校的学生不想进入这种模式,谁想考重点就去吧,但是学校领导想以此获利啊,学生说了不算,被迫卷进去了,重点大学在河北的录取比例变高了吗?没有啊。


竞争压力本来是可以没有那么大的,但是被人为加大了。看来苏芒卷赢了就是不一样啊,不知人间疾苦了。阶层一衰落马上就知道什么是内卷了。

user avatar

精资病。送西伯利亚劳改农场劳动两年可治愈。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苏芒对“内卷”的解释,说年轻人欲望太高、惰性太强,从而导致竞争压力,这番话确实挺能引发讨论的。咱们不妨细细掰扯一下,看看这里面有什么门道,又有什么值得商榷的地方。表面看,这解释似乎挺有道理: 欲望高: 现在社会信息爆炸,大家都能看到别人光鲜亮丽的一面,从社交媒体上的晒车、晒房、晒旅行,到朋友圈里.............
  • 回答
    看到阿里巴巴那阵子的暴跌,市场一度哀鸿遍野,一片愁云惨淡。尤其是那一下跌就蒸发掉一万六千亿人民币的数字,简直让人咂舌。就在这风雨飘摇之际,我们市场上的那位老将,股神查理·芒格,却逆势而为,大幅加仓了阿里巴巴。这操作,简直就像是在一片狼藉的废墟上,有人悠然自得地捡起了金子。咱们先得说说芒格这个人。他不.............
  • 回答
    “德棍”和“苏粉”这两个标签,在网络上常常带着一股儿特殊的味道,既有戏谑,也夹杂着些许批判。仔细琢磨一下,会发现这背后折射出的是我们看待历史、政治以及个人情感的复杂视角。先说说“德棍”。这个词,拆开来看,是“德国”加上一个不太友善的“棍”字。通常情况下,它指向的是那些对纳粹德国及其历史人物、军事成就.............
  • 回答
    孟晓苏,作为中国房改课题组的组长,他的这番关于“继续向老百姓宣传房价会下降是不对的”的言论,确实在当下引发了不少讨论,也触及了一些核心的经济和社会议题。要理解他为什么这么说,得结合他当时的身份、房改的背景,以及他对中国房地产市场的一些理解。首先,我们得认识到孟晓苏的特殊身份。他是中国房改的亲历者和重.............
  • 回答
    看到57岁的苏阿姨用57段日出纪念新的生活,我的心里涌起一股暖流。这不仅仅是记录一段时光,更是拥抱改变、迎接新生的勇气和力量的体现。57岁,对很多人来说可能是退休的年纪,是平淡安稳的岁月,但苏阿姨却选择在这样的年纪,以一种如此诗意而又坚韧的方式,给自己一个新的开始。这让我觉得,年龄从来都不是限制,真.............
  • 回答
    苏炳添9秒83,这一成绩足以在中国乃至亚洲田径史上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当我们回顾这场比赛,感受到的绝不仅仅是数字上的突破,更是一种力量的凝聚,一种精神的升华。比赛背景:期待与压力并存那是一个充满期待的夜晚。苏炳添,这位早已被誉为“亚洲飞人”的选手,已经在中国乃至世界田坛证明了自己的实力。他在之前的比.............
  • 回答
    看到苏明娟当选省团委副书记的消息,我第一时间想到的就是那个在1991年《中国妇女报》上,以一双明亮的大眼睛震惊了无数人的小女孩。时间过得真快,那个曾经在照片里怯生生、但眼神里充满渴望的小女孩,如今已经成长为一名重要的共青团干部。从“大眼睛”到领导岗位,这是一种什么样的经历?首先,得说这是个非常励志的.............
  • 回答
    巴基斯坦达苏(Dasu)恐袭案引发的调查结果,将矛头指向阿富汗和印度,无疑为本已复杂的地缘政治棋局增添了新的复杂性和紧张感。对此进行分析,需要从多个层面、多个角度进行审视。一、 巴方调查结果及其指向的潜在动因首先,巴基斯坦官方公布的调查结果,将恐袭的策划地点定位于阿富汗,并将袭击者所属的恐怖网络与印.............
  • 回答
    关于印度因“技术故障”意外向巴基斯坦发射导弹的事件,目前公开信息显示,这一事件在2023年10月发生,印度军队在一次军事演习中误将一枚导弹发射至巴基斯坦境内,但最终被巴基斯坦的防空系统拦截,未造成实际伤害。以下是对此事件的详细分析: 事件背景与经过1. 时间与地点 事件发生在2023年10月.............
  • 回答
    中国与俄罗斯之间的合作近年来确实呈现出加强的态势,尤其是在经济、军事和地缘政治层面。然而,“全面金援”这一表述需要谨慎对待,因为中俄关系的互动更多是基于互利共赢的多边合作,而非单方面的无偿援助。以下从多个角度详细分析中俄关系的现状、动机及影响: 一、中俄合作的背景与动机1. 地缘政治需求 .............
  • 回答
    孟美岐事件是中国网络舆论中一个具有代表性的争议事件,涉及网络暴力、舆论监督、法律规范等多个层面。以下从事件背景、舆论反应、法律分析、社会影响及反思等方面进行详细阐述: 一、事件背景1. 人物身份 孟美岐(原名孟美岐,后改名为“孟美岐”)是中国内地女艺人,2018年因参加选秀节目《声入人心》走.............
  • 回答
    关于“想跑到国外的人”这一话题,可以从多个维度进行深入分析,涉及个人动机、社会文化背景、经济因素、政策环境以及全球化背景等。以下从不同角度展开详细讨论: 一、个人动机与心理因素1. 对现状的不满或追求更好的生活 经济压力:在某些国家,高房价、生活成本、就业竞争激烈,导致部分人认为国外有更好.............
  • 回答
    在小学门口等待贴接送车辆罚单的交警,这一场景反映了我国在校园周边交通管理中的复杂现实。这种现象背后涉及多个层面的考量,需要从法律、安全、教育管理、社会舆论等角度进行系统分析:一、法律依据与执法正当性1. 《道路交通安全法》第46条明确规定:在学校周边200米范围内,机动车应低速行驶(时速不超过20公.............
  • 回答
    2021年美国GDP增长确实成为美国经济史上的一个重要节点,被美国政府称为“破纪录的一年”,这一说法主要基于以下几个关键因素和背景分析: 1. 数据背景:GDP增长的具体数值根据美国经济分析局(BEA)的统计,2021年美国GDP同比增长6.4%(年化),这一增速远超自1982年以来的平均水平(约2.............
  • 回答
    在九一八事变发生当天(9月18日)穿着和服的行为,通常会被视为对这段中国近代史上重大历史事件的严重不尊重。这一行为可能引发公众的强烈反感,并被认为是对国家尊严和民族记忆的伤害。以下从多个角度详细分析这一问题: 一、九一八事变的历史背景与意义1. 九一八事变的基本事实 1931年9月18日,日.............
  • 回答
    在策略类手游中,“蹲草”(即通过隐蔽、潜行或利用环境规避敌人侦查)是一种常见且具有争议的玩法机制。这种设计既可能成为游戏深度的核心,也可能因过度依赖而引发玩家对公平性和多样性的质疑。以下从多个角度详细分析这一现象: 一、“蹲草”的定义与核心逻辑“蹲草”本质上是策略游戏中的一种环境交互机制,其核心逻辑.............
  • 回答
    我们来详细解析“此处不留爷,自有留爷处,处处不留爷,爷去投八路”这句话。这句话的构成与含义这句话由两部分组成,形成了一种递进和升华的关系: 前半句:“此处不留爷,自有留爷处” 含义: 这是一句流传甚广的俗语,表达的是一种自信和不屈的精神。意思是,如果一个地方不容我,不给我机会,自然会.............
  • 回答
    商务部发文鼓励家庭储存生活必需品,这一举措在中国社会引发了广泛的关注和讨论,其背后有多层面的考量和影响。要全面理解这一事件,需要从多个角度进行分析。一、 政策的背景和意图1. 应对潜在的供应链中断风险: 全球地缘政治不确定性: 当前国际地缘政治形势复杂,例如俄乌冲突、贸易摩擦等,都可能.............
  • 回答
    马嘉祺后援会自爆粉丝集资 700 万给公司一事,引发了广泛的关注和讨论。这件事情可能涉及到的问题非常复杂,可以从多个层面进行分析。以下是我认为可能涉及的关键问题,并会尽量详细地阐述: 一、 粉丝集资的合理性与透明度问题 集资的目的与合法性: 首先需要明确的是,粉丝集资本身并非绝对禁止,但其目的和.............
  • 回答
    近日,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发布的《关于公众账号从事互联网新闻信息发布需要资质的提醒》(以下简称《提醒》),引起了广泛关注和讨论。这份《提醒》的发布,标志着国家对互联网新闻信息传播监管的进一步收紧和规范化,对于整个互联网内容生态,特别是公众账号的运营者而言,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要理解这份《提醒》的重要.............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