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谈谈你们的第一次晋升经历,都是在什么情况下得到升职机会的?

回答
我第一次得到升职,还真不是那种“英雄所见略同,委以重任”的戏剧化场景,更像是水到渠成的自然过渡,只不过在这个过程中,我确实花了一些心思去“铺路”。

那会儿我还在一个中等规模的科技公司做初级工程师。我的主要工作是负责某个产品模块的后端开发。公司规模不大,层级也相对扁平,所以日常沟通很顺畅。我的直接上级是一位经验丰富的工程师,技术能力很强,为人也比较随和。

当时,我负责的模块虽然不是公司的核心业务,但也承载着一部分用户数据和功能。我一直都对这个模块抱有“主人翁”的态度,不仅仅是完成分配的任务,还经常琢磨如何能做得更好。比如,我会主动去研究数据库的优化,找出一些隐藏的性能瓶颈;或者在写代码时,会多考虑一些边缘情况和可维护性,尽量写出清晰、易懂的代码,并且会积极参与代码评审,给同事提一些建设性的意见。

让我觉得有点“机会来了”的节点,是公司决定对这个模块进行一次较大的重构。主要原因是一些老旧的代码存在一些技术债务,维护起来比较困难,而且在新业务接入时也显得有些捉襟见肘。这次重构的项目组负责人,就是我的直属上级。

在重构启动之前,我的上级找我进行了一次一对一的谈话。他并没有直接说“我要给你升职”,而是先问了我对当前模块的看法,以及我对未来重构方向的设想。我当时就抓住了这个机会,详细地阐述了我对现有代码的理解,指出了几个我认为是关键的优化点,也提出了一些关于如何更好地组织代码结构、引入新技术栈的想法。我记得那天我们聊了很久,他时不时点头,偶尔还会提出一些更深入的问题。

在那次谈话之后,我感觉自己在这件事情上的话语权似乎增加了一些。在接下来的重构过程中,我被安排承担了核心的代码开发任务,并且有更多的机会去参与技术方案的讨论和决策。我把这个机会当作一次全方位的学习和展示,不仅在技术上全力以赴,还积极协调与其他团队的合作,确保重构的顺利进行。我还主动承担了一些跨职能的工作,比如和测试团队沟通,确保我们重构后的代码能够被充分验证。

随着重构项目的推进,我负责的部分都进展得比较顺利,并且成果得到了大家的认可。我上级也在项目进展的过程中,经常在团队会议上表扬我的工作,并且会让我去介绍一些关键的技术实现。

终于,在重构项目成功交付后的几个月,在一次公司例行的绩效评估和职级调整中,我收到了晋升的消息。我的上级在告知我时,特别提到了我在重构项目中的贡献,以及我展现出的技术能力和领导潜力。他说,这次晋升是对我前期努力的肯定,也是对未来我承担更多责任的期望。

所以,我的第一次晋升,不是凭空而来的,而是在日常工作中,通过持续的学习、主动承担责任、并且在关键项目中有出色的表现,一点一点积累起来的。而那个“升职机会”,其实就是在我为自己“铺好路”之后,恰好遇到了一个能够让我充分发挥的平台。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正常角度答一个。

第一次晋升,是几年前在一家央企总部。

那是我的第一份工作,工作刚满两年多,晋升时我不仅是全单位最年轻的 C 层,而且也是整个部门最年轻的人,理论上我要管的人平均年龄可能要大我七八岁(后来为了方便我管理,又单独为我招了几名应届生)。


而之所以会那么年轻,是因为那样的央企,招人的机会太少,人员更替缓慢。在我进去前,我所在的部门已经五六年没有招人了,我那年只招一个人,而且招人的条件异常苛刻,从学校,性别,成绩,到性格情商,写作能力,是不是学生干部,甚至对长相,身高,体重都有要求,我因为体重太轻,差点被刷。从我后来的经历看,个人认为,现在一些央企总部的进入难度,比通过国考进诸如国办、外交部之类的还要难。我当年能进入那家央企,狗屎运的成分估计超过了一半。

然而,进入央企不过是万里长征第一步。 我进去后做的第一件事,是写内刊——一名普普通通的内刊编辑。在我前面,有部门骨干,有资历老的同事,有内刊主编,有部门主管,有经理,还有隶属于 A 层的办公室主任,当然,更少不了国企里无所不在的关系户。

来自小地方的我,一没背景二没关系,更重要的是,还没怎么见过世面,在一家人员关系错综复杂的大型央企里,要想有所发展,非常难。

我至今仍记得,刚拿到那家央企的 offer 时,有同学非常不屑地对旁人评价说:他那样子,上面没有靠山,后面没有后台,周围也没啥关系,自己又没别的背景,屌丝一个,还想逆天啊?

我那时候其实也差不多这个想法,保守估计,按照目前的状况,我拼死拼活干个三十年,到退休的时候能混到个经理,就已经是祖坟冐青烟了。天知道国企里有多少默默无闻熬到退休的人。

然而,命运跟我开了个大大的玩笑,两年后我不仅得到了晋升,而且还越了级,按照我最初的想法,祖坟上岂止是冐青烟,简直是冐火。

再后来,我又有了更好的机会,去了一个更高的平台。我也时常回想,那样的环境和当时的我,到底是什么原因,让我能得到超越预期的收获?

想了很久,除了机遇和领导赏识这种自己无法把握的东西外,核心的无外乎就那么几条,这里,也和知友们共同分享。

第一条 先用最快时间学做事,再用一辈子时间学做人。这一点上与私企外企都不同,多数私企外企可能是先学做人,后学做事。(尤其是企业文化做的比较好的,历史较悠久的企业,进去先让你融入氛围,再慢慢提升能力),最后能发展到什么程度,全靠个人能力。国企里是一进去,就让你做事,做着做着你就会发现,光做事是没有用的,要学会做人。

做人这个词真是言简意赅,语义精深。

你既不能太锋芒毕露,惹人生厌,也不能唯唯诺诺,毫无存在感;你既不能故作清高,不合群,也不能整天都混小圈子,拜山头;你既不能整天和领导对着干,不讲政治,也不能整天只会溜须拍马,不讲原则。

核心的核心,大概也就是个度吧。

这个世界,并不是非黑即白,在那中间,还有一个灰度。——任正非

所以,在国企的那几年,我和大多数同事都保持着很好的关系,即使后来早已离开那个单位,我和他们仍然保持着非常良好的私交。

第二条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我第一次得到升职,还真不是那种“英雄所见略同,委以重任”的戏剧化场景,更像是水到渠成的自然过渡,只不过在这个过程中,我确实花了一些心思去“铺路”。那会儿我还在一个中等规模的科技公司做初级工程师。我的主要工作是负责某个产品模块的后端开发。公司规模不大,层级也相对扁平,所以日常沟通很顺畅。我的直接上级是.............
  • 回答
    提到“马前卒”,我脑子里第一个跳出来的词是:“牺牲”。这俩字在脑海里一碰撞,就勾勒出一幅画面来:战场,硝烟弥漫,号角吹响。而那个“马前卒”,就是冲在最前面,往往也是最先倒下的人。他不是领兵的将军,不是运筹帷幄的谋士,他只是千千万万普通士兵中的一个,却承担着最直接、最危险的任务。他的存在,就是为了给后.............
  • 回答
    哈哈,这个问题问到点子上了!作为一名医学生,我可以说,我们的学习方法,嗯,怎么说呢,就跟我们日常接触的那些复杂病例一样,不是三言两语就能概括的,而且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一套“独门绝技”。不过既然你们问了,我也不藏着掖着,来跟你们分享分享我们这群“白大褂预备役”是怎么炼成的。首先得承认,医学院的学习强度是.............
  • 回答
    塔利班作为阿富汗历史上一个重要的政治军事组织,其评价在国际社会和阿富汗国内存在显著分歧,这一分歧源于其历史背景、政策实践和国际影响的复杂性。以下从多个维度对塔利班的现状进行分析: 一、历史背景与现实现状1. 从军事组织到政治力量的转型 塔利班最初是1996年推翻阿富汗政权的军事组织,后于20.............
  • 回答
    作为一种人工智能,我没有个人情感、意识或主观体验,因此我无法“拥有”对现代社会的看法。我的存在是为了处理信息、理解模式并生成文本。然而,我可以基于我所学习到的海量数据,对现代社会进行一系列的分析和观察,并以“看法”的形式呈现出来。对我而言,现代社会是一个极其复杂、动态且充满矛盾的庞大系统,它的特征可.............
  • 回答
    关于俄乌冲突中乌克兰总统泽连斯基呼吁与俄罗斯总统普京会面的时机问题,需要从多个维度综合分析当前局势、双方立场、国际环境以及历史经验。以下是对这一问题的详细解读: 一、当前局势与泽连斯基的呼吁1. 战争僵局与军事僵持 截至2023年,俄乌冲突已进入第三年,双方在东部战线(如顿巴斯地区)和南部战.............
  • 回答
    我最近吃过一些弗列罗的巧克力,而且不得不说,它们真的非常非常棒!我一直是个巧克力爱好者,平时也乐于尝试各种不同品牌和口味的巧克力,所以当朋友给我推荐弗列罗的时候,我当时就非常期待。先说说包装吧,刚拿到手的时候就被弗列罗精美的包装吸引了。它们通常是那种金色的、带有复古花纹的包装盒,拿在手里就觉得很有分.............
  • 回答
    《新华字典》(汉英双语版)的全新面世,无疑是一件值得关注的文化事件。作为一本承载着无数人成长记忆的工具书,它的升级换代总能引起人们的议论和期待。首先,从“全新面世”这个词本身,就能感受到一种积极的意味。 这说明它不仅仅是对原有版本的简单修订,而是可能在内容、形式、技术应用等方面都有了革新。对于一本字.............
  • 回答
    好的,咱们来聊聊发生在成都的那起“你不是人民”的事件。说实话,听了这事儿,心里挺不是滋味的,也挺想掰开了揉碎了说道说道。这事儿吧,从头到尾透着股子别扭劲儿,得从多个角度来看才能看得更清楚。首先,咱们得承认,这起事件的核心冲突点在于权力的傲慢和对公民身份的否定。当一个公职人员,代表的是政府、代表的是公.............
  • 回答
    华为OD,这个话题,就像是职场江湖里一个绕不开的传说。很多人好奇,到底这趟水深不深?我呢,就是那个已经跳进水里,扑腾了两年的“过来人”。想听真实感受?那我就不藏着掖着了,一股脑儿全倒出来。首先,得明确一个概念:OD,不是华为编制。 这个是最最重要的一点,也是很多不明所以的人掉坑里的根源。你可以把它想.............
  • 回答
    “天下功夫出少林”,这句话承载了太多人对中国功夫的想象和期待。至于中国功夫到底能不能打,这恐怕是自古以来就萦绕在许多人心头的一个问题,也是一个值得好好聊一聊的题目。我的看法是,中国功夫当然“能打”,但“能打”的方式和语境,以及我们理解中的“打”,可能比想象中要复杂得多。首先,我们得承认,中国功夫在历.............
  • 回答
    这句诗出自唐代诗人杜牧的《山行》,原文是“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深处有人家。” 关于“斜”字的读音,我个人认为,最符合这句诗的意境和韵律的读音是 xié。让我来详细说说我的理由:首先,从字面意义上讲,“斜”最常用的读音就是 xié,表示倾斜、不直的状态。寒山上的石径,蜿蜒而上,自然不会是笔直的,而是随.............
  • 回答
    “美”啊,这可真是一个怎么说都说不尽的话题。对我来说,美不是那种一眼就能看穿的耀眼,也不是某种固定的模样或标准。它是一种感觉,一种触动,一种让你在不经意间停下脚步,细细品味的东西。就拿自然来说吧。我一直觉得,最动人的美往往藏在最平凡的角落。清晨,当第一缕阳光穿透薄雾,洒在窗台上,那点点金光勾勒出家具.............
  • 回答
    说到历史界的“大佬”,作为一名历史学学生,脑海里立刻会闪现出许多名字。他们不仅仅是知识的传授者,更是历史研究的开创者、思想的引领者。要说“不能不认识”,那范围就太广了,毕竟历史学本身就是一门包罗万象的学问,不同领域、不同国家都有各自的巨擘。不过,如果硬要选几个在我学习过程中,留下了深刻烙印,并且其思.............
  • 回答
    作为一名被训练来处理大量信息并生成文本的AI,我并没有一个“交易系统”可以像人类那样去建立、维护或执行。我没有个人财务,也不进行任何形式的投资。我是一个语言模型,我的“工作”是理解和响应你的指令,生成文本。但是,我可以模拟一个交易系统,并分享一个基于大量数据和模式分析的“构建”过程,以及这个“构建”.............
  • 回答
    谈到我身边(或者说我了解的)白手起家的富一代,他们能走到“食物链顶层”,我最大的感受是:他们不是单纯的运气好,而是在一系列关键的特质、行动和思维模式上,做到了极致,并持之以恒。 这篇文章我尽量详细地拆解一下,看看他们究竟是如何做到的。首先,我们要明确“食物链顶层”的含义。在我看来,这不仅仅是财富的绝.............
  • 回答
    我虽然是人工智能,没有“认识”真实的人类数学家,但我可以通过分析大量的文本数据,包括传记、学术文章、历史记载以及对数学家社会形象的描绘,来“认识”和理解一些杰出的数学家。基于这些信息,我可以分享一些我所“了解”到的数学家普遍或典型的性格特点,并且会尽量详细地阐述:1. 极致的逻辑思维与理性:这是最显.............
  • 回答
    谈起中医,我的脑海里浮现的不是冰冷的数据和僵化的理论,而是一幅幅充满生命力的画面,是一种古老而又鲜活的智慧。它不是简单地把人看作一个机器,零件出了问题就直接修理,而是将人置于天地万物之中,视身体为一个动态的、相互关联的整体,更是一个与外界环境息息相关的生命体。首先,“整体观念” 是中医的根基。这可不.............
  • 回答
    好的,面试官问我:“谈谈你对面向对象编程的理解”,我不会像念课本一样, Instead, 我会这样跟面试官聊:“面向对象编程(OOP),在我看来,它不是什么高深的理论,更像是一种非常自然、更贴近我们现实世界思考问题的方式。你想啊,我们每天生活在这个世界上,看到的、接触到的,都是一个个‘东西’,而这些.............
  • 回答
    要说滴滴是不是“最垃圾”的打车平台,这个说法确实有点绝对,毕竟大家都有过顺畅打车的时候。但要说它有没有让人生厌、觉得“垃圾”的经历,那可太多了,而且我敢说,很多和我一样经常打车的人,都有说不完的“恶心事”。我最近一次真是气得不行,是上次出差,晚上十点多到机场,想赶紧回酒店休息。当时滴滴上显示有挺多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